大多数的领导工作都非常忙,他们每一天的工作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甚至一个月的工作计划都排满了,但是,工作效率并没有明显提高。相反,很多时候他们还会被繁杂事情搞得晕头转向,到头来生活与工作质量并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
诚如爱因斯坦所说: "当我们面临重大的问题时,绝不能以产生这问题的思考层次去找寻答案。"时间管理也是如此,做得多,做得快,但并不代表做得对。
时钟与指南针如果时间的运用只是在"好"与"坏"之间选择,问题就非常简单,一般很容易辨别哪些事情是浪费生命不值得做的。然而,时间的运用并不是在"好"与"坏"之间取舍,而是在"好"与"最好"之间抉择。"最好"的敌人,常常是满足于"好"的自我陶醉心态。
时钟与指南针是日常生活中两个重要的指引工具,这两者的对比说明了如何把最重要的事情和当前的急事给区分出来。时钟代表着承诺、时间表、步骤,也就是做事方法与时间管理。指南针则代表了远景、价值、原则、信念、良知、方向,即价值观与生活方式。
中国人认为事情有"轻重缓急"之分,美国的史蒂芬·柯维博士则将事情划分成四个象限。
这四个象限基本说明了每天都要做的一些事情。
"忙"的人,他在时间分配上属于第一象限的比较多。把又重要、又紧急的事情优先处理,这看似符合逻辑,但是,正如《急事的奴隶》一书所说:重要的事情通常不需要在今天,甚至这个星期完成,但急事却非得立刻处理不可。急事的迫切性总让人觉得非常重要不可耽搁,然而,如果从时间的架构上看,这种似是而非的重要性在逐渐消失,当怅然记起有多少重要的事情被搁在一旁,才发觉自己已经成为急事的奴隶。
把重要的事情摆在第一位,才是时间管理的要诀所在。所谓重要的事情,是指真正有助于实现目标的事情,是对工作与生活更有意义,更有成就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并不需要那么迫不及待的立刻处理,而这点也恰恰是时间管理的最大误区。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成了时间的奴隶,而不是时间的主人。
作为一个领导者,通常每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在耗费着宝贵的时间:客户的投诉、客户对公司政策不理解的问讯、下属员工处理不了的事情的汇报、下属之间的小报告、没完没了的公司报表、领导的"视察"、晚上客户或者朋友的应酬……于是,就有了时常所说的"25号现象" (25号是一般公司结账的日子,也就是业绩结算截止日)。这一天的领导忙得像打仗一样,催着各地的业务人员打款、打款、再打款,实在不行就想尽办法往外地"串点货"。勉勉强强算完成了这个月的指标,下个月又在等着了。月复一月,年复一年。
因和果布瑞姆博士在婀波罗精神》一书里说过:自然界保持均衡,这是人力所无法破坏的。因为,因果定律是自然界最无情、最具报应。效果的规律。然而,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常常不知道自己的均衡点,这是因为不知道人类与社会一定不要对抗自然规律,要记住,播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有什么样的原因,必定有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最重要的不是把一件事情做的更快更好,而是如何做正确的事、该做的事、重要的事。
对领导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做对提高效益有帮助的事情。月底的。催债电话"对提高业绩可能有帮助,短期也许起一定的作用,但对长期毫无益处。应酬也是如此,偶尔为之也许对改善人际关系有帮助,但是沉溺于此,对自己、对客户都是负担。如果说应酬"对销量有帮助"这个词组仍然具有迷惑性,那么,改用"应酬有助于提高生产力"也许更能说明问题。这些事情就是"因",就是最重要的。
所以,许多人之所以"忙",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都在做第一象限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往往不产生生产力,或者属于低生产力,它们与有效实现自己的目标关系不大,如果今天不积极主动做第二象限的事情,迟早一天围绕着我们的都会是那些又重要、又紧急的事情。
投资时间而不是花费时间对时间最好的运用是以自己的价值观与原则为中心,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而只有基于自我价值观的时间管理,才能使时间有效地投资在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
唯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也唯有确立自己远大的人生目标,才能有效地摆脱烦琐的俗套。如果明白了这些,作为领导者应该知道,职业生涯中的抱负才是一个人的原则。如果希望自己未来获得晋升,那么,发展自己的管理与领导才能才是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在这个时候,自己才不会满足于做个超级大业务员,甚至抛弃眼下的培训与成长于不顾。其实,眼下的成长才是自己得以提升的保证,眼下的成长才是自己得以体现管理与领导能力的重要事情。
如果自己的抱负是创业,那么,在和客户应酬喝酒的同时,也许听听和学习老板的创业史和经验,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相互认可的价值观念才会惺惺相惜,彼此成为真正的朋友。公司内的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只有诚实与守信,才能树立真正的个人品牌,而这些,才是真正用投资观念运用时间的核心。
人与人之间所以不同,说到底就是不同的人,彼此之间时间价值观念不同。认清自己的价值观,把时间运用在最值得投资的重要事情上,如此种下善因,才会结出善果。事业如是,人生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