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75600000005

第5章 射者之道与金牌人生——背负责任与使命的射击冠军张难

作为一名残疾人运动员,她献给祖国母亲的是一枚枚闪亮的奖牌,而献给生身母亲的则是一颗晶莹火热的赤子之心。

混沌初开、女娲造人的时候,似乎在疏忽中将人类的某些祖先捏得有些残缺,而在漫长绵延且严酷的生存竞争中,人们又常常有意无意地将残疾人遗忘在生活的角落。然而,有自强不息的残疾人,他们克服身体的缺憾,奋发励志,从被遗忘的角落挺拔而起,创造出非凡的业绩,发射出生命尊严的光芒,令所谓身体健全者羞愧、汗颜而肃然起敬!

西安德力工业公司职工张难,就是这样一个依靠拼搏精神,用夺取世界冠军的金牌,向社会发出尊严之声,从而成为命运的主宰者。

不幸的命运 幸福的童年

1968年4月,张难出生在西安东郊一户普通工人的家庭。刚出生的时候,她与所有健全的孩子一样,享受着母亲的哺育,包裹在亲人幸福的期望中。然而,不幸却在她未满周岁时降临到她的头上。一次严重的高烧后,小张难的腿再也无法站立起来。她不幸染上了一种可怕的疾病——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导致她的两腿永久性的残疾。自此,还未学会走路的张难的一生都将与“残疾人”这个名称联系在一起。对于儿时的记忆,在张难的印象里,就一直是治病、打针,总是呆在医院里。

张难的家境一般,家里兄弟姐妹也比较多,但由于父母总觉对她有所亏欠,因此从小对她也就比对其他兄弟姐妹更好一些。家里人一直很照顾她,所以她在家里也总是受到更多的关爱。

小时候的张难除了玩耍就是学习。她从小书就读得非常好,也很热爱学习。因为学习好,性格开朗,在同学中人缘一直不错,同学老师都很喜欢她,别人玩的时候也常带着她,所以那时的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与别人之间存在太大差异。现在回想起童年,张难还是感觉很甜蜜,她说:“感觉挺幸福的,没有太多的不一样。小时候对人的一生挺重要的,那个时候就总觉得别人对自己好,自己就应该更努力一些,将来就要回报。”

满怀雄心壮志 遭遇人生打击

第一次明确地感到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是在她对未来充满憧憬,满怀雄心壮志准备报考大学的时候。

张难所在的中学,在学生高一学期结束时就把高中所有课程教授完毕了,既然高中的课程已经全部学完,自然就要开始复习考大学了。张难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在年级里的尖子班,对于张难来说学习一直是件很容易的事,然而老师却在这个时候突然告诉张难,按照当时的政策,残疾人是不能上大学的。

时代的阴影再一次将张难笼罩。如果在现在,只要你的成绩足够优异,高等学府的大门是会向任何一个能够自理的残疾学子敞开的。

为了保证升学率,学校决定不让她再继续上下去,因此就在张难上完高一的第二学期末,学校将她劝退了。

学校表示,由于张难并不是因为学习差或违反纪律而退学,所以给予特殊“照顾”,给她发放高中毕业证。可是对于无辜的张难来说,这意味着学校将她抛弃了,社会将她抛弃了,命运的班车又将载着她驶向何方?

记得那年元旦,老师带着班里的同学上门来送毕业证,张难回忆说:“父亲当时很生气,家里人也觉得很没面子,心理上承受不了,最后连门都没让他们进,所以高中就算没毕业。”

那段时间,是张难人生最痛苦的时候。闲置在家,每每清晨起床,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却想着自己的前途一片渺茫。脑海中每时每刻都萦绕着“自己是残疾人,残疾人就要被歧视!”这样一个现实,心里承受着痛苦的煎熬。

开启人生路 身残志不残

认识到自己的一生都将充满困难与挫折后,张难并不甘心只是默默地接受和抱怨命运的不公。少年壮志的她不愿就这样自怨自艾,于是提笔写下了一封倡议书——《致残疾人的一封信》。在当时,张难幼小的心灵就已经萌生出了为残疾人群体谋福利的念头,希望借此来呼吁全市的残疾人朋友们,大家能够团结起来,互帮互助,为残疾人争取一片蓝天。

倡议书是写完了,可是怎样才能让别人看到呢?张难犯了难,她的力量是如此的微弱,而且由于当时年龄尚小,父母也并不赞成她做这件事。没办法,张难就只好把它贴在了电线杆上,一根接一根的贴。没想到,这样一件在别人眼中看来甚至是有些幼稚的事,竟然得到了无数残疾人朋友的回应!每天都有人在张难家的楼下叫她的名字,每一声呼唤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心愿。

有一对残疾人夫妇得知了这件事后,非常希望能与张难面谈,可是当时她才刚做完腿部手术,根本无法移动。最后,竟是由几位残疾人朋友抬着床板将她抬到了那对夫妇面前!面对这么一个满怀理想而又意志坚强的小姑娘,夫妇二人感动了,于是经大家商量,一起创办了西安市当时最早的一个残疾人互助团体,后来这个团体还被西安市团委所接管。

1984年,16岁的张难看到媒体上正在宣传“北京万人马拉松”的开幕式活动,她立即想到可以发动身边的残疾人朋友们也来参与这项活动,希望借此造势,来引起全国人民对残疾人群体的重视。大家纷纷响应,11位参赛者,仅靠残疾人手摇车,历经了29天的艰辛,从西安一路摇到了北京!

大家的努力最终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一路上引来众多媒体竞相报道。到了北京,张难见到了很多优秀的残疾人,也包括张海迪。他们还受到了邓朴方的接见。

其中让张难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位从小就全身肌肉瘫痪的残疾人女士的先进事迹。张难得知,就在那位女士成年的那天,毅然决定要搬出家去,自立生活。而她的家人极力反对,告诉她,如果要独立,那就意味着死亡。可是她的决心非常坚定,家人没有办法,只好同意。就在那位女士租住的仅有几平方米的“家”里,张难看到的是一间布满了铁丝的房间。就是靠着这些铁丝的支撑,那位女士不但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她还通过电话,主办了一个专门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的电台热线!北京之行,让张难感悟到:如果想要为残疾人做点儿事,自己就首先要自强。

再续上学路,助人首当先自强

北京回来后,张难就决定要继续学习深造,于是报考了西安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同时,她还在家里自学裁剪。“我并不喜欢裁剪,但不想再依赖家里了,希望学门手艺,自己也能够早点儿自立。”为了节省成本,张难就先把报纸糊成剪材,拿它练习,等觉得剪得像样了,再拿布料剪。有时她还帮同学剪,如果剪坏了,就得自掏腰包赔给人家。这样闷头在家学了四个月,母亲就帮她联系了一家工厂先去考试。考完了,厂里觉得手艺还可以,但因为她是残疾人,又不太想要。张难说:“那家工厂是属于集体性的福利单位,即使这样人家也不是很愿意要,妈妈就到处找人,最后才被留下试用。”三个月后,因为试用期间工作表现好,厂里就留用了她做临时工。

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她既要上学,又要工作。可工厂是全职的,工作又是流水作业,怎么办呢?张难就去向领导反映自己的情况。领导考虑到她的特殊情况,就特批把最后一道“上裤腰”的工序留给她,等别人都干完了,就把所有的半成品都留下来给她。这样,就成了半脱产学习,她可以早上上课,下午工作了。

那是1985年,张难当时才19岁,正常的孩子在这个年龄要么是还在学习,接受更高的教育,要么就已经全职上班了。可她却因为肢体的残疾,想要完成自己升学的梦想,就得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每天,张难都要在半天时间内完成别人一天的工作量,为的是一个月能赚到18块钱的工资。每天中午一上完课,回去后她得赶快吃完饭,连口喘息的时间都没有,就要立刻开始工作。每晚都得做到九十点,这时母亲就在一旁陪着她一起做。

那时上电大要求很严,不比现在考大学容易,对于张难来说,不光是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即便是开始了梦想,在完成梦想的过程中,她也注定要比其他人面临着更多的困难。

那是在她上电大的第一学期,因为张难的家在西安市的东郊,而她要在和平门上课,每天都要一早挤公交车上学。

“记得当时是坐7路车,要在‘陕西日报社’下车转站,人很多,我的腿又不方便,下不来,所以总是被拉到终点站‘大差市’。而从‘大差市’下来往回走,再到学校就迟到了。我从小很要强,最不愿迟到,怕因为自己是残疾人,迟到了会被别人看不起,也觉得很没有面子。那段时间很苦恼,每天早晨上学总是很担心,时间都不能由自己掌握。”说到这,张难无奈地笑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因为她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让她结识了一个西北工业大学的男生。那个男生同样也是残疾人,在跟张难的谈话中他流露出自己会骑自行车,这顿时启发了张难。因为张难从小就觉得,自己的双腿残疾,早就与自行车无缘了。可同样是残疾人,别人能骑,自己应该也能骑。而且等自己学会了骑自行车,就不用再为每天早晨害怕迟到而担心了。

想到这,张难兴奋地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但母亲却坚决不同意。母亲认为,像张难这样的残疾孩子,想学会骑自行车,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而让母亲更为担心的,就是怕她骑车会有危险。一贯好强的张难怎么肯轻易放弃这个可能的机会,她不断地给母亲做工作,还承诺如果自己学不会,就绝不“上路”。母亲拗不过她的坚持,但又不放心,就和弟弟一起陪她练习。可以想象,张难连走路都不方便,更何况是骑车。她不可能像别人那样先溜几下再上车,就由弟弟扶着直接上车蹬着走,当然摔跤也是在所难免的。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让她学会了。张难走路的时候是拄单拐的,每次去上课,张难都把一根拐杖挂在自行车后座上,然后就愉快地享受着自己的辛苦成果。

有一天下雨,张难骑车路过动物园门口时,一没留神,被一辆卡车撞倒在地。卡车司机赶忙下车扶她,她当时觉得胯骨处剧烈的疼痛,自己根本就被拉不起来。天真的张难以为这只是暂时的,并没有想到会有多么严重,就让那个司机走了。坐在路边的张难引来很多人围观,幸好当时有一位好心的小伙子找了一个收破烂的,骑三轮车把她拉到了附近的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张难怎么也没想到,经医生诊断,竟为粉碎性骨折。小伙子也傻了眼,自己也没带那么多钱,张难就请他把自己送回了家。家人赶忙把她送去医院治疗,张难又不能上学了。

学校老师和同学们来家里看望她,她还天真地告诉老师,说自己当时并不担心自己起不来,就是害怕会迟到。面对一个性格如此坚强且执著的残疾女孩儿,老师和同学们都感动了。在她养病期间,同学们轮流来家里给她送作业。受到了大家的关爱,张难心中非常感激,她将自己的感受写在了作文中,文章写得声情并茂,感动了学校的每一位同学和老师。等张难病愈去学校上课时,大家很隆重地欢迎她的归来。

行动的不便未能阻止她在求学道路上的跋涉,她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修完全部课程。经过三年的努力与坚持,1988年7月,张难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电大的毕业证,取得了大专学历。在这三年中,张难从来没有过课程不及格,每门课成绩都在85分以上。每年她都被学校评为“优秀生”,校长还曾在校报上提名表扬,倡导大家“向张难同学学习!”张难说:“有些事情只要你愿意去做,它就会变得很简单,学习其实也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

小荷初露尖尖角

1989年,当时张难仍然在服装厂上班,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一位同样身为残疾人的同事告诉她自己在陕西省体委射击队练射击。张难很好奇,在她的意识里一直觉得体育跟残疾人是无缘的。于是,周末的一天,张难就到省体委操场找那位同事,她想看看残疾人射击究竟是怎么样的。张难绝没有想到,这一去,竟为自己拉开了一生中将要成就辉煌事业的序幕。

当时操场上只有三男一女正在练习,练的是手枪。同事练完后看到张难对打枪非常好奇,便提出让她也打打看。之前从没摸过枪,更没打过枪的她,只是出于好玩,就打了几枪,但结果却让同事大出意料。没想到只是这不经意的几枪,张难竟比其他几个正在训练的人打得都好。

同事随即表示,希望张难能来练习打枪,参加即将在南京举行的全国残疾人射击选拔赛。当时的张难还没有认识到练习射击的意义,并没有答应。射击队就以省体委的名义来张难的单位邀请,同时也给她家里做工作。在这种情形下,张难也就不好再推托了。

当时的训练条件很艰苦,都是在室外露天练习。4月份的天气还留着一些残冬的痕迹,张难心想,这么辛苦,以后就绝不再练了。这次只练了20天,就去南京参加了比赛。当时的张难并没有做长期训练和参赛的准备,只是带着出去玩玩的心情,想着这次比赛后就再也不打了。可是连张难自己都没有料到,自己打枪的天分真的很高,这一打就打了个全国冠军!张难自己分析说:“可能是当时的心态好吧。”赛后,有一位叫夏建德的随队记者还采访过她,问她得了全国女子残疾人射击冠军,有什么想法,年少的张难傻傻地回答:“没有什么想法,我就是想回家。”

那次回来后,夏记者写了一篇报道,讲述了张难从坐火车去参加比赛,到赛完得冠的一系列心理状态。体委也表彰了她,还奖励了几百元钱。看着报道,拿着奖金,张难困惑了:“为什么以前那么努力学习,学校却不让她上大学;自己做服装做得那么好,人家也不要。现在就只是参加了一场比赛,大家就都说自己好呢?”

这时,从事教育行业的父亲开导她说:“其实社会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小时候你说残疾人也有很多工作都能做,譬如邮局、电话亭、银行等等职业,让我们不用为你担心。但事实是,因为种种原因,社会的一些行业,或者说相当一部分行业并不认可残疾人。不是你能做,人家就会要你做。既然你那么想给大家证明残疾人也能做很多事情,就首先努力把这件事情做好,从而得到社会的话语权,告诉大家‘我’残疾人也能干,也能为社会做许多事。”

听了父亲的话,张难认真地想了想。自己学习也好,工作也好,不都是想给大家证明,残疾人一样能做好许多事吗。既然做这件事比较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我就把射击作为将来实现自己为残疾人团体做事愿望的“捷径”,勇敢地迈向前方。

身与心的历练 成就辉煌与梦想

带着这样的想法,张难决定再去训练。1989年,张难正式加入陕西省残疾人射击队。

这次再去,就不像之前只是抱着玩玩的心态了。张难说:“再去就有负担了,打枪不是在玩,而是在做一件事。”心里有了目标,训练也就比之前更刻苦了。

夏天,气温高达40℃,还要穿着里面夹着绒的皮衣,每天训练8小时,双手痛得抬不起来。由于长期穿皮衣,张难满身生了脓疮。冬天,双手冻得又红又肿,小儿麻痹的双脚又生满冻疮,连路都走不动。她硬是坚持了下来,成绩一路攀升。张难说:“刚开始我打不过男的,后来男的就打不过我了。”此后,张难的射击成绩在全国一直领先。

1990年,张难参加全国残疾人射击锦标赛,获一项冠军,三项亚军;1991年,在澳大利亚大洋洲残疾人射击邀请赛上,获射击项目银牌,名列亚洲第一;1992年,在巴塞罗纳奥运会上,获得射击项目男女混合赛第四名;1993年获全国射击选拔赛两项第一名;1994年第六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获射击项目两枚金牌,并打破一项世界纪录,荣获远南“十佳运动员”称号及体育道德风尚奖;1996年全国残运会获两块银牌;在同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获银牌一枚;1999年参加世界轮椅运动会获四枚金牌;2000年第五届残运会获取两枚金牌;2002年韩国世界射击锦标赛获得三金一银一铜;2004年意大利射击世界杯赛获得金牌……

从步枪射击训练到参加市、省、全国比赛乃至国际比赛,张难通过了这中间的层层选拔,而每次选拔只有前两到三名才能晋级。从1992年的巴塞罗那残疾人奥运会,到2004年的雅典残疾人奥运会,张难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个连续四届代表祖国参加奥运会的国家射击运动员。

优秀的成绩自然与刻苦的训练分不开,但要想在高水平的赛事上取得冠军,还需要运动员拥有坚韧的精神与过人的毅力。

张难的教练,是国家级高级教练,他也是偶然的机会才指导残疾人参赛的,而之前无论男女,包括健全人运动员,他都带过很多。教练说,张难是他带过的所有学生里让他记忆最深刻的两个人之一。觉得她很执著,有韧劲,而射击运动员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张难也从教练那里懂得了,射击比赛是一种意志力的较量,而不是单纯的技术较量。这种考验是毅力的考验,而绝不仅仅是一个人掌握技术的多少。技术只是一种很单纯的东西。

她说:“在靶场忍受的孤寂与枯燥,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也是在教练身上,让我了解到射击与人的精神、思想、意识、心理之间的种种联系。参加了这么多比赛,自己也领悟到,射击运动不像田径是纯粹的体能的较量,到了高境界,射击运动就是精神的较量。每个人都知道套圆了扣出去就是十环,但是因为你的心动了,你的枪就动了。心要不动,就要靠意志力来控制,而意志力,是靠平时很多东西来积累的,它与个人的抗干扰能力、心理素质、涵养以及修养都有很大关系。”

争夺冠军,告慰母亲

虽然参加过无数次比赛,但最令张难难忘的,是1992年将要参加巴塞罗那第九届残疾人奥运会那次。虽然之前在1991年已经去过一次澳大利亚,但是能出国比赛,对于年龄尚轻的张难来说仍然是一件让她兴奋的事。可是母亲却在此时病了,张难在知道了母亲还病得比较严重后,就犹豫自己该不该在这个时候离开母亲,内心矛盾的她去找父亲商量。父亲告诉张难,出国比赛,并不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国家,坚持要她去参加比赛,并且安慰她说母亲不会有事的。可张难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与母亲的离别竟成为了永别,在她去西班牙比赛期间,母亲去世了。

痛苦和思念一下摆在了张难面前,她长跪母亲墓前痛哭不止。她回想起自己人生走过的路,有很多人都为自己付出了太多的东西。要养大一个残疾人孩子,母亲比其他健全人的母亲付出的更多。从小到大,从担心她会生病,怕她不会走路,再到为她找工作,每一样都要操心,为她一一照顾到。父母对她的鼓励与支持,是她有勇气一步步走出家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源泉和动力。

为了寄托对母亲的哀思,张难写了一篇名为《感受人生》的散文,描述了这次参加比赛前后的经历与感触,发表在《中国残疾人》杂志上。她发誓要用更多的冠军金牌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1994年,张难在北京参加第六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最后跟一位韩国选手争夺冠亚军。自从上次比赛经历了母亲去世那件事后,张难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做到最好,否则就对不起母亲。”

但是张难明白,对手本身的实力远在她之上。当时张难参加的比赛项目是“女子汽步枪SH2,3×40”,要打120发子弹,打了5个多小时,分数一直都咬得很紧。前40发卧射,张难398环,对方400环,只差2环。然后是立射,自己是393环,对方是391环。这样,前两轮的总和成绩两人就算是打平了。最后40发是跪射,也就意味着两人要从头较量。

这时,张难听到观众席上有人说“打了满环”,但她知道这不是自己打的,心里就觉得对方打得比她好。身后的韩国观众在使劲地喊着,为他们国家的选手加油,赛况也达到了白热化。此时的张难,心理和体力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紧张与体力消耗都已到了极限。

虽然30发子弹都打了10环,但对方也打得非常好。虽然只剩最后10发,但她感觉自己快撑不下去了:手在不停地抖。怎么办?张难心想:“一定不能放弃,我要用世界冠军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这时,她灵机一动,狠狠地咬了一下自己的手,然后打出去一枪。结果发现,咬手真灵,不抖了。接下来每打一枪,她都要使劲地咬一下自己的手。终于,比赛打完了,这时张难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手早已经被自己咬破了。最后的10枪,张难打了一个9环,其余9发都是10环!

张难的坚持,让站在一旁的教练感动不已,等到比赛结束的那一刻,教练早已是泪流满面。最后40发的跪射,张难打了399环,最终成绩是1190环,而对方是1186环,不但超过了对方,还打破了世界纪录。张难创造的这个成绩直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超过。之后每每回忆起来,她都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比赛是自己历次比赛中最为艰苦的一场,全靠母亲在天之灵的鼓励与支持。

那次比赛回来,张难带着儿子来到母亲墓前为母亲扫墓。她把金牌放在母亲的墓前,把自己写的一篇文章——《怀念母亲》读给母亲听,以此表达自己的思念。她知道,只有自己做得更好,才能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后来这篇散文的发表还感动了很多读者。

为了国家,也为了母亲……

此后,张难都会尽力打好每一场比赛。每次回来,她都要拿着奖牌,去看一看母亲,同母亲一起分享荣誉和幸福。

师徒奋力迈向2008

在2004年雅典残疾人奥运会上,张难拿了第四名,回来后很沮丧,想就此封枪退役。但教练鼓励她,希望她能坚持下去。同时,教练觉得,此时的张难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战经验上,都已经相当成熟了,于是就推荐她在省上做了助理教练。

张难一边自己仍然坚持训练,一边开始招收学生。她在周至、商洛等地挑选了四名孩子,加上石油大学一位残疾人大学生,这样,张难就有了五名学生。

由于孩子们基本上都是从农村来的,从小生长的环境相对封闭,所以她们都很单纯,但同时也很内向和自卑。刚开始,孩子们都叫她“张教练”,可她却让叫自己“张难老师”。张难心里认为,教练是教技术的,而老师是教做人的。她告诉孩子们,既然选择了她们,就不会放弃她们。所以,她们必须首先自己树立起自信心。

白天,张难不光要给她们讲枪的结构、教她们怎样打枪,还要告诉她们如何树立自信、懂礼貌,甚至要让她们注意很多生活细节。晚上回来,张难既要看她们的训练笔记,检查训练情况,还要给她们改错别字,帮她们提高文化知识。

家里人都说,张难带学生比带儿子都用心。儿子也风趣地说:“张难老师,在家里怎么也满口总是你学生们的名字。”

孩子们从2004年11月开始训练,2005年3月张难就带她们去桂林参加全国射击射箭锦标赛。要知道,这中间连春节放假也只有三个月时间,她们能行吗?张难心里有无数个担心,比自己参赛还要紧张。一路上,张难千叮咛万嘱咐。

到了桂林,张难没想到,由于水土不服,呕吐不止,自己倒先住进了医院。人躺在病床上,心里却比谁都急。没办法,孩子们只好自己上场去比赛。

然而,令张难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五个第一次参加比赛的孩子,竟有四个进了女子全国前八名,其中一个还进了前四名!

比赛一结束,孩子们激动地跑到医院,她们要把这个好消息第一个告诉“张难老师”。孩子们都没什么钱,但她们知道老师都还没有吃饭,所以一起凑钱买回一些糖果和小食品给她。张难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朴实的脸,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熟悉张难的人都知道,她总是喜欢在身上喷一点儿香水,所以只要在她身边,就总是能够闻到淡淡的芳香。孩子们告诉“张难老师”说:“在赛场上没有你坐在我们身后,我们闻不到你的味道,都很想念你,不过我们没有辜负你。”

由于张难从事射击已经很多年,所以在全国,她也认识很多射击队友。大家得知她住院了,纷纷来医院看望她,都夸奖她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这次比赛,张难自己本来也是要参加最后一场比赛。教练看她身体状况不好,不想让她参加了。但是孩子们之前一直都听其他省的老队员说“张难老师”打得很好,她们却还从未见过老师在赛场上的样子,都很期待。张难不想让孩子们失望,于是带病参加了比赛。

本来国内的比赛,张难的成绩基本上都是一直领先的,并不需要很担心,可这一次是自己的学生们第一次看自己的比赛,竟然比哪一次都紧张。不过比赛最终还是靠实力说话,她赢了,此刻,场下的孩子们尽情地欢呼着,她们比张难自己还要高兴。

现在,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很好的成绩。其中有一个叫党诗蓓的女孩,因为出色的表现,还被选拔进了国家队。

是的,对于学生们,张难可算得上是尽职尽责了。而对于自己的孩子,张难却自责自己从没有像别的母亲那样,尽到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

从儿子出生起,她就总是忙着训练,忙着比赛,从来没有精力尽心照顾过他。儿子从小就是由他姥姥、奶奶带,或是请人带。才2岁就被送到幼儿园,3岁时就自己睡一个房间。就连儿子高考时,她也因为在外地比赛,只能发短信鼓励儿子。

张难自知无法给予儿子更多的关爱,所以从小就教育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一定要自己做。儿子从小就很懂事,比一般同龄孩子的独立性都强。因为知道自己的父母都是残疾人,所以自己就应该多做一些事。儿子告诉她,2008年想做一名北京残疾人奥运会的志愿者,帮助更多像妈妈一样的残疾人奥运选手完成自己的梦想。

儿子的懂事与勤奋让张难欣慰无比。她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带领学生,师徒奋力,向2008年的北京残疾人奥运会冲击。这一次的比赛,对于所有中国的奥运选手来说,都将是人生的盛事。她要用夺取世界奥运冠军金牌再次向社会、向人类发出尊严之声,在为祖国争取荣誉的同时,呼唤全社会对残疾人弱势群体的更多关怀。张难和她的学生们又迈上了新的征程!

(刘辉)

同类推荐
  • 赤脚财神

    赤脚财神

    这是一部记叙虞洽卿上海滩传奇故事的书,是穷小子如何白手起家变成百万富翁的行动指南,集创业智慧、商战智慧、爱情智慧、生活智慧于一书。薄雾侵晨,红日东升,虞洽卿指着熠熠生辉的海水,对周围拾蛤蜊的小伙伴道:“快看,那是金子。”小伙伴说:“那是海水,真是傻子。”虞洽卿小心地捡起一个又一个蛤蜊,道:“那就是金子。”在虞洽卿眼中,海水和金子一样重要。多年以后,功成名就的虞洽卿回到家乡,对一个少年说道:“没有海水,哪有蛤蜊!只有珍惜海水的人才能捡到蛤蜊,只有珍惜蛤蜊的人才能捡到金子。”
  • 中国古代名人传

    中国古代名人传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华历史每走到关键处,总要凸现出几颗辰星,或明或淡,闪耀在历史的天空。他们中有英雄豪杰,也有跳梁小丑;或流芳千古,或遗臭万年。因为他们的出现,才演绎了中国历史的奇丽壮阔与丰富多变。他们身上浓缩了华夏数千年的风雨历程,彰显着中国人性的善恶与美丑。
  • 唐宋诗人故事

    唐宋诗人故事

    梦回唐宋,与唐宋诗人来场邂逅!内容涉及唐代著名诗人42位,从骆宾王、王勃等;宋代诗人40多位,包括李煜、陆游和文天祥等,特别地,下册则以“可怜命薄是君王”点题写李煜、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点题介绍岳飞等。
  •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通鉴载道:司马光传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经学家,所著《资治通鉴》为中华古史学经典绝品。他品行高洁,而为时人所赞叹。本传系统叙述司马光生平,突出其史学成就,文笔也较为清丽。——文史专家王曾瑜本传富有独特的个性视角,传人传事,客观真实。作者在短小生动的章节叙述中,见人见事见故事见性格见品德见作为,将传主的繁复人生给予公正生动的文学呈现,很好地写出了司马光在社会大变革时期行为“泥古”与道德坚守的性格形象。——文学专家李炳银《通鉴载道--司马光传》历史上的司马光不仅是一位私德高尚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本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客观的视角,用生动幽默的文学语言为读者再现了一个立体的司马光的形象。
  • 朴槿惠的品格力量

    朴槿惠的品格力量

    本书讲述了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她在绝望中创造希望的品格力量。全书共十章,内容包括:勤奋,从一无所有到无所不有;坚韧,在绝望中创造希望;气度,赢得人心的处世哲学;优雅,女人的必修课;心正,所有的人都会支持你等。
热门推荐
  • 狂烈

    狂烈

    赵烈不小心得罪了杨家千小姐,本以为杨家会对自己发难,却没想到自己竟然是杨家的失散多年的亲生儿子,而杨家父母竟然还鬼使神差地安排自己和杨家小姐订婚,这下有热闹看了!赵烈:其实很我低调似处,你们为什么说我狂烈如妇?我为什么随便开枪爆头?那是我在练习真人CS!我为什么组建地下王朝?那是我准备对付城管部队!我为什么11成群结队?那是我为了避免其他男同胞遭受爱恨情仇的痛苦!佛说:赵烈,你该下地狱,我曰:你用美女们的身躯把我埋葬吧!
  • 金手指点子库

    金手指点子库

    当我们研究成功人士的事业时,常常发现:他们的成功一直可以追溯到他们拿起书籍的那一天。在我们接触过的事业成功人士之中,大多数都酷爱读书——自小学开始,经由中学、大学,以至于成年之后。
  • 天落九泉

    天落九泉

    迎风摇,血雨漂,相忘江湖笑。刀剑梦,自逍遥,尘沙前路扬。义为青天胆为上,黄碑石上刻生死。情丝断,天涯漫,梦醉红尘怀。无处凉,心自伤,反目渡情劫。一纸黄昏半纸虹,九泉之下解恩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女婿很反常

    我的女婿很反常

    我是一位大富豪,也是一位老父亲。宝贝女儿想要当影后,我便找了位大导演做女婿。可是...我这女婿有问题,他压根就不懂怎么当导演。事出反常,其必有妖。“喂,医院吗?我女婿有问题...对,我怀疑他是穿越的...对,很有研究价值,医学解剖可以安排一下。”...“你们干嘛?抓错人了...是我女婿有问题,不是我。”...“什么?我女婿说我得了被迫害妄想症?”
  • 将军夫人是炮灰

    将军夫人是炮灰

    (甜宠!!)一个女扮男装的小小兵卒,一个威震八方的大将军,女主本是无能炮灰,且看她如何泡到将军一路上位
  • 诸天之与神同行

    诸天之与神同行

    诸天万界文,完整的世界观,开头超神宇宙与漫威宇宙观,自己魔改过的,不走原著。
  • 穿越之独尊魅王妃

    穿越之独尊魅王妃

    因一次家族内战,原被内定的继承人:凤无魅。竟在杀害中慢慢倒下,但她却没有去见阎王爷,居然错乱的穿越了古朝,为此她便参掺于皇室的勾心斗角之中,也为此收获了宿世情缘......
  • 绝色炼丹师:妖孽冷王缠上身

    绝色炼丹师:妖孽冷王缠上身

    她是二十三世纪的冷血女王,再一次任务中与敌人同归于尽,等到她再次真开眼睛的时候,竟然穿越成幻灵大陆上天元国的国公府废柴嫡女五小姐的身上。说她是废物,搞笑,一出手亮瞎你们的眼,神器在手,神兽在怀,就连最珍贵的丹药也是一袋一袋的送出去。看她如何暴打绿茶姬,手撕白莲花,狂虐渣渣男,打怪升级走上人生巅峰。只是她什么时候惹上了某个冷王,不过某个冷王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粘人。某冷王一脸娇羞的看着她:“夕夕,求抱抱!”她头上乌鸦飞过,“你的人设好像不这样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学生法律必修课(第三版)

    小学生法律必修课(第三版)

    本书是小学生普法读物,作者长期从事法律咨询工作,从公众咨询的涉及小学生的法律问题中,精选出大家关心的问题予以详细解答并且汇集成册。该书涉及小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入浅出,以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语言解答相关问题。小学生、家长和老师一旦遇到类似情况,就可以按图索骥,寻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