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一位幼年因患小儿麻痹症致残的人,没有向厄运低头。他拄起双拐,直面人生,挑战命运,不仅成为一名企业家和优秀残疾人运动员,而且拖着残疾之躯为公益事业没有停歇地忙碌着,用坚强有力的双臂装点着自己的斑斓世界……
抗击病魔 残疾之躯永不言败
1961年,董志江出生在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父亲和母亲早年响应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分别从繁华大上海和美丽的扬州来到西安工作。在他1岁时,父母发现他的左腿总是不如右腿那样有力,从此这个温暖祥和的家庭便再也没有平静过:为了给董志江治病,父母变卖了家中所有值钱的物件,就连结婚时添置的呢子衣物也没能幸免;为了治病,他们带着董志江跑遍了听说能医治小儿麻痹症的医院,甚至还尝试了许多民间偏方,并且一直治疗到他二十几岁;为了筹措医药费,董志江曾带领妹妹们糊过火枈盒,卖过冰棒和茶水,年少的他过早地饱尝了人生的艰难。不幸的是,变卖的家产和全家的努力却并没有使董志江远离残障的厄运,小儿麻痹的后遗症使他的左腿肌肉萎缩无力,不能正常站立和行走。
上小学时,为了减缓肌肉萎缩速度和恢复肢体功能,董志江坚持不用拐杖。虽然学校离家只有500米远,但提起上学,至今他都难以忘却上学路上的那份艰辛:当时走的是土路,平常他走起来就得费好大的劲和多于常人几倍的时间,若是到了下雨天,一路泥泞,更是苦不堪言。别的同学穿上雨鞋就走了,不到十分钟便坐在了教室里,而他有时左脚踩进泥里就再也无力拔出,只得俯下身子用手拔,时常是一不小心便一头栽进泥泞中……500米的上学路,他却时常需要半个多小时。许多同学也都曾主动想陪同董志江一起上学,好在路上照顾他,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不想给别人添麻烦。
小学毕业时,董志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铁路系统的重点中学——西铁一中,但是因为离家太远,他不得不转到西安市七十五中就读。此时他的家距离学校有1500米距离,别的孩子蹦蹦跳跳一会儿就走完了的上学路,董志江每次却需要一个多小时。他每次走上五六百米就得歇上十几分钟。为了不迟到,他每天提前一两个小时起床,到教室后便打扫卫生,这个习惯,他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还是这个习惯,让他形成了生性要强、事事不甘人后的性格。同时,他的努力,也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敬重。
董志江像一个背有重负的行者,无暇顾及一路旖旎风光,他的眼里只有在脚下不断延伸的路,他想沿着这条通向知识宝库的艰难之路成就自己的理想,因此,他必须坚忍和前行。
1977年,恢复了高考,这给董志江带来了新的希望。他奋发读书,1978年,他参加了高考,尽管他学习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而且在美术方面具有一定特长,并通过了西安美术学院的文化课和专业课考试,但因身体原因,董志江还是与梦想的象牙塔失之交臂。
多年矢志不渝的理想此刻像一个飘升的肥皂泡,在阳光的照耀下瑰丽多彩,让人艳羡和追逐,却又瞬间破灭。这美景又像午夜昙花一现,多少美好希冀只能是昨夜星辰,一去不返,令人扼腕痛惜。
董志江的情绪一度低落不起。高考前曾经豪情万丈,怀着对未来无限美好憧憬的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残疾人就不能接受高等教育……
他的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三百六十行,行行都能出状元!上不了大学,还有别的出路,只要奋斗不止、拼搏不息,你照样能有所成就!”
董志江被父母的一席话怔住了:这些天来,自己为了大学失利一度沮丧,完全忽视了父母的感受,他们的年龄也大了,为自己治病和上学的这些年,心没少操,罪没少受,现在让他们又为自己的事心焦,太不应该;再说,父母说得也没错,人总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呀!
弄潮商海 柳暗花明又一春
与大学无缘的董志江,此时已成为血气方刚的青年,看到其他的同学一个个都走上了工作岗位,心中难免落寞。1979年,18岁的董志江经过父母多方奔走被照顾安排到西铁装修机械厂劳动服务公司当上了会计。铁路部门效益好,董志江一上班,工资比工作多年的母亲还要高。
此时的董志江虽说对于完全医治好腿疾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仍抱有一丝幻想,他期待着幸运之神的垂青。有了工资的董志江带着积攒了一年的工资,向单位请了假,又踏上治病之路。但半年多的再次治疗也没起到多大作用。回到单位发现自己的岗位已经被人取代。此时的董志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自己的残疾之躯,在竞争中处于弱势,难免会遇到这样的现实问题,要在社会立足,站稳脚跟,必须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要想有更大的发展,仅仅有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是无法成就自己梦想的,要通过努力,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来。
“自己砸掉铁饭碗,下海经商!”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从董志江的脑海里闪现,久久挥之不去。
可是没想到,想辞职创业的想法遭到父母的一致反对:“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工作,你才刚安稳了几天,又要瞎折腾个啥?想辞职,不行!”
父母的坚决反对,像绳索捆绑了他的手脚和身体,却无法束缚他的心。下海创业,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实力,成了他心里的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越烧越旺,烧得他热血沸腾,激情澎湃,无法按捺。
不安于现状的董志江不顾家人反对,1981年辞了职,要去外面的世界闯一番。
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起,董志江看到夏天西安市场长筒丝袜走俏,他敏感地抓住了这一商机,向父母借了800元钱,跟着在铁路上工作的朋友南下广州,踏出了经商的第一步。
广州的夏天,让北方人总是很头疼:那些无处不在的蒸腾的热气,耀目得叫人眩晕的阳光,总是找不到踪影的绿阴,仿佛西安郊区农家人制作馒头的蒸笼,严严实实地将深陷其中的人们套在里面,避无可避,逃不能逃。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蝶蛱飞。闷热的广州街头,人们行色匆匆地躲避酷暑,董志江却头顶着炎炎烈日,脚踩着滚烫的柏油路,一跛一颠地在各类丝袜批发市场里搜寻……
他在广州低价购回长筒丝袜,拿回西安后一瘸一拐地推销给商店,这一次,他净赚了1000元。此后,他又两下广州,共赚了5000元。这是他商海生涯中掘得的第一桶金。正是这次牛刀小试,鼓舞了董志江的士气。
但是商场如战场,扔掉了铁饭碗的董志江一下子有了危机感:自己没有了生活保障,要生存,就要凭借自己的劳动永不停歇地去创造。
董志江不敢让自己总是沉浸在这首战告捷的喜悦中,他必须再次踏上征途。
董志江的爷爷曾是东北有名的裁缝,为张学良等知名人士缝制过衣服,他想自己能不能也在这方面有所发展。于是,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悄悄踏上了北上的列车,一个人去东北学了几个月的裁剪。回到西安,他凭借卖丝袜赚取的第一桶金,在西安市北郊马旗寨租房,购买缝纫机,开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小厂进行来料加工。他把当时西安市内名气颇大的东亚服装店等的一些老技师聘请到厂里抓技术、搞设计、负责质量。由于他的诚信经营和身残志坚,许多服装店和商场也乐意与他合作。在他的努力下,开业不久的厂子便接到了一家大型制药企业的高档呢料厂服的订单。为了保证按时交货和产品质量,董志江吃住都在厂里,终于使第一笔大订单圆满交工。同时,也奠定了在业界的地位。董志江拖着残疾之躯用心经营,工厂渐渐发展、壮大,并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到1994年,他顺应市场需求,又改做建材生意。此时的他,因为每天的运动量太大,残疾的左腿不堪重负,不得不拄起双拐。
生意场上,董志江也并非一帆风顺,曾多次品尝到了商场的险恶。1998年的一天,董志江正在建材商店打理生意,来了一位道貌岸然的人,自称是某建筑公司的采购员。他拿出一份采购单,称自己单位需要一些高档油漆和建材辅料,并与董志江讨价还价。在价格谈拢后,他雇了辆车和董志江把货物拉到了某建筑单位办公楼前。这时,一位女“工作人员”从办公楼里迎了出来,“采购员”卸下了两桶油漆说是让这位“女同志”验货,他和司机把货送到仓库并顺便把支票从财务室拿过来。过了一会儿,那位“女同志”有些不耐烦地对董志江说她去财务室催一下,便走进了办公楼,董志江还来不及跟上,人家已经进楼了。董志江左等右等不见二人踪影,便去楼里找他们。后来才知道:这个单位有前后两个门,这两个骗子把一车建材骗跑了。这一次,董志江硬生生地被骗了1万多。
品尝过失败的泪水,咀嚼过成功的喜悦,董志江在商场中拖着残疾之躯,摸爬滚打。由于他为人豪爽,诚信经营,加之他市场意识强、善于经营,生意也越做越大。现在,他已经拥有两个油漆加工厂和三个建材商店,并已经开始涉足餐饮娱乐业。他购买了价值二十几万元的私家车,成了小有名气的残疾人企业家。
投身体育 百尺竿头又上层楼
从小就喜欢体育的董志江在事业有成后,把自己的企业交给妻子和家里人经营,自己一头又扎进残疾人体育运动中。1985年,董志江和几个残疾人朋友经中华体育总会西安分会批准,成立了西安市伤残人体育协会,并在有关方面支持下成功举办了西安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他不仅是运动会的组织者之一,也是运动会的积极参与者。他参加了自行车、象棋等项目的比赛,自此踏进了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大门。此次运动会虽只有300余人参加,项目设置也不是很正规,但却开了西安残疾人体育运动会的先河。难以想象,当时的各级残疾人组织还没有成立,要举办这样的残疾人运动会,董志江和他的残疾人朋友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此后,他便与残疾人体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2年,董志江又参加了在广州举办的全国残疾人运动会。1994年,在北京举办的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上,他参加了轮椅竞速和铅球、铁饼项目,获得轮椅竞速项目铜牌,实现了中国残疾人轮椅竞速项目奖牌零的突破,并囊括了其他两个项目的金牌。
为了迈向残疾人体育巅峰,不服输的他每天在训练场上投掷上百次。数九寒天,冰冷的铁饼磨破了皮肉;三伏酷暑,他挥汗如雨。别人劝他歇一歇,倔强的他总是说:“再练一会儿。”长期的锻炼,也使他的双臂结实有力,一只胳膊就能轻松地在单杠上做运动。
有志者,事竟成1998年和2002年,他又在第七届泰国曼谷和第八届韩国釜山远南运动会上分别获得铅球、铁饼项目两枚金牌、一枚银牌和两枚金牌、一枚银牌的辉煌成绩。至此,他共在国际性大赛上获得六枚金牌、两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同时,他还参加了2000年悉尼残奥会,并多次在全国残运会上获得金牌,获得了“全国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称号,被誉为“赛场上的常青树”,多次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如今的董志江,担任西安市新城区政协委员、陕西省残疾人体育协会副秘书长及省、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他的企业,他十分放心。最令他放心不下的,是那些残疾人运动员。由于残疾人运动员不能长期进行专业训练,都是通过赛前集训来突击提高,体育竞技水平增长很慢,新发现的运动员又太少,这是他最苦恼的事。
最令他烦恼的是,大部分残疾人运动员都比较贫困,而协会的经费又很少,运动员训练时,就要停止正在干的工作,有时连生活费都成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从自己家中拿出钱来,资助他们完成训练。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他为残疾人体育事业捐资达四五万元。而他的努力也没有白费:他所带领的运动员有几名在全国和省、市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过名次,其中队员崔吉海一人就曾获得过全国残运会三枚金牌。
董志江既是省、市残疾人田径队的领队、教练,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他有着自己宏伟的目标:争取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获得冠军!
热心公益 一腔热血照丹青
董志江的生活中,除了生意和体育,还装着公益事业。为了通过公益活动把募集来的药品和资金经各级卫生部门捐赠给西部缺医少药地区,让西部贫困地区更多的人享受到免费的医疗救助,他被中国健康扶贫工程组委会和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04年中国杰出残疾青年自强不息驾车挑战世界屋脊”活动组委会从全国优秀残疾人中遴选出来,作为中国十名最优秀的残疾人之一,驾车挑战世界屋脊。车队从成都出发,经红原、夏河、西宁、茶卡、格尔木、沱沱河、当雄,到达拉萨后,穿越日喀则,到达珠峰登山大本营。在此期间,他与其他选手一道除自驾车行路之外,还要互相协助,拄拐、自坐轮椅进行野外生存体验,在一些地段进行探险,同时还要在沿途募集药品和资金。这也是世界首次最大规模的残疾青年驾车挑战世界屋脊活动。
对于董志江来说,平时的锻炼使他的肺活量增大,当车队到达昆仑山口沱沱河兵站时,体格健壮的他最先有了高原反应:头晕,胸闷,气短,呼吸急促。但是这些并没有阻挡住他前行的车轮。因为到达珠峰是他多年的梦想。当到达海拔52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时,兴奋异常的他下了车,坐上运动轮椅,跷起两个小前轮围着珠峰大本营的纪念石碑转了好几圈……这次活动,他们共募集了120多万元的药品和部分资金。
生活中,不论是残疾人运动员还是有困难的残疾人朋友,董志江总是尽可能地帮助他们。他还发动生意上的朋友,一起资助残疾人。除请朋友们在自己企业里安置残疾人外,逢年过节还一起带上米、面、油,自发地到贫困山区看望残疾人;有的残疾人买不起轮椅,辗转托人找到董志江。董志江便和朋友们一起,买好轮椅亲自送上门去。近年来像这样送出去的轮椅有20多部。他和朋友们共安置残疾人30多人。董志江说,自己是残疾人,知道残疾人的艰难,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向残疾人伸出援助之手。
五六岁时被查出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双胞胎兄弟金豆、银豆不能独立行走,小时候经常由母亲怀抱肩背地出行,现在,都长成了大小伙子,别说是帮助兄弟二人出门,就是让母亲带兄弟俩中的一个出门,都是不可能的事。为了让金豆、银豆兄弟俩能“走出”居室,看一看西安城的新变化,兼任西安市肢残人协会车友俱乐部负责人的董志江开车来到金豆、银豆家。
董志江一见到兄弟俩便鼓励地说道:“叔叔今天是开车来的,三年前这还是个梦想,可是现在它已经成为现实,你们也应该相信自己,只要不放弃,也一定能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今天叔叔带你们坐我开的车去游车看西安!”话音未落,金豆、银豆两兄弟的脸上早已乐开了花:“好啊,今天要坐轿车出去玩了!”
董志江为兄弟俩安排了一段特别的行程——车游西安变化最大的二环路。一路上,兄弟两人兴致盎然:“没有想到西安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兄弟俩和董志江一路谈笑风生,并对他利用手动装置驾驶汽车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刹车也可以用手来操作?”
金豆、银豆在感受到西安城变化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情。
身兼省、市肢残人协会副主席的董志江为了丰富残疾人兄弟姐妹的业余生活,多年来组织过多少次残疾人大小型活动,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了。
2004年12月3日是第13个国际残疾人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盲人大夫路龙置身秦始皇兵马俑军阵中,手摸威武兵士,激动地说:“我感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下,我可以向亲人和朋友炫耀地讲,我摸到了兵马俑,享受了一回国家元首级的待遇。”
原来,为了让平日里很少走出家门的残疾人朋友能够亲身感受一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的恢弘气势,董志江在一个多月前就积极与有关方面商议组织残疾人朋友游览秦俑馆的事。说起组织残疾人大型活动,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残疾人朋友收入普遍不高,费用不能太高;重度残疾人很想出门看看外面的世界,但行动困难,没有志愿者扶助不行;盲人朋友也想参与,但无法亲眼看到兵马俑,这个问题也得处理好……
为了让活动能顺利进行,更为了让残疾人朋友满意,董志江和几位残疾人不仅电话联系有关部门寻求支持,还自己开着车一趟一趟地往兵马俑博物馆跑。
国际残疾人日那天上午,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他们组织了四辆大轿车,满载200多名残疾人到临潼观看秦始皇兵马俑。24名盲人得到特许,下到一号坑,触摸昼思夜想的兵马俑。来自长安区的盲人妇女郑岁岁说:“平时我们很少出门,更不敢想能到临潼手摸兵马俑。可今天,我确确实实摸到了兵马俑,感觉就像做梦一样。”18岁的李海信因脑瘤双目失明,他母亲为了实现儿子心中的愿望,撇下工作,专程陪儿子到临潼。当她看着儿子将面前一个个兵马俑从头摸到脚、爱不释手的样子时,她说:“儿子过去只能通过广播电视听说兵马俑,今天他心想事成,我心里就像装进了蜜糖罐,简直甜透了……”
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董志江又与有关单位共同组织策划了“走进动物王国”残疾人大型游园活动。2006年5月“全国助残日”当天下午,400余名从未出过家门或远门的各类残疾人乘坐大巴车第一次踏进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在这里快乐地度过了一天。
那天,5辆大巴车和近10辆小轿车驶入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大门时,该园职工守在大门口夹道欢迎。车内不是什么贵宾,而是400余名普通的肢残、智残、失聪、失明的残疾人朋友。部分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在12名来自94188部队充当助残志愿者的解放军战士的搀扶下,与近百名盲人来到鹿苑,当一只只和善温顺的鹿来到他们面前时,他们都情不自禁地伸手去摸或轻抚鹿的身体。随后,他们又在步行区内观赏着各种动物。
在这些残疾人当中,36岁的重度肢残者张梦林蜷缩在一个竹质童车上,她的妈妈推着她吸纳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美景“营养”。妈妈说,女儿张梦林3岁时因吃甘蔗而中毒,落下终身残疾,多年来,母女二人相依为命,唯一的生活来源是她每月的几百元退休金。几十年来,她和女儿连家门都很少出过,这次来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看动物,简直就是难得的享受。她很感谢董志江和那些爱心人士,如果不是他们,她的女儿这辈子还不知有没有机会能游览野生动物园呢!
董志江心里清楚:这些残疾人大多数连家门都没有远离过。一周前,当他们组织这次“走进动物王国”活动时,报名参加的人络绎不绝,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压缩人数,最后定到200人,可当天来秦岭野生动物园的实际人数已超过400人。董志江不知向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说了多少好话,终于感动了动物园领导,这些残疾人朋友才得以圆了尘封心底许久的梦想。
董志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众多残疾人朋友的爱戴;董志江的真心付出,也获得了社会的首肯。2005年他被评为“西安市自强模范”,2006年又被中国残联评为“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工作先进个人”……
对于公益事业,董志江总是乐此不疲;对于残疾朋友的困难,他乐善好施;对于荣誉,他却总是一笑而过。这个豁达率直、形色匆匆的西北汉子,用坚强有力的双臂描绘着自己的多彩人生……
(姚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