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候,有一个叫王寿的人,他十分喜爱书,藏书非常丰富。古时候的书,多是手工抄写在竹片上,再以皮革连接装订起来的。他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材料抄书,就在自家房前房后种满了竹子,形成了一片竹林,并在门前的池塘里种了许多芦苇。他每天所有的时间除了吃饭睡觉,都用来借书抄书看书。家里一院小房,除了他住的地方外,已经被书全部占满了。为了防止书被虫蛀蚀,他经常将书都搬出去晾晒一遍,同时还要翻检看有没有脱落的文字,及时补上。四十多年来,王寿孤身一人过着这种自以为充实的生活,以苦为乐。
由于母亲去世了,王寿必须赶回老家去处理丧事。他随身带了五本书,准备途中抽空看看。
王寿已不年轻,五本竹简的重量也不轻,结果没走多久,他就感觉体力有些不支,不得不停下来,坐在路边休息,并随手抽出一册书来读。
这时有个叫徐冯的隐士刚好从这路过,见他带着这么多书,就问他;“敢问是王寿先生吗?”
“你是谁?怎么会认识我呢?”王寿问道。
徐冯就向他做了自我介绍,王寿也曾听说过他,就把自己此行的目的告诉了他,并说自己不惜负重,全为了在旅途中读书充实自己。“无用。”徐冯听了叹口气说。
王寿听得一愣,呆呆地望着徐冯,不知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徐冯看了看他,笑着说道:“书是记载言论和思想的,言论和思想又由于人的勤奋思考而产生,所以藏书的多少并不能成为衡量人的标准。我认为你是聪明人,为什么不去思考问题、形成思想,却要背着这累人的东西到处走呢?”
王寿听了,恍然大悟,他谢过徐冯后,当场烧了自己所带的书,轻身前行。
读故事,悟道理:
书能够给我们带来知识,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思考,不可完全相信书,否则就会被书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