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 年11 月13 日下午,中国第一大报《申报》的掌门人史量才,乘坐汽车从杭州返回上海,途经海宁境内翁家县属第四区博爱镇附近时,突然遭到枪手狙击。车里还有他的夫人沈秋水、儿子史咏赓、侄女沈丽娟以及史咏赓的同学邓祖询。
当时,杀手乘坐的是一辆老式别克轿车,横在路当间,假装在检修,等待史量才的汽车开来。看到前方有汽车拦在路中,车里的史量才叫司机黄进才放慢速度,车即将停下时,前面的那辆车车门突然打开,杀手手持洞穿力超强的驳壳枪和强力式手枪跳出来,对史量才的汽车一阵扫射。坐在前排的司机黄进才和史咏赓的同学邓祖询被当场击毙。史量才父子,以及沈秋水、沈丽娟四人跳车分头逃跑。身材高大腿脚灵便的史咏赓很快钻进小树林,杀手在后面连开二十余枪,均未命中。
史量才体质虚弱跑不快,慌乱中躲进附近的一间茅草屋。杀手追来,他又从屋子后门逃出,躺在一个干涸的小水塘中。本来史量才可以就此逃过一劫,但是,此时出现一个现场目击者,这人又聋又哑,扛着一把锄头,应是当地的菜农。这人看到史量才躺池塘里既疑惑又好奇,就站下来看。史量才怕自己暴露,挥手让这人走开,这人不走反而嗷嗷乱叫。他这一叫,引起了领头杀手的注意,他一边叫着“在这里”,一边朝史量才连开数枪,其中一枪击中史量才头部。
沈秋水跌伤,侥幸逃脱,沈丽娟中弹轻伤。
这就是史量才被刺杀的案发现场全过程。现场目击者,除了那个聋哑人外,还有另一个目击者。这个人叫顾双法,当年13 岁。2006年夏天,顾双法在接受上海电视台《档案》节目专访时这样说:“我看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死了,就躺在水塘里。一棵树的下面。塘里水很浅,他侧身躺着,头上戴着帽子,穿了一件长衫,我们叫长衫,就是老式的袍子。人蛮瘦小的,泡在水里,被枪打死了。”
此案轰动国内外,舆论哗然。蒋介石吊唁史量才的家属,同时下令,江、浙两省,沪、杭两市缉拿凶手,悬赏大洋一万元,并责成浙江省主席鲁涤平限期破案。
鲁涤平得到命令后,立刻展开调查。
被害人史量才,名家修。原籍是江苏江宁,1880 年1 月生于松江泗泾。早年在上海南洋公学任教,创办女子蚕业学校。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出任上海《时报》主笔。1912 年与张謇、应德闳、赵凤昌等人合资购进《申报》,史量才任总经理。同时,史量才还拥有《时事新报》的全部产业和《新闻报》的大部分股权。
很显然,史量才是一个报业巨子。他突然遇害,民众要求缉拿凶手的呼声很高,大家更想知道的,当然是史量才的死因。
为了回应民众的呼声,1934 年11 月15 日的《大公报》和11 月16 日的《申报》分别刊登了“蒋委员长电令,严缉史案凶犯”的消息。
杭州警方出动大批警力赶到案发现场,想从中找一些线索,欲将目标锁定在杀手所乘坐的汽车。可是没有查出线索,只能从其他方面打开突破口,那么先得确定史量才被杀一案的凶手动机,是仇杀,情杀?
这两种可能性都存在。
首先说仇杀。
史量才的确有一个仇人,就是原《申报》主席子佩。在史量才接办《申报》后,这个子佩留任做经理。两个人反目成仇,而且还到公堂上打官司。在子佩眼里,史量才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因此,不能不说,子佩有伺机报复史量才的企图。
然而,有一点要注意,史量才遇害当天所乘坐的轿车,是一辆自备防弹保险汽车。如果不是洞穿力超强的驳壳枪和强力式手枪,根本打不穿。并且,杀手人数众多,一个《申报》的经理能雇佣到这么专业的杀手吗?
如果不是子佩复仇而杀死史量才,那么幕后操纵这次暗杀的凶手还会是谁?
接着说情杀。
这种可能性更大。得从史量才的夫人沈秋水说起。这个沈秋水不是个正经女人,她原名沈慧芝,是四马路迎春坊花翠秦的养女,从事的工作是性交易。
史量才常去迎春坊打茶围、做花头,就结识了沈秋水。什么叫打茶围和做花头呢?打茶围也叫打茶会,就是到妓院品茗饮酒取乐;晚清民国时期的高等妓院被称做长三书寓,在书寓放酒请客就称为“做花头”,总而言之,就是嫖娼、吃喝玩乐。
不用说,这沈秋水是风尘女子。可史量才看上了她,有意娶她进门。不巧的是,当时松江泗泾的第一大富户钱友石也瞧上了沈秋水,而且早已为沈秋水从良花了一大笔钱。钱友石得知史量才对沈秋水有意后,非常愤怒,你史量才想加塞儿,门儿也没有啊。因此,史量才为娶到沈秋水很下了一番工夫。这之中,多亏他的好朋友张竹平斡旋。
张竹平同时也是钱友石的智囊。他劝钱友石不要为难史量才,还说大丈夫何患无妻妾。并且,还为钱友石寻觅另一个美女,是潮州籍的江苏候补道梁某外室之女。钱友石这才把沈秋水让给了史量才。
史量才好不容易得到了沈秋水,被窝还没暖热,沈秋水却又被另一个男人夺去了。这个人叫陶骏保,虽是一介武夫,但也读过书,识文断字,早年就读的学校是南京陆师学堂,后来当了南京第九镇宪兵司令。此人不是一只好鸟,做两江总督端方的密探时,曾经屠杀过很多革命志士。
据说,这个陶骏保是沈秋水接待的第一个嫖客,他喝的是头锅水,比钱友石还早认识沈秋水。如今听闻沈秋水被史量才弄走了,就去索要。他是不讲理的,带着全副武装的卫士就上门抢夺。史量才哪里争得过,只能忍气吞声,眼睁睁看着陶骏保将沈秋水拉走。沈秋水这一去,就再无音信。
时间一晃,到了1911 年12 月13 日这一天,陶骏保突然被枪杀了。
因为他在第九镇进攻南京雨花台时,中途截留由上海运往南京的枪械弹药,导致革命军大量的伤亡。这是一起很恶劣的罪行。
陈其美是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勋。在1911 年10 月武昌起义爆发后,被公推为沪军都督。12 月13 日他以“讨论进军北京问题”为名,在都督府中接见了陶骏保。陶骏保一到,陈其美立刻命人关上府门,把陶骏保捆绑成粽子,接着就宣读他的罪状。陶骏保知道难以逃脱,就大呼冤枉,但无济于事。最终,没有经过军法会审,陶骏保就被枪毙了。
执行枪决的人是沪军都督府卫士队兼侦缉队队长郭汉章。他在都督府大堂枪毙陶骏保,遇到了一个令他吃惊的情况——俗话说猫有九条命,这陶骏保厉害,居然连挨了十三枪才毙命。
陶骏保死了,我们再说沈秋水。有一种说法是她在陶骏保被枪杀前,就已经回到了史量才身边;另一种说法是在陶死之后,她才回到史量才身边。
《史量才与沈秋水离合缘》一书中叙述说,沈秋水带回价值100多万的钱财首饰。恰巧,这时候史量才正在发展自己的事业,他用沈秋水带回的钱财,开了两家钱庄,一家金铺,一家米行,还收购了《申报》。
这一叙述是基本可靠的。因为当时的中国报业中有这样一句话:
“说中国报业必说《申报》,说《申报》必说史量才,说史量才必说沈秋水。”
沈秋水其实在回到史量才身边之前一直叫沈慧芝,后才改名为“秋水”,意思是对史量才望穿秋水。
这沈秋水卷走了陶骏保死后留下的大笔钱财,陶骏保的后裔能不伺机报复吗?这种为先人报仇的可能性肯定存在。因为案发当日坐在车里的不单是史量才一个人,还有沈秋水,杀手的主攻目标会不会是沈秋水而不是史量才呢?结果,陶骏保确实也有一个后裔。他是真正的凶手吗?这里面存在几个问题。
第一,陶骏保的这个后裔,就读于某航空学校,有姓名、有地址,很容易就会暴露和被捕,他会如此鲁莽行事吗?
第二,案发后,蒋介石下令,江、浙两省,沪、杭两市缉拿凶手,悬赏大洋一万元。如果陶的后裔是真凶,为什么一直没有捉拿归案?
第三,史量才的家族在史量才被杀后,为什么没有一直追究下去?
这里,我们就要提到史量才一案的主办案人,浙江省主席鲁涤平。
介绍一下这个人的背景——
此人生于1887 年,湖南宁乡人。
16 岁入湖南兵目学堂。辛亥革命时,任湘军四十九标排长、队官、督队官,参加援鄂之役,升第三营管带,民国成立后任团长。
1915 年加入中华革命党。参加驱逐傅良佐、张敬尧的战役,任第一师第三旅旅长,后升第二师师长。
1923 年通电拥护孙中山,奉命援粤,任湘军总指挥兼第二军军长。
1926 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南京,升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后兼任第四集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
1928 年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兼清乡督办,次年,任湘鄂“会剿”总指挥部总指挥,负责对湘赣革命根据地进行“会剿”。次年任武汉卫戍司令,调江西省政府主席。
1930 年12 月,积极“围剿”中央苏区,任南昌行营主任、“围剿”
总司令。
1931 年战败后,调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这样一个人物,自然是很有能力。在接到蒋介石限期破获史量才一案的命令后,他带病对此案展开调查。并且,已经查出了一些线索——他查明,凶手乘坐的汽车是从浙江警官学校里开出的,刺杀史量才后,这辆神秘的汽车又返回学校,车牌号被扔在了西湖苏堤滩上。
根据这一重要线索,鲁涤平接着调查浙江警校的校长,查这个人的身份和社会背景。
然而,正当案子显露出一线明朗,渐渐靠近真相的时候,令所有人惊愕的事情发生了,这个史量才一案的主办案人,突然猝死!
在 1935 年2 月的各大报刊上,出现了一条消息——鲁涤平“脑充血中风病逝”。更令人惊异的是,死的还不只是他一人。鲁涤平死后,紧接着,他的爱妾沙佐安又莫名其妙地跳楼摔死了。
这两个人的突然死亡,让史量才一案更加扑朔迷离。
先说浙江警校的校长,经过调查,这位校长的另一个身份是浙江省警察局局长,而且是新上任,他的名字叫赵龙文。再往下查,鲁涤平傻眼了,赵龙文的后台老板是军统特务处处长,浙江省警官学校的党代表戴笠。
难道是军统特务杀害了报业巨子史量才?正当这时,鲁涤平突然病死,这里头有什么阴谋吗?
据上海华东大学历史研究所讲师白华山博士的研究——鲁涤平在查案的关键时刻,被军统特务毒死。在鲁涤平出殡的当日,他的爱妾沙佐安当众大骂蒋介石,揭发出蒋介石和戴笠的阴谋,所以特务把她从楼上扔下去,当场就摔死了。而对外宣称的则是沙佐安为夫殉节。
史量才一案就这样被搁浅,笼罩上一层难以拨开的迷雾。接着生出种种传闻,将史量才之死传为情杀复仇,栽赃到陶骏保后裔头上。
然而,有一点很重要,在这次暗杀中,沈秋水只是跌伤,而后逃脱,这也证明凶手的目标就是史量才,而不是沈秋水。由于主要办案人员死掉,对此案的侦查便没有再继续,因此,史量才一案没有定案,只有传言,陶骏保后裔自然就没被缉拿,史量才家族也未追究。
直到一个叫沈醉的人站出来说话,史量才一案的真相才浮出水面。
沈醉是什么人?他是个资格很老的大特务,18 岁就参加了国民党特务组织。先在上海特区当交通员,后当上情报组长,然后又担任淞沪警备区司令部侦察大队督察员,而后又被提升为少校行动组长、稽查处上校处长,再后来还担任过重庆警察局侦缉队长,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稽查处督察长、副处长等等。这一系列的职务看花眼了吧,可见沈醉的工作经验多丰富,而且他年轻,担任军统局总务处少将处长才年仅28 岁。
1949 年12 月9 日沈醉被原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扣押,参加云南起义,后协助卢汉逮捕了在昆明的大多数特务。
1960 年11 月28 日被人民政府特赦,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专员。
据沈醉的回忆,暗杀史量才是戴笠奉蒋介石的命令。这就是说,史量才一案的幕后策划者不是别人,就是口口声声限期下令破案的蒋介石。
如果是这样,那么蒋介石为什么要派戴笠安排人杀害史量才呢?
他们两人有什么深仇大恨?
当然不是两人之间的私仇,真正导致史量才被暗杀的原因有三个。
一、虽然杀害史量才一案,民间有很多传闻,但最主要的是蒋介石曾经得到了一个情报,说当时史量才很同情共党。而且,还为上海中共地下党提供过组织经费。
二、史量才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这也是史量才的办报方针。因此,《申报》是“为民喉舌”。
其副刊原有的《自由谈》经黎烈文主编后,有比较鲜明的更新,经常刊登鲁迅、茅盾、巴金等进步作家的作品,还连续发表《剿匪时评》
的文章,抨击蒋介石的“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的反动政策。这些作品被国民党政府视为眼中钉。
1932 年国民党教育部次长反共头子段锡朋,接替朱家骅任中央大学校长,为中大学生所反对,酿成驱逐、殴打段锡朋的风潮。中大学生王志梁、钱启朋等60 余人被捕。《申报》披露中大学生风潮,并发表了评论中大学潮的文章,抨击国民党教育部部长朱家骅镇压学生的高压手段,同时攻击蒋介石的政治军事政策。
三、史量才是一个民族资本家,能量很大。但当时他反对国民政府发行公债和拒绝承销公债,并且拒绝为蒋介石“反共”内战提供军费来源。
1932 年“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在上海孤军抗日,史量才捐助十九路军巨额军饷,帮助抗日,这更加触怒了蒋介石。
由此,蒋介石及其国民政府对史量才的所作所为既愤怒又不安。
不给国民政府提供“反共”军费,反倒接济中共地下党;其次,《申报》
的政治倾向也很反动,报刊中提出的批评让蒋介石无法容忍。因此,杀史量才实质上是杀鸡儆猴,对上海的资产阶级是一个警告,从而稳定上海的政治局势。
除此之外,有人还提出史量才被害的另一原因——当面跟蒋介石较劲。据说,在此之前,蒋介石事先警告过史量才。1934 年10 月上旬,蒋介石在南京会晤上海各界名流,在与史量才合影的时候,蒋对史量才说:“你不要把我惹火,我手下有一百万兵。”而史量才当即就回敬道:“对不起,我手下有一百万读者。”
这个事情是否真实呢?据白华山博士考证,1934 年10 月起,史量才在杭州秋水山庄疗养,没有到过南京。这是其一。其二,即便史量才说过“一百万读者”的话,而一百万读者并不是军队,仅凭这一言就让蒋介石决心杀害史量才也不合情理。因此,这个传闻不可信。
因此,沈醉所回忆的三个原因是相对真实的。史量才敢不听蒋介石和国民政府的话,有一点是因为《申报》的机构在上海租界里,蒋介石政府不能直接去破坏。于是蒋介石令戴笠暗杀史量才。戴笠亲自在上海布置,起初安排在上海租界内动手,便在《申报》报馆和史量才的住宅附近寻找房子,可惜一直没找到,因此没有动手。另外,如果在租界内动手,凶手也难以逃脱,事情容易泄漏。于是,戴笠决定在租界外下手。派出监视史量才的特务,又通过上海帮会结识了史量才的司机,得知史量才常去杭州。因此,暗杀地点设在了杭州城外,海宁境内翁家县属第四区博爱镇附近,这个地方离翁家埠约四里。
这次暗杀行动的行动组长是曹立俊,副组长是王客全。行动组员有李阿大、施云之、许建业等6 人。戴笠派这些人赶到杭州,并发密电令浙江省会警察局局长赵龙文,秘密配合暗杀史量才。同时,戴笠另由南京鸡鹅巷53 号调出一辆老式敞篷的别克牌黑色轿车,开到杭州浙江警官学校内。这辆车是专搞绑架暗杀用的,戴笠名下的老司机称其为“功臣车”。
暗杀史量才行动的前一晚,行动组员们连夜给车喷漆,并由杭州特训班教官金民杰连夜仿造一块“京字72 号”汽车牌照,冒充为南京盐业银行的汽车。汽车司机是抗战期间曾担任“军统局”汽车大队长的河北人张秉午。
关于这个晚上,还另有一个说法,说是蒋介石临时通知戴笠,取消暗杀史量才的行动。为什么要取消呢?如果真的取消了,那么史量才为何还是被暗杀了?
先说取消的原因——蒋介石是听信了杜月笙的建议。杜月笙说,对史量才这样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来说,杀掉他不如用他好,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以化敌为友。如果在上海干掉了史量才,对国内国外,影响都不好;如果用之,反可得些臂助。要蒋介石权衡利害得失。蒋介石经过仔细盘算,便采纳了杜月笙的建议。
再说取消行动的通知,戴笠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立即通知浙江省会警察局局长赵龙文。而赵龙文这个人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症,他的作息时间是上午办公,下午休息,所以取消暗杀行动的电令被积压在译电室里,没有呈送给赵龙文。结果,暗杀行动按原计划进行,次日,史量才遇害。
就这一说法而言,即便蒋介石采纳了杜月笙的建议,取消了行动,不但不能证明他没有下令暗杀过史量才,反而成为一个反证。因此,无论这说法是否成立,蒋介石、戴笠都是暗杀史量才的幕后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