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9月20日)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向人民政协提出了“四个希望”:一是希望人民政协继续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希望人民政协坚持发扬民主,在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希望人民政协积极协助党和政府进一步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工作,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四是希望人民政协广泛团结海内外一切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振兴中华共同奋斗。江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希望”,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明确了人民政协工作的努力方向和主要任务,充分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希望。
学习江总书记的讲话精神,重在贯彻,贵在落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协组织应当紧密围绕“四个希望”的贯彻狠下工夫。切实把“四个希望”落实到政协的每一项工作中去。为此,需要始终把握好以下三个重要环节。
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思路是落实“四个希望”的关键
当前全国工作的总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把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更好地推向前进。江总书记对人民政协的“四个希望”,实际上就是围绕着这一总任务提出来的。从总体来讲,人民政协工作是国家全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总任务也就是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工作的出发点,因此,人民政协工作必须自觉地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思路,这也是落实“四个希望”的关键。偏离这一工作思路,政协工作就会无的放矢、无所作为,“四个希望”也就不可能得到落实。当前各级政协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思路,就要继续紧密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抓大事、想全局,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一是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协商讨论,积极建言献策。各级政协可充分发挥人才库、智力库的优势,围绕“十五”计划的制订、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深化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其他新情况、新问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地开展协商讨论,为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二是进一步搞好民主监督,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各级政协可发挥位置超脱的优势,从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方面着眼,选择党和政府关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依法行政、反腐倡廉等,充分运用例会、提案、调研、信息等渠道和手段,积极开展以协商讨论和批评建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使民主监督渠道切实有效地畅通起来。三是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做增进团结、维护稳定的工作。各级政协可发挥联系广泛、沟通上下的优势,积极有效地协调好统一战线内部的各种关系,尤其是不同党派、不同民族和宗教以及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关系;多渠道、多形式地了解和反映社会各阶层、各界别的愿望和要求,协助党和政府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二、坚持增进团结、发扬民主的工作主题是落实“四个希望”的基础
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作为我国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渠道,50年来,始终把“团结”和“民主”的精神贯穿于政协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增进中华民族大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江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50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可以归结为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21世纪是一个充满活力、信心和希望的时代,全党全国面临着加快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完成祖国统一的宏伟目标。实现这样一个系统宏伟的目标,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和人口众多的大国,首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继续广泛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包括海内外中华儿女在内的大团结、大联合。否则,实现宏伟目标就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就没有良好的社会氛围。所以,发扬民主、增进团结,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是实现宏伟目标的前提,也是人民政协落实江总书记“四个希望”的基础。在发扬民主、增进团结的过程中,人民政协应该而且能够继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各级政协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团结观念,充分利用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较大包容性之特点,发挥好人民政协的“纽带”和“桥梁”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密切联系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广交朋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共同奋斗。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民主意识,充分发扬统一战线内的民主,在人民政协的各种会议和各项活动中都要努力营造实事求是、广开言路的民主氛围,鼓励委员讲心里话、实在话,发由衷之言、肺腑之言。在发扬民主的过程中,使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各界别的代表人士不断增进共识,增进团结,并通过他们影响社会各界,进而增进全社会围绕大目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坚持重视实践、勇于创新的工作方法是落实“四个希望”的重要条件
半个世纪以来,人民政协形成了一整套的运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如开会、视察、调研、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为履行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进行,人民政协在履行职能过程中面临的和可能遇到的矛盾、问题会越来越多,而且会更加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如果我们面对新的情况和问题,不能冲破思维定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是坚持本本主义,循规蹈矩,故步自封,那么,我们的工作就会裹足不前而不能有所作为,政协的作用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而辜负人民的重托。所以,江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人民政协“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机制,努力改进工作方法”。面对新世纪,为使人民政协能够始终生动活泼而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各级政协组织在履行职能过程中,必须坚持重视实践、勇于创新的工作方法,这也是落实“四个希望”的重要条件。各级政协坚持重视实践、勇于创新的工作方法,应把握三点:一是以改革的精神对待履行职能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摸实情况的关键,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结合上找出正确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措施,拓展参政议政的新途径、新领域。二是在履行三项职能的实践中,注意及时总结经验,经过科学的提炼、概括和总结,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或完善已有的制度,或制定新的制度,不断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三是一切创新都必然要坚持党的领导,从实际出发,紧密围绕强化履行职能进行,科学地研究和探讨其中的客观规律,努力使主观和客观相统一,决不能为了创新而脱离实际地标新立异。
总之,始终把握好人民政协工作的思路、主题和方法,是人民政协有效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基础,是人民政协落实好江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希望”的根本。各级政协组织,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务必站在新时代的高度,从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发展的目的出发,深入思考,切实领会,准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