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学既心学,阳明学派诞生。
正德十四年(1519)七月,王阳明仅用十四天就平定了朱宸濠叛乱。这此后的两年中,他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南昌,担任江西巡抚。
战乱之后的南昌,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作为一省最高领导人,王阳明立即着手进行救济工作。他发挥自己善于写信的特长,几次向朝廷上书,要求减免江西税收,但迟迟得不到肯定的答复。不得已,他下令查收宁王的家产和土地,改选变卖,以筹集救济款发给市民。
正德十五年四月,赣江决堤,全省多地发生严重水灾,大片农田被水吞没,无数房舍遭到损毁。王阳明责令各地州府进行抗灾救援,同时上疏自责。他甚至希望,老天要降罪,就降到他一个人身上,不要连累无辜的百姓。
水灾渐渐平息,生产逐步恢复正常。王阳明也可以松一口气了。他一贯主张,为政以兴教育,在处理公务之余,他把很大的精力都用在创办义学、修复书院、研究学问与教授弟子上。
王阳明是浙江人,但今天的江西,却留下了太多纪念他的历史遗迹。民国时期,南昌、赣州和吉安三大城市,主干道全都被命名为阳明大道。是江西本地的文化不发达吗?恰恰相反,这里是朱熹和陆九渊的故乡,这里的学者可谓是群星荟萃,这里的文化氛围之强,学术水平之高,在两京十三省范围内也是首屈一指。正因为这样,江西民众对外来者王阳明如此尊重,才显得别样的引人注目。
而王阳明能在江西有着如此殊荣,除了他神一样地剿灭南赣匪患和平定宁王叛乱,为江西百姓带来和平和安定之外,还有其他重要的原因。
十七岁时,他来到南昌迎娶妻子诸氏,并在参议府工作了一年多。这是他第一次踏上江西的土地。
三十九岁时,他结束在龙场的流放生活,担任的第一份工作,是庐陵知县。尽管只有半年多一点,但他的管理才能,得到了很好的实践。
正德十二年正月,他作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兼南赣巡抚,再一次来到江西,直到正德十六年六月二十日上京。这四年半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江西,前两年半在赣州,后两年在南昌。
阳明心学萌芽于龙场,繁荣于绍兴,传播到两京十三省,并形成了王门七派,成为晚明最有影响力的学术流派。它的正式出炉之地,就是在南昌。
正德十六年正月,王阳明在南昌重刻了陆九渊集,并亲笔作序。他开宗明义地指出:
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孔孟之学,惟务求仁,盖精一之传也。而当时之弊,固已有外求之者。……盖王道息而伯术行,功利之徒,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而以欺于人曰:天理固如是。不知既无其心矣,而尚何有所谓天理者乎?
从此,阳明心学正式诞生。
陆九渊并没有提出“心学”的概念,是王阳明总结和提出的。王阳明发展了陆九渊的思想并有所突破,建立了以“知行合一”“致良知”和“心即理”为主要内涵的阳明哲学。
王阳明将心学的渊源,归结于尧舜禹和孔孟这些先圣,认为陆学是孟子的“大同”之学的发展,也是儒学的真血脉。
事实上,所有的学问追求的都是终极智慧。“哲学”一词起源于希腊语φιλοσοφ?α(philosophia),由philo和sophia两部分构成,philo指爱和追求,sophia指智慧,而哲学,就是探究智慧的学问。古希腊人发明了“哲学”这个词,也奠定了哲学的研究体系,但并不是说,只有希腊才能产生哲学家。
中国古汉语中,虽然早就有“先哲”“哲人”这样的称呼,如“孔门十哲”,但从来没有哲学一词,1874年,日本学者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次用汉文“哲学”一词来翻译philosophia。到了十九世纪末,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
按照哲学研究的惯例,一种哲学体系,通常主要由宇宙论,人生论和知识论所构成。
宇宙论:是有关世界的理论体系。也称形而上学:ATheoryofWorld。
人生论:是关于人生的理论体系,也称伦理观:ATheoryofLife。
知识论:是关于知识的理论体系,也称方法论:ATheoryofKnowledge。
一、阳明哲学的宇宙观:心即理,万物一体。
“理”指超乎自然和社会之上,而又为自然和社会必须遵循的抽象原则;“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认识能力。“心即理”继承的是陆九渊的观点。陆九渊在《与李宰书》中指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王阳明则认为:“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里乎?”他们都把理看成是心的体现。
二、阳明哲学的人生论:知行合一。这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阳明天才地发展了朱熹与陆九渊“先知后行”的观点,认为知行原本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也就是说,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他不认为知与行应当分作两部分,主张求理于吾心。
王阳明极力反对“知而不行”“知行脱节”,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如果仅仅明白道理却不去行动,就不能算是真知。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阳明强调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也就是说,道德是行为的指导思想,按道德的要求去行动,就是达到“良知”的功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
三、阳明哲学的方法论:致良知,圣人可以学而做。
“致良知”出自《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学》中也有“致知在格物”语。
王阳明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良知既指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借助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扩充推广到方方面面。
需要强调的是,“致良知”与“知行合一”的内涵是高度一致的。“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致”的本身,就是一个兼有知与行的过程,也就是通向知行合一的过程,“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炼,使良知见诸客观实际。
朱熹与陆九渊两位大儒生活在同一时期,他们都同时讲学,但到了明朝初年,朱熹的学术观点却上升到了意识形态高度,成了不能怀疑的经典,而陆九渊却被打入了冷宫,这让王阳明感到很不公平。他做了江西巡抚之后,陆九渊的家乡抚州府金溪县也纳入了自己的管辖范围。王阳明向当地政府发布命令,要求参照对待朱熹后人的做法,对陆九渊的嫡派子孙,一律免除差役负担,其中的优秀分子,免费送到当地公立书院读书。
当年五月,王阳明来到了南康,开始在白鹿洞书院授课。
白鹿洞书院建于公元940年,后一度停办。至南宋淳熙六年(1179),朱熹出任南康太守之后,对废弃的学院校舍进行整修,并在此收徒讲学,因为朱熹的巨大影响力,江南才子云集这里,一举奠定了它中国四大书院之首的地位。
站在白鹿洞书院的讲坛上,王阳明感慨万千。在因朱熹而闻名的书院,开讲与朱熹观点相冲突的心学,也算是对朱子的致敬吧。
江右学派,阳明思想的真正传人。
在南昌,王阳明不仅正式出炉了自己的心学思想,又招收了大批弟子,还直接培养了后来王学七派的两派。
在南昌拜师的被称为“王门四期”,主要包括因劝阻朱宸濠南巡而被廷杖的翰林编修舒芬,吏部员外郎夏良胜,有“新建”三魏之称的魏良弼、魏良政和魏良器三兄弟。其中有很多是朝廷官员,品阶还不低。
虽然王阳明是浙江人,他嘉靖元年(1522)八月回到山阴之后,一直在家乡讲学授徒,直至嘉靖六年。但权威的《明儒家案》以及许多专家学者都承认,阳明学说的真正传承者并非嫡系的浙中学派,居然是江西的江右学派,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患难见真情,王阳明人生最辉煌的成就在江西,最危险的遭遇也在江西,江西奠定了他大明军神的荣耀,也见证了他阳明心学的出炉。
在江西,他还培养造就了一批弟子,奠定了王门七派中“江右王门”的基础。
江右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首推邹守益,其他重要人物还有欧阳德和聂豹等。
邹守益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人。说起他与王阳明的渊源,还得从会试说起。
邹守益自幼聪明好学,十七岁中举轰动一时,次年会试落榜之后,他埋头苦读三年,再次踏上进京的旅程,在正德六年(1511)二月的会试中,邹守益取得了第一名(会元)的佳绩,并在殿试中名列第三,被安排进了翰林院工作。
邹守益后来听说,力主把自己的考卷定为会试第一名的,就是吏部验封司主事王守仁。当时他任同考官。邹守益对这个人及其他的学问产生了浓厚兴趣,可惜他在翰林院只待了一年,他就请病假回家,并没有和王阳明见面。
邹守益扎根故乡,潜心治学。和当年的王阳明一样,他也对主宰思想界的程朱理学产生了严重怀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正德十三年(1518),邹守益从安福前往赣州,拜会已经当上了南赣巡抚的王阳明。
针对邹守益的困惑,王阳明给他讲述了自己年轻时格竹的荒唐经历,龙场的那次顿悟,以及自己在贵州讲学时总结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学说,让依然年轻的邹守益有茅塞顿开之感,他毅然决定,拜王阳明为师。
从此,邹守益就留在赣州,留在了王阳明身边,协助老师处理一些日常工作。平定宁王叛乱之后,又跟随王阳明来到了南昌。王阳明对邹守益的才华与踏实态度非常欣赏,特意赠诗给邹守益:“君今一日真千里,我亦当年苦旧迷”。
当时,徐爱已经英年早逝,冀元亨也被关进了京城监狱,邹守益成为了王阳明身边最信任的弟子。
嘉靖皇帝继位之后,王阳明离开了南昌,邹守益也离开了老师,去南京担任了史部郎中,并没有去山阴协助王阳明,这才给了两个浙江本地孩子王畿和钱德洪上位的机会。
在后来的“大礼议”中,阳明弟子大都站在嘉靖皇帝一边,但邹守益却对皇帝继统不继嗣的做法提出严肃批评,被贬为广德州判官。
嘉靖五年(1526),邹守益回到安福,与刘邦采等人建立了王门最有影响的讲会“惜阴会”,宣讲阳明学说。他们商定,每隔一个月聚会五日。第二年九月,王阳明去广西平定叛乱,路过吉安时,特意给在安福的邹守益寄信,对“惜阴会”取得的成果表示高度肯定。并用程明道的话勉励他们:“宁学圣人而不至,不以一善而成名。”
王阳明的死,让邹守益无比伤感。嘉靖十三年,世间已无王圣人,阳明心学之火,却在江西大地上越烧越旺。邹守益、刘邦采等在“惜阴会”的基础上,相继建立起了复古、连山和复真等多家书院,“于是四方同志之会,相继而起,惜阴为之倡也”。第二年,他又与薛侃、钱德兴等人在杭州建办天真书院,传播王学。
嘉靖十五年(1536),邹守益又与程文德共建复古书院。
邹氏家族世代父子同贤,连续四代出了七个进士,更让人敬佩的是,他们坚持经营书院,广收门徒,传授阳明心学。邹守益坚持王阳明的传统观点:“申论师说而不疑,述其师说而不杂”,经过长期艰苦努力,他一手创办的青原山讲会,超过了王阳明家乡的阳明学院,成为王门最有影响的讲会,时人甚至将青原山与白鹿书院、岳麓书院这样一些顶尖的民营教育机构相提并论。
欧阳德字崇一,号南野,江西泰和人。他少年时代就很有才华,被誉为“小秀才”。和邹守益一样,他也是在赣州拜王阳明为师,并成为“王门三期”的中坚。和王阳明一样,他也是二十八岁通过会试。嘉靖二年(1523)中进士之后,很快就担任了南直隶六安(今属安徽)知州,随即升为刑部员外郎,一直做到了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
这一年的会试也很有意思,策论题目居然是对阳明心学的看法,作为王门弟子的欧阳德,明明知道朝廷想要的答案是什么,他故意大谈王阳明传授的圣学既心学,本来已经做好了成为高考零分作文的准备,谁想不知道录取程序出了什么bug,他居然被录取了。
欧阳德是王阳明学说的坚定捍卫者。当一些学者认为“致良知”说是禅学时,他奋起为老师辩护,宣称“致良知”说为“正学”。他致力于讲学授徒,创办了龙津书院,门徒众多,“而称南野门人者半天下”。为心学传播做出了极大贡献。
嘉靖十三年(1534),欧阳德开始担任国子监祭酒,而他的师兄邹守益当时正是南京国子监祭酒,南北二京的最高学术机构,都被王阳明的弟子控制,但与此同时,嘉靖皇帝六年前对王学的禁令却没有取消,欧阳德与邹守益顶风作案,大力宣扬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思想,搞得人尽皆知。幸运的是,此时的嘉靖皇帝终日忙着修炼长生不老之术,根本不想管这些小事情,他们二人也没有受到什么处罚。
说起聂豹,也许很多人比较陌生,聂豹字文蔚,号双江,江西永丰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授华亭县令。他长期在地方和北京官场任职,并不像前两位那样热衷于教育事业。但他一度官居兵部尚书和太子少保这样的高官,是阳明弟子在朝廷的重要依靠力量,有他在,朝廷对阳明学说的压制,也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聂豹培养了担任过大明首辅的名臣徐阶。而徐阶也培养了大明第一首辅张居正。
江右学派恪守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说,以传播王学为己任,在江西以至江南各地广开书院,传播心学思想,培养了大批年轻才俊。阳明学说能够成为中晚明社会的主流思想,与江右学派数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无法分开。作为余姚人,黄宗羲却在权威《明儒学案》中如此写道:
姚江(王阳明)之学,唯江右为得其传,东廓、念奄、两峰、双江其选也。……是时越中流弊错出,挟师说以杜学者之口,而江右独能破之,阳明之道赖以不堕。盖阳明一生精神,俱在江右,亦其感应之理宜也。
这个评价很高,但也恰如其分。王阳明九泉之下,看到他昔日的江西弟子有了这样的成就,更有这样的血性时,他也一定会深深被感动的。
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
到底是心学催生了明代中后期思想繁荣,还是明朝中后期的宽松环境,成就了阳明心学的产生与勃兴?这两者应该是一种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关系。我们实在无法想象,在太祖朱元璋时代,会允许这样一个离经叛道的王阳明存在。我们也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阳明心学的出现,明朝中后期会出现那样的文化宽松,政治开明,经济开放。
王阳明在南昌之时,有一个泰州人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投入他的门下,成为他最重要的弟子之一。
这个人就是王艮。阳明学说在晚明能够获得广泛支持和认可,甚至成为显学,首先就应该归功于王艮及其开创的泰州学派。
王艮原名王银,扬州府泰州安丰场(今属江苏东台市)人,出身于烧盐工家庭,十一岁起就和父亲一起烧盐,后来又做起了小买卖。走南闯北的生活拓宽了他的视野,也激发了他内心深处隐藏的雄心。他不愿意就这样默默无闻地荒废一生。
当王银经商来到曲阜时,很自然地去了孔庙参观。站在孔子像前,他突然感触良多,像被一道闪电击中一样兴奋。
他想,孔夫子是人,我也是人,圣人,难道不能学而至吗?
从那以后的王银变了,白天他依然忙于自己的生意,但到了晚上,在别人休息和娱乐时,他却待在房子里,守在油灯下,一本本地阅读各种经典。
哲学家不是穷人能够从事的职业,人穷志不穷往往只是一厢情愿,人穷志短才是更接近事实的选择。当你要为一日三餐疲于奔命之时,曾经再高傲的头颅也会低下来。但王银显然没有这样的顾虑,他有的是钱,也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真正的问题。
但有些问题,确实不是钱能解决的。比如你再有钱,你也不能把知识像喝酒一样装进自己的肚子,这还得需要你自己去学习,去领会。
经过十年的努力,王银的学问大进,得到了不少人的赞许。但有些人夸他,简直比骂他更让他难受,更没有面子。
这些人很认真地说:“年轻人(其实他已经小四十,根本不年轻了),你的学问,已经有了一点王阳明当初的风采了!”
我晕,王阳明是谁啊,一个江西巡抚,在千里之外的泰州,居然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正德十五年(1520),已经三十八岁的王银打定主意,要去南昌见一下王阳明。
王银是个很有个性的人。他不走寻常路,不做寻常人。他人笑我太狂妄,我笑他人不开放。他雇了辆豪华马车,戴着精心设计的高帽,穿着在那个年代很扎眼的服装,手里还拿着一块非常庞大的笏板,比京城高官上朝用的设备还拉风。
这一天,大明王朝两个最有名的王姓哲学家会面了,王阳明正给弟子讲课,突然听说来了个怪人。按理说,王阳明完全用不着见他,不知道什么原因。他竟然停止讲课,走到了门外。
家人给王银介绍:“这就是王都堂。”而王银此后的反应,绝对让周围的人都惊呆了。
他上前行礼:“在下泰州王银,特来与王阳明先生相会。”
什么叫相会啊,还约会呢?
王阳明也不生气,就请他到客厅小坐。结果,他又做出了让人刮目相看的行为,好几个王门弟子脸色铁青,甚至都想当场抽人,但被王阳明用眼色制止了。
王银进了客厅,径直坐到了中间的上坐,这个位置,平时基本上只能王阳明能坐,个别时候特别的贵客会坐,没想到,今天让一个泰州草民给占了。
王阳明存心想逗逗他,就问:“这位小哥,戴的是什么帽子啊?”
“回王都堂,这是有虞氏(五帝中的舜帝)当年戴的帽子。”
“那你穿的衣服又有什么讲究?”
“这是老莱子……就是那个写《道德经》的老先生穿过的衣服。”
“那这位小哥,你是要学习老莱子吗?”
“对啊。”
王阳明微微一笑:“那你既然要学老莱子,是不是也要学他在客厅里假装摔倒,故意装哭,让大家开心一下呢?”
王银正在喝茶,听王阳明这么一讲,茶杯差点摔到地下。看来,王阳明对于老莱子的轶事,可以说了如指掌,信手拈来了。
他腾地从坐位上站了起来,吓了周围人一跳。
王银并不想袭击王阳明,只是请王都堂回到正位,自己坐到一边去。
两个人聊了片刻,王银就感觉到了对方的水平之高,自己差得实在太远,只有四十五度仰望的资格。拿定了主意,于是他再一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王都堂的学问博大精深,小人不及万一(万分之一),如果您不嫌弃,愿为弟子,服侍您老人家。”
王阳明看着这个已经不年轻,但依然很有锐气的汉子,看到了他眉宇之间的豪迈之气,也看到了他的心气与智慧,更看到了他的培养前途。
这样的人,需要的就是名师指点,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于是,王阳明收下了这个弟子,并为他改名为王艮,字“汝止”。意思是要看淡金钱,专注学问,同时不能过于争强好胜,要懂得藏拙,要知道适可而止。
王阳明去世之后,王艮很自然地自立门户,继续宣传心学思想,王门弟子中高官无数,王艮却一生布衣。但在所有王门七派中,规模最大,对明朝历史影响最深远的一个学派就此诞生。后人有这样的评价:“阳明学生遍天下,唯有王艮最英灵”。
这就是泰州学派。王艮在阳明心学的基础上,开拓创新,广招弟子,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思想启蒙学派,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王艮子弟至五代共有四百八十七人,来自两京十三省的各个阶层。既有生活条件优越的官二代、富二代,又有从事苦力的平民,既有高中状元的才子,在朝廷中呼风唤雨的高级官员,又有一辈子扎根小城教书的穷秀才,甚至还有与黑社会有染的危险分子。著名人物有做到文渊阁大学士的赵贞吉、战死于云南的徐椒、因反对张居正而被杀的何心隐等等。
王阳明在南昌期间,正式打出了阳明心学的旗号,奠定了日后两大王学流派的基础。但是,他毕竟是浙江人,时时想念山阴老家,想念自己的亲人。他早晚有一天要回去的。可就在正德十六年六月十六日,他却接到了圣旨,通知他立即进京。
这对于已经五十岁的王阳明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