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13200000062

第62章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18)

取代物化的个人?从人学和人性的角度看,问题似乎可以归结为两点:其一,马克思主义从什么角度肯定了人的物化的历史合理性?其二,物化的历史合理性在今天是否还合理?对上述挑战的正确回应,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信念及其健康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根本宗旨。

西方意识形态最重要的一个神话,就是把个性和私有制以及财富混同起来,从而把否定私有制推向否定个性和财富的谬误。长期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对私有制的否定,曲解为反对个人拥有财富、甚至是反对富裕本身;把马克思主义对金钱的批判,曲解为否定金钱的历史作用和价值,就是这一神话的突出表现。这样,它就把马克思主义置于两难境地:或者步浪漫主义后尘,在否定私有制的同时,否定财富以至物质生活本身;或者走保守主义老路,认同现实的就是合理的。其实,只要读过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著作的都知道,马克思否定私有制,绝不是因为它造就了个人财产、使人富裕,而是它造就了两极分化、使大多数人贫困化;马克思批判金钱,绝不是因为它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历史作用,甚至不是其作为社会财富标志的历史地位,而是它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神秘化(拜物教)及其后果(异化)。并且,马克思恩格斯从一开始就申明:共产主义并不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因此,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从方法论上看,对私有制和大工业、个性和现实生活条件、财富享有权和奴役支配权等进行一系列的“剥离”,是马克思主义走出困境的奥秘。现在看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的精髓,在于防止金钱和财富转化为对他人的奴役权,打破少数人对财富的垄断,消解雇佣劳动的社会结构,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社会保障。和哲学家们的幻想不同,马克思从来不认为可以撇开财富的增长而实现个性自由发展,关键在于财富如何获得以及如何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所开辟的非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之路,其实也是非资本主义的致富之路。

进一步说,从财富一方面为个人提供了充分发展自身禀赋的社会生活条件,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某种社会尺度的角度,马克思充分肯定了财富(商品及其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历史价值。但是,与商品拜物教的观念相反,马克思并不认为财富等同于个性,不认为财富越多就越有个性,更不认为财富是个人社会价值的唯一尺度。在马克思看来,财富一旦转化为对于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265~273他人的奴役权,就必然从两方面剥夺了人的个性:其一,在工人贫困化和社会两极分化中剥夺了大多数人发展个性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其二,把金钱作为终极尺度而造成的价值倾斜,物化的结果是资本的人格化和工人的非人格化,是人的单面化和个性的丧失。因此,关于私有制的功过和资本主义精神的伦理取向(利己或利他)虽说历来有争议,然而,在资本主义的经济过程中,财富日益成为统治的力量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马克思主义承认这一事实不是屈从它,而是力求改变它。我们今天搞现代化所面临的一大历史课题,就是在努力创造财富的同时如何真正驾驭财富。

驾驭社会化大生产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不可能依靠作为私有者的个人,而只能依靠“联合起来的个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联合起来的个人”是“现实的个人”的当代形态,它体现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历史趋势:用社会占有的方式取代私人占有,用人的全面发展的尺度取代金钱尺度,这是历史和人的发展的共同走向。现在,问题就回到了“物化的历史合理性是否已经成为历史”这样一个关键点上。依我之见,支撑物化的历史根据不外乎两条:其一,物化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其二,物化提供了人的内在价值(信仰)和外在价值(功利)相统一的客观尺度。就第一条而言,凯恩斯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依赖于个人对赢得和嗜爱财富本能的强烈兴趣,以这种个人本能作为经济机器的主要动力。”“在明智的管理之下,资本主义在实现其经济目标方面,可能会比任何其他所见的体制更为有效,可是,它自身在许多方面也是令人不快的。”这或许就是许多人对物化既爱又恨、既恨又无奈的缘由。必须承认,资本主义确实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这也是它得以席卷全球、至今还在主宰着世界的力量所在;同时,也必须看到,当代资本主义确实面临着根本质变的压力,这也是社会主义还保持强大吸引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蓬勃活力的现实根据。

当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以人为本”、“以德治商”的普遍推行,传递着经济发展的人性化趋势的信息。这一趋势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道德因素日益内化在生产力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杠杆(良好的道德和法治环境愈来愈成为投资和消费信心的基石,个性化人道化愈来愈成为科技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导向,信誉和品牌愈来愈成为市场的马克思主义的个人观及其在理论上的创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4资本主义的幽灵.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12~14占有与开拓的凭证,以道德精神为內涵的企业文化愈来愈成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标志等);其二,人道的原则日益成为生产关系调整的首要原则,人的素质的开发与全面发展日益成为所有社会活动(含经济活动)的目的和归宿(公平取代效率成为优先原则、服务取代分工成为首要管理理念、和谐与互信关系取代物质刺激成为主要整合方式,共生互利取代无情竞争成为市场发动机等);其三,经济与道德、人文与科技的传统对立正在消解,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促使现代经济观念孕育着重大突破:以其工程学起源而自豪,并极力祛除价值的实证经济学遭遇困境,福利经济学、“社会市场经济”理论、“新左派”经济学等的崛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发展及其成功实践等。

必须指出,如果说西方市场经济还经历了一个物化阶段的话,那么我国市场经济伦理则不允许经历类似的阶段。这首先是因为物化在今天已丧失了历史的合理性,以往凭借它尚可能获得某些成功(效率)的条件已不复存在。例如,今天已非常脆弱的自然界绝没有滥砍滥伐、掠夺式开发的空间;在视清洁的空气、水、食品为生活质量第一要求的今天,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产品肯定没有市场。又例如,在生产力过剩、买方市场已取代卖方市场的今天,靠奇货可居以获取超额利润、靠无情榨取以实现利润最大化、靠急功近利以迅速敛财的经营思想,已绝对没有成功之可能。再例如,在人是目的、每个生命都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的人道原则深入人心的今天,物化的方式(物质刺激、饥饿法则、利润最大成本最小等)已不再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手段。可以说,对于任何后发展国家而言,重复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都没有前途。

就第二条而言,马克斯·韦伯的观点最为著名。他认为新教伦理之所以成为资本主义的原动力,就在于它把信仰成功地世俗化为挣钱的能力,为个人超越有限自我提供了客观尺度。由于财富的创造、使用和积聚已突破个人需要的限制,而成为生命的终极目的,故而其具有永不枯竭的赚钱动力;由于把每一赚钱机会都视为上帝的恩赐,把欺诈和浪费都视为弃绝更多赚钱机会的犯罪,因而其必备创新、节俭和诚信一类基本素质。这是宗教世俗化理性化的必然结果,它使上帝的绝对超验性与人的世俗性的冲突得以缓解。“于是修行生活从客观上说把僧侣训练成为上帝的天国而服务的工人,由此推进一步,从主观上看,也确保了他的灵魂得救。”不难看出,不断生钱的金钱(资本)实际上就是外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上帝,而人格化的资本(资本家)实际上就是超越了感性自我的信徒。似乎是神秘和非理性的形式下却从根本上张扬着理性主义精神,“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完全可以理解为理性主义整体发展的一部分。”因此,韦伯不视资本主义的物化为“异化”,而视其为“合理化”,认为其克服了功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9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56利主义和超验理想的对立。但是,他并不认为问题已经一劳永逸地得到了解决,把财富的获取神圣化并不能从根本上取消财富的世俗诱惑问题。“可以肯定,清教的这些理想在过于强大的财富诱惑力下会发生动摇。这点清教徒们自己也非常清楚。”他甚至不无忧虑地预见到信仰世俗化的最终结果可能是信仰的消亡。“因为完全可以,而且是不无道理地,这样来评说这个文化的发展的最后阶段:‘专家没有灵魂,纵欲者没有心肝;这个废物幻想着它自己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程度。”事实上,他已觉察到,作为资本主义最为发达的美国,在当时已经出现了“财富的追求已被剥除了其原有的宗教和伦理含义,而趋于和纯粹世俗的情欲相关联”的倾向。

韦伯的担忧不幸而成为后来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负罪感过渡为追求快感、责任意识让位于唯我独尊、节俭禁欲消解于享乐主义。“资本主义已经失去了它传统的合法性,这一合法性原来建立在视工作为神圣事业的新教观念上,并依赖从中滋生出来的一种道德化报偿体系。现在,这一切已为鼓励人们讲求物质享受与奢侈的享乐主义所取代。”这一合法性的转换,由于缺乏相应的道德资源,因而产生了巨大的社会震荡和人格分裂。“放弃清教教义和新教伦理的结果,当然是使资本主义丧失道德或超验的伦理观念。这不仅突出体现了文化准则和社会结构准则的脱离,而且暴露出社会结构自身极其严重的矛盾。一方面,商业公司希望人们努力工作,树立职业忠诚,接受延期报偿理论……另一方面,公司的产品和广告却助长快乐、狂喜、放松和纵欲的风气。人们白天‘正派规矩’,晚上却‘放浪形骸’。这就是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实质!”如何重建信仰体系和健全人格,始终是困扰当代资本主义的时代难题。无论如何,要不让享乐主义吞噬个人灵魂和颠覆社会约束,就必须重建理性地节制物质欲望的价值追求,突破物化的精神藩篱。享乐主义大肆泛滥的现实表明,财富崇拜并不能真正成为现代社会的信仰追求,更不能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的价值取向,必须有超越财富价值的理性精神。

可见,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初,就提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确实意义重大。它既顺应了发展的潮流,又规避了人的物化、单面化的命运。现代化作为当代的世界潮流,一方面证明鄙视世俗利益、固守传统主义的信仰方式和价值取向没有出路,另一方面也证明,把财富作为终极尺度、把人训练成“经济动物”的非人化取向没有出路。新教伦理的失落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嬗变,不在于它把创造财富神圣化,而在于它最终无法抵御财富的世俗诱惑而保持马克思主义的个人观及其在理论上的创新神圣感。伴随着现代化的合理化过程,是精神上的除魅和渎神,宗教神圣性的衰落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然而,这不能证明现代化就必然消解一切神圣性,更不能证明现代化不需要任何神圣性。相反,没有神圣性就没有信仰,而没有信仰就没有完整的人性。宗教神秘化的神圣性应当也必然被消解,而人自身的神圣性则必须在现代化过程弘扬。因此,根本问题在于奠立生命超越性的内在根据。必须打破以往入学的一个迷误(即要么是神性,要么是物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野兽)和两个极端(即把人神化或物化)。马克思主义个人观及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尺度的根本意义,正在于此。它提供了关于人的神圣性和世俗性、个体性和普遍性、有限性和超越性历史地统一的人学根据,因而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下保持人格健全和精神充实的不竭思想源泉。

同类推荐
  •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我们已经知道得太多,但我们仍然一无所知,这不是矛盾,这是事实。知道的我们知道了,该知道的我们还不知道。本作是出于对人自身存在的直接追问和根本思考,是多个问题及多种追究的短文合集。这不是纯粹的理论著述,也不是专门的哲学研究,文中这些可能从未有过的观点不出自任何既有理论,更不同于任何现成观念,笔者并非刻意颠覆一切,却又不得不否定太多既有观念。其实,文中使用的论点元素早已存在,只是没有这种说法,也没有这样议论。读者可能对核心观点非常诧异,这些看似别扭的理念怎么没被先前众多大哲圣贤们说个明白?这指示了一个极简单的道理,两者方向不同。
  • 大家小书:简易哲学纲要

    大家小书:简易哲学纲要

    本书包括《哲学大纲》《美学与美育》两部分。第一部分收录《简易哲学纲要》《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怎样研究哲学》《孔子之精神生活》等四文,简要介绍哲学定义、内涵、学术史与研究法等内容;第二部分收录蔡氏关于美学、美育的文章、讲义、采访记录等,是作者美学思想的系统记录。
  • 四书经纬

    四书经纬

    一个布衣之身,在艰难的人生旅途跋涉中,谁为河广,一苇航之,谁为宋远,跂而望焉,博览群书,广采众长,历二十余年研究整理编纂《四书经纬》一书。批判地继承前人遗产,如《论语》中"学而时习之",历代解释
  •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阴阳精神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阴阳精神

    中国人最宝贵的是阳刚精神,最缺乏的也是阳刚精神!孟子说的“刚”不是硬梆梆的刚,而是指仁爱,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它是刚中柔,也是柔中刚。究其本质而言,孟子说的“刚”与老子说的“柔”,与孔子说的“仁义”,与庄子说的“逍遥游”是一致的。孟子说的“刚”,指内圣之道,不是指外王。圣人之学,不是常人讲的“内圣外王”,君须记取:只有内圣,没有外王。孟子日:“收其放心”,如君心放任为所谓“外王”,则不可救也。梁漱溟最得孟子真传。这里不是说他学问好,而是说他有骨气。梁漱溟之与冯友兰,好比鲁迅之与胡适,不是一个档次。人得自然之道,当然浩淼如星空,浩瀚如海洋,孟子说的“浩然之气”就是从这里来的。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热门推荐
  • 十年天路

    十年天路

    三个女大学生毕业后一走上社会,便面临找工作难,租房难等各种困难。每天救死扶伤却买不起房,只能无奈啃老的陈墨;生活清贫却又古道热肠,捐资助学的陈永清;利用手中关系疯狂圈钱移民海外的伊科;爱钱而最终沦落风尘的张捷……
  • 斗罗大陆之少钦传

    斗罗大陆之少钦传

    罪恶星球海盗企图卷土重来,他们准备占领母星,新一代史莱克七怪传说即将拉开帷幕······(也叫,斗罗大陆少钦传)
  • 一剑入长安

    一剑入长安

    本文架空,请勿带入历史。佛系作者,随缘更新“你是谁?”“我?楼主可还记得,当年北疆逃难而出的一个小乞丐。”一柄长剑,一把黑刀,前尘往事如烟似梦,那又如何再这个波云诡谲的江湖拨云见日呢?
  • 二婚皇妃

    二婚皇妃

    在古代做个千金小姐真不赖,整有帅哥约会,还能跨个时空谈场恋爱。一个是温柔带给她安心感觉的安辰风,一个是超没品又和她共同生死的龙逸。她的新郎在新婚当天就翘辫子了,这还有天理吗?好了,现在成了二婚人士,对象还是皇上,既然皇上都不嫌吃亏了,那她还介意什么……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衣冠风流

    衣冠风流

    一个出自江南刺绣世家,女工全才的男子穿越回古代。看他如何用一根针刺破艰险,一团线牵织姻缘,一把尺丈量天下!——富贵荣华剪不断,爱恨情仇理更乱,道不尽的衣冠风流!
  • 是时光吧

    是时光吧

    初次相见时,一个社会少年,一个“心机”女孩,是相看生厌,还是一见倾心。最后他说:青春沿途,幸好有你。她说:是时光吧,是你啊!
  • 以武霸道

    以武霸道

    一个曾经的天才,现在的废材,可他却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与坚定的追求巅峰的心。一个神秘的石珠,寄居于他脑海之中,它有着改造武技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两者结合,会造就怎样的传奇?在这个以武为尊的大陆上,道、理,那都是强者才可以讲的,且看陈峰以武霸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童话:重生只为爱上你

    童话:重生只为爱上你

    灰姑娘的故事我们从小就听过,灰姑娘因为坚强勇敢,纯洁善良,在仙女教母的帮助下嫁给了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no,这个是灰姑娘的姐姐安泰西亚的故事。注入一个来自异世的灵魂,成为一个全新的人,玩转这个不一样的童话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