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813200000006

第6章 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5)

第三个层面是“以人为本”的实践层面,包括“弹性实践”和“硬性实践”。所谓“弹性实践”,是非制度性的人文精神的实践,包括尊重人、关心人等,属于道德实践的范畴;所谓“硬性实践”,则是制度性的人文精神的实践,包括改革体制、执行政策等,属于行政实践的范畴。实际工作者只有在道德层面上具备人文精神,才能在行政上实践人文精神。但如果只讲做好人,不讲原则,不按照制度或政策办事,也是不行的。比如,我们讲要关心人,是要关心那些最需要关心的人;而且在社会经济条件还不能够完全满足每个困难者或困难群体需求的时候,还必须根据有关政策做出安排。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国家政策的宣传工作和有关问题的说服解释工作,同时做好收集民情、反映民意、推进改革的工作。为此,还应当逐步建立实践“以人为本”的评价体系,包括民意指标、人的发展指标、政府绩效指标、具体工作指标等几个方面。

总之,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飞跃,是对国内外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党的建设的新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规律、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规律认识的结果。它科学地回答了我们所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是指导我们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从事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强大理论武器。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和努力贯彻这一思想,必将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与人权建设

陈志尚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意义重大。这里,着重就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及其对人权建设的意义,谈点想法,与大家共同研讨。

一、深刻认识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第一,党中央现在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不是偶然的。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生产力迅速发展,各项建设和改革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得以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中国的人权状况总体上也得到了根本改善。现在的问题是,进入21世纪,国际上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中国国内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日益强烈地显示出来,很多前所未有的新的社会矛盾逐渐暴露,有的还相当严重。这突出表现为城乡差别扩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扩大、生态环境总体恶化趋势未能根本改变,再加上失业、就业形势严峻和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的行为严惩不止,等等。这些社会问题都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人权的实施、维护和保障。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同一些人违背党的求真务实精神,以发展为名,片面追求经济指标,盲目集资乱上项目,制造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直接有关。从指导思想上看,一是片面性和单打一,只顾眼前不计后果的形而上学发展观;二是把个人或少数人的名利放在首位,违背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违背了做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政府的公务员必须自觉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必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义务和责任。所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原载:理论视野.2004(5)陈志尚,“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是个别的、局部的具体政策,而是总揽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切中时弊,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而且从长远来看,对于避免挫折和危机,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历史任务的完成,具有指导方针的意义。人权建设当然也应以此为指导。

第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这就是说,讲发展不仅要重视发展这个硬道理,把它放到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地位,而且要弄明白应该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发展的出发点和目的究竟是什么。

社会发展当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发展经济本身不是根本目的,而是手段,根本目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人民都能过上富裕的幸福的生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再说,需要发展的也不只是经济,必须做到经济、政治、文化三大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全面发展。发展经济也不只是发展生产力,还有相应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的问题。即便是发展生产力,也不能单打一、搞片面的畸形发展,而必须正确处理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矛盾,力求做到统筹兼顾各个方面,使之相互协调地向前发展。

要在实践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即科学的发展,必须从主观指导上始终坚持两个出发点:一是始终坚持从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始终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即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共产党的本质,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首先是尊重和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尽最大努力满足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的各方面的需要,把实现、保障和发展人民各方面的权利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把两个出发点结合起来,把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全面认识和实践发展问题,这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人民群众所需要的,才是可持续的。离开了上述基本前提、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来发展,就会偏离前进的正确方向,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甚至失败。

所以,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项重大的创新。对于落实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规定,全面推进中国的人权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应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这次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真实用意,结合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参照中外思想史的有关资料,探讨如何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首先,必须明确“以人为本”中的“人”指什么?

在社会历史领域,“人”是指现实的人,即在社会中生活和活动着的人。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社会全体成员;二是指人民。

查阅词典可以看到,中文的“人”字可以有多种解释。思想史上“人本”这个概念则是相对于“神本”、“君本”而言,与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民本”也有区别。我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字,相当于英文的human(being),是一个集合名词,是系统概念,是个人、群体和类的统一。只有对“人”的概念作这样的规定,才正确反映了人的实际,把它贯彻到哲学和社会科学有关人的问题的理论中,才能达到对“人”的全面的科学的认识。例如,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相对于自然界而言的“人”,就是指人类、一切人、社会全体成员,当然其中包括所有个人在内。又如,讲人权(humanrights),就不能只讲个人人权,而且要讲群体人权。在人类生产和生活都越来越现代化、社会化的今天,个人和群体、社会的联系比以往更加密切,群体人权的意义显得更加重要。主权就是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具有的最高的集体人权。其他,如和平权、发展权、环境权、资源权、民族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权等等,都不能归结为只是个人权利,它们同时也是,甚至可以说更重要的是群体的共同权利。因此,不能把“人”片面理解为或归结为只是个人,也不能把“人”片面理解为把所有个人都排除在外的抽象的群体和类。事实上,真实的人是由所有个体、群体和类按一定结构、方式集合而成的复杂的有机系统。

之所以说,“人”的第一层含义是指社会全体成员,其根据主要是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的所有成员,都必然具有某些共同的或相似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面对自然和社会,他们也不可避免地会从事某些共同的社会实践和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联系。正因如此,他们才都具有人之所以为“人”的共性,也会存在某些共同的需要和共同的利害。所以,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作为以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为现阶段目的的党,它必须面对社会全体成员,对他们的生命、利益和前途命运负责,做到总揽全局,惠及各方。

肯定“人”的含义是指社会全体成员,是对的,但认识到此为止,还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必须进一步把握人和“人民”的关系,才能达到对人的全面的、科学的认识。

现实的人是矛盾的存在物。肯定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性,并不排斥,相反同时包含着肯定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别和矛盾。由于各人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交往与社会关系不同,思想和生活方式不同,因而社会成员之间既有共同性,又有彼此不同的特殊性和个性,不同的群体以及个人也都具有各自特殊的需要和利益,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人群共同体:民族、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多种经济成分同时并存和实行市场经济,社会结构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形成新的阶级和阶层,因而社会成员之间存在差别和矛盾是必然的。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现实的人的身上的表现。人民是一个历史概念,但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上,人民始终是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为主体的、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形成的、最大的人群共同体。因此,我们讲以人为本,不仅是把人放在首位,而且是把人民放在首位。

对“人”的理解,只有从肯定第一层含义(这是历史上和当代许多人本主义者和民本主义者都能达到的认识)进而深入到肯定第二层含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主张的,也为很多先进的思想家所认同的),才是对“以人为本”的“人”的全面的、正确的、深刻的把握。

其次,“以人为本”的“本”指什么?在词典中,中文的“本”也是一个多义词。

在社会历史领域,“本”是指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主宰,对社会发展起主导的决定作用的力量,也指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根据,即以什么作为出发点、目的和价值尺度。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因此,讲“以人为本”,这个“本”,在广泛意义上说,是指必须考虑到所有社会成员的需要和利益。

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本”是指必须坚持和发展人民在社会生活中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必须以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作为党的思想和行动的主要根据,即作为出发点、目的和标准。

第三,提出“以人为本”,并不是要否定“以物为本”。在哲学世界观意义上,“以物为本”就是主张物质即客观实在是本原的,世界上一切事物(包括人在内)都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的不同形态,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这是唯物主义的第一条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坚持这个论断,并把它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认定它是全部理论的出发点和基本前提。

我们党正是以此为据,遵循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原则,始终坚持把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的第一条基本原则。当然,在党和政府及企事业工作中经常发生“见物不见人”的情况,主要是指一些人只知道追求资金、技术、利润等经济指标,热衷于制造所谓个人的“政绩”,而忘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不关心人民的疾苦,不能尊重群众、平等待人,不注意保障人民的权利,等等。这些错误倾向应该反对和纠正,这也是提出“以人为本”的现实意义所在。问题在于能否把这些错误倾向概括为“以物为本”?我认为不妥。这是似是而非的,容易产生误解。在人和物的关系上,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物是客体、基础,人是主体、主导。作为构成社会统一体不可缺少的两大要素,人和物互为前提、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才能实现社会和人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以人为本”并不是针对“以物为本”的,见物不见人,见人不见物,都是片面的。正确的态度是“既见物又见人”,并且全面认识和处理两者的关系。

第四,提出“以人为本”更不是否定“以人民为本”。“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本”本质上是一致的。关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三者的统一。即在世界观上,主张物是基础,人是主导,始终承认客观物质世界的优先地位,坚持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即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认为人的全部实践都必须严格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同时,在这个前提下,要求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和主导作用,争取实现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和谐。

同类推荐
  • 荀学探微(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荀学探微(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本书的主要内容在于矫正后人对荀子天论和性论之误解。荀子言天道,分本体与现象两部分。本体不见其事而见其功,皆知其所以成而莫知其无形,这属于天职的部分。现象即能生之本体所产生的自然现象,有其运行的规律,所谓“天行有常”,故人若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属于人职的部分。荀子讲明于天人之分,其目的即强调人伪比天性更重要。荀子论性,认为人既有好利疾恶之性,亦有好义欲善之性。但好利疾恶不等于恶,人一味放纵好利疾恶之性,以至争夺生而辞让亡、残贼生而忠信亡,才是恶。同理,好义欲善不等于善,只有学至全尽、知类明统、深思熟虑,实际上建构出礼仪法度来,才是善。荀子批评孟子的性善说是“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是因为孟子不重视后天人为之伪。因此荀子言性,只是本始材朴,无所谓善恶。故与其说荀子是性恶论者,不如说是善伪论者。
  • 重读《周易》智慧

    重读《周易》智慧

    解读周易古经,开发先贤智慧!继承优秀传统,光大中华文化!《重读周易智慧》从对中华元典——《周易》的认识入手,集中介绍了《周易》中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发明创造、彰往察来、循序渐进、革故鼎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哲理。《重读周易智慧》作者刘明武从微小处入手,阐发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具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是当今人们认识中华文化、学习中华经典时的入门之书。
  •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走向未来——罗素与萨特,新世纪的曙光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 庄子诠言

    庄子诠言

    本书分为“庄子总论”、“道与德”、“天与人”、“物与我”、“群与己”、“神与形”和“结论”等七章,论述了庄子关于个人自力与外在关联的哲学思辨。
  •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本书主要指导读者如何为人处世,荣辱不惊,以获取生活事业的成功。
热门推荐
  • 魅幽天下帝君帝妃跑了

    魅幽天下帝君帝妃跑了

    她是天地之间唯一一位主宰的女儿,也是从现代而来的特工杀手。她医毒双修全系天才,什么白莲花,渣男,在他这儿都不存在的。他是神族的神帝,活了许久到了一定的极限,必须经历了千年一轮回,但又有谁知道他得了一种怪病?,一次偶然他俩相遇了,他可以看透世俗万千,却唯独看不透她。二人相遇后,她同意帮他解毒,他同意帮他找灵药在数日的相处下,他对她产生了感情。某天,某女手里拿着银针,对着面前的某男子说,再往前一步,送你一个断子绝孙针。某男,你确定吗?你这叫谋杀亲夫,你舍得吗?某女:舍得
  • 重振玄门从赘婿开始

    重振玄门从赘婿开始

    苏秦为救人横死!亲眼目睹自己的身体被推进了太平间,母亲悲痛欲绝。天命所为,机缘巧合得到了一副新的躯体,还有纷杂古老的记忆。不幸的是这身体的主人是个不中用的废物,还是位上门女婿,本着欠了个大人情的态度,苏秦决定改变这个废物的人生,走上人生巅峰。
  • 捡来的妖孽妹妹

    捡来的妖孽妹妹

    一次意外,我竟然捡到一个美丽动人的妹妹。于是,整个世界观,彻底崩坍了。神秘的妹妹到底给我带来怎样的奇遇,我惹怒的三十六位好友里到底都是什么来头?我真的只是想当好一个好哥哥而已啊!
  • 带着兽人去修仙

    带着兽人去修仙

    穿越了一次还不够,还要穿第二次,魂穿体验了,还要她体验下体穿,唐静姝对于天道简直无力吐槽,不过还是得接受现实。不就是兽世嘛?她又不是不能接受!作为一个修仙之人,这兽世有谁打得过她? 但那些一个个扑过来要求做她兽宠的怎么回事? 毛茸茸的豹子,毛茸茸的狐狸,毛茸茸的老虎……居然一个个都有强大的血脉,有谁能告诉她怎么回事?说好的兽人世界呢?说好的天下无敌呢? …… 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快递小哥蜕变记

    快递小哥蜕变记

    刘旭是一个送外卖的小哥,自己每天浑浑噩噩,虚度光阴,没想到偶然的机遇,却让他变得无比超强,不知道是上天对他的眷恋还是他命中该有此福,由此而来在他身上发生的一切震惊的事情和情感纠葛,扑面而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鸿蒙之端

    鸿蒙之端

    天地无情,神佛无义,人魔无法,崩坏的秩序,阴谋者的操纵,流落的孩童,谁又能在这暗潮汹涌的六界中活下来,谁又能让万物归于平静,谁又能立于鸿蒙之端笑看苍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创立了一个仙国

    我创立了一个仙国

    仙王历986年,神秘建国系统空降。各路散修,听我号令!左右无限位面,镇压恐怖大能,重建无上仙国!开局一个岛,崛起全靠浪。
  • 石黑一雄中英双语作品系列(套装共8册)

    石黑一雄中英双语作品系列(套装共8册)

    《双语版石黑一雄作品》收录了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的八部作品的中英双语版。2017年石黑一雄因“其巨大的情感力量,发掘了隐藏在我们与世界的虚幻联系之下的深渊”而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中《长日将尽》是石黑一雄获得布克奖的代表作,《浮世画家》《我辈孤雏》和《莫失莫忘》均入围布克奖决选名单。双语版作品能令读者原汁原味领略石黑一雄的文本魅力,带来双重的美学体验。本套装包括《远山淡影》《浮世画家》《长日将尽》《无可慰藉》《我辈孤雏》《莫失莫忘》《小夜曲》和《被掩埋的巨人》共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