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少年,随着一天天长大,一步步成熟,他们的独立意识、自尊心和自信心也随之日益增强。然而,此刻的很多家庭中,却也同步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插曲。虽然责任并不全在中学生身上,但身为晚辈,没有理由不去尊重家长,没有理由不与家长做积极沟通,更没有理由以叛逆者自居。
亲子沟通有助于中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一位美国学者曾走访了20多个国家,对1万多名经济条件不同的儿童进行了调查,反馈结果,始料未及。当问到孩子们最大的心愿和要求时,绝大多数的孩子对吃、穿、玩、用的东西都不大在意,而普遍重视的竟是家庭气氛和精神生活。如:
“父母不要吵架。”
“对待孩子要一视同仁。”
“大人说话不要失信。”
“爸爸妈妈要互相谦让,不要彼此责怪。”
“父母要维护我们的自尊心。”
“我们的小朋友来做客时,要表示欢迎。”
“家庭里要有适当的文娱活动,节假日要给我们玩的时间。”
“爸爸妈妈言行不对的时候,要接受孩子的批评。”
“对我们少发点脾气,多一点笑。”
……
这可以说是孩子们的共同心声。他们的精神生活、心灵需要比对物质条件、经济生活的要求更强,他们希望有个充满亲密和谐、宽容民主、活泼快乐的家庭,他们讨厌那种气氛沉闷、感情淡漠、专横紧张、嘈杂烦躁的家庭环境。
在对孩子快乐性格的培养中,家庭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皮特森在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孩子的习性、语言、动态及世界观同其家长极为相似。
有的父母与孩子交流过程中常常有不尊重、不信任、不耐烦、懒得说、拿孩子出气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亲子沟通产生阻碍,不利于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有些中学生对父母充满戒心,把父母的话当耳旁风,也不利亲子之间的沟通。
一个初三的女孩子说:
有一回,我的一个同学打电话给我,其实那是个女同学,只不过她的嗓音特别,有点像男生的声音。她说话声音也大,我妈妈离我老远就听见了电话里的“男声”。等我一撂下电话,她就问个不停,非让我说出那个男生是哪个班的,为什么找我。我解释说那不是个男生,是我们班的女生,可我妈就是不信。后来,我们吵了起来,我气得直哭。我妈还说:“哭什么?理亏是不是?”第二天,我以为那件事情就算过去了,谁知道我妈妈竟然去学校调查了。她问我的班主任,我们班是不是真的有个女生的嗓音很粗……
这种对孩子的不信任给孩子带来的不仅是距离感,更可怕的是孩子会形成怀疑型人格特征,他无法再相信自己的父母,慢慢地,亲子间的距离就越来越大了。
信任是什么?信任就是相信自己,也相信对方。再明白一点说,在亲子沟通中,中学生和父母要相互信任,相互充满信心。
温馨提示:
如果信任与爱一直伴随在亲子之间,那么这份和谐的关系就会相伴一生,否则就会误会不断、猜忌重重、经不起考验。
代沟是亲子间普遍存在的现象
“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心理观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代沟并不是孩子一出生就存在的,而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增强,彼此之间的沟壑感才渐渐地显露出来,甚至激化。一些数据表明,代沟的存在是普遍的,而且在青春期表现尤为突出。
她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她说:“我经常和妈妈闹矛盾,听到她的骂声就心烦,有时真想一走了之再也不回来了。可是她对我也挺好的,给我做饭、洗衣。每当看到她疲倦的面容、花白的头发又觉得于心不忍。每天就生活在这种内心矛盾之中,真不知该怎么办。
小时候我特别崇拜我爸爸,觉得他好像无所不能,妈妈也很好,对我宠爱有加。可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觉得他们都不再爱我了。每天只关心我的饮食和成绩,根本不知道我在想什么。对我特别严,学习以外的所有事情在他们看来都是没有用的。他们也太不理解我了!”
心理学家认为,10~20岁的中学生最易与父母发生代沟。而上例中女孩的情况,正是如此。
两代人之间在各方面表现出不和,主要是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差异而引起的心理差异造成的。有外国谚语说:“青年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而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两代人在心理上的差异。
在思想观念上,年轻人比较开放,喜欢追求新事物,易于接纳新观念,有较大的创造性倾向,但稳定性较差,易变且多变,而上代人则较为保守,讲求实际,不喜欢追求时髦,倾向于保持传统习惯;在行为方式上,年轻人会突破传统习惯,讲究与时代接轨,灵活性强,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敢于尝试,勇于冒险,往往冲动而急躁,而上代人做事则谨慎、沉稳,讲求踏实,注重质量,不愿冒险,不喜欢做没有把握的事。由于这些差异的作用,亲子之间的心理距离以至“代沟”就无法避免地形成了。
对中学生来说,和父母之间容易在心理上产生矛盾,还有一个特殊原因,这就是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中学生随着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发展,感到自己一天天在向成年人靠近,对生活中的一切都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这时,他们总是希望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大人”的地位,希望父母像尊重成人那样尊重自己的意见和对生活各个方面的看法。但是,在父母的眼里,他们总还是个孩子。过多的管教,有时反而会引起中学生的反感。他们会觉得父母越来越“啰唆”,父母则觉得他们越来越“不听话”。
在家庭亲子关系中,还有一种“两期相遇”现象。两期,指青春期和更年期。“两期相遇”就是指孩子到达青春期的时间和父母到达更年期的时间接近。青春期和更年期都是人的心理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不稳定期,心理波动性大,人容易急躁。“两期相遇”加剧了家庭中两代人的心理和行为冲突。
温馨提示:
中学生与父母之间发生冲突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必经关口。冲突本身并不可怕,并非大逆不道,关键在于如何正视冲突,并合理地处理和化解冲突。
跨越代沟,与父母愉快地进行沟通
“代沟”虽然是一种无法避免的矛盾,但绝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子女与父母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所以其“跨度”是可以调节的,而且缩小它是完全可能的。关键是矛盾双方常能保持必要的沟通。
在心理学家对一组中学生进行的调查中,对于“你乐意与谁一起度假”时,他们都把同龄人优先放在第一位,而把父母放在最后一位,但是对于“你在复杂的日常生活的境遇中要同谁商量”这个问题时,都把母亲放在第一位,男孩把父亲放在第二位,女孩把同性朋友放在第二位。这充分说明中学生愿意与同龄人一起娱乐,但是在最困难时还是会找父母寻求帮助。由此可见,对中学生来说,父母的影响不是减弱,而是这种影响的质量在提高。
对于和父母之间的代沟,中学生不妨多听听父母的劝告。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草率的决定只是一种年轻的冲动,往往缺乏周全的考虑,事后再想“早知这样就该听爸爸妈妈的了”也没用了。父母毕竟有丰富的处世经验,他们看待问题更全面、更客观。
在对2500名中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时发现,仅有30%的人在遇到烦恼和苦闷时愿意向家长或教师倾诉。日本的一个调查表明,15~19岁的男孩有烦恼时,57%的人愿意向同龄朋友倾诉,26%的人把苦恼告诉父亲,37%的人告诉母亲。到20~24岁,男孩向同龄人倾诉的比率下降到35%,对父母倾诉的比率也分别下降到22%和23%。但到25岁以后,向同龄人倾诉的数字进一步下降至27%,而向父母倾诉的数字则上升为39%和70%。这些数字恰好印证了心理学中对代沟的解释。
父母对自己的教育,哪怕是“啰唆”、“唠叨”,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因此,中学生应该有独立意识,但也应该尊重父母的意见;当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应主动与父母商量,取得父母的帮助。经常与父母交流情感,是提高与父母交往水平的关键。
温馨提示:
从做子女的角度来说,当中学生和父母缺少共同语言的时候,尤其需要对父母理解、尊重与沟通。
尊重长辈是做人的基本道德
尊重长辈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有些中学生却不知道尊重长辈。
有一个孩子,名叫丹丹,平时待人礼貌热情,总是大方地打招呼,在学校里也很尊敬老师,深受老师和周围邻居的喜爱。但在家中,就是不尊敬他的爷爷,经常对爷爷横眉怒目,有时还说“不要你啦”、“你走吧”、“讨厌”、“去你的吧”等话语。早晨不起床,爷爷就帮助他穿衣服、喂早点,骑着自行车送他到学校。放学了,爷爷早已躬身等候在校门口,想不到丹丹开口就说“走开走开,谁让你来了,跟屁虫”。丹丹的爷爷习惯了丹丹的做法,但丹丹的妈妈非常生气,却一点办法也没有。
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德。我们所有的为人子女者,又该怎样来理解自己的父母,深爱自己的父母,以生命的激情、真情和虔诚来回报这世间最为美丽的本能和大爱呢?中国有句古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亲情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
那么,中学生该如何尊敬长辈呢?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理解和体谅
我们应该宽厚待人,包括对自己的长辈,尤其是父母。当我们受到长辈的惩罚或错怪时;当我们的要求被长辈否定或拒绝时,我们应该冷静地想一想,理解他们,体谅他们。受到父母惩罚时,首先态度要端正,不顶撞、争辩、赌气、使性子。受到父母错怪时,应该耐心听完父母所说的话,不要认为自己没错就顶撞父母。要心平气和地做解释说明,当父母了解真相后,气也就消了。当你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首先想想你提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使父母为难,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2)听从长辈的教诲
孝和顺总是相联系的,没有顺也就没有孝。孝敬长辈,就应该听从长辈的正确教诲,不应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和父母商量,应讲道理。
(3)主动关心问候长辈
在家里,早上要向长辈问好,晚上要向长辈问安;长辈外出或下班也要问候。当长辈生病的时候,在端药送水的同时,应时时加以劝慰、问候。过新年或每逢母亲节、父亲节时向长辈问候祝福。
(4)关心长辈的健康
当长辈劳累时,孩子应主动帮助或请长辈休息一下;当长辈生病时,应主动照顾,煎药、喂药、问寒问暖,多说宽慰话和陪同就医。父母生病后要更主动关心、体贴父母的病痛,在讲话的态度、语调、方式上都要比平时更为亲切和蔼,尽可能在精神上消除父母的痛苦和不安。
(5)照顾长辈的生活
老人年岁大了,走动不便,我们要给予特殊的照顾,给他们盛饭夹菜,睡觉时为他们铺床盖被放蚊帐,在他们走动时予以搀扶,有空时陪他们说话解闷,给父母买他们爱吃的食品。对长辈孝顺体贴,要言辞温婉,不顶撞长辈,遇事与父母商量,即使受了委屈也要心平气和地解释,而不能与长辈为敌。
(6)参与家务劳动
父母养育了我,我应为他们多做事。这是每个晚辈都应该做到的。家庭中的事也就是你自己的事,要主动做家务。不应光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要强调“家里的事情主动干”。
(7)分担长辈的愁
孝心是一种前进的动力。真孝敬长辈,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体谅长辈的艰辛,尽可能少让长辈为自己操心,为父母分忧解难。在长辈生病或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他们,刻苦学习,努力求知,让长辈少为自己的学习担忧;自己照顾好自己,离家外出时应及时向父母汇报情况,注意安全。
(8)不嫌长辈说话啰唆
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人因为年纪大,说话比较啰唆,有些事情翻来覆去要说好几遍,我们应该充分理解这种生理现象,而不该表示厌烦嫌老人啰唆,也不能粗暴地打断老人的絮语,更不能对他们的唠叨不理不睬。
温馨提示:
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也是各种品德形成的前提,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