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797100000124

第124章 圣旨

“早先朕便是有意复设蓟镇,靖南伯黄得功良乡之役有功,再加上吴三桂讨饷一事,更加坚定了朕心中这个想法。”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看向内阁次辅蒋德璟,问道:

“对于复设蓟镇一事,蒋爱卿有何高见?”

蒋德璟实际上也属东林一系,前段时间崇祯皇帝对于东林党简直有如杀鸡屠狗,稍有不对付便是血溅当场,轻则充军戍边,重则夷平十族。

这些做法满朝文武都看在眼里,东林党更是被杀怕,蒋德璟方才提议是出于对朝廷和内阁次辅之位负责,提醒一下当朝的皇帝,的的确确是没想到崇祯会问到自己头上。

犹豫一会,蒋德璟还是恭恭敬敬的出班说出自己心中所想。

“陛下圣明,蓟镇东接辽左,北御城关,南则为京师藩屏,为历朝之兵家要地。自陛下登极以来,清虏频频寇边,为祸京畿,所依仗的正是蓟镇接辽左之处薄弱。若蓟镇重设,京师幸矣!”

“启奏陛下,陛下登极以来,四海升平,民生和乐,德璟污蔑圣颜,实乃大逆不道之罪!”忽然,一个言官跳出来喊道。

确实,蒋德璟话中有些话听在其他人耳中,实在是大逆不道之语。

像‘陛下登极以来,清虏频频寇边’这种话,满朝文武怕也就是只有这个蒋德璟敢当着崇祯皇帝面说出来,若坐在上面的是历史上的崇祯,心中免不得又是一阵愠怒。

这个忽然跳出来反对的东林党所说是毫无营养,崇祯皇帝自打穿越过来,听最多的就是各种马屁,当下便逐渐皱起眉头。

蒋德璟是现今朝中少有的能臣,一番话颇有道理,不过现在的崇祯皇帝并不在意这些颜面问题,先是挥退那言官,继而叹口气道:

“卿所言,朕亦明白。只是京师一带京、团两营尚未形成战力,靖南伯所部又是少有的勤王劲旅,贸然派往外地,将置京师安危于何地?”

“陛下过虑了!”蒋德璟对崇祯皇帝没有问罪于自己倍感意外,听见这话后却又是毫不犹豫的站出来斩钉截铁的奏道:

“陛下两次大捷,我朝天威已显。京观之下,万民称颂,又岂有宵小之辈敢于跳梁耶?况且,京、团两营兵员何止数万,责有司三局整修器械,架重炮于坚城之上,又有何惧哉!”

“陛下,当此之时,万不可有妇人之仁!”

听着这略微有些刺耳的忠言,崇祯皇帝倒是哈哈大笑,心道这个蒋德璟还真是愈发的喜欢他了。

蒋德璟早就把话憋了一肚子,这次说出来已经是痛快异常,生怕崇祯皇帝不想继续听下去,又赶紧把话说完。

“三屯,乃蓟镇之枢,陛下若想复设蓟镇,需得重建三屯之地以为藩卫,开马市拉拢蒙古。因此臣建议,朝廷当以靖南伯为蓟镇总兵,增设东北、西北两大营,招募义勇之士为国效力。”

“东北大营专防辽左,以防吴三桂狗急跳墙,西北则以陈奇瑜为主,专剿顺贼。”

“东北、西北两大营若成,我朝兵威天下,进可剿贼虏,退可保京畿,但吴三桂等宵小之辈,岂敢以区区山海一关要挟朝廷?!”

“此策不妥!”正待这时,詹事府少詹事胡世安出班,厉声喊道:

“朝廷于大同、宣镇补发军饷,增添军械、衣袄、盔甲,如今已是耗费白银数百万两之巨。然则京、团两营操练、招募事宜,忠烈祠兴建事宜等又是所耗甚多。此时增设东北、西北两大营,于国无利!”

“臣附议!”

“臣等附议!”

见到蒋德璟被同属东林党的官员围攻,户部尚书倪元璐根本不给自己这些同僚的面子,也是出班力挺蒋德璟道:

“启奏陛下,良乡大捷缴获银两器械、宣镇之役缴获银粮器械,前日皆已由高杰部押解入京。”

“而范永斗、王登库等七家豪商于全国各地之商铺、票号都已经陆续派人封存,现银十有四五之数也已入京,户部存银充足!”

增设东北、西北两处大营造成的影响,在场这些人心中都是清楚,若是真的增设大营,那就相当于朝廷散发了一个信号,武夫此后真的开始受到重视。

这种事在大明还是头一遭,崇祯皇帝恢复团营旧制,并且大刀阔斧的将禁军、京营改革重组,这还不够,紧跟着又在军中和民间广发罪己诏,废除军户身份。

自良乡之战以后,发生在大明土地上的每一次作战,都会有全国各地的有功将士陆陆续成为自由人。

这已经略微牵动了大地主和商户们的利益,胡世安等人作为财阀们在朝中的代言人,虽然明白皇帝想以编练新军拯救大明的心思,但却也不得不想出办法制止这种事。

倪元璐属浙党魁首之一,这个人油盐不进,胡世安作为一个开路先锋刚说了一句,其余的东林党人还没等出手,这货竟然直接把话挑明了。

其他人听见倪元璐把话堵死,自然也是无话可说,全部灰溜溜退了回去,怨毒的看着倪元璐,自然是打算秋后算账。

崇祯皇帝将下面臣子之间杀气尽显的党争看在眼里,也是对东林党没什么好感,一句话直接敲定。

“既然如此,朕打算先设西北大营,至于大营地点在哪,这些还要听了陈奇瑜的建议后,再做决定,就这样吧。”

魏藻德原来是东林党,稀里糊涂成了保皇党,但他归根结底还是江南财阀们供养到这个位子上来的,从前那些事并没有牵动财阀们的利益,他便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事。

不知厉害的内阁次辅蒋德璟忽然提出增设东西两大营的方案,实际上这已经动摇了财阀集团的利益。

这帮人是东林士人集团能在明面上控制朝政的幕后黑手,势力强大,手段比那些初出茅庐的东林士子不知高明了多少。

若是惹怒了这帮人,魏藻德深信,就连厂卫番子怕是都保不了自己。

不过魏藻德也明白,崇祯皇帝对自己素有微词,本来就是因为听话才一直把自己留到现在,当即更是左右为难。

魏藻德一方面不想遭到东南财阀们的报复,另一方面,却也不想放弃到手的首辅之位,落得个被崇祯皇帝抄家灭族的下场。

纵使心中有反对之意,但是当崇祯皇帝询问的眼神看过来的时候,魏藻德还是毫不犹豫的站出来表示支持大营方案。

“圣上英明,臣觉得,可以增设西北大营。”

之前那些所谓的圣旨,都是崇祯皇帝为了保命在非常时期动用的非常手段而已,算不得大明朝的政策、

这个方案则不尽相同,先是由内阁次辅蒋德璟提出,经过顺序,再下发到群臣之间你来我往的商议讨论。

内阁首辅魏藻德这里是最关键的一步,只有他决定支持这个方案,最后才能由崇祯皇帝点头敲定,下发各部有司衙门联合执行。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道圣旨是崇祯皇帝穿越过来之后亲手发布的第一道,具有真实皇帝效力的圣旨。

同类推荐
  • 大秦虎狼传

    大秦虎狼传

    大秦的旗帜飘荡在九州土地上,咸阳城中的始皇帝抬头看着月亮。北胡和匈奴在长城之外纵马高歌,华夏大地却又燃起了熊熊战火。老流氓回到秦朝变成了小流氓,兄弟女人,难民征夫,总也跨不过去的路。赵阳虎拿起一根串串,拍了拍嬴政的肩膀说,孙子,别哭……
  • 崩溃的帝国2:励精图治

    崩溃的帝国2:励精图治

    光绪十五年,慈禧太后“退居幕后”,光绪亲政。为了皇权的回归,他雄心万丈,力排众议,坚决支持对日作战,然而由于慈禧太后的从中作梗,李鸿章的阳奉阴违以及参战将领的贪生怕死,平壤、黄海、威海卫相继失守,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历时近一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一纸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终,在这样的沉重打击下,奋发中的帝王将怎样顶住慈禧太后的威压,继续为中兴大清而努力呢?
  • 重生大唐当奶爸

    重生大唐当奶爸

    (已有完本二百万字老书《大唐图书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大唐贞观五年,长乐公主李丽质离宫出走,皇帝遍寻全国而找不到,五年后母亲长孙皇后病危才再次回来。于此同时,一名叫杜少清的现代人离奇穿越到唐朝,莫名其妙的成了一个书生,身边还多了一个可爱的萌萌小女儿……简介不长,故事却绝对精彩,质量保证,请大家放心收藏观看。
  • 三国杀枭姬

    三国杀枭姬

    三国杀同人小说征文大赛参赛作品那三国,乱世群雄争霸,三国鼎立,英明传世。这三国,千百鬼煞下凡,内奸反贼,祸害苍生,围绕着的仅仅是一个“杀”
  •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二卷)

    中华上下五千年(第二卷)

    本书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内容介绍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5000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足以让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由衷的骄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世事沧桑,朝代更替,从盘古开天到夏商周文明,从春秋战国到秦汉西晋,再从十六国到南北朝,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这是一套中华文化的普及性的读物,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套全面了解中华传统文明的书籍。
热门推荐
  • 流年似水染清晨

    流年似水染清晨

    你的生命中,是否也遇见过这样的一个人,他会愿意为你打架,为你心疼,可是,就算在美好的他,也终究在我的生活中慢慢逝去。十四岁的宋南晨,是宋司令唯一的小孙子。夏衡遇见他的那年也才不过十三岁。流年似水,岁月如歌,长大了,我们才明白,那些最终会让你陷进去的,一开始总是美好。
  • 家有无良妻:草包无敌

    家有无良妻:草包无敌

    她是杀手女皇,找灭自己满门的仇人报仇,却被自己最好的伙伴背叛。睁眼醒来,她却成了水泽国长公主府最没用的草包三小、姐.一场误会,她再一次借尸还魂。平平淡淡过日子也能招来算计?尼玛,老虎不发威你当她是病猫呢!用实力告诉你,什么叫全能修炼天才,用行动告诉你,算计她有什么后果!“殿主,夫人不见了。”“。。。”“殿主,夫人带着少主不见了。”“。。。北影妍珊,你好样的!”某男咬牙切齿的说。
  • 极品天骄

    极品天骄

    失忆三年,沦为窝囊废,所有人都认为我一无是处,而我,只等她一句话,便天骄入凡尘,给她一片波澜壮阔的如画江山!
  • 天啸战神

    天啸战神

    少年李宇因一场凄惨变故从一个人人敬佩的天才变为了一个人人嘲笑的废物,更因未婚妻退婚而变落下笑柄.....看李宇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修炼等级:炼皮、炼骨、炼筋、炼脏、脱胎、金丹、元婴、渡劫、武王、武皇、武宗、武帝、、、
  • 京剧奇葩四大名旦

    京剧奇葩四大名旦

    徐城北任公明耀是我的前辈,为任公这本书写第一篇序的马老少波,更是我的前辈。有马老的序在前“开路”,应说一切都已尽善尽美。为此,我曾坚辞数次,然而任公不许,一定要我写一写我对于四大名旦的看法。余生也晚,只在五十年代的中后期,看过梅、尚、荀三位很少的几场戏。即使如此,也还约略感受到京剧盛期中的那种峥嵘气象。当时的我,并来因此形成进入梨园工作的打算,但却萌生了去“做”一番传统文化事业的决心。“文革”之后,我调入中国京剧院,最初只想当一名好编剧。但事与愿违,“承包风”把国家剧院的正常生产秩序刮得七零八散。
  • 风雨化烟云

    风雨化烟云

    佛说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人生百年,尝尽世态炎凉,回溯过往,熙熙攘攘,不过转瞬。
  • 墨先生情惜已久

    墨先生情惜已久

    墨琛渊,一个令帝国总统都退避三舍的名字。听说,他心狠手辣。听说,他权势滔天。听说,他温润如玉。听说,他俊美无双。他是28岁的黄金单身汉,却无半点绯闻,只有他身边的人才知道,他心里藏着一个人……沈清惜,那个不受待见的沈家千金,在世人眼中只是个蠢笨的人儿,空有一副好皮囊。有一天,帝国的头条新闻爆出,墨先生向沈小姐求婚了,什么!这是真的!惊煞众人!只有清惜才知道墨先生是这样的:惜惜,这是我新制作的甜品,你尝尝看。惜惜,我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你不要不理我...惜惜,今天在街上你看了别的男人,是我不够好看吗?……
  • 凡遥

    凡遥

    按世人常理,修魔无所羁绊,修仙心如止水;修魔血海翻天,修仙青莲出池;修魔累尸如山,修仙功德若海;但果真如此?其实没有什么界限,仙魔不过众生,众生不过尔尔。不1111,越往后越精彩,鄙作好坏,还请诸君点评。
  • 繁华的故事

    繁华的故事

    《繁华的故事》这本书主要收集了在我想你的时候,等待,漫漫前路,吉他,金刚腿等几十首诗。
  • 落玉盘

    落玉盘

    幸林玉作为嫡长公主唯一的女儿、太后的掌上明珠,在女眷颇多的西秦被赐予了国姓,自小走路的步子都该比别人阔些,却是渚京出了名的软柿子,又美又怂好拿捏。此生最出息的事就是爱上余缭后扯了条白绫,哭哭啼啼地威胁自己老娘要自裁,不想还是被一纸婚约送进了薛国公府,把她抵给黑脸的薛国公做老婆。她原以为自己一生都会这样顺风顺水地活下去,直到宠她的皇祖母病逝榻上、母亲被奸人污蔑赐死府中,哥哥被逼客死异乡,连带着自己都余缭新婚的妻子毒死房中,她才发现真心托付、毁了名声也要和离再嫁的居然是个人渣。重活一世,再睁眼回到噩梦的开端,她下定决心做好两件事。第一、好好听母亲的话嫁给薛怀月做老婆。第二、信守死前的承诺,再不让薛怀月颜面扫地。——薛怀月生于西北、长于西北,最爱却是富饶美丽的渚京。直到遇上幸林玉他才知道,自己爱的不是渚京的繁华安定,是那个渚京城边灼灼茶花树下,一笑夺春色的娇怯小姑娘。——余缭喜欢幸林玉,抓不住、放不下。他牟足了劲往上爬,杀神杀鬼杀亲杀友,不惜害死自己一生的挚爱,从落魄世家一个潦倒庶子爬到了权倾天下的权臣之位,最怕听见一声——你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