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认定了方向,就鼓足了勇气去做!
一天深夜,一个人沿着一条灯光昏暗的小径走回家。经过一片厚厚的丛林,他突然听到有人挣扎喘息声。他慌乱地停下脚步,仔细的聆听。果然没有错,那是两个人闷着头在扭打的声音,间或夹杂着衣服撕裂声。
这个人立刻明白,就在这咫尺之遥,一个女人被袭击了!他开始想,到底我该不该介入这个事件当中?他一面担心着自己的安危,一面诅咒着为什么今天晚上要选这条小路回家。如果自己也成为另一个牺牲者怎么办?是不是应该跑到附近的电话亭打电话给警察就算了?
那个决定的过程好像永无止境,但实际上花不了几秒钟,而且他听的出来那个女孩的呼吸挣扎声越来越微弱了。
他知道自己一定要有所行动。他怎能袖手旁观,就这样溜之大吉?
不行!他终于下了决定。就算是冒着生命的危险,也绝不能让那个不知名的弱女子受到歹徒侵犯。
他不是勇敢的人,他也不是身手矫健的人,他更不知打哪儿来的道德勇气与力量他只知道当他下了决心帮助这个弱女子时,就变得威武有力了。他立刻冲到丛林后面,将歹徒从那个女人身边拉开。他们两人扭打成一团,倒在地上滚来滚去。最后,歹徒终于放弃,跳起来逃走了。
他气吁吁地爬起身来,那个蹲踞在黑暗之中的女孩仍然在啜泣,他看不清楚她的长相,只知道她在不停的发抖。他不想再吓坏她了,跟她保持了一段距离,慢慢的说:“好了,那个人已经走了,你现在安全了。”接着是一段长长的沉默,然后他才听到她开口了,带着不可思议的惊讶:
——“爸爸!是我呀!”——然后,他最小的女儿凯萨琳在那片丛林之中站起身来。
许多人怀疑做了好事不一定有好的回报。我们也常听人说“好心没好报”,同时也似乎有许多案例在支持这个论点。
然而在这个故事当中,男主角冒着生命危险去援助一个受侵袭的不知名的弱女子,结果他救回的是他自己的女儿。
在这个父亲下了救人的决心之时,他变成不可思议的威武有力。
按照常理来说,他绝不可能打败那个强暴犯,但是他勇敢的决心,使他获得不知从何而来的力量,赢得了胜利。
我们其实不需要去想做了好事是不是就会有回报,就像这个父亲一样,他为陌生人做了一些好事,结果回报的却是他自己。
马斯洛说过,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为自己的梦想而去想,到自己想到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我们只有一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