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了,就大方说对不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有的人却认为承认错误是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尤其在别人面前,是一件有失身份的事情,所以即使犯了错也不肯承认,遮遮掩掩,甚至当别人当面指出或提出的时候都不肯承认,更不要说道歉了。
有一位单亲母亲,一个人辛苦地把女儿抚养长大并上了大学,没想到女儿才上大一就谈恋爱了,母亲觉得这么小谈恋爱不合适,就严肃地告诉女儿自己不同意她谈恋爱。做女儿的希望母亲能接受,但是做母亲的坚决不答应,一来二去就吵了起来。母女俩都很倔强,女儿觉得母亲不理解自己,母亲就觉得是女儿不懂事。争执中,母亲一怒之下对女儿说:“你再不听我的,我就和你断绝关系!”倔强的女儿一听也生气了,收拾东西去同学家住,不肯再回家。几天后,母亲冷静下来,觉得女儿就是再不对,自己也不应该说太过分的话。母亲想与女儿和好,但是却拉不下脸来道歉,只能忍着。后来母亲的一位老朋友为她指点迷津,母亲终于慢慢想通了,是自己的经历让自己对女儿的感情不放心,孩子毕竟已经长大了,应该用沟通的方法和她交流,而自己那些话无疑刺伤了女儿。于是,这位母亲主动到学校找女儿,先表示了自己的不对,希望女儿能接受自己的歉意,说她从来也没有想过要真的和自己的女儿断绝关系。女儿没想到母亲会主动道歉,也哭着向母亲表示自己的歉意,母女俩冰释前嫌重新在一起生活。
有些人明知道是自己的不对,可是碍于所谓的辈分、身份或者面子一类的问题,不肯主动认错,觉得认错是没面子的事情,所以冲突也就无法解决。其实一个人能主动承认错误,就是一种勇气,这不仅有助于解决相关的矛盾,也能取得一定的满足感。说“对不起”的时候,眼睛一定要直视对方,只有这样才能传递出你的心意。如果一边做事一边道歉,或者用回避的方式,都表现不出你的诚意,无法让对方感觉到你是真的认错。没有辩解的道歉才能让对方感觉你的心意,达到道歉的目的。小雯借朋友的衣服穿,却不小心因为疏忽把衣服刮破了,小雯觉得很抱歉,就在还衣服的时候,很诚恳地对朋友说:“对不起,我不小心弄破了你的衣服,这是一个裁缝的电话,我已经联络过他了,他说可以补得像没坏的一样。”这种正面的直接道歉是最好,也是最佳的方式。假如小雯在还衣服的时候只是说:“衣服破了,我赔钱给你吧。”对方肯定会婉言谢绝,但心里绝对会不舒服,觉得小雯的“道歉”只是形式上的,不够真诚,他们之间自然也就有了缔结。
小伟在朋友的生日宴会上喝多了,将女主人最喜欢的一个花瓶失手打碎了,以小伟的经济实力赔不起这个花瓶。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小伟挑选了一张精致的贺卡,写上自己的歉意:我知道我的行为给你们造成了困扰,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无法原谅的,请相信我绝对不是故意的,如果当时我没有喝醉,也就不会发生那种事情了,所以请接受我最真挚的歉意。小伟将卡片亲手交到朋友手里,并带了一瓶朋友最喜欢的酒,不是为了表示赔偿那个花瓶,而是为了表示真诚的歉意。
所以在人际关系中,必须要学会一些道歉的艺术:比如你觉得道歉说不出口,一张纸条,一张卡片,一份小礼物都可以表示歉意,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一开始就要先承认自己的错误,绝对不能回避。要改变观点,不要认为道歉是没“面子”的事情,而应该是真挚和诚意的表现,可以用赞美的方式道歉,但必须先要端正心态,要知道道歉是缓解冲突的“润滑剂”。
人孰能无过,所以我们人人都应该学会道歉。衷心道歉不但可以弥补破裂了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增进感情。
道歉的方式各种各样,最常见和需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1.如果你觉得道歉的话说不出口,可以用别的方式来代替。一束鲜花可使前嫌冰释;把一件小礼物放在对方的餐桌上或枕头底,可以表明悔意,以示爱恋不渝;大家不交谈,触摸也可传情达意,这就是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2.切记道歉并非耻辱,而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大人物有时也道歉,邱吉尔起初对杜鲁门的印象很坏,但后来他告诉杜鲁门说以前低估了他,这是以赞誉的方式表示歉意。
3.应该道歉的时候,就马上道歉,越耽搁越难启齿,有时甚至追悔莫及。假若你认为有人得罪了你,而对方没有致歉,那你应该冷静,不要闷闷不乐,更不要生气,也许对方正为如何道歉而不好过呢。
4.你如果没有错,就不要为了息事宁人而认错。这种做法,对任何人都没好处。同时你要分清深感遗憾和必须道歉这两者的区别,有些事你可以表示遗憾,但不必道歉。
5.用书面道歉。有时光嘴里说“对不起”是不够的。写在纸上比嘴里说的更有份量。你可以给对方写一封道歉的信,表达你由衷的歉意。
6.给对方发泄心中不快的机会。让对方骂你,将心中的怒气发出来,是挽回友谊的好办法。否则不满郁积在胸中,数年不散,你与对方将永远难修旧好。
7.夸大自己的过错。你越是夸大自己的过错,对方越不得不原谅你。
8.采取补偿的具体行动。给对方送点小礼物,请对方一起吃饭等都不失为好办法。具体行动更能表现出你的诚意。
9.赞美对方心怀宽大。大多数人受到赞美后,都会不自觉地按赞美的话去做。
“将负变成正,是只有人类才办得到的事。”
——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