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信纸,上面的字数不多。萧晓的心情起起伏伏的,揪在一起,一封穿越二十年岁月的信,到底清晨想对自己说自己说些什么。
信上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萧晓,
平时的语音视频,我总感觉把话都说完了,但其实没有。面对面的时候,即使对方是你,有些话我也说不出口,应为我不知道是不是说这些话的最好时机。所以我就写了这封信,我觉得你一定会喜欢我写信给你。
萧晓,在信封里有一个小木盒子,挺小的,你可以直接打开它,但是我想让你先解开我写在下面的一串数字,这串数字是用来解锁一个文件的密码。我想让你看完文件后,再打开盒子。这个文件里有一些我想对你说的话。
2015年12月1号
萧晓心里清楚,清晨说的文件,其实是个视频文件,里面是清晨录得向自己求婚的视频。因为在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清晨向自己求婚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有一个木头做成的小盒子,里面装的一枚钻戒。所以其实当年之所以清晨会打电话来紧张的问萧晓有没有收到信件,就是因为信封里有一枚求婚戒指。
只是萧晓不明白,这封信为什么会出现在自己临时租用的车站寄存柜中,况且这之间还隔了十多年,这封信的纸张都已经开始变质了。
从今年五月份开始,萧晓的生活就开始发生变化,先是离了婚,现在又是突然捡到了二十年前自己寄给自己的信。其实萧晓心里并不明白离婚的导火索到底是什么,她很感谢自己的老公能够明白自己想改变人生的想法,即使在一开始极力反对她接受手术,但是最后还是妥协了,在萧晓心里,离婚其实并不是没想过,要知道,在半年时间里性格大变,不是什么人都能接受的。更何况是自己相识相爱十多年的另一半。在萧晓手术恢复完全后,清晨就提出过觉得自己并不是很能适应萧晓的性格,两个人聊了很多次,清晨也在尽全力的适应萧晓的变化,但是有些事情不是说变过来就能如人愿的,手术的改变彻底而干脆,一点点不拖泥带水,并不像一个人自然地经历一些事情而后发生的改变,植入体主动在人脑中会彻底降低宿主的排异反应,这种排异反应反应的降低措施不仅仅是生理上的,由于是脑部的结构过于复杂,研究者在开发植入体的时候为了降低未知情况的发生概率,开发了会在精神上降低排异反应的功能。换句话说就是让宿主对自己的变化不以为然,觉得这种变化非常正常而且不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任何影响的主观意识。而且当周围人产生了不满情绪时,植入体会分泌激素,尽可能的降低来自于周围其他人带来的负面情绪。
这有点像是,沉醉于自己的世界中,对外界人带来的负面情绪,主动地进行排斥和忽略。自然地,萧晓也就对来自于清晨的负面情绪开始了下意识的忽略和排斥。可怕的是,凡是接受了手术的人,都不会意识到这一点,这有点像是强制的修改自己的行为方式。
所以自然地,清晨在找萧晓沟通的时候得到的回应基本上是模糊的,或者是敷衍的。萧晓感觉到了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变化让清晨觉得难以接受,于是提出的离婚,在脑部机制上,植入体理所应当的对这部分想法进行了处理,萧晓得出的结论就是,这很平常,离婚并没有对萧晓像造成像普通人离婚那样的伤害。
放下信封,萧晓只想搞清楚这些事情的缘故,当然,去找清晨问或许是最好的途径,但是现在两人的关系,让本来最简单的方法变成了最难的。
找线索这件事并不是萧晓擅长的,而且这件事情对萧晓并没有任何影响。前夫二十年前给自己的一封寄丢的一封信,这样的事情要想弄清楚,还真是不容易,况且就算是弄清楚了也没什么用,但是萧晓就像是着了魔一样的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
第一个想起的是清晨的发小,一个傻乎乎的朋友,萧明。
“这年头,萧还变成大姓了。”萧晓自言自语道。想起在车站遇到的收银员,名字好像也姓萧。
到了下午,萧晓带女儿吃完饭,时间到了他爸爸该来接走孩子的时候。清晨按响了萧晓公寓的门铃,萧晓帮女儿收拾好,送女儿到楼下。
清晨在车旁等着女儿,想留给母女俩说说话的时间。
“好好听爸爸的话,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就发短信告诉妈妈。知道了吗?”
“恩恩,会的会的,都知道了。”
“行,跟爸爸回去吧。让你爸慢点开车,注意安全啊。”萧晓叮嘱了几句。
“好的,妈妈。”
“去吧,找爸爸去吧。”
萧晓亲了亲女儿的额头,目送女儿上了车。萧晓和清晨眼神示意了一下,看着孩子的父亲开车消失在了路的转弯处。
萧晓,舍不得女儿,但又对孩子的父亲很放心,她知道清晨是个好父亲,想到这里,萧晓觉得是该查查这封信的来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