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于六载入私塾,现已十载,同入私塾者荨尨也。我们同长,上文回忆矣。虽说尨家富也,可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吾等出入私塾自在也。
吾家不贫也,所之,吾可自在入学。虽之,吾欲无心听书。
有一林先生曰:为何心不在焉也?
吾随答:不愿也。
虽吾如此,但师却仍问曰:为何不愿?
吾随即放声快答:因师所说,为学,并未为道。先会道来,而后为学,此为大快。
师曰:道也,难授也。
门旁荨尨入论。
曰:有何之难?
师曰:难之处为,家教也,如教坏,而我难教。甚会为一性变而二性。
此问自有妙解。尨曰
师与吾同曰之:何妙解,速速讲来!
此问只需,要讲。因好胜于坏多,坏即不听。总会出坏事,当此坏出后,只得一想先生前悔我。定会金盆洗手矣。这岂为大快人心。
师听一计后欲拜吾等为师。
而吾等次日,听曰师教道。大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