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天色蒙蒙亮,窗外依旧霓虹璀璨。刚从暖和的被子里起来,骤然之间感觉很有些寒冷。
孩子还在熟睡当中,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于是,连哄带骗把她喊醒。刷牙、洗脸、穿衣服、吃早餐……孩子有点拖沓,总是要训斥她几句之后才乖乖听话。半个小时后出门,父女俩牵着手一起步行到幼儿园。
六岁的孩子似乎没有烦恼,从一起床就开始叽叽喳喳。就算是说了她几句,她也不记仇,很快就忘得干干净净。一路上,她唱着歌谣,蹦蹦跳跳开始了新的一天。
作为父母,都是不舍得自己的孩子吃苦受罪的,尤其是他们小小年纪的时候。在寒冷的早上,即使是成年人都有赖床的心理,何况是孩子呢?但是,有些事情却不得不去做。这些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是孩子们以后独立面对自己人生的必要基础,因此有必要让他们从小就开始认识到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孩子牵着我的手说个不停,我的思绪却回到了自己少年之时。在那时候,大人们要出工要劳作,我都是跟着姐姐和邻居家大一点的孩子步行去学校。那时候,天色也是蒙蒙亮,有时甚至还没有亮光。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在一个深秋的早晨,下着大雾,一帮孩子却早早踏上了去学校的路途。一路上,小伙伴们有说有笑,前面白茫茫的一片。到得学校的时候,校门却没有开,于是几个人顽皮地从校门顶上翻了进去……
那时候生活确实比较艰苦,然而当时的点点滴滴却挥之不去,最终成为了人生中最难忘最深刻的记忆。我看了看孩子,没有玩伴和她一起上学,能陪着她的只有爸爸或者妈妈。他们这一代的童趣已经不多了,或许就是看电视、玩游戏,之后就是大人们强加的各种培训班。兄弟姊妹成了奢谈、玩伴成了奢谈。孩子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时,就连和陌生小朋友追逐打闹也成了一种难得的奢侈享受。
送完孩子,信步走到河畔。在沿河的路上步行了一段距离,斗然感觉自己变矮了,仿佛两腿忽然之间短了一截。这种感觉很神奇,又那么真实,自己好像瞬间变成了小矮人。是不是穿了平底鞋的缘故呢?我不由自主地看了看脚上的平底鞋。平底鞋是比皮鞋低了一些,然而却很舒适。姿态高固然能让人有满足感,但是有时候却很容易变得不那么真实。倘若一生能够脚踏实地、平稳而又从容地走路,恰如现在,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开始下起了细雨,淅淅沥沥。城市的清洁工人们依旧在认真地劳动,跳广场舞的人们依旧在热烈地舞蹈。路边樟树底下洒满了绿的、黄的、红的、褐的落叶,火红的枫叶也变得斑白。海棠花再也不如昔日娇艳,白色的花瓣里面残留着一抹粉红。只有挺拔的银杏树依旧俊逸,金黄色的叶子在风中簌簌作响,显得愈发英姿勃勃。城市因为有了这些植物的映衬,因此能够色彩斑斓。如果没有移植这些花草树木,巴蜀深处的这个小县城又该会是怎样一番初冬的景象呢?
此时的北方,应该有不少地方都下了今冬的第一场雪了吧。在我的印象当中,北方的冬天是最美丽最舒适的。漫天的风雪,到处银装素裹。放眼之处,尽是冰雪世界,恍如置身梦境。北方的冬天有苍凉,但更多的是一种粗犷和豪迈。当室外温度在零下几十度的时候,回到屋里又好像置身暖和的春天。那种感觉就仿佛是吃了一碗油淋辣椒,酣畅淋漓,令人难以忘怀。火热的大炕,一瓶白酒,一碟花生米,纵然外面寒风凛冽,却丝毫阻止不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大概是十七年以前,第一次踏上打工道路的我独自出差到齐齐哈尔。才下火车,耳朵迅速被冻得麻木,鼻孔里结了霜透不过气来,就连眼睛也感觉被针扎了一般。虽然戴了手套,但是双手僵硬冰冷,这让我这个第一次来到东北的南方人很不习惯。于是,出站以后赶紧买了帽子、围巾、耳罩、口罩。大街小巷覆盖着厚厚的冰雪,一不留神就摔了一跤。路过的人们哈哈大笑,连我自己也止不住乐了起来。后来,在北方过了不少冬天。于是,再在冬天去黑吉辽或者内蒙古、河北、河南、北京、天津,或者是陕甘宁青海时,即使遇到满天的风雪也没有了第一次去齐齐哈尔时的那种澎湃心潮。
也许是还没有到时候,此刻的城市很宁静。水面倒映着树影,平静得似乎镜子一般。细小的雨滴落到水中,立刻涌起细细的涟漪。几个工人在桥底下避雨,他们坐在冰冷的石阶上,兴高采烈地说着、笑着,好像浑然不知已经是寒冷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