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不如意事十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这句话可以称得上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无数人们在失意、孤独时的疗伤圣药。
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世上没有完美的事和人,却偏偏要执着地去追求完美,即如飞蛾扑火一般前赴后继。趋利避害,这是人之常情。不过,如果只想要“利”,不想受“害”,恐怕到最后的结果也会如扑火的飞蛾。
受伤一定是痛苦,不受伤一定是幸福吗?痛苦和幸福都一定能恒久吗?痛苦过后需要悔恨吗?幸福过后需要惋惜吗?受心甘情愿的伤是幸福,享不由自主的福是痛苦。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痛苦和幸福都只是暂时的,不会恒久一生。做了自己认为值得的事,即使是痛苦,也无需后悔;用违背自己意愿换来的幸福,纵然光彩夺目,也不必珍惜。
有的人功成名就,衣食无忧、随心所欲,过的生活一定比其他人幸福吗?或许未必。有的人一事无成,缺衣少食、瞻前顾后,过的生活一定比其他人痛苦吗?又或许未必。我们常听说,上帝在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你打开一扇窗。如果我们只看到了那扇关闭的门,那么痛苦是无疑的;但是如果我们在看到关闭的那扇门之后又看到了那扇打开的窗,那么又何来痛苦?
有的人以为只要自己高兴了就是幸福,于是盲目地追求自己高兴,生活一旦乏味就说自己不幸福了。事实上,任何人的“高兴”都与外界紧密关联,任何人也不可能一直“高兴”。或许,天地之间只有一个人是永远“高兴”的,那就是佛教寺庙中的“弥勒佛”。虽然这位佛爷一直是笑嘻嘻的,可是我们终究还是不知道他到底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如果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生,无论何时何地都喜笑颜开,那么这种人生还正常吗?
有的人随便遇到点烦心事就悲观、绝望,仿佛天瞬间就要塌下来一样。于是,找这人诉苦找那人诉苦,或者找这人指点找那人开解。结果呢?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悲观和绝望像鼠疫一样传播开来。这些人经常会说自己不幸福、也经常说没希望,事实上不是没有幸福可追求而是真无希望可言。之所以真无希望可言,仅仅是因为他们不去希望也不敢追求希望。有句歌词这样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同样的道理:不经历痛苦,怎么知幸福?或者:不经历幸福,怎么知痛苦?
有的人一生只能活在“爱”当中,倘若是万千宠爱集一身就觉得幸福,如果缺少了一点点就感到痛苦。爱犹如生活中的阳光,人生必不可少。但是,如果阳光太多了,生灵就无法正常成长。无论真爱、假爱,贪图得越多,被压垮的机会就越大。或许,我们应当问问自己:我们能承受那么重的“爱”吗?我们能回报那么多的“爱”吗?如果不能,那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就是真正的幸福。
有的人不敢去恨,以为恨太痛苦,不如不恨。诚然,恨是痛苦的。如果真正能做到不恨,那是人生之幸。不过,怕的就是一边要自己不恨一边又不由自主的去恨,这才是人生最艰难的煎熬。因此,与其做不到不恨,不如痛痛快快的去恨,恰如轰轰烈烈的去爱一般。只要不把自己淹没在恨的黑暗中,真正做到敢爱敢恨、快意人生,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无论幸福还是痛苦,都是人的内心感受。幸福也好,痛苦也罢,人生都只有一个共同的终点。无论成或败、喜或怒、爱或恨……一切也都会成为过去。仿佛天际的云、空中的风,从生命中经过,最后消失得毫无影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