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33000000028

第28章 章斯宾诺莎与革命(2)

威廉·莱布尼茨(Gotf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年)毕业于莱比锡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德国贵族的宫廷中任职,在随贵族们出访时,在巴黎结识了一批科学家,在荷兰与斯宾诺莎有交往。他和牛顿同是微积分的创始人,在科学上多有创建。值得一提的是,莱布尼茨还是中国文化的热爱者,他与西方来华的传教士频繁通信,了解到一些中国哲学的思想,他认为,中国阴阳八卦的模式与他创立二进制数理符号系统不谋而合。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形而上学论》、《单子论》、《神正论》、《人类理智新论》等。

二迷宫

莱布尼茨在《神正论》中,把哲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两个,称之为“二迷宫”。他说:“我们的理性常常陷人两个著名的迷宫。一个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大问题,特别是关于恶的产生和起源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在于有关连续性和看起来是它的要素的不可分的点的争论。”莱布尼茨提到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问题涉及自然科学和数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即,运动、时间以及微积分的客观依据是什么?莱布尼茨是微积分和符号逻辑(他本人称之为“普遍文字”,chal—C.teristica universalis)的发明者,他深知运动和时间等物理现象都可被分析为简单要素加以计算的奥妙,他与同时代的科学家思考这样的问题:微积分描述的差别与连续关系为什么能够揭示出复合现象存在与变化的原因?莱布尼茨提及的自由和必然的问题涉及到一个重大的神学和伦理问题:意志自由和恶的起源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困惑着哲学家,他们的众多理论没有一个能够提供满意的答案。

“二迷宫”也是针对当时的唯理论和经验论提出的。莱布尼茨对笛卡儿、斯宾诺莎以及洛克哲学都有较深的了解,他看到笛卡儿的学说通过斯宾诺莎走向无神论,他们仅仅把恶的起源归结为认识的缺陷,对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做了不利于有神论的解释。另外,他们的实体学说在物质和精神之间划了一道鸿沟,不能解决事物与观念之间的连续性问题;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连续性也不能用机械论的运动观来解释。我们将看到,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就是针对这些哲学家未能满意地回答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方案。’

逻辑与事实

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一个根本分歧在于,经验论认为逻辑与事实分属两个领域,各有各的方法,不容混淆;唯理论则试图用逻辑的方法解决关于事实的问题。笛卡儿的“普遍数学”和斯宾诺莎的几何学方法都是解释世界的方法。莱布尼茨也认为,逻辑规律是世界的根本规律,关于事实的因果关系和逻辑推理关系是一致的,逻辑上的理由同时也是事实上的原因。所有的原因可分为两种:必然理由和充足理由。必然理由服从矛盾律,充足理由服从充足理由律。

莱布尼茨说:

我们的推理建立在两大原则之上,一是矛盾原则,凭借这一原则,我们判定包含着矛盾者为假,与假相对立或矛盾者为真;另一是充足理由原则,凭借这一原则,我们认为,任何一件事如果是真实的或实在的,任何一个陈述如果是真的,就应该有一个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理由,虽然这些理由常常不能为我们所知道。

莱布尼茨提出充足理由律,是逻辑学史上的一大发明。亚里士多德把逻辑规律总结为三个:矛盾律、同一律和排中律,但这三个规律实际上都是说,矛盾者为假,不矛盾者为真。莱布尼茨把它们归结为矛盾律,他又加上一个新的逻辑规律,声称所有发生的事实都有一个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充足理由。逻辑学家对充足理由律是否逻辑规律至今尚无定论,因为莱布尼茨对于充足理由律有一些形而上学的假定很难被证明为逻辑真理。莱布尼茨本人也承认,充足理由律“常常不能为我们所知道”,又说充足理由律只能告诉我们关于事实的偶然真理,既然如此,他为什么坚持认为充足理由律是逻辑规律呢?莱布尼茨的理由是,充足理由律虽然是关于事实的实在性的规律,但一件事实在成为现实之前必须是可能的,而所有可能性的总和就是必然性。虽然可能性的总和无限多,是人类的理性所不能穷尽的,但是,一切可能性都在上帝之中;在上帝看来,一切事实都有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充足理由,上帝的充足理由律是必然的。因此,莱布尼茨常常搬出上帝作为事实存在的必然依据。

单子的特征

莱布尼茨说:“单子不是别的,只是组成符合物的单纯实体;‘单纯’就是没有部分的意思。”“单子”这一概念来自希腊文monad,意思是“一”,表示不可分割的统一,因此,莱布尼茨把“没有部分”作为单子的基本规定性。从单子的这一基本特征出发,他推导出单子的其他各种特性。

首先,单子没有广延,因为任何有形的东西都是可分的,因而必然有部分;反之,没有部分则无广延。当时的人们都承认,广延是物质的属性。莱布尼茨从单子无广延的规定性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单子不是物质实体。

其次,单子不能以自然的方式产生和消灭。莱布尼茨解释说,“自然的方式”指组合或分解,没有部分的东西是不能被组合或分解的。莱布尼茨的结论是,单子只能以非自然的方式“突然”地产生或消灭。他的意思是说,单子是由上帝从无到有创造的,并最后归之于无。

再次,单子不受外部影响,因为只有具有广延的东西才能划分出内外界线,任何来自外部的作用都要通过内部的量变才能实现。单子没有部分,因此也就“没有可供外物出人的窗户”,它不能接纳另外的实体或偶性的作用。但是,莱布尼茨又不能否定单子之间的关系,否则他将不能说明单子如何能够组成世界。他于是说,单子之间的关系不是由于单子的内在本性而产生的,而是由于上帝的安排。他说:

一个单子有理由要求上帝在万物发端之际规范其他单子时注意到它,因为一个单子既然不能对另一个单子的内部发生一种物理的影响。那就只能靠这种方法,一个单子才能为另一个单子所依赖。

这种由于上帝的安排而出现的单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称作“预定的和谐”。

最后,每一个单子具有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单子与单子的区别是质的程度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大小的差别。单子的无形的特质是它的活动。单子好像是无形体的自动机,又可称为“隐德来希”(emelechy),即现实性、活动性。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单子这一概念与近代物理学中的“力”、“能量”的概念是有联系的。莱布尼茨看到,当时科学中的物质是惰性的,需要一个能动的原则解释事物的运动。他把这一能动原则等同于精神实体。他根据广延与精神、被动与能动的对立做出这样的推理:既然实体是没有广延的,那么,它就必然是精神的;既然物质是惰性的,精神实体就必然是能动的。

莱布尼茨进一步把单子的精神活动说成知觉灵魂,单子的能动性在于表象活动。他说:“单子的本性是表象。”单子的质的程度的差别也就是表象清晰程度的差别。单子按照表象的清晰程度不同,分为三个等级。最低级的单子只有细微的知觉,存在于无生物、植物之中,人在昏迷或酣睡中也处在细微知觉的状态。这种状态好像是现代心理学所说的下意识。较高一级的单子具有动物灵魂,动物灵魂除了细微知觉以外,还有记忆。记忆把当下知觉与过去的知觉连接起来。这种意识状态好像是现代心理学所说的条件反射。莱布尼茨说明动物灵魂的例子完全可以用条件反射的理论来解释。他说:‘当我们拿棍子对着狗时,狗就想起棍子给它造成的痛苦,叫着跑了。”人的大部分经验也是按照记忆而连接起来的。莱布尼茨说:

就这一点说,人的活动是和动物一样的,很像经验派的医生,只有单纯的实践而没有理论,我们在四分之三的行为上,只不过是经验派。

但是,最高级的单子具有理性灵魂,只存在于人的自我意识之中。理性有两个特点:一是按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来思维,又称作“精神”;二是能够以“自我”为思维对象,进行反思活动,相当于笛卡儿所说的“我思”,莱布尼茨称之为。统觉”(apperceplion)。

生机论

莱布尼茨把有知觉能力的单子当作决定万物的实体,他把世界看做生生不息、常变常新的有机体,而不是无生命的、需要外力推动的机器。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古代的生机论思想,用以反对当时流行的机械论的世界观。他说,单子是内在于有形事物之中的灵魂,它们是“神圣的机器”。它的神圣性在于自身蕴藏的生命的力量,它是自然界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源泉,它赋予万物以勃勃生机和活力。莱布尼茨说,正是由于单子的存在,物质不是惰性的,运动不是机械的,“物质的每部分都可以设想成一座充满植物的花园,一个充满养鱼的池塘”。

莱布尼茨把单子的概念与“种质”的概念相联系,提出了一个关于单子存在的“后天的经验证明”:每一有机物都包含着自身的胚胎,繁殖是胚胎的成长,死亡是从形体缩减为胚胎。“因此可以说,不仅灵魂不朽,动物的种质也不朽,虽然它的机体常常部分地消亡,常常脱去或取得有机的皮壳。”生死只是形体的数量增减,而不是单子的生灭。

间断性与连续性

按照单子论,事物的特异性和多样性是由构成它们的单子的质的差别所造成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由它们不同等级的知觉程度所造成的。莱布尼茨说:“单子都以混乱的方式追求无限,追求全体,但是它们都按照知觉的清晰程度而受到限制和区别。”单子的不同活动所规定了的事物的本质当然各有区别,表现为千差万别的自然物种。

单子的知觉的清晰程度虽然各不相同,但每一个单子都以自己的方式表象整个世界。莱布尼茨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一单子具有表现其他一切事物的关系,因而成为宇宙的一面永恒的活镜子。”不同单子的不同表象只有清晰程度的不同,没有质的不同。单子的各个等级、各个程度之间不存在截然区别的界限,因此,自然界的各个物种之间是连续的,“自然界从不飞跃”。莱布尼茨甚至设想,在植物类和动物类之间存有一种既是植物又是动物的中间类型的物种——“植虫”。

即使在同一物种内,不同的个体之间也有连续性。个体之间的连续性是不同的单子从不同的观点表象同一个全体而产生的,莱布尼茨使用了一个比喻:“正如一座城市从不同的方面去看便显现完全不同的样子,好像因观点的不同而成了许多城市。”此外,单子的连续性表现为运动的连续性,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莱布尼茨从单子论出发,提出了一种独特的时空观,他认为,时间和空间既不像牛顿所说的那样,是心灵以外的绝对的、客观的时空,因为时空是单子对于世界整体的表象;但是,时空也不因此而像经验主义者所说的那样,是主观感觉的产物,因为表象时空的单子存在于物理事物之中,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单子之间的连续性还解决了困扰二元论的身心关系问题。人的心灵由最高级的单子构成,身体由低一级的单子构成。这些单子虽然也都表象整体,但它们特别是清晰地表象着与它们关系特别密切的对象,因此,心灵与身体以特别密切的方式相互依存。并且,由于构成心灵的单子比身体中的单子的表象的清晰程度更高,心灵可以自觉地支配身体;身体中的单子对心灵的表象表现为身体对心灵的不自觉的影响。莱布尼茨不反对说心灵与身体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但他反对把身心之间的相互作用看做为两个实体的关系。他在反驳笛卡儿主义的交感论与机缘论时说,如果说身心是两个彼此协调一致的钟,那么,两者之间不可能因为相互影响而一致;也不会因一个监护人的不时拨调而一致俩者的一致是因为上帝从一开始以“十分精细,十分规范的方式,以十足的精确性”,使单子保持一致。我们知道,根据单子“没有窗户”的本性,单子之间的一切关系,不论是间断性还是连续性,都是上帝安排的预定和谐。预定和谐论不但解释了身心何以一致的问题,而且解释了自然界的和谐关系。莱布尼茨说,上帝一旦安排好了自然的规律,便不用随时插手。“上帝对于精神,不仅是发明家和机器,而且是君主和臣民,父亲和子女的关系。”

神正论

我们已经看到,莱布尼茨的逻辑以上帝存在为形而上学的前提,他又反过来使用逻辑两大律,提出关于上帝存在的两个证明。第一,矛盾律或必然理由律的证明相当于历史上的先天证明。莱布尼茨说,上帝是所有可能存在事物的源泉,根据“所有可能性的总和是必然性”的道理,上帝因此而是一切必然理由的依据。上帝是必然实体,他的可能性包含着实在性,他的本质包含着存在;惟有上帝才有这样的特权:凡是可能的,就必然存在。第二,充足理由律的证明相当于历史上的后天证明。莱布尼茨说,既然一切偶然事物的存在都有充足理由,而这些充足理由要追溯到事物的系列之外,这就证明了一个必然实体的存在。

莱布尼茨所理解的必然与自由的关系首先是一种逻辑关系:必然等于必然理由,自由等于充足理由。必然和自由的关系发生在造物主和被造物两个层次上。上帝作为全能的造物主,按照必然理由律创造出无数的可能世界,它们彼此和谐,没有任何矛盾。在可能世界,凡是不矛盾的东西都可能存在,但它们不一定是现实的存在。上帝又按照充足理由律,在无数的可能世界中选择一个现实世界。上帝为什么选择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世界的充足理由是最佳的理由,依赖上帝的自由意志。因为上帝的意志是全善的,他所选择的现实世界是一切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

同类推荐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

    《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积聚了周国平先生近30年来的智慧,以最浓缩最凝练的语录形式撷取而成,涉及到人生的50个方面:人、自然、人性、生命、死亡、智慧、觉悟、安静、超脱、尊严、孤独、创造、成功、幸福、苦难、灵魂、信仰、男人、女人、婚姻、爱情、友谊、生活、艺术、哲学……令人回味,给人启迪。《周国平语录:人生50个关键词》能够让人在薄中读厚,在短小的语段中获得最多的人生体验和启迪。
  •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使得一直寂寂无名的叔本华一鸣惊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世俗的角度,对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用冷静睿智、诙谐优雅的笔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人有什么”、“你在他人眼中是什么”。就如同尼采看完此书后,就曾经这样表达他的感受:“我很懂得他所说的,就好像他的书是专门为我写的一样。”不沉溺在世俗的事务中,不沉浸在感官的享受中,不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对情和爱没有过分的渴求,如此,你便可以得到自由。
  • 爱灵魂自我教程

    爱灵魂自我教程

    这是一本关于爱的哲学的基础教程。爱的“理论”像水的化学式H2O,抽象、看不到尽头,但对于我们理解行为中的爱十分关键。“性”像灼热的水,持续的时候很美妙,却无法持久。“婚姻”犹如冰块,是爱的最稳定的呈现形式,却潜伏着丧失激情和活力的危险。“友谊”是爱的最普通、最高的表达,它像液态的水,时时变化却长久持续,又像河流蜿蜒穿行、回归大海,是爱的真正的目的地。全书既有课堂的机智灵活,又有行文结构的科学严谨。每周的课程后面都列出了八本书(“推荐读物”)和八个问题(“供深入思考/辩论的问题”)。全书末尾附有“术语表”。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纲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论纲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一致的。本书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系统介绍为基础,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个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深入研究了贯穿于这个科学思想体系的活的灵魂;深入研究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深入研究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热门推荐
  • 我是诸天万界的界灵

    我是诸天万界的界灵

    [无敌文]开局无敌。主世界:超神学院,穿越世界:待定。以后有别的世界再说。作者第一次写书,可能很毒,別喷。反正你喷也没用。
  • 独步舞林

    独步舞林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 滴血一剑

    滴血一剑

    一个是品学兼优的乖乖牌,他有一个把他的成绩当成股票分析的专职陪读母亲,可是他突然失踪了;一个是家徒四壁的留守少年,他只有相依为命的奶奶,可他举起刀杀了自己的老师;一个是家境优渥的富二代,他一直是一个花花公子,原来他从小被一个已婚妇女性侵过……他们三个人是好朋友,他们都和“滴血一剑”脱不了关系……“滴血一剑”到底是什么?
  • 沐雨青寒

    沐雨青寒

    最年轻辅臣X将门虎女一树梨花开飘香,一副金声玉笛洁白梨花瓣飘落,一杆红缨长枪先帝最为器重的首辅独子,当今最为宠爱的小侄女。本来只是想谈一场甜甜的恋爱,勤勤恳恳辅佐圣上。但是为什么总有人要捣乱,除奸妄斗小人。愉快甜文
  • 凤鸣炎啸

    凤鸣炎啸

    一向无法聚集灵力的废材,一经翻身,且看她叱咤风云!灵魂之体,星辰之女?撞运气撞出来的:上古炎凤,高傲无比?山里随手捡的:空间宝鼎,万年难遇?不就是屋子里面摆着吗:精灵之王,黑暗妖孽?那也的乖乖做下手去:晶莹宝玉,蕴含奥秘?不过就是脖子上的挂坠罢了……冥界帝王:难道是上辈子运气太差,这辈子运气才会这么好?
  • 我对你不离不弃

    我对你不离不弃

    烦躁之余写给自己的一首诗,记得提醒自己,时刻要好好爱自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之樱花树

    tfboys之樱花树

    青梅竹马的她(他)们,因为某些事情分开了十多年,十多年以后再次见面,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敬请谅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域鬼坛

    神域鬼坛

    我曾为人,便在人世想你。我既成鬼,便在鬼道寻你。我不知道你是否会再次出现,但我会等会寻找,就用我这无尽的岁月,没有半刻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