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读白居易的《长恨歌》,主要为李隆基、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而感慨、感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反复吟诵所有这些表现杨贵妃的美艳、李隆基对杨贵妃的宠爱、形势突变美人被赐死、美人死后人鬼情未了的诗句,内心有如江河奔腾,感慨不已,感动不已。我相信,大多数读到这首诗的人,也都有这样的感慨和感动。
但是最近,我再一次默读完这首诗歌之后,产生的感慨和感动,却不仅关于爱情,还关于唐代皇帝的心胸。
根据白居易同时代人陈鸿《长恨传》的说法,白居易《长恨歌》的写作起缘是这样的:元和元年(806年)十二月,白居易从校书郎调任盩厔县县尉。当时正居住在该县的陈鸿和王质夫,有一天跟白居易结伴游览仙游寺。游完寺庙,在一块饮酒的时候,说起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三个人都感慨不已。王质夫站起来,邀白居易干杯,同时对白居易说:“那世上难得一见的故事,如果没有世上难得一见的人才来加以描写润色,就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消失得无影无踪,将来就不再会有人知道了。乐天兄善于作诗,又是多情之人,写一写这个爱情故事,如何?”白居易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是就有了这首千古流传的著名诗篇《长恨歌》。
元和年的皇帝宪宗李纯,是玄宗李隆基的第五代孙,李隆基死于公元762年,距离白居易写作《长恨歌》只隔了44年。也就是说,白居易《长恨歌》抖落的是当朝皇帝死于44年前的祖宗的风流韵事。按照陈鸿的说法,白居易写作《长恨歌》时,“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换句话说,白居易是拿当朝皇帝祖宗的风流韵事做反面教材,教育当代人和后代人。按照现代文学史家的说法就更厉害了,它揭露并讽刺了当时社会尖锐而复杂的阶级矛盾。很显然,按照一般人的理解,这样的诗歌流传开去之后,对于居九五之尊的李氏家族的声誉,对于整个李唐王朝的历史形象,都是负面的。
但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白居易曾经因为这首诗歌受到过任何来自朝廷来自李氏皇族的压迫和制裁。这从白居易一生的仕途简历可以看得很清楚:翰林学士、左拾遗、江州司马、忠州刺史、主客郎中、知制诰、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太子少傅,最后以刑部尚书退休。唯一一次下调,贬为江州司马,发生在元和十年(815年),原因十分清楚,是宰相武元衡被李师道、王承宗等当政者派人刺杀后,白居易上书朝廷要求立案侦破,以雪国耻,成为当政者的眼中钉肉中刺,跟《长恨歌》毫无关系。除此之外,白居易的仕途一直是往上走的,晚年更是受到了皇家的崇高礼遇。可以说,《长恨歌》不但没有给白居易带来丝毫的不利,反而为他赢得了千古诗名——后代有多少人是因为这首诗而记住、而喜爱白居易的,一定多到无法计算。
唐代的皇帝对文艺创作如此宽容,这样的朝代,文艺不繁荣才叫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