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吞并边章、韩遂军队的王国,自称凉州牧(今甘肃张家川),率起义军东攻陈仓(今陕西宝鸡),形势严重。汉灵帝复拜“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二万人拒之。卓欲速进赴陈仓,嵩不听”,两人在策略上发生争执。嵩的职权大,董卓只得听从,但心中愤恨。“王国围陈仓,自冬迄春,八十余日,城坚守固,竟不能拔。贼众疲敝,果自解去。嵩进兵击之”,董卓却反对,嵩不听。皇甫嵩“遂独进击之,使卓为后拒。连战大破之,斩首万余级,(王)国走而死。卓大惭恨,由是嫉嵩”。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病逝,汉少帝继位,改元光熹,拜董卓为并州(今山西太原)牧,令其把军队交皇甫嵩指挥,卓拒诏。随嵩在军中的侄儿皇甫郦,劝叔父嵩以元帅职权灭董卓,不听,只上书奏明卓拒诏的情况。董卓闻,恨嵩。卓带亲军(主要是羌人)将上路东进,长史梁衍复劝嵩灭之,仍不听。董卓以军威废汉少帝,立汉献帝,独掌大权,召皇甫嵩回洛阳下狱,欲处死。嵩之子皇甫坚寿素与卓关系亲密,从长安入洛阳见董卓,叩头流血,营救父亲。董卓释恨,放嵩出狱,拜为议郎,任御史中丞。董卓强迁献帝入长安,留皇甫嵩于洛阳。大臣王允等在长安谋诛董卓后,献帝拜皇甫嵩为征西将军,未几,又迁升为车骑将军,再拜为太尉。之后,以天灾故免嵩太尉职,拜为光禄大夫,迁任太常,至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病逝。“嵩为人爱慎尽勤,前后上表陈谏有补益者五百余事,皆手中毁草,不宣于外。又折节下士,门无留客。时人皆称而附之。坚寿亦显名,后为侍中,辞不拜,病卒”。从维护东汉封建政权论,皇甫嵩确实是一位文武双全、忠于皇室、顾全大局的重臣良将。以马列主义史观而论,他自然是一个镇压农民起义军的罪人。坚寿之子失载,孙子为皇甫谧。皇甫嵩为这个家庭带来了荣耀,历坚寿与子两代而破败,谧未享受到什么富贵生活,祖父、父亲的辞官隐居对其影响较大。
从上述知,皇甫谧的家世为:皇甫棱(一代,度辽将军)→皇甫旗(二代,扶风郡都尉)→皇甫节(三代,雁门太守)、皇甫规(节之弟,度辽将军)→节之子皇甫嵩、规之子失载(四代)→嵩之子皇甫坚寿、规之孙子皇甫郦(五代)→坚寿之子名字失载(六代)→坚寿之孙皇甫谧(七代)、谧之弟名字失载(同母异父,未归宗于皇甫氏)→谧之子皇甫童灵、皇甫方回。
二、从浪荡公子到文史学家
皇甫坚寿从父亲大起大落的官宦生涯中吸取教训,辞官回家务农,安度余生,家境败落。其子娶妻任氏,生子皇甫谧。谧约六七岁时,父亲病逝,由母亲任氏扶养,无钱供其读书,便和同龄的贫穷农家子弟游玩度日,无所作为。谧十几岁时,生活无着的母亲带他改嫁于小商人,称继父为“叔父”或“后叔父”。未几,他和母亲任氏随“后叔父”离开朝那,“徙居新安(今浙江淳安县西)”。“后叔父”回到家乡后,以务农为生,加之有点积蓄,又娇惯皇甫谧,所以对他不喜欢读书和务农,也听之任之,遂养成其“浪荡公子”的坏习气。谧“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
(一)听从母亲教诲发奋读书
皇甫谧随母亲居于“后叔父”为后,改从他姓,虽然游手好闲,但在与同辈的“哥儿们”交往中很讲义气,不惹事。对后叔父、生母很孝顺,常带瓜果一类食物回家给父母吃。有一天,他又带回瓜果教敬母亲,任氏让他坐在身边,痛心地教诲说,《孝经·纪孝行章》记载孔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王者备矣,然后能事亲。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任氏讲了孔子的训导后,语重心长地说:“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接着“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听了母亲的教诲和自责,难过地掉下了眼泪,跪地泣叩首,表示从此痛改前非,发奋读书,勤快务农,供养二老。
(二)隐居不仕而专力于经史
皇甫谧对上五代叔伯祖父皇甫规非常崇敬,祖父坚寿的隐居不仕,对其影响也很深。他说到做到,对母亲的教诲非常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穑,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能著这为务,自号玄晏先生。著《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他约在24岁左右成家,后叔父与其生母所生的儿子时才两岁。
谧成家生子后,生活困难,乡亲中的好心人劝他广交名士及官员,取得一官半职,改变困境。他理解好心人的建议,笑着说:“非圣人孰能兼存出处,居田里之中亦可以乐尧舜之道,何必崇接世利,事官鞅掌,然后为名乎?”又作《玄守论》,以问答形式表明心迹。有人问谧说:宝贵者人人敬重,贫贱者人人厌恶,何故守穷不求富贵?穷死于沟壑,谁能知你尊名?谧答曰: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威胁生命者是疾病。为官食俸禄,就要担忧操心,稍有不慎,遭人陷害,就有生命危险,富贵又有何益?贫穷者若能守道,人格高尚,照样能受到世人敬重。有病可医治,残疾者亦可守道补之。“夫唯夫损,则至坚矣;夫唯无益,则至厚矣。坚故终不损,厚故终不薄。苟能体坚厚之实,居不薄之真,立乎损益之外,游乎形骸之表,赐我道全矣”。“遂不仕,珍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过笃,将损耗精神。谧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天乎’!”
(三)离开新安返回朝那
皇甫谧40岁时,同母异父弟已18岁,母亲任氏不幸病逝。于是,谧在安葬母亲后,告别“后叔父”和弟弟,携妻子及两个儿子北返朝那家乡,一边种地,一边著书立说,一边又学医,为自己和乡里人治病,名望进一步提高。
城阳郡(今山东莒县)太守梁柳,是谧叔丛姑之子(应为谧之表弟),初上任前,有人劝其为表弟设家宴饯行。谧曰:“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也。”其耿直之风可见一斑。时魏郡(今河北临漳西南)如上计掾,举孝廉,谧辞谢。魏元帝曹奂景元元年(公元260年),相国聘谧入洛阳做朝官,又辞而不受。乡里父老劝其应离家做官,改变贫困生活,光宗耀祖。他泰然自若,撰《释劝论》以明心迹。言自从魏相国司马炎召我等37人入朝为官,至泰始元年(公元265年)相国登基(晋武帝),同奉诏书的另36人,皆拜骑都尉,或赐爵关内侯,进奉朝请,礼如侍臣。唯我疾困,不得帝宠,仍穷困潦倒。皇帝圣明,我一病人,怎能站朝班,读书著书,意已足也。有人又以古代贤士辅佐天子的故事劝谧出仕,为朝廷效力。谧上谈天文,下谈地理,述历代贤士、隐士故事,称赞故事,称赞名医治病救人,不图地位、名誉和回报,表明自己愿作清流士,养病不累国家。
(四)晋武帝赐书一车
皇甫谧身体多病,一家人生活困难,叔父母对其多有照顾。晋武帝赏识谧的才干和威望,频频下诏书使其入洛阳做官,许以要职。谧上疏谢帝,自称“草莽臣”说:吾以病躯处在穷乡僻壤,蒙陛下不忘,本应为皇上效力,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宜站立朝班,请皇上垂怜,不责臣不奉诏。武帝阅章,理解谧的陈辞和心意。一年后,“又举贤良方正,并不起。自表就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谧虽羸疾,而披阅不怠。”济阴(今山东定陶北)太守文立向武帝上书,请求废止聘贤士的礼金,帝允。谧闻而叹曰:礼金虽是小事,但从此政将失贤才,对国无益也。咸宁元年(公元275年),晋武帝又下诏书曰:“男子皇甫谧沈静履素,守学好古,与流俗异趣,其以谧为太子中庶子。”皇甫谧复“固辞笃疾。帝初虽不夺其志,寻复发诏征为议郎,又召补著作郎。司隶校尉刘毅请为功曹,并不应”。他又作《笃终》以明心迹:人的寿命由天定,富与贫是常事,丧葬应节俭,厚葬对己对国均无益。吾一生读书著书,死而无憾。他著诗赋诔颂论甚多,又撰《帝王世纪》《年历》《高士》《逸士》《列女》等传及《玄晏春秋》,成为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
三、在与疾病斗争中渐成为著名医学家
(一)立志学医治病救人
皇甫谧约在42岁后不幸身患风痹病,半身麻木,疼痛不已,右足又不幸萎缩,行动不便。接着他又不幸患耳聋病,与人交谈困难,一生淡泊名利的他便决心不再入朝做官。至54岁时,他又误服寒食散,患下严重疾病:严冬中浑身热得冒火,不能穿衣盖被,裸身喝冰水度日;盛夏时更是热得无法存身,咳嗽不止,全身浮肿,痛苦不堪。有时在朝那家中无法忍受,几次持刀欲自杀,幸被家人发觉夺刀,才得以保住性命。后经不少良医诊治,才治好这个顽症。从此,他下决心学医,济世救人。他感叹地说:夫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耳。若不精通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从此,他便专心致志于医学,对仕途更加淡泊。他的名声益高,劝他做官的人越多,他却平淡地说:我在田园乡里依然可以行尧舜之道,为什么非得要去孜孜追求世上的名利,在官场中随波逐流而玷污我的一生呢?后来,郡县不少人士多次劝他应入朝做官,为民办事,他写了《释劝论》以表明心迹:“夫才不周用,众所斥也;寝疾弥年,朝所弃也。是以胥克之废,丘明列焉;伯牛有疾,孔子斯叹。若黄帝创制九经,岐伯剖腹以蠲肠,扁鹊造虢而尸起,文挚询命于齐王,医和显术于秦晋,仓公发秘于汉皇,华佗存精于独识,仲景垂妙于定方。徒恨生不逢乎若人,故乞命诉乎明王,求绝编于天录,亮我躬之辛苦,冀微诚之降霜。”他立志兼学医术。
(二)攻读医药书而成就卓著
中医的针灸疗法,历史悠久,从周代至秦汉已普遍应用,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受到患者欢迎。扁鹊指导弟子子阳使用“厉针砥石”救活了虢国太子;仓公、华佗、张仲景都擅长针药并用,以解除病人的疾苦。历三国的战乱,针灸书与其他书籍一样,遗失较多,且存下来的书有的残缺不全,有的编次凌乱,内容重复或错误较多。皇甫谧在搜求、阅读医书中,感到这种状况对针灸学的承继、发展、传播十分不利。如他发现《黄帝内经》共18卷,与存世的《针经》《素问》(即《内经》)卷数相同;《论病精微》(9卷)深奥难懂;记载黄帝与岐伯讨论医学的《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又似乎与前二者内容重复。三种书的来源好像是同一书,使学医者很难辨别和读懂。于是,皇甫谧立志综合、排比、分析流传的针灸书,删去重复部分,将诸书的相同内容予以归类,结合自己的实践,对精要内容详加论述,于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完成《黄帝三部针经》,又称《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该书共12卷128篇,7至12卷有70篇专论经穴。确定了654个穴位的正确部位,并对人体穴位按头、面、四肢、胸背等解剖部位进行了分类。同时,他还确定了80多个“会穴”、“五输穴”。他在纠正以往穴位错误的基础上,详细记载了各个穴位的别名、所在部位、取穴方法、主治病症、针灸方法、针刺深度、留针时间、针灸禁忌等等,形成完整、系统的经穴学,为学习医学者提供了读本和临床依据。前6卷则是针灸学的基本理论部分,至今还为学医者所重视。
《针灸甲乙经》的另一贡献,就是列出了千余条内、外、妇、儿等科疾病的原因、症状和病情机理,并分类编辑。其中内科43篇,外科3篇,妇科和儿科各1篇,继承和发展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在针灸学、临床医学和古医著的整理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皇甫谧在弟子们的参与下完成不朽的《针灸甲乙经》后,在故乡病逝,享年68岁。他临终遗嘱说:“吾欲朝死夕葬,夕死朝葬,不设棺椁,不加缠敛,不修沐浴,不造新服,殡含之物,一皆绝之”;“气绝之后,便即进服,幅巾故衣,以籧篨裹尸,麻约二头,置尸床上。择不毛这地,穿坑深十尺,长一丈五尺,广六尺,坑讫,举床就坑,去床下尸。平生之物,皆无自随,唯赍《孝经》一卷,示不忘孝道。籧篨之外,便以亲土。土与地平,还其故草,使生其上,无种树木、削除,使生迹无处,自求不知”。他还嘱咐家人,在家中行祭礼百日后,一切停止,不扰世人。因此,谧之墓究竟在何处,至今难以确定。今甘肃灵台张鳌坡的皇甫谧墓,可能是后人修筑的纪念性陵墓。因为他一再嘱咐家人,不得堆土成坟,认为“古不崇墓,智也。今之封树,愚也”。“子童灵、方回等遵其遗命”。因此,其不堆土的墓地今日是很难找到的。
据《晋书·皇甫谧传》载:晋武帝太康三年(公元282年),谧去世,享年68岁,知其生于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他在医学上的贡献,可与其在经济、史学的贡献相媲美。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宋代医学家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明代医学家高武的《针灸聚英》,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等著作,都大量引用了《针灸甲乙经》的内容。今日高等中医院校的《针灸学》以及其他针灸书,都摘录了不少《针灸甲乙经》原文。《针灸甲乙经》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而且早在南北朝时期就传到了日本,唐代时列为日本从医者的必读书。唐代初期,《针灸甲乙经》又传到了朝鲜,也被列为从医者的必读书籍。明清以后,《针灸甲乙经》又传入欧洲和美洲,成为世界医典。皇甫谧还著有《依诸方撰》1卷、《寒食散方》10卷、《皇甫谧脉经》及《论寒食散方》等,可惜均已失传。
皇甫谧一生教弟子较多,“门人挚虞、张轨、牛综、席纯,皆为晋名臣”,挚虞官至太常卿,张轨官至凉州刺史。两个儿子中,以方回较为有名。
综上所述,出身于安定郡朝那官宦世家的皇甫谧,由浪子而成为著名的文学作、史学家,又隐而不仕,授业传子传徒,成为士人的楷模。他关心国家大事,意志坚强,身残志不衰。在著书立说的同时,又博览晋代以前的医学书、药书,结合实际进行研究,整理、撰写出《针灸甲乙经》,终又成为著名医学家,为祖国的中医学尤其是针灸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不仅是一位宁夏的重要历史人物,而且也是西北、乃至晋代中国的一大饱学之士,永远值得我们纪念和学习。
(原文载《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