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塔精神抖擞地前来拜访这位公司总裁,可以说,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伯乐。相互介绍后,比塔了解到总裁是个波兰后裔,年龄四十开外。
总裁试探性地问比塔:“先生,您还记得我吗?”比塔打量了一番,摇了摇头。总裁带着微笑拉开了办公桌中间的大抽屉,拿出了一张满是褶皱的汇票,汇票上附着一张名片,比塔发现名片正是他自己的。然而,比塔对这件事毫无印象,因为他经历了太多的事,何况是这样的小事。
总裁小心翼翼地拿着这张汇票,仔细端详了一番,然后对比塔说:“一晃10年过去了,那时候有很多人在移民局办理工卡,大家你争我抢,终于在移民局就要关门的时候轮到我了。当要交办卡费用的时候我才知道,工本费已经涨了5美元。当时我身上并没有足够的钱,无论怎么求情,移民局都不给办。工卡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因为办不下来就意味着我要被解雇。没想到,你出现了,主动递给了我5美元。我要记下你的联系方式,你就把这张名片给了我。”在总裁的叙述下,比塔好像有些印象了,然后关切地问总裁接下来发生了什么。
总裁继续回忆:“后来,我就一直留在这家公司。工作期间,我发明了专利。慢慢地,我就坐上了这个位置。其实,我拿到工卡后,上班的第一天就写好了汇票,原打算寄给你的,但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一直留在我身边。虽然5美元并不多,但它改变了我的人生。于是,我把它当作了纪念……”
恩情无价,尽管是小小的5美元。只有怀有一颗报恩的心,才能意识到这5美元的珍贵。同时,一个懂得报恩的人,是一个珍惜恩情的人。正是有了这份珍惜,他会更加努力地去工作,从而使生活变得更美好。
一个懂得报恩的人,会受到他人的认可,而一个不懂得报恩的人,只会受到人们的鄙视和疏远。有些时候,这种人还会为此付出代价。
没有人愿意与忘恩负义的人打交道,因为忘恩负义的人是靠不住的。一旦看到了好处,这种人只会顾自己,不会为别人着想。久而久之,这种人会变成孤家寡人,为了短暂的利益而损失了好人缘,这就是代价。
当接受他人的恩情时,不忘报答,做个有情有义的人。其实,做到这点很容易。有些时候,一句表示感谢的话就能做到。在周围的人看来,这是正常的。反之,则会遭到人们的质疑:“这个人怎么这样,连一句谢谢的话都没有。”无疑会影响到自己的形象,不利于以后的交往。
当我们在别人的帮助下摆脱困境时,我们要看到这个帮助对我们的实际作用,而不是去评价帮助本身的大小。只有具备了这种心态,我们在回报时才不会去算计对方付出了多少,而是心甘情愿地偿还更多,这就是回报,体现出了恩情无价。
授人与渔,更受感激
生活中,当有人向我们求助时,我们可以热情地帮助。如果在帮助的过程中,能够让对方从中得到追求幸福生活的方法,这种帮助对我们来说是一劳永逸的,因为对方不会再向我们恳求帮助了。同时,在对方心中,更会深深感激我们,因为我们比普通的帮助用了更多的心思,把对方当成了朋友,是在为对方的前途作打算。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授人与鱼,对方只能享受一条鱼的滋味,一旦饥饿,就会再次需要鱼,还得去请求帮助;授人与渔,对方掌握了捕鱼的方法,不用再去请求帮助,凭自己努力就能捕捉到源源不断的鱼。
有一个可怜的乞丐断了一只手臂,本来更容易激起人们的同情心,然而他来到一户人家乞讨时,这家的女主人并没有产生丝毫的怜悯之心,毫不客气地指着墙角的一堆砖头对他说:“你帮我把这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感到很委屈,气愤地说道:“我只有一只手,你怎么忍心叫我搬砖呢?即使你不愿意施舍,也不能捉弄我呀!”
女主人并没有生气,她俯下身去,只用一只手搬起了一块砖,然后对乞丐说:“你看,一只手同样能够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乞丐愣了一下,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女主人。接着,他俯下身子,用一只手搬起砖来,每次搬两块。两个小时后,乞丐搬完了砖,累得气喘吁吁,热得满头大汗。
这时候,女主人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乞丐接过毛巾后慢慢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女主人又递给乞丐5元钱,这时乞丐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女主人说:“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钱,本身就是你的。”
乞丐看着女主人说:“你给我上了一堂很重要的课,这条毛巾留给我做纪念吧。”说完就上路了。
几年后,那名乞丐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总。
这位乞丐受到女主人的启发,不再以乞讨为生,人生得到了彻底的改变。显而易见,如果他要感激什么人,这位女主人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
有时候,当别人向我们寻求帮助时,我们为了显示热心,把好事做到底,直接把成果交到对方手里。等到下次对方遇到同样困难的时候,还是要寻求帮助,我们还得再次帮助。如果能够把取得成果的方法告诉对方,对方的能力得到提升,自信得到增强,我们也成了对方的老师,得到对方的感激。同时,我们也省下了时间和精力。
有一个叫小梅的漂亮女孩,总是以为自己没有人喜欢,担心嫁不出去。她喜欢做梦,总是想着能和一位潇洒的白马王子结婚,一起白头偕老。她总以为别人都能拥有幸福,而她却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她总是生活在自卑中。
一个周末的上午,这位不快乐的姑娘去拜访当地一位有名的心理学家,据说这位心理学家能解除所有人的痛苦。她来到了心理学家的办公室,心理学家和她握手的时候被她冰冷的手指刺激得打了一个冷战。他仔细打量这个女孩,发现她的眼神异常呆滞,没有一点生机,声音也相当地冷漠。她的整个身心似乎都在向心理学家说着这样一句话:“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女人,没有谁会喜欢我。”
心理学家请小梅坐下,用柔和的声音安抚她。经过交谈后,心理学家渐渐了解了小梅的状况。于是,他对小梅说:“相信我,我会让你获得幸福,但是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为了获得幸福,小梅眼睛一亮,连忙说:“您请说,无论什么条件,我都会答应的。”
心理学家的条件很简单,让小梅去买一套新衣服,然后整理一下头发,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在星期一参加他家的一个晚会。
小梅听后,眼神黯淡了下来,她非常沮丧地对心理学家说:“我这样没人喜欢的女孩,即使参加了晚会,我也还是不会快乐。在晚会上,我又能做些什么呢?”
心理学家告诉她说:“其实你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只要你帮我好好照顾那些客人,代表我去欢迎他们,向他们致以最亲切的问候,让他们晚会玩得尽兴、愉快。如果你能帮我这个忙,我一定实现你的梦想。”听了心理学家的这番话,小梅答应了他的条件。
晚会很快就到来了,这天,小梅着装很得体。她按照心理学家的吩咐尽职尽责地招呼客人。一会和客人打招呼,一会帮客人端饮料,她在人群中忙碌地穿来穿去,完全忘记了自己。她的眼神变得活泼灵动了,她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热情的她仿佛成了晚会上的一道绚烂彩虹,吸引了很多男士的目光。
晚会结束了,有三位男士提出要送小梅回家。在后来的日子里,这三位男士热烈地追求着小梅。最后,她选择了其中一位。在她的婚礼上,有人对心理学家说:“你创造了奇迹。”心理学家笑笑说:“不,其实是她给自己创造了奇迹。人不能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总是怜惜自己,而应该想着别人,去体恤别人。小梅懂得了这样的道理,所以她变了,创造了奇迹。其实所有的女人都会拥有这个奇迹,只要她们想,只要她们敢改变自己。”
小梅虽然一直想追求幸福,希望找到一位理想的伴侣,却不知道如何去寻找。心理学家教给了她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她在没有追求目标的情况下,一下子变成了三位男士的追求目标,圆了她的幸福梦。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虽然这种说法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在有些时候,却是不可辩驳的。特别是面对一些生活中的小事,这句话的预言很容易得到证实。不要觉得善待别人会吃亏,因为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善意对待他人时,我们也会收获善意;当我们用恶劣的态度对待他人时,我们也会受到伤害。
生活中,不乏有人因购物而与售货员发生摩擦,于是纷纷投诉。可是,一位老太太却从来没有这样不愉快的经历。她说:“我从来都不曾抱怨过那些可怜的售货员。因为他们用那种态度对待顾客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不仅我们会遇到不礼貌的售货员,售货员也会遇到更糟糕的顾客。”
接着,老太太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我从来没有遭受过服务不周的情况,他们对我都很友好,当然我也是有意使他们这样做的。每当我走到一位售货员面前,总会微笑着对他们说:‘您可以为我提供一些帮助吗?’经我这样一问,从来没人拒绝过我。”老太太脸上闪出一丝顽皮的笑容。
然后她又继续讲解道:“接着我会马上向售货员说明我对想要买的商品一窍不通,很需要售货员的帮助。小到一粒纽扣,大到一台冰箱,我都这样说。因此,每位售货员都会很开心地帮助我,即使我挑得再久都没关系。”
善待别人,不仅能够体现在我们与人交往时的态度上,也能体现在我们的行动中。做出一些方便别人的事,自己也会得到方便。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有段时间离家远行,在一个偏僻的小镇上体验生活。在那里,他认识了镇长杰克逊先生。镇长性格开朗、为人热情,而且平易近人,更重要的是,他的心地十分善良,因此深得当地人的爱戴和尊敬。
洛克菲勒的住处离镇长的家很近,没事的时候就会站在临街的窗户前欣赏镇长家门口那片花圃上开满的各色鲜花。
不久,洛克菲勒打算离开这里,临走时要去与关心和照顾他的镇长告别。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准备离开的前几天,小镇上开始整天整天地下大雨,于是推迟了行程。
备感无聊的洛克菲勒又像往常一样站在窗户前,目光又扫视到镇长家的苗圃上了。他发现那些来来往往的人们已经把这片花圃践踏得乱七八糟,非常惋惜,一气之下走出家门并站在花圃旁边,指责路人的行为。可是第二天,路人依旧如此。第三天的时候,镇长拎着一袋煤渣,提着一把铁锹走到泥泞的路上,开始一段段地铺路。路面铺好后,人们再也不从花圃上践踏了。
雨终于停了,洛克菲勒要离开了。镇长为他送行时,他问镇长为什么非但不责怪行人破坏花圃反而还为他们铺路,镇长对他说了一句话:“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听了这句话后,洛克菲勒这才理解。
镇长铺好了路,不仅方便了自己,而且方便了路人,也使得花圃不再遭人践踏。如果他既不铺路,又想照看好花圃,只能辛苦地站在旁边,不断地提醒和指责,无疑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善待他人,并不需要付出多少,却能减少很多麻烦。
某个犯人被单独监禁,当局已经拿走了他的鞋带和腰带。这个不幸的人用左手提着裤子,在单人牢房里无精打采地走来走去。他提着裤子,不仅是因为他失去了腰带,也因为失去了15磅的体重。从铁门下面塞进来的食物并不美味,他拒绝吃。当他用手摸着自己肋骨的时候,他嗅到了一种万宝路香烟的香味,他喜欢这个牌子。
透过小小的窗口,这个囚犯看到门廊里的卫兵深深地吸了一口烟,然后美滋滋地吐出来。他很想要一支香烟,于是客气地敲了敲门。
卫兵慢悠悠地走过来,傲慢地哼道:“你有什么事?”他结结巴巴回答说:“对不起,请给我一支烟……就是你抽的那种。”卫兵没搭理他,不屑一顾地哼了一声就转身走开了。
他又敲了敲门,这一次,他的态度是威严的。卫兵急速走过来,恼怒地瞅着他:“你又有什么事?”
他回答道:“对不起,请你在30秒之内给我一支烟。否则,我就会用头撞击这比我脑袋结实百倍的混凝土墙,直到弄得自己血肉模糊、失去知觉为止。如果监狱当局把我弄醒后,我会发誓说这是你干的。当然,他们绝不会相信我。但是,想一想你必须出席每一次听证会,你必须向每一个听证委员证明你自己是无辜的;想一想你必须填写一式三份的报告;想一想你将遇到的麻烦吧——所有这些都只是因为你拒绝给我一支劣质的万宝路!就一支烟,我保证不再给你添麻烦了。”
终于,卫兵从小窗里塞给了他一支烟,然后给他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