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皇宫之内,伯颜恭敬的跪在忽必烈的面前,阿合马是一脸的蔑视,脱脱查拉是一脸的不服气,大殿上的大小平章各院的知事都是冷眼旁观。对南宋的战败太不可思议了,大元朝倾重兵之力会败给宋朝,在朝臣的眼里,伯颜罪该当诛,他坠下了蒙古铁骑的威风。
忽必烈让伯颜起来说道:“丞相没什么罪责,胜败乃兵家常事,我们低估了宋人的抵抗意志,只是丞相有没有什么灭宋之良策呢?”
伯颜说道:“回禀皇上,并非汉人抵抗强烈,宋朝出现的这个蓝玫瑰是最大的障碍,臣以为,只要除去这个蓝玫瑰,大元灭宋易如反掌。”
“哦?”忽必烈惊愕一下,随后点点头说道:“传回的情报也是如此,朕还不相信,一个女娃娃能有多大能耐,是不是宋人自己夸大的。汉人有树立英雄的毛病,岂不知一个英雄,是挽救不了一个朝廷的灭亡的。听丞相一说还真是有这事?那丞相把详细情况说一遍。”
伯颜兵败如此,也没什么怕丢人的。把对蓝玫瑰一战又一战的经过,详细的听说了一遍。这些蒙古大臣也听得心旌摇荡,这个蓝玫瑰果然了得。但是她的胜利主要还是建立的武器方面,另外有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
在大殿上的蒙古文武官员当然也不乏聪明才智之人,把伯颜讲的事情想一遍,也没看出伯颜在什么地方用兵错误,但是确失败了。前前后后在灭宋之战中,投入进去十几万蒙古铁骑。新附军、汉军的伤亡不再计算之列,只是蒙古军队就有十几万,这不能不重视,忽必烈对手下的大臣问道:“各位卿家认为该如何?”
脱脱查拉说道:“皇上陛下,一个小女子而已,臣愿率大军进攻南宋,必灭宋国于临安。”
太史院昭文馆大学士刘文谦连忙说道:“皇帝陛下,不可如此,南宋出此人物当缓图之,臣深解汉人的弊端,皇上只要罢兵议和,南宋必将内乱,古之岳武穆尚不能容,今何况一女子。臣有一策可灭宋。”
忽必烈看到刘文谦说话,和颜悦色的说道:“刘大人有何良策请说出来。”
刘文谦说:“汉人礼教严重,习惯于官斗、内斗,有外面压力,皇上感到危险的时候,就用贤臣、能臣。一但危险尽去,必不容这等能人在朝,特别是手掌军权的武将。这个蓝玫瑰也是如此,根据伯颜丞相所述,看得出来,这个蓝玫瑰几上几下,不为南宋文人所接受,必因为她是女子的原因。现在我大元军压境,临安宋庭不得不用这个女子。大军一退必然不能容她,皇上只要退一步,向宋庭提出议和,不出一年此女必然被夺兵权,如果我们在施加压力,宋朝就可能杀这个人。蓝玫瑰如果束手就擒可成为岳飞第二,如反抗宋必内乱,我们趁势起兵,宋、蓝皆可灭也。”
阿合马以聚敛钱财而为忽必烈所重用,元朝征战四方,所有的钱财都是出自他的手里,因此备受宠信。他对刘文谦这些汉人是十分不满的。刘文谦主张忽必烈行汉政,推行汉人那一套,而汉家文化轻财重义不齿工商业的人。和阿合马这个中书左丞经常发生矛盾,如今听了刘文谦的话,带着讥讽的口气说道:“刘大人说得太对了,这条计策本官也认为可行。”
两个人历来不和,忽必烈也知道。身为君上者,当然不希望他的大臣都是铁板一块,只有双方争斗才有利于君王的统制。这一次阿合马突然赞同刘文谦的计策,忽必烈奇怪的问道:“你也认为此计可行?”
阿合马说道:“皇上,臣认为刘大人这计策一定能行,刘大人就是汉人,他是非常了解汉人的这些德性。汉人多贪财,而忘忠义,只要在宋朝廷中寻几个贪财忘义之人,送点钱财和美女,必然忘记自己的祖宗,会合力为皇上弄死这个蓝玫瑰。”
这一下大殿上的人都明白了,阿合马说的什么意思,蒙古大臣全都是忍不住笑起来。那些汉臣一个个都脸色难看,刘文谦的脸色变成了猪肝,气得一指阿合马说道:“你敢羞辱于我?”
阿合马满脸不屑的说道:“刘大人,我怎么羞辱你了?你不是汉人吗?你这计策不是因为你是汉人才了解的吗?你是汉人,先事金主,后事大汗,不是事实吗?”
“你?”刘文谦的脸色苍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阿合马找到了打击刘文谦的机会当然不能放过。他十分憎恨这些汉人官员,一个个满口仁义道德,只要自己想一个办法给大汗增加税收、填充国库,这些人就大喊大叫的为民请命,还不是因为触怒了他们的利益,伪善的嘴脸。阿合马可是机智得很,他知道皇上重视这个刘文谦,自从汉人最大的大臣王鄂死后,刘文谦已然是元朝中汉人官员的领头人。
刘文谦半天说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大汗陛下英明我等当然追随。”
阿合马说道:“如果大宋皇帝英明呢?我阿合马就是忠于大汗,谁也不在我的眼里,在我眼里大汗永远是最英明的。”
阿合马这是变相的拍马屁表忠心,满朝文武中的蒙古人都一起说道:“大汗陛下英明神武。”
刘文谦被阻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气得直哆嗦。忽必烈也说不清楚,他知道汉人这一套很有效,能统制国家,有利于加强皇权统制,能让江山永固。但是从内心深,处又瞧不起这些出卖民族的汉人。他的内心也是矛盾的,让他一方面推行汉人那一套,施行所谓的仁政,同时又把人分成了四等,对手下领兵大将征伐南宋时,烧杀和屠城又视而不见。
两边争斗都表示对自己的忠心,出言说道:“阿合马,刘大人是与那些宋朝的汉人不一样的,人不能一概而论,朝中大臣还是忠于大元的。”
朝中的汉人大臣一起跪倒,叩谢忽必烈的表扬。阿合马、脱脱查拉和阿里和孝教等人是一脸的讥讽。忽必烈也是这样的心态,没有追究阿合马的责任。对刘文谦说:“就依刘大人的计策,派人出使大宋和他们议和,最重要一点,如果蓝玫瑰再掌兵权,蒙古拒绝议和,必然发兵攻打宋朝,具体如何做刘大人与伯颜丞相商议。”
“是,谢陛下”刘文谦恭敬的回答,皇上采纳了他的计策让他很得意,伯颜问道:“皇上对南朝兵事如何处理?”
忽必烈说道:“为了和谈,给宋庭一些好处,如果宋进兵可退守一步,北方察干部不稳,暂时不易动用兵力。”
“是,臣知道了。”伯颜很感谢皇上的信任。如此兵败并未深加责处,还是给于信任。所以说道:“大汗,汉将张弘范这次功劳很大,此人彼具将才,应当重用。”
忽必烈点头说道:“这个朕知道,封张弘范征南招讨使,汉军大元帅,统领汉军和新附军归丞相指挥。”
“谢皇上”伯颜退下。忽必烈这一次采纳刘文谦的计策,主要还是北方察干部落不满推行的汉制,起兵造反,已经联合了几个部落声势浩大,几天前已经攻占了很多地方。蒙古是元朝的大后方,不能有失。忽必烈调大军前去征讨,所以暂时抽不出兵力南下,只好先采用刘文谦的计策,要不一个小女子,忽必烈未必放在心上,也不会停下灭宋的军事行动。在忽必烈印象中,南宋已经没有什么可用之人,伯颜兵败还是源于轻敌。
忽必烈是知道伯颜的能力的,副将平章阿术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回鹘人阿里海牙都是将才。征战无数的忽必烈有今天成就,不是侥幸得来的,雄才大略和知人善任也是他成功的原因。所以他没有责怪伯颜而是给了他信任和支持。
这让伯颜非常感激,发誓一定灭掉大宋,报效大汗的信任。忽必烈用他的大度赢得了伯颜的忠心和努力。
和刘文谦一商量,立即派出了使臣向宋庭提出议和。
临安大殿上,陈宜中一脸的喜气,对太皇太后说道:“启奏太皇太后,蒙古派来使臣同意和我们议和,两国从新修好。”
太皇太后一愣,马上高兴的问道:“是蒙古提出来的?”
陈宜中说道:“是的,蒙古议和使臣已经到达临安住在驿馆,这是议和条款太后请看。”
说着把蒙古国的议和条款提递上去,太后从邵贵的手里接过来看了一遍,又递给了陆秀夫。这个举动让陈宜中心里不满,这明显的不信任自己。陆秀夫看了一遍,又递给了文天祥,文天祥看完递给了张世杰,最后传到了章严的手里。章严不用看也知道,因为他已经看过了,这样的文件是先到达陈宜中这个左丞相的手里的,他当然也先知道了。太皇太后问道:“几位爱卿认为如何?”
文天祥躬身说道:“臣以为不可以答应?”
没等太皇太后发问,章严不满的问道:“为什么?”
文天祥说道:“这是蒙古的诡计,他们陈兵在我们京师附近,如何能承认所占领之地?那样蒙古不是随时可以进兵京师,另一点,罢兵修好让我们解除领兵大将,这是什么理由?”
陈宜中说道:“和谈就是谈,我们一步不让还谈什么?按文大人的意思,让蒙古使臣回去,告诉他们不和谈了,让他们进兵吗?”
陆秀夫立即打圆场说道:“陈大人,文大人的意思也并非不谈,只是这样的条款不能接受。这很明显,蒙古军是被蓝元帅打怕了,所以才同意和谈,如果我们解除蓝元帅的兵权,那么蒙古还会谈吗?”
文天祥说道:“这是自毁长城的和谈,还谈什么?”
陈宜中不是看不出来,但是不答应蒙古的要求,就不可能和谈成功,蒙古就会再度进攻。已经把蓝玫瑰得罪了,如果蒙古大军再进攻怎么阻挡?说道:“文大人,蓝元帅怎么离开的京师你也清楚吧,你认为蒙古再进攻,蓝元帅会来救京师吗?如果她不救怎么办?既然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解除蓝元帅的兵权进行谈判呢?”
“这个……”文天祥也没把握了。他也不敢保证,蒙古大军再次进攻,蓝玫瑰会不会来救。如果现在不同意和谈,蒙古再度发兵,蓝玫瑰记恨当初对她的排挤,按兵不动怎么办?
陈宜中说道:“本相认为这是个机会,先解除蓝玫瑰的元帅职务,收回印信,她还有徽州军,我们也有了和谈的借口开启谈判。如果蒙古进兵,我们可以随时让蓝大人挂帅出征不也行吗?元帅之职本来就是临时差遣,现在开始和谈,让一个兵马大于帅陈兵在那里,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陆秀夫也希望和谈成功,由于这些事情的发生,他也不敢确定,蓝玫瑰是不是还会像以前一样。但是谁又能保证,蒙古大军会信守承诺呢?躬身说道:“太皇太后,陈大人说得有道理,但是谁来保证蒙古军会信守承诺,如果我们答应了他们的条件,蒙古军不守承诺,再度发兵怎么办?”
太皇太后也没则了,她是非常希望和谈成功。也明白这是蒙古大军被蓝玫瑰打败了,才同意和谈的,不借这机会和谈成功,以后恐怕没机会了。可是蒙古真的不守信怎么办呢?犹豫的问道:“那该怎么办呢?”
文天祥说道:“向蒙古提出他们的大军全部退过长江,放弃占领长江以南的地方,我们就同意和谈,答应他们的条件,否则就不谈。”
陆秀夫也觉得这是个办法,如果蒙古军退回江北,就是再次进攻也需要时间,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也说道:“我也同意文大人的意见。”
陈宜中看到两个人站到一起,他也知道太皇太后很信任陆秀夫,说道:“那就派一个人和蒙古使节谈一下吧。”
太皇太后刚要说话,殿前执事上来跪倒说道:“启奏太皇太后,刚刚接到战报,蓝元帅出兵攻战宣州、铜陵和池州,向西夺回望江、彭泽逼近江州府,蒙古军部分退过长江,部分退往芜湖和建康。”
这一下大殿上一阵乱哄哄的,这可是连着收复三州之地。文天祥大喜,说道:“太皇太后,有蓝元帅的大军进攻之威,我们向蒙古提出和谈更加有利。”
陈宜中不屑地说道:“蒙古提出的是解除兵权,然后和谈,我们正在进兵,蒙古还会相信我们有和谈诚意吗?臣以为现在解除蓝玫瑰的元帅之职,正好显示我们谈判的诚意。”
陆秀夫说道:“我的意见是让蓝元帅先停止进攻,让蒙古退兵,然后再和谈,也可以告诉蒙古人,如果不退兵,我们就继续进攻,看他们怎么办?”
章严连忙跪倒说道:“太皇太后,臣支持陈丞相的提议,因为战火一起,蒙古有百万大军,倾力进攻我们用什么阻挡?只有京师和蓝元帅的兵马,也难挡蒙古大军,上一次蒙古就从海上进攻直逼临安。如果不和谈,蒙古大军从海上进攻,蓝元帅怎么可能挡住两路进攻。那时京师危亦。希望太皇太后以社稷为重,为万民考虑还是和谈吧。”
章严的话让满朝文武都清醒过来,果真如此怎么办?蒙古大军在这面进攻,牵制住蓝玫瑰的徽州军,在另一路全力进攻,大宋危险了。立即有一多半的人跪倒,请求太皇太后答应和谈。
太皇太后头都大了,看来朝中支持和谈的人占大多数。陆秀夫也没什么办法,他承认文天祥说的对,章严说得也不无道理。上一次就是如此,伯颜用十万大军把蓝玫瑰困在广德,张弘范进兵杭州湾,直接攻破外城。蓝玫瑰拼死一战,伤亡过半才击退伯颜,迫使张弘范退兵。如果举国之力再来一倍的兵力怎么办?可是如果解除蓝玫瑰的兵权,连这一点保证也没有了。蒙古再度发兵怎么办?犹豫一下说道:“太皇太后,臣以为可以派一人在绍兴府驻防,防止蒙古军在那里登陆。另外暂时先免去蓝元帅的元帅之职,让蓝元帅继续担任江南东路置制使,领徽州军。向蒙古提出,让他们退出江南之地,看看蒙古怎么答复。如果能退出江南,可以答应他们的其它条件。如果蒙古拒绝退兵,证明他们没有诚意,我们再想办法。”
“就按陆大人的办法办吧。”太皇太后没则了。陆秀夫这是折中的办法,只是免除蓝玫瑰的元帅之职,保留置制使的权力。太皇太后也知道,蓝玫瑰手下的兵力主体是徽州军,并没有其它的兵力。只要是置制使,就等于没有夺取兵权。对蒙古也算有了交代,如果蒙古退回江北,就答应他们的条件,如果不退回再说。所以答应下来,又问道:“绍兴府关系到京师后路安全,应当派谁去守。”
陈宜中说道:“文大人忠义,又通晓兵事可为绍兴知府,判绍兴安抚使镇守绍兴无虑。”
太皇太后也觉得文天祥比较合适,文官领兵权,这是正理。文天祥不像陆秀夫,略懂兵事,就说道:“文大人领绍兴知府判两浙北路安抚使,驻守绍兴,防御京师东面。”
陆秀夫、文天祥明白过来,陈宜中趁机把文天祥弄出了京师。太皇太后已经同意,无法更改,陆秀夫是枢密院正使,说道:“把神襄军调归陆大人指挥,就地组织绍兴厢军。”
文天祥也知道怎么回事,不过为国尽忠,领兵杀敌也不能推辞,只好说道:“臣领旨谢恩。”
太皇太后说道:“参知政事董文炳为正使、中书舍人杨庄奎为副使,和蒙古使节进行谈判,向陈大人和陆大人请示机宜。”
陆秀夫一看两个人就心里发沉,这两个人都是陈宜中的人,可是他势单力孤,又能有什么办法,只要走一步看一步了。对太皇太后说道:“常州为蒙古军进兵的要道,必须有人把守,应派人镇守。臣认为扬州李大人困守孤城已无价值,不如让李大人退守常州放弃扬州,这样也可以成为和蒙古和谈的条件。”
太皇太后已经没什么主见了,这些军国大事弄得她头都晕了,点头说道:“就依爱卿所奏,封李大人参知政事,签枢密院副使,领江南西路安抚使,退守常州。”
大宋朝这边一片忙碌,陈宜中知道陆秀夫让李庭芝回来,是因为他弄走了文天祥,陆秀夫是李庭芝推荐的,李庭芝回来一定支持陆秀夫。不过太皇太后只是让李庭芝驻守常州,并没让入朝,只能是慢慢想办法。
事情终于解决了,很多人都稍微的放下一点心来。
徽州的蓝玫瑰大帅府参谋部和在东区的总管府一片忙碌。新近收复三个州的地方,这些全是江南东路的辖区,人事部会同几个总管在往各州派官员,参谋部在调动驻防部队。广德、宣城、铜陵终于构成了一道防线,蓝玫瑰在考虑的问题是地方制度如何推行的问题。
外面一个人喊道:“圣旨到,蓝玫瑰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