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945300000212

第212章 卑职什么都不要……

“红衣大炮威力确实不小,其射程可以达到一里半之外,其炮弹,可以达到这么大。”

李元庆说着,看着吴襄背后的小屁孩,笑着用手比划了一下。

小屁孩一愣,随即也反应过来,眼睛里闪烁出兴奋的光芒,若炮弹这么大,砸进鞑子的人堆里,该是何等效果?

李元庆又道:“后金鞑子穷凶极恶,但我大明与其对阵,多半都有地利之势。鞑子的凶险,关键在于他们的威势。兵法有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红衣大炮的最重要作用,就是在鞑子威势起来的时候,把他们压下去,让他们害怕,甚至做噩梦。这一来,我军就有了更多的空间和准备,挫败鞑子的锐气,直到最后获胜。”

李元庆也不理会周围众人,几乎是对着小屁孩一字一句解释道。

小屁孩似乎也忘记了周围的环境,恭恭敬敬深深对李元庆一礼,“长伯谢李将军解惑。听李将军一席话,长伯胜读十年兵书。”

李元庆一笑,“也没有这么严重。兵法也是从实践中得来。不要死读兵书,而是要融会贯通,结合实际,这样,你的眼界才会更宽广。”

“是。长伯知晓了。”小屁孩又对李元庆深深一礼,恭敬而又崇敬。

周围众人这时也明白了,李元庆很欣赏这个小屁孩,虽然场合不对,但孙承宗也很喜欢这个小屁孩,这一来,这就不是问题了。

吴襄也有一些诧异。

他这个嫡子,自幼便非同凡人,聪慧异常,一直是他的骄傲,也是他们吴家的骄傲。

平日里,吴襄难免会对他溺爱一点,很多事情,都会将他带在身边,而他儿子也很争气,几乎没有让他失望的时候,孙承宗对他也是极为喜爱。

所以,今天这种场合,吴襄也把他带在了身边,希望他能涨涨见识。

本来,今天算是吴三桂非常无礼的举动了,但吴襄没想到,李元庆不但没介意,反而循循善诱,主动为他的儿子解惑,柔和的去教导他,这……

吴襄虽然滑不溜秋,心思很深,但对他的儿子,却是毫无保留,此时,李元庆能这般,他看向李元庆的目光,也善意了许多。

旁边,祖大寿也是若有所思,李元庆这人,确实有些不同寻常啊。

孙承宗也是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元庆,说的不错。长伯,你明白了么?”

吴三桂忙恭敬道:“阁老,长伯明白了一些,但还有些东西,不是太明白。李将军,我,我能在您有时间的时候,单独向您请教嘛?”

李元庆一笑,“可以啊。不过,我能在这边呆几天,你可就要问阁老喽。”

孙承宗哈哈大笑,“长伯,你还不快谢谢李将军。”

吴三桂虽然年幼,但极其聪慧,他瞬间也明白过来,赶忙恭敬对李元庆行礼,“谢谢李将军。”

原本有些紧绷的气氛,因为小屁孩吴三桂的突然插入,一下子轻松了不少。

一旁,孙元化也对李元庆投来了钦佩的目光,这场‘抛砖引玉’之局,竟然被李元庆以这种手段,悄无声息的化解了。

另一边,袁崇焕也是眉头紧锁,仔细思量着李元庆刚才的话。

与这些北地将领不同,袁崇焕是东莞人,距离澳门很近,他对西夷的了解,要甚于在座绝大部分人。

他也知晓所谓的红衣大炮,事实上,坚城、大炮,一直是他在辽地的思路。

只不过,在之前,他只是有这个想法,还不太整,而李元庆的出现,却是让他将思路整了起来。

虽然他看不上李元庆这些东江出身的泥腿子,但此时,随着李元庆的这个理论,他也开始有些对李元庆刮目相看。

片刻,他笑着对李元庆道:“李将军,如果按你所言,那你认为,一个城池,要有多少门红衣大炮合适?”

李元庆笑道:“袁大人,这件事,应该是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多,有多的用法,少,也有少的用法。具体怎样,还是要根据具体形势来做出判断。”

袁崇焕不由也一笑,“那又该如何因地制宜呢?”

李元庆笑道:“袁大人是南方人,想必也了解一些红衣大炮。这种大炮,非常沉重,移动非常不便。若是财力充足,自然可在城池四门都设置红衣大炮,防守四面。但若财力不足,仅可有一面设置红衣大炮,却也并不是不能防守。鞑子狡诈万分,若是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想些办法了。”

袁崇焕隐隐似乎抓到了什么,不由笑道:“愿听李将军解惑。”

李元庆也不客气,笑着解释道:“卑职虽然没有操控红衣大炮的经验,但在旅顺之战,却有过操控投石弩的经验。若只有一面有大炮,就需要注重大炮的机动性了。卑职的想法,可以设置一些小车。跟马车有些类似,但轮子要更小一些,将大炮置于小车上,以牲畜和壮汉拉扯驱动,若鞑子去北门,便可迅速将大炮转移至北门,去南门,则可迅速赶去南门。如此,即便鞑子变换,我军依然可有足够的应对。”

这种东西,在后世看起来虽然只是很简单的道理,但在这个时代,就像被蒙着一层纸,如果没有人捅破,很难会有人想起来。

袁崇焕并没有实际上的作战经验,即便在宁远大捷中,也完全是笨法子,就是依靠着城坚、炮多,死守而取胜,机动性几乎为零。

而事实上,宁远大捷斩获的鞑子首级,多半都是满桂部砍下来,但到头来,还是有多半,被匀给了无所事事的关宁将门们。

此时,李元庆把这个思路提出来,也是希望袁督师能少走点弯路,即便不能改变什么,起码到之后宁远时,明军能增添一些机动性,也算帮满桂多拉扯一些空间了。

“机动性?机动性?”袁崇焕一直念着这几个字,拍着脑门子。

孙承宗、方震儒、孙元化这些文官们,也都是凝神思虑。

至于祖大寿、吴襄、金冠这些武官们,似乎也想到了什么,桌上的气氛一时陷入了沉寂。

李元庆也不多话,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意,这种几百年后的思维方式,放到现在,他们也得有个接受过程。

既然不能改变大势,倒不如顺势而为,尽可能让局势偏向有利的一面。

毕竟,关宁也是明军。

如果他们能牵扯住一部分后金兵力,对东江各部而言,也是有好处的。

而不是像历史上那般,只是一个个毫无作用、花费巨资的乌龟壳。

小屁孩吴三桂也是愁眉紧皱,李元庆今天带给他的东西太多了,饶是他聪慧异常,但毕竟还是个孩子,又没有实战经验作为依托,在这个时候,只能靠死想。

良久,袁督师率先反应过来,“李将军,本官有些明白了。你所谓的机动性,就是像军兵列阵一样,始终要将矛头对准着鞑子。”

李元庆忙拱手笑道:“袁大人英明,正是这个道理。”

孙承宗不由哈哈大笑,“不错。有元庆在,对我们的思路,将会有更大的开拓。在之后筑城中,也会少走不少弯路。来,元庆,陪老夫喝一杯。”

…………

陪主桌上转了几圈,又跟赵率教单独加深了两杯酒,李元庆这才得以脱身,回到了满桂这里。

满桂一时瞄着主桌那边,忙问道:“元庆,没事吧?”

李元庆一笑,“还好。桂大哥,在这里整不痛快,这边差不多了,咱们找个酒楼好好喝一杯。我请客。”

满桂嘿嘿一笑,“我也有此意。但你来这里,我是地头蛇,理当我请才是。”

李元庆知道,满桂此时的状态,手头肯定不是很宽裕,也不多话,对满桂使了个眼色,率先溜向外面。

满桂紧随其后。

在官厅附近找了个酒楼,两人也彻底放开了,真刀真~枪的‘肉搏’。

可惜,在酒量上,满桂远不是李元庆的对手,又来了半坛子酒下肚,他已经趴到了桌子底下,也没人跟李元庆抢着结账了。

让小二把满桂扶到后面的房间里休息,李元庆也不回官厅了,在满桂隔壁要了一间房,今夜就在这休息。

隔壁,满桂的呼噜声震天响,李元庆也睡不好,索性出来洗了把脸,看看月光,想想心事。

小屁孩吴三桂的出现,让今夜的事情分外顺利。

孙承宗得到了想要的,李元庆也并没有得罪关宁将门,某种程度上,还缓和了一下跟袁督师的关系,在关宁将门里混了个脸熟。

此时这种状态,关宁跟东江基本还处在一条起跑线上。

当然,关宁有孙承宗这颗大树,又有地利之势,在助力上,要比东江强盛不少。

但关宁毕竟只是一地,区域有限,结构有限,而东江,几乎是整合了整个辽地非关宁体系的所有脉络,且比关宁更自由,更开阔,一切大有可为。

孙承宗要的面子、里子,李元庆算是都给了,接下来,就看他能给李元庆什么了。

…………

次日,孙承宗一大早就召见了李元庆。

“呵呵。元庆,不错,你很不错。”老头子笑眯眯看着李元庆,仿似一下子年轻了几岁。

李元庆明了,这是论功行赏的时候到了,恭敬侍立一旁,也不多话。

孙承宗笑道:“元庆,你想不想来关宁这边,我知道,你在旅顺有大功,还是游击,确实委屈了。”

李元庆暗骂孙承宗老狐狸,忙道:“卑职微末之功,不敢受阁老抬爱。毛帅对卑职恩重如山,阁老,卑职这边……”

孙承宗明白李元庆这是拒绝了,有些失望,但又笑起来,东江也是他的辖地,李元庆也还是他的属下,只不过并不是直属罢了,“元庆,你帮了老夫大忙。老夫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说说吧?你怎么想的?”

李元庆忙跪在地上,嘿嘿一笑道:“阁老。卑职,卑职什么都不要。卑职只求,阁老能记得卑职,他日,若是卑职有难,或是犯了什么忌讳,阁老能拉卑职一把。”

同类推荐
  • 天方长安

    天方长安

    大唐玄宗皇帝时期,表面繁华富丽的盛世实则暗流涌动,朝廷内部有一如前朝一般风云诡谲的明争暗斗;山东河南遭遇百年难见的蝗虫肆虐;西部边疆更有大食帝国养精蓄锐虎视眈眈。盛唐该如何渡过这一场不世大劫?史上最大的一次东西大帝国对垒将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展开,又会以一种什么样的结局闭幕?小说在考据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之上,汇入儒释道等神话元素,天上人间,各方英雄,齐聚西域神秘之地,传说中具有神奇力量的天方教和已经融汇于华夏民族血脉之中的儒释道,哪个是更高尚的信仰,哪个可以引发更强大的力量?盛唐的幕布已经拉开,盛大的危险已经到来,谁能力挽狂澜?谁主苍生沉浮?又是谁能做主定下东西方的界线从此两厢安然?作者带你走入那一场改变世界历史、甚至人类信仰的东西方大战,苍茫葱岭之下,四海八荒之中,那一次缘起、那一刹突围、那一场地动山摇、那一回云端约定。
  • 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

    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

    被故宫一片瓦砾砸中,醒来后,成为乾隆时期,那位正处于被“偶感风寒”病逝的皇太子,爱新觉罗·永琏!为何只是乾隆三年,和珅与纪晓岚都已入朝为官?为何福康安只比自己小一岁?貌似,这个清朝的信息,和自己记忆中的清朝时间对不上……
  • 中华史诗

    中华史诗

    古老的中华大地上现今被发掘的每一个族群,都是我们肃然起敬的祖辈。中华历史上的每一个帝王,都是我们应该铭记的伟人。他们的功与过,是与非。都将归结于历史对他们的评判。毫无疑问的是,他们无论怎么都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曾经闪烁,中华的历史也离不开他们。每个帝王,每个朝代,每个年号,以及每个帝王的在位时间和功过是非都集中体现于此。若想了解中华民族,必须品读《中华史诗》。
  • 新精武门

    新精武门

    正史记录着所有人物事件,曾经的峥嵘岁月,人物形象,过往,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贡献不可稍忘。野史小说才是我们真正有兴趣了解过往的渠道,让那些故事不再沉寂,有机会重现人间,铭记鲜活的生命。
  • 明末道士

    明末道士

    土著信道者,遇到穿越者冒充道士,一起拯救南明的故事。
热门推荐
  • 星河迢迢月未歇

    星河迢迢月未歇

    缘起缘灭,花开花落。 她误闯进幽冥,误入凡事纠缠,以为不过都是巧合,结果却是劫数…… 传说,天池能容纳天地浊气,洗涤灵魂,然而泉眼匿迹,干涸万年。六界之中,凝聚天地灵气而生的泉眼,竟化成了形体,遁迹于六界之中。然而一番苦寻,人间危难未解,却再来一难,混沌临世,六界面临巨大浩劫。只有泉眼化身容器才能承载混沌之气,消灭世间浊气…… 为了维护六界秩序,只好踏上寻找泉眼之路……
  • 高考是我生命的全部

    高考是我生命的全部

    高考是我生命的全部,我燃烧我的整个生命和青春,化作一台做题的机器,我要在最后一考中战胜其他无数台相同的机器,用全部的能量换取象征着成功和希望的分数!我想考上清华北大,复旦交大,我不想落榜去扫垃圾!父母不惜花重金,冒着极大的风险为我做一个之前只在猪身上做过的手术,手术名字叫“往猪脑子里装知识”。我的颅骨被劈开,脑子里植入了载有全套《龙门题库》和《黄冈名题》的芯片,从此做题考试有如神助,看起来考上复旦不在话下。但是...故事中总有许多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那么顺利...
  • 姐姐大人吉祥

    姐姐大人吉祥

    这是怎么回事?回国做交换生?那关她什么事?她很忙的,不但要搜集资料对付坏人,而且还要不停地去作案现场采案,本来就够头痛的,还凭空出现个男生!就算你长得再怎么正太,就算你一直眨巴着眼,也别想!别想……别、别想……
  • 万兽图鉴

    万兽图鉴

    荒古世界人兽共存,道尊以兽为师,画下《万兽图鉴》;远古时代有仙师华佗观《万兽图鉴》得悟夺兽血为己用之法;近古有妖尊得《万兽图鉴》而横扫天下;今天,《万兽图鉴》将再次降临人间。
  • 云影令

    云影令

    穿越到异世的青年附身到了一个已经饿死的的乞丐身上,虽然有不好的出身和悲惨的现实,但有着奇怪的系统的陈晨决定在这个剑与内力的世界活出个人样来,在云影大陆上留下属于自己的传说。
  • 海底与棉花的故事

    海底与棉花的故事

    海底搓了搓手指头,点起一根烟,伴随着渐渐升起的烟雾,浓眉大眼的光头逐渐模糊。他陷入了回忆。。。
  • 幸福之家

    幸福之家

    来到了新学校,本以为可以平静过完高中时代,却没想到开学第一天就抽到和那个霸道校草住同一个公寓,而且校草还经常欺负我,害得我成为全校女生的公敌
  • 我的绝色女徒弟

    我的绝色女徒弟

    身陷绝境的秦轩机缘巧合下,获得加持108道封印的神格。收女徒弟就能解除封印,获得神乎其神的新能力?操纵生物!入侵梦境!治愈术!读心术!透视!辐射释放!凭借强大的能力,他左手医尽世间重疾,右手碾压无数强敌,成为神一般的男人!
  • 新区

    新区

    人类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吗?除了地球外还有可供人类生存的星球吗?如果有,它们又在哪里?不要用我们地球上生命形成和存在的传统理论去衡量外星球,因为你已经忘却了他们在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上的不同。大家会经常妄断我们地球的环境是多么的完美:只有一个大气压、适宜的温度、足够的氧气、丰富的淡水……其实,这些标准是地球人类自定的,谁知道外星人会是在什么样的生态条件下生存,也许他们觉得我们地球太冷了呢?又或者太热了呢?或者引力太大了呢?疯了疯了,不疯怎么叫疯萧萧兮呢?
  • 废后为妃

    废后为妃

    那一年,为他,她遭逢剧变,满门被诛!再相遇,她容颜尽掩,一夕间从侍婢到皇后,再到废后,竟被赐他为妃!新婚之夜,她坦诚相见,他却轻蔑冷笑,肆意讥讽,只因,她是别人羞辱他的一枚棋子。她是他的王妃,是弃妃,不被遗忘,却总遭受欺辱奚落。破茧成蝶,待她繁华看尽,绝情绝爱时,薄凉如他,却深情道:“今生,朕独爱你一人!”是以,她回他的,只是唇畔的那抹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