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岛上的机场刚刚建好,作为希望岛飞行培训大队的大队长安志敏没有想到自己学了不过一年多的飞行,他正带着三十多个已经完成理论学习的学员在学习驾驶教六。现在组织却又给了他新任务。那就是培训舰载飞机的飞行员,而且舰载飞机还是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直升机,直-9轻型多用途直升机。
直-9的技术资料倒是给了飞行培训大队一大堆,甚至还有飞行训练培训的影像资料和模拟驾驶仪器。但是安志敏登上直升机就一个感觉,设备太高级了,基本没几个操作仪表是他见过的。这也不能怪他毕竟在新疆安志敏也就飞过了拉3,在延安也就飞过教6,到了希望岛还飞过两次水上飞机。拉3被称为木匠的杰作简直就是由一堆木头,教六还好一点,起码是金属制作的,不过和直-9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比起来也和古董一般。再说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这根本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机型,还好组织上在给了他飞机不久给飞行培训大队安排了六个南洋来的,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和二十八名准大学生。虽然这次安排的这三是多个高级知识分子除了一个叫黄林的学生是理科毕业,其他都是文科生,这个时代大学生属于极度稀缺的资源,虽然都是文科生,但是毕竟都是大学生不是?
直升机飞行组培训组安志敏挑选了包括暂任组长,接到飞机刚刚熟悉了一个星期的大学生马浩在内的八个直升机飞行驾驶人员。说是直升机培训组,根本没有现成的教官,甚至在这之前根本绝大多数人没有接触过飞机,更不用说是直升机了。还好作为马浩等八人作为大学生接受能力比较强,加上有非常直观的实物直升机、系统的教学视频和完整的培训资料,经过半个多月的理论学习和交流再加上一个多星期模拟驾驶,直升机飞行组在黄林的带领下终于进行了第一次试飞,虽然仅仅十五分钟,但却迈出了非常关键的第一步。
其他十民因为身体体检测试不适合驾驶的学生,都被安志敏安排给了负责地勤中队的老战友地勤中队中队长陈御风那里学习飞机的保养维修等工作。现在的飞行地面勤务中队因为两架直升机的到来,被分成了六个地勤小队。两个固定翼飞机机械维修队是第一、第二地勤小队,每个小队的三个小组各负责两家初教6飞机的发动机机械维修和保养。在赵国盛的要求下拆了四台初教六发动机后,这两个地勤小队基本掌握了这款发动机的结构和装配。第三地勤小队航空电子设备保障小队负责希望岛上所有的飞机电子设备的保养和检测,维修现在仅限于简单的仪表更换。不过在赵国盛的建议下还是分成了两个小组,一个小组负责机载和场站通讯设备,一个小组负责仪表。第四小队组要负责机载武器系统的维修、检查、弹药的补充。第五小队是油料保障小队主要负责整个场站的油料管理。新成立的第六小队主要负责伺候这两家直升机,六小队现在是兵强马壮,岛上现在唯二的理科毕业生黄林作为第六小队的队长,手下还有一个从延安抽调的装配经验非常丰富副小队长。这还不算完,手下的十二队员都是地勤中队陈御风队长这次要来高中毕业生和有机械维修经验的人。
其他十六人安志敏当人毫不客气都安排到了初教六学员队。他现在是在和时间赛跑,因为海外纵队的首长告诉他,如果他现在培训的二十多个战斗机飞行员每个都能够在教练机上飞够七十个小时,然后跟随水上飞机的机组进行两次跨洋飞行,组织立刻为航空队配置战斗机。虽然现在为飞行训练大队配备一个专门负责政治思想工作的教导员和两个各负责基础军事训练、生活、后勤副队长,但是安志敏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没办法,在上岛之前他自己的上机飞行时间也才不到一百个小时,所有现在他在教授其他战友飞行的时候,还要加强自己的飞行技能训练。虽然现在延安又抽调了两个在初教6上飞行了三十多小时准教练相对减轻了安志敏的负担,但是想到能有真正的战斗机进行飞行,他怎么能不抓紧时间。
虽然这次新加入了三十多名飞行学员和地勤保障学员,但是好苗子谁也不会嫌多。安志敏在听说从美洲和欧洲来到第二批华侨青年已经上岛了,他就再也坐不住了,毕竟谁也不嫌自己手中的好苗子多不是?第一批因为全是舰艇方面的学员和相关人员,安志敏没有开口向现在负责岛上军事技术人才分配的腾逸风要人。但是现在第二批人到了怎么也不能再含蓄了吧,毕竟当兵的没有谦让这种说法。
腾逸风现在也非常的繁忙,虽然现在上岛的所有人都和纵队签订了保密协议,还有专门的人对军事人员进行保密培训和爱国主义教育,政治思想工作的重点也只是保密和爱国这两项。但是现在腾逸风不但是海校组建工作的实际负责人和世昌号护卫舰的政委,还要负责军事技术人才的分配,他现在是真的感觉自己时间严重不够用。作为有着十六年党龄的老党员,机械理论专业的大学毕业生,还曾经是铁甲车队的车长。四一二后接受组织安排赴海南领导琼崖革命斗争的腾逸风现在真的是不敢停歇下来。组织技术装备革新的太快了,几乎都有让他跟不上步伐的感觉。来到希望岛上后,纵队首长赵国盛专门找过他谈话,希望他能够协助纵队的首长,为组织把握未来海军的思想建设,同时也要成为新装备的技术熟悉带头人。
已经是三十八岁的他不能说还很年轻,但是腾逸风有着一颗热爱学习、实干工作的心。拿到舰艇技术资料后,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他立刻通读了一遍,然后参照实物、结合赵国盛的讲解,他最先弄懂了指挥中心的基本原理和简单的操作方法。在随后的学习中他帮助其他海员安排好生活的同时,努力与每位舰员进行沟通,帮助他们更快熟悉手中的业务。这让腾逸风在战士们中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和很高的威望。
前期海校的主要工作就是搭建领导班子的架子,落实各系教员,教材倒好,基本都是现成的。剩下的主要工作就是组织学员们进行基础的军事训练。
虽然现在的海校是他的工作重点,但是他也没有放弃海上航行指挥的理论知识学习。作为一个海外纵队干部本来就没有什么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之分,再说纵队首长也说了,能够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参加伟大抗日事业,本身就是思想非常进步的表现,至少他们对祖国的忠诚是无须怀疑的,在这个全民抗战的时刻,作为机械专业毕业的政工干部更好自己首先起好业务标兵和技术骨干的作用。作为专业性非常强的现在海军的主力舰艇的政委,腾逸风感觉到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看资料学习、探讨交流,把自己已经搞懂的那部分技术传授给海校的教员和学员成了他现在最重要的工作。
腾逸风好不容易才把这个入党比自己晚五年和自己一样大的飞行大队大队长安志敏同志安抚好,自己看中的海军好苗子就又少了十五个。不过这也没办法,现在海军的舰载机飞行员还在安志敏那里培训着,看来等纵队长回来后自己要打个报告,既然是海军的舰载机怎么能让空军的飞行大队代为训练。
腾逸风哪里知道纵队队部和赵国盛的安排打算,这个飞行训练大队根本就是为未来护航航母准备的飞行培训队,也是海军的一部分。不过这也不怪腾逸风,毕竟现在海军也只有舰艇两三艘,而且只是也才刚刚能够开动舰艇而已,实弹射击的训练根本就没有开始。一艘航母,哪怕是护航航母舰员最少也得八九百名,现在整个海外纵队有远洋经验的海员加上现在的海校学员和教员也不到一千人。不过,海外纵队的一号首长现在到澳洲去了,领走前曾经交代了任务,要海校做好再接待六百名学员的准备。想到这腾逸风的心中简直就是心急火燎,现在海校的教员加上兼职的一共也才不到三十人,现在已经在负责教授六百多名海校学员了,再多一千名?估计什么也学不好了。看来还是要再去和新来的那几个民国海军学校的教员们商议一下,让他们想想办法,哪怕能再多找一个海军的教员也好。对了还有这次从德国过来的那几个潜艇军官让他们兼任教员,在把他们现在还在德国收集海军资料的同僚动员几个过来。时间,培训海军需要的是时间。当然还有人才,还好这次到的人中有六个民国海军学校经验丰富的教员,虽然现在拥有的舰艇技术非常的先进,但是能够多了六个能够进行基础系统海军培训经验丰富的教员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