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迷糊糊中赵国盛听到了一串脚步声,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披上了一件大衣。赵国盛连连责备自己太大意了,虽然接连不断的忙碌让人很疲惫,但要是在战场上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赵国盛转过头来,只见在朱总司令正在为自己整理着身上的大衣。总司令的身后站着彭总、叶总等首长。一见这位慈祥、敦厚的长者,亲自为自己整理大衣,赵国盛连忙站起身来,向总司令敬礼,并向几位首长报告。
“总司令同志,各位首长,军用物资采购任务已经按照计划实施完毕,请您指示!”
“稍息!赵国盛同志,我们代表毛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来看你,感谢你为中国的抗战事业所做的巨大贡献,我代表他们向你致敬!”总司令说完,和几位首长一起向赵国盛敬上一个庄严的军礼。要知道整个八年抗战所有中国军队的弹药消耗仅仅在二十三万吨左右。现在是日本刚刚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这接近两万吨的武器弹药装备对于现在的八路军抗战形式的改变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抗战的初期,可以说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赵国盛连忙用最标准的军礼回应几位首长。看着这些一脸欣喜的首长们对自己投来的赞许的目光。赵国盛心中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连忙在自己通讯员的协助下,撬开身边包装整齐的木箱。只见满箱子都是黄橙橙的子弹,几位首长眼中都闪烁着异样的神采。其实八路军现在最缺少的不是轻武器,而是弹药。这次采购的物资中有接近一万三千吨的手枪、步枪、机枪、迫击炮的弹药。要知道工产党所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在八年抗战中消耗的子弹也仅仅几千万发(两千万-五千万发,计两千-五千吨)其他的手榴弹和**数量和质量也非常的有限。
接着赵国盛又陪同几位首长来到对面的仓库,赵国盛打开库房中的箱子,递给几位首长每人一支八一式自动步枪,然后介绍道:“各位首长这是我们这次采购的八一式自动步枪,他的口径:7.62×39mm,使用钢芯子弹,初速:750m/s。理论射速:600-750发/分,这是他的保险装置,可以进行单发射击,也可以进行点射和连发射击。全枪空重:3.5Kg,非常适合八路军运动作战。该枪配置一把表面镀乳白铬可拆卸匕首刺刀后,全枪长1104mm,他的标准弹匣容量30发,也可以使用班用机枪装弹75发的弹鼓,有效射程单个目标是400m,集团目标是500m。该枪发射的弹头飞行到400米仍可以穿透A3钢板8毫米,松土层40厘米,2000m内弹头都具有杀伤力。自动方式为枪机回转式闭锁。这款步枪的射击精度比较高,在越战中曾经创造过一百多米的距离上,两支步枪压制地方碉堡,使其无法开火的记录。因为采用了和八一式班用机枪通用枪机和枪管,他的使用寿命接近一万八千发。更重要的是他和我们采购的五六式半自动步枪都可以发射90式单兵40mm枪榴弹。因为枪榴弹的弹种齐全,使得他可以在300米的距离内,可以承担打击敌人装甲、工事以及大范围杀伤敌步兵的作战任务。”
总司令一边听着赵国盛的介绍,一边拉开手中步枪的枪机,看到散发着金属光泽枪机,赞叹道:“这真是一把好枪呀!”
一旁的彭总握着手中刚从枪口卸下的的八一军刺,抚摸着锋利的刀刃。赵国盛见状连忙介绍说:“这把刺刀的钢度极好,虽说原设计不是多功能刺刀,但我们以前在部队时经常把刺刀用于挖、刨、攀登,甚至用来撬开罐头。”
叶总提着枪做了一个举枪瞄准的姿势,然后放下枪问道:“小赵同志这次你买回来怎么多装备,对武器装备的使用有什么建议?”
知道这是首长们对自己的考验。赵国盛放下手中的枪,认真的回答道:“对于特勤连武器配备,我是这样设想的,步兵班的班长副班长装备八一式自动步枪担任班属机枪的辅助火力任务,以及突击任务。副班长同时配备枪榴弹,承担敌装甲与堡垒的火力压制和有威胁的装甲目标和工事打击任务。班的火力组配备八一式班用机枪承担敌火力压制与步兵杀伤任务。步兵班的其他战斗员配备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作为杀伤敌人的主要武器。步兵排的正副排长配置八五式冲锋枪的同时配置**,连属火力排配置两挺85式12.7毫米高射机枪、四挺八一式班用机枪和两门63-1式60毫米迫击炮。连属特战小组除了执行特战任务外同时承担侦查任务,武器配置根据作战任务的不同,我的考虑是配置两支85式12.7毫米高射机枪或两只八一式班用机枪、两支85式狙击步枪、其余战斗人员配置85式冲锋枪和五四手枪。连部配置BWT-133短波全段背负电台,各班排配置TBR115超短波小型调频单兵电台。”
“特勤连因为他执行的任务的特殊性,按照你设置的特勤连装备相对于其要执行的任务来说比较合理,火力也非常强大。不过眼光不要局限于你指挥的特勤连,你对整个八路军和新四军的换装有什么建议,也可以说出来供我们参考一下嘛。”彭总也问道。
“报告首长,我虽位卑却不敢忘国忧,对八路军和新四军武器配置我也有自己的设想和建议。按照八路军和新四军现在的规模和武器装备,主要是承担打击敌后防御、守备目标任务和侧翼牵制作战。在得到这批武器以后,我的设想是对八路军的三个主力师的各主力团可以全部换装这批武器。各独立纵队可以使用这次主力师换装下来的武器,在现装备的汉阳造、捷克式和马克沁中挑选性能和状况比较好的武器。其他武器可以交给游击队和民兵使用。”赵国盛想想后回答道。
“赵国盛同志,中央军事委员会研究决定: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整合基地的特勤连与工兵营,组建特勤大队。特勤大队编制为正营级,核员1150人,主要担负358基地的内围守卫任务以及其他特种作战任务。工兵营部分车辆驾驶的技术人员与农垦旅的人员对调,同时配合基地新组建的机械加工部部长陈志坚同志遴选人才组建机械加工部。具体人员和数量由你们三方协商决定。在这一个半月内特勤大队要熟练的掌握这批武器的使用与保养,并开展新武器条件下的所有战术运用磨合训练。一个半月以后,特勤大队除一个连的留守部队外,其他部队由你带领开赴八路军的主要活动区域对八路军的换装进行培训和武器熟悉训练。同志,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呀?”朱总司令问道。
“保证完成任务。”赵国盛激动的连忙向各位敬礼,终于可以开赴前线了,虽然是执行的培训任务,毕竟是离前线近了。
接下来赵国盛非常的忙碌,赵国盛先是配合陈志坚部长将已经基本完成队列训练的中学文化以上与机械有过接触的人员大约三百多人全部选了出来,在八路军原军工人员的带领下分入两个采购的修械所。然后又将具备机械加工能力或从事过相关行业的三十多个大学生、军工人员和原八路军的武器设计加工人员(八路军设计过八一骑步枪、五五式步枪等武器)组成逆向工程小组,开始实验和逆推仿制各项武器及其零部件。
然后赵国盛就开始协调与农垦旅兵员的交换,移交各种建筑设备与车辆。为了加强特勤大队的指挥和作战能力,赵国盛利用新武器装备的**狠狠的勒索了农垦旅。因为农垦旅也是新建单位,赵国盛只是遴选了农垦旅新兵训练中的部分人员,占着自己帮助农垦旅训练的优势,要不是编制限制,赵国盛估计能把农垦旅的好兵苗子给选光了不可。就这赵国盛也不得不把原工兵营的大部分人员施工人员和绝大多数的技术人员,移交给农垦旅新组建的独立工兵团,特勤大队仅保留了一个工兵排的骨干人员。
现在人强马壮的农垦旅,虽然有接近九千人,但叶旅长看到赵国盛的选人方式也只觉得牙痛,心尖也不停的打颤。但叶旅长也明白随着兵员的不断补充,在农垦旅教导营经过三个月培训后,其中大部分有文化的战士都将分配到其他岗位上去工作。但看着这些好兵苗子一个被挑选走,叶旅长还是不得不自我安慰说,还好人不多,也就几百人,选的也多是刚入伍的新兵。
接下来就是新组建的特勤大队进行磨合训练。经过一个多月整合训练,特勤大队的三个战斗连队和一个保障连队在基本熟悉了武器装备后,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了实弹一、二练习射击训练,同时开展营以下各级战术训练。
而特勤大队所属的特战分队在熟悉了武器装备后,在距离大队出发预定时间的前半个月,已经在分队长徐国良的带领下渗透着装,携带电台和赵国盛从现代购买的地理地图前出侦查了。
赵国盛对于这次特勤大队成立以后的第一次行动非常的重视,除了前出的特战分队外。在任务下达后的第一时间就让营部的参谋人员开始制定行军路线、以及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案。随着营部参谋小组制定的行军路线在特战分队返回的各种资料下不断修订与各种应急预案演练结束,特勤大队出发的日子也到来了。
即将牛刀小试的特勤大队,期待着各位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