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赵国盛总算搞定了《特勤连条例》,赵国盛也增长了不少的组织、指挥知识,特别是对实战技能,班、排、连战术更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以前在部队的时候虽然也有接触,但是毕竟只是作为参与者。而现在站在指挥者的角度上,当然有了更多全新的、宏观的认识。不过要想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只有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才能够加深了解,通过不断的与自己所指挥的部队磨合,经过一个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预防同类问题再次发生的过程,才能够正常指挥、谋划。毕竟军事指挥是一门艺术,要想做到如指使臂、运用自如,只有通过无数次的实兵演习、特别是通过实战的检验后才能够做到。而现在的赵国盛却暂时顾不上这些,因为要让特勤连的战士投入训练前面还有很多的准备工作要做,组织、指挥指示只能在工作中慢慢的消化吸收。
358项目基地的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的展开。除了原警卫排担任警戒任务外,现在已经到位的两百多特勤连士兵,加上延安八路军留守部队支援的七八百名战士全成了建筑工人,分成三个班次二十四小时连续不断的施工。
看到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赵国盛作为工程兵出身,他知道长期的大强度劳动,不能让战友们体力过度的透支,项目组严格规定八小时工作制度。为了不让建设积极性高涨的八路军战士们偷着干活,赵国盛和指导员钱国华商议,开办文化扫盲班、进阶班、专业基础班。扫盲班主要针对不识字的战士进行扫盲教育和简单的加减乘除,教员由十多位战士中选出的具有中学文化战友担任,教材以赵国盛从现代找到的专用教材《识字课本》为蓝本,结合时代特点编写成新的具有时代气息的《识字课本》。这本书最有料的就是加入了汉语拼音。进阶班主要是针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战士,主要进行文化、数学等方面的加强。除了文化提高外,主要以开拓视野为主,教学涉猎全球主要国家文化、历史、名人轶事简介,世界科技发展现状简介。数学主要代数和几何为主。进阶班的主要教员有钱国华、林淑慎、和项目组两位医生王斌、章力恒为主,偶尔赵国盛也进行拓展视野讲课。专业班主要学习地理、物理、机械等专业基础,同时还开展日语、英语等语言学习。因为相关专业人员匮乏,赵国盛找来教材,从新花社、抗大、八路军留守处、延安兵工厂等单位聘请了人员现学现教。值得一提的是章力恒医生早年曾在日本仙台留学六年学医,他的日语说的非常好,作了为日语的教员。为了合理安排课程,基地根据实际情况,根据战士们倒班时间,设立每天三轮每轮三个课时的学习班。战士们的有了学习的机会更是热情高涨,三轮培训班经常可以看到战士们除了工作那一个班不能参加外,大多参加两轮学习班。
项目组为了保证战士们的体力,也为了让延安以及八路军、新四军战士过个好一点的新年,赵国盛从现代采购了五百吨大米,五十吨猪肉,五吨鸡蛋,十吨盐,还有十万双解放鞋回来。除食品基地留下一部分和给基地建设的士兵每人发了两双胶鞋,其他物资全部交上级安排、分配。中央组织大批人手把猪肉全部赶制成腊肉,鸡蛋也被做成了盐蛋和胶鞋一起发放到了所有战士的手中,和连队食堂。多年以后很多老战士回忆起来,还是觉得那年吃的白米饭、腊肉和鸡蛋是那么的美味,常常给儿孙们讲咸鸡蛋的故事。甚至有战士把发下来的胶鞋穿的不能再穿了,破烂的鞋帮保存起来见证自己走过的革命道路,讲述自己在抗战中的经历。当然也发生了许多与腊肉、盐蛋,胶鞋有关或因其引起的许多或感人或惊险的故事,但那与本文主题无关,在此不与敷诉。
根据赵国盛等人前期考察,358项目基地建在了林区靠近山边的一个山坳里。特勤连按照整个基地的总体规划都是修建和挖掘一间间窑洞作营房。按照一个班一间窑洞,加上连部、连部物资仓库、卫生所等共挖了三十多间窑洞。
为了施工方便,赵国盛还特意和周师傅商量,采购了数套锻压设备,并通过周师傅的关系联系军工单位开模,从现代购买高锰钢,为战士们挖掘窑洞专门制作了工兵铲。工程期间陆续制作了两千把工兵铲。随着工兵铲生产工艺的成熟,工兵铲也成了周师傅和学员们为八路军、新四军制造的第一款军用产品。在产能满足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后,这种总部首长命名为“抗战铲”的第一代工兵铲,还销售给****的德械师、以及阎锡山、李宗仁的嫡系部队,甚至在法国沦陷后,受欧战的影响工业力严重下滑或被武器弹药挤占产能的影响,还将其出口英、美、澳、加等同盟国国家。
言归正传,项目基地更浩大的工程是要掘进山腹三十多米,首期挖掘一个由八间三百立方米空间的358项目组储备仓库。还好赵国盛从现代购回了十辆核载一点九吨农用车(说是核载不到两吨,最少却可以装载五吨货物),两台五零挖掘机、两台三零铲车,其他的如发电机、电镐、风炮、搅拌机施工用通风设备以及水泥、钢筋什么的更没少采购。还让技工培训班加工混凝土浇筑模车、集成钢模等等。还好赵国盛以前是工程兵出身,隧道掘进技能要点全部知晓,工艺流程也基本全部掌握,可以说这个工程设计基本都是照般赵国盛施工过的某国防工程,当然规模、复杂程度不可同日而语。工艺细节涉及国防机密就不在此一一详述。
连续的采购让贸易公司账面资金几近枯竭。还好社会部最近接连转来药品销售所得的黄金几百公斤,但毕竟不是现金,解不了燃眉之急。赵国盛不得不再次分散在异地出售四十公斤黄金。但这样毕竟不是办法,赵国盛决定忙过这一段一定要找到一个稳妥的黄金变现渠道。
事情太多,赵国盛几乎感觉把自己砍成八块也不够用了。只有选最紧要,而且离了自己办不了的做。比如买了工程机械,为了操作这些机械,赵国盛不得不挑选了三十名汽车驾驶学员,以及十二名挖掘机、铲车操作学员后,自己亲自在独立时空里对学员们突击培训了一个月,总算没有面临有设备没人操作的尴尬,当然因为是在独立时空里,也没有影响工期。经过一个月的培训,虽然学员技术不是非常熟练,但是赵国盛相信这个工程完工以后,这批学员完全可以作为机械操作员的种子,培训出更多的机械操作手,到那个时候就再也不用自己操刀,上阵操作机械了。
忙着培训的同时,赵国盛还主导了特勤连训练场地的规划。还好基地建设项目负责设计、施工的是社会部介绍来的德国归国华侨唐天。唐天是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好像还是梁思成的同学,在德国留学、工作,抗战爆发后毅然回国。有着丰富的建筑经验,要不然赵国盛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许多施工工艺,因为这个时代不具备条件,从现代采购又性价比太低或投资太大,或购买难度太大,基本这些问题都是唐天所带领的施工组解决的。比如进入项目组仓库的施工通道,赵国盛在部队时都是采用的盾构设备开掘通道。唐天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并组织了爆破掘进、嵌模喷浆挂网施工法,大大的加快了工期,削减了造价。这让赵国盛不得不感叹太多太多的人才淹没在历史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训练场,规划在了山坳的空地。这块空地是一块大概有几万平方米不规则长方形,由石灰岩和沙黄土构成的缓坡地。窑洞和项目组仓库施工挖掘出来的石头、泥土全部填埋在这片坡地上,把这片缓坡回填成为了一块三万平方米左右地平地。赵国盛在这片空地与林地连接部分规划了一个连级的山地与丛林战场的战术场地。又在一个不规则的梯形地段规划建设一个五百米障碍场地,现在随着施工的不断进行已经基本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