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写产品经理的文章有人说我写的不够刺激黑的不彻底,我想说产品的成功与否又不是产品经理和设计师背所有黑锅,大家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还是不要黑来黑去了,想想怎么把东西做出来做好是正道。
这一篇我们就来聊聊为什么(产品)设计不受尊重,或者说不那么受尊重。
包益民[1]老师是我非常欣赏的华人设计师,他在2010年TEDx台北的演讲A New Measure for Designers[2]让我受益至今,基于他的这个分享,我来讲讲我的感悟。
包益民在演讲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家LOGO设计很漂亮的咖啡馆,在多方面因素(地点、质量、售价、时间、服务、资金周转、无市场需求等等)影响下倒闭了,而作为对比的旺旺,丑的无以复加的LOGO加上和设计毫无关系的运作方式,年销售额却达到两百多亿。会画LOGO、做杂志,设计公仔的顶级设计师对如何救活一家咖啡馆束手无策。
工具
包益民提出他的观点,将“设计”比喻为“语言”,一种用于传达思维的简讯,有的人打字只是在发信息聊天,而有的人用它写了《哈利波特》影响了一整代人。
同写作一样,设计也是要通过情感化的共鸣来表达想法,并通过这一表达来改变人们的认知和态度从而改变更多,只不过写作需要传达的信息是文字,接收者需要有相应的理解能力,而设计需要传达的信息是视觉语言,接收者只需要看一眼就能了解大概。
在我们平时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开会沟通占据了工作的大块时间,产品经理用口述和草图的方式描述需求,交互设计师画出关键流程和页面来表达自己的理解,之后由视觉设计师将这一理解继承下来变为更明确的用户界面,一步一步用图形化语言将原本模糊的概念变为现实。
如果将设计看做是一种“工具”,那么设计的过程则是熟练掌握“工具的用法”,同行业新人喜欢在简历里写的熟练掌握PS/AI/FW等工具的不同,这里所说的用法是指如何正确的用图形化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让设计稿上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每一种效果都能为一致的目标服务,降低信息接受者的理解成本,提高沟通效率。
在清楚设计只是一种“表达工具”后,包益民认为设计师不要以马克·纽森[3]这样的顶级设计师为榜样,尽管他们一年也能赚上几个亿;设计师应该以乔布斯、麦当娜这样的通过设计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取得商业成功的人为榜样。商业设计师做的事情是以满足人们的特定需求为目标,首先得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人,让自己切身体会到需求的痛点在哪,之后才是懂得用设计语言来提出解决方案的设计师,无需强调自己的设计师身份来让别人相信你更专业。
影响力
假如一家公司在一个产品的所有业务(包括研发、设计、生产、物流、营销、售后等)的投入为10亿,通常在设计团队相关业务(设计、营销)方面的支出仅占一亿,结果显而易见,同其他领域相比,设计师只是在正常的环节做正常的设计,既不会被忽视,也不会被依赖,即便完成了所有的工作来争取最大化这10%的作用,对于整个产品的成功也只是其中一个短板而已,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师所扮演的角色可谓可有可无,影响力自然会没有想象中大。
并且,创意产业是少数只出想法、不投资执行的行业,因为我们不对结果负责,也不对质量负责,目标是让产出物浅显易懂,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人都可以指点江山,用管中窥豹的感性认识来评价你所做的一切努力。
影响力来自于权力和魅力,如果是一个业界知名设计师的作品或者是设计师的级别比接收者高,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得到更多认可,先入为主的权力信任会取代批判性的质疑;而如果是日常工作平级对象或是客户领导,则更多需要依靠个人魅力这种自然影响力,通过展示个人性格习惯、知识水平、生活态度等各种因素,让对方认可你的能力和判断力,进而接受你的想法。
设计无小事,从每一个细节做起,提升个人专业程度,主动承担跨界任务,让合作伙伴相信你能把一切都搞定,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参与到所有环节,了解产品的一切,从而理解设计的价值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让产品产生和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样,设计师的影响力才会逐步提升。
走出设计
设计师的出路何在?当我们在了解设计是工具这一核心之后,设计师就应该发现,我们所需要做的事情不仅仅是设计,正如包益民所讲,房地产公司除了教会别人怎么交易房屋之外自己也投资房地产;银行除了交给顾客如何理财之外自己也进行金融投资;设计师也该如此,除了帮助客户或帮助公司设计产品之外,也应该“生产”属于自己的产品,通过学习设计之外的业务流程来让事业上升到新的境界。
包益民说“我们知道设计,但我们也需要所有其他的东西”。设计师的新标准应该是对设计之外的所有事情都有了解,不是成为更好的设计师,而是更有能力的人,去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人相比,他们会什么,我们就用设计以外的时间去学习,到最后会发现我们在所有东西都会了以后,我们还会设计。
受到这一想法的影响,我在创业期间去尝试了那些之前仅仅耳闻没机会实践的事情,从零开始规划一款产品,计算成本划分版本安排时间表,设计之外自己动手参与开发测试,上线之后联系合作伙伴营销推广,建立官方微博微信维持用户关系,研究数据反馈加速版本迭代,规划项目BP吸引投资,忽悠合适的人加入创业团队等等工作。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又回到了设计师岗位时会发现自己的眼界开拓了很多,看待一个决策不再是从某个“体验”或“功能”出发,更多的把问题放在了目标上,用性价比更高的方案来实现设计,尽量避免团队时间精力花在纠结一些并不是特别重要的问题上,影响产品开发进度。在这之后我发现自己在和产品经理、工程师、市场、运营的沟通上畅通无阻,每一个角色都愿意和我一起讨论他们专业领域的问题,听听设计师的看法,设计方案推进也比之前快速了很多。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对于任何一个未知领域我们都能快速的找到入门的方式,互联网的学习资源取之不尽,可以去看网易公开课、去听斯坦福开放课程、去hackdesign学习设计、去codeschool学习开发,从了解身边人的工作开始,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有能力的人。
注释
[1]包益民,台湾包氏国际公司创办人,台湾《ppaper》杂志创始人。曾任威顿与肯尼迪公司创意执行、智威汤逊公司创意总监、李奥贝纳公司创意总监。2001年被《Archive》杂志评为全球排名第7与获奖最多的创意总监;2008年被国际著名杂志《Wallpaper》评选为亚洲的创意产业经济带来卓越贡献的杰出人士之一;2009年,他成为史上首位获邀担任戛纳广告设计展评审(Cannes Design Lions Festival)的华人。他是唯一一位同时获得美国两所一流设计学院:罗得岛设计学院(RISD)及加州设计艺术中心学院(Art Center)设计学士学位与广告硕士学位的华人。
[2]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2NDU1MDI4.html
[3]马克·纽森(英语:Marc Newson,1963年—),是世界著名的一位工业设计师,澳大利亚人,祖先移民自希腊及爱琴海一带,即是希腊人。他的知名作品包括飞机、商品、家具、珠宝、时装等。在2005年的时代杂志,纽森入选为首100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