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C先生拜托我在阿里巴巴上面找一样东西。他用法语跟我描述了半天,我终于听懂了。我先把他想要的东西大概的描述一下,然后再说我是怎么找到的。
公司的工人在车间里面做活的时候,需要用气动螺丝刀给产品上螺丝。气动螺丝刀有一根导气管,连在供气管上。这根导气管现在是从下面接上来的,工人做工的时候,为了方便,需要把管子折两下,不然会很碍手。这就间接影响了工人的效率和做工时候的舒适度。因此C先生突发奇想,想用一个可伸缩的回力钩子,将导气管挂起来,这样工人用多长导管就拉出多长,不用可以再轻轻一拉,利用回力将管子收起来。
C先生的惯例是,把他的想法跟你解释。当你点头说听懂了的时候,他就万事大吉了。这次也一样。我确信我听懂了他的法语,也知道他要的具体是什么。可是回头坐在电脑前,打开阿里巴巴的网站,却愣了好久:搜索什么关键词呢?回力钩?没有;卷盘?没有;回力卷盘?没有;自动导管卷?没有……我在那里抓耳挠腮了整整两个小时,都没有找到他想要的那个东西,但原因却是:我居然不知道那个东西中文应该叫什么(尽管我也不知道它的英文和法文叫什么)。C先生读完了他其他两家公司的早报,回头发现我仍然毫无进展,有些不满。我跟他解释了我的难处,他说,他知道一个英文词是hose reel,也许搜这个英文词会对我有用。可是搜索了hose reel出来的却是卷轮导气管,管子是自带的,而不是像C先生想要的那样,用我们自己的管子。我没办法,只好问:C先生你是想要用自己的管子还是想用供货商的管子?没想到C先生的回答是:我想要我的工人们工作的更容易更舒服更有效率,仅此而已。
我开始对C先生这样答非所问非常不满。可是回想起来,才渐渐意识到自己早已经走出了象牙塔,走向了十字街头。在学校考试写论文的时候,往往是我们有什么样的问题,由问题才能一步步引出结果;而现如今在这家公司里面,在生产一线,问题往往是倒着问的: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结果?最终的答案已经有了,需要的是如何达到这个答案。C先生说的没有错,作为老板,一切的目的都是很简单的:赚钱。而作为打工仔,我的目的也很简单,满足老板的最终需求。
但是此刻,我不能。我不知道那个东西中文名字叫什么呀!一上午我都快被憋疯了,却还是没有丝毫进展。以至于午休去食堂吃饭的时候,还心存愧疚。
午饭过后,有一个小时的休息。大家往往是在办公室里面闲聊,或者小憩,或者看书。我在那里抱怨今天上午遇到的问题,我对面是一个来做毕业实习的小文员,S小姐。她大三,英语专业。平时在办公室的角色是帮助大飞整理一些文件材料,帮助公司做一些简单的英文翻译,仅此而已。她看到我愁眉苦脸的坐在那里不知所措,便和我聊起来。
“你遇到什么问题?”
我抬头看看她,摇了摇头,又低下头。有没有搞错?我有两个硕士文凭,我都不知道的问题,你能解答么……现在想起来这种自大的想法实在是可耻,不过当时心灰意冷,确实没什么心思闲聊。看见大飞进来了,我便向他抱怨要找的东西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这个问题。
“是什么东西呢?”S小姐好奇。
我看看她,学着她带有浓重广东口音的普通话说:“很难解释的啦,小姐!”口气中的意思是,还是不要来烦我的好。之后我便和大飞解释起来:那是一个带回力的钩子,能够钩住电动螺丝刀的管子,还能在工人用管子的时候伸缩,还能……
“是电批平衡器吗?”
S小姐睁着天真的大眼睛依旧在问我,很显然没有听出我之前口气中的不屑与不耐烦。
“你说什么?”我愣了一下。
“电批平衡器啊,也叫电批拉力器。”
“电批?”
“对啊,就是你说的电动螺丝刀,工厂里面叫电批啊。电批平衡器可能就是你说的东西,我帮你查一下!”说着她打开网页,输入“电批平衡器”,搜索,出来的图片就是我想要的东西。
“你是……怎么知道的?”我有点庆幸她没有听出我刚才话语里面的无礼。
“我?没有啦!我之前在东莞的一家工厂实习做普工啊,流水线上面工人们都用这个的,很好用啊!仅此而已啦。”她仍然天真的看着我。
“谢谢……谢谢哦,”我发现自己除了会说谢谢,已经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解脱自己了。赶快滚回电脑前,搜索选择,不出二十分钟下单,订了一个样品。
C先生回来,我说他要的东西已经搞定了,是S小姐帮忙搞定的。他瞪大眼睛问我:“这和S小姐有什么关系?你是工程师诶!”我说:“没错,可是显然,我的中文要落后于她十几条街。”C先生摇摇头,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
下午要确定一个设备能否用于我们车间,其中一个指标对车间气泵的压强有一定要求。大飞麻烦我去车间调查气泵的气压,这让我又一次感受到学校与工厂的深刻区别。
我进车间问老工人:您手中的电批压强是多少?尽管我用了一个刚刚学会的新词“电批”用来拉近我和老工人的距离,他仍然像看一个外星人一样看着我:“你说什么?”
电批中气体的压强,您知道是多少么?
“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你新来的吧?”
他怎么知道的?“我是想问压强是多……”
“哎呀你好烦,我在工作你没看到吗?这种技术问题你去问拉长啦!”他转过头去,不再理我。
他说的拉长算是工段长,人称宋师傅,我于是去问宋师傅。
“宋师傅宋师傅,请问咱们气泵的压强是多少?”
“你说什么?”宋师傅看我的眼神就像和那个老工人商量好了一样,仿佛这是一个已经沉睡了三千年的问题。
“我想知道咱们气泵的压强,新设备需要这个数据。”
“哦”,宋师傅有些缓过神来了,“大概不到两个‘巴’”。
“那是几巴呢?”
宋师傅顿了一下,仿佛挨了我一拳。“我不是刚说过么?不到两个巴。”
“是啊,但是是几巴呢?”
宋师傅头也不回地走了。
我垂头丧气的走回办公室,带着没有完成任务的负罪感和大飞报告说,气泵的压强“不到两个巴”。
“哦,谢谢。”大飞盯着电脑,头也没回。
我满脑子问号,他明白了?不到两个巴算是什么回答?一点都不精确?我问大飞,他说,许多时候工厂要用的数据并不需要那么精确,就像这个气泵气压,我们要买的产品要求不高于八个巴,因此“不到两个巴”是一个再好不过的答案了。我记得在学校,读数是要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第几位的。重量是3.64千克,体积是6.54立方米,长度是1.9乘以十的三次方厘米。而在工厂,虽然不是所有情况下,但很多时候得到的是一个模糊的答案:大概,也许,差不多,在5和6之间,不多于20。我是工程师,受过五年的正统工程师教育,但这一切,都不保证你能够比一个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老工人知道的更多。
从车间回来,已经临近下班了。C先生又有了新的任务交给我。这项任务需要匹配我们一个全新的产品,形状才刚刚定下来。问题是,就算网上有无数的厂家可以做纸,怎么才能让他们做出我们想要的形状呢?
“两种方法,”C先生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看出来他也很疲倦,“要么你自己设计,要么你找人设计。”
“我可不会设计纸浆托包装。”我坦诚。
“为什么?你是工程师!”
“工程师,不是孙悟空。”
他笑了,拍拍我说,“那就找人设计好了。不早了,先回家吧。”
我心想,今天C先生还蛮体恤员工的,主动让我回家休息。正当我拎着包要走出办公室的时候,C先生叫住我:
“嘿!记得找人设计可不要太贵哦!”
“Oui Chef!你还有什么要求?”
“我要我的产品好看,仅此而已。”他头也不抬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