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有这种心理:自己的东西不好,我怎么抱怨都行,但是外人来说三道四就是不行。记得在国外的时候,可以和外国人开玩笑说中国这不好那不好,但是就是容不得外国人在我面前说中国怎样怎样。我不知道只有我自己这样,还是别人也一样。总之这种心理让我最开始听到C先生说“中国人不可信赖”的时候非常恼火。那个时候我还刚刚进公司,对未来充满了信任。
但是最近的几次和下游供应商的接触,让我对自己当时的恼火变得越来越没有底气。如果说简单的读过一些“经济学”的书真的曾经教给过我什么,那可能就只有“机会成本”了。在和一些小的供应商交流的时候,你会发现你花在他们身上的“机会成本”太大。尽管他们的产品单独拿出来确实很廉价,也能够达到我们的要求,但是可以说为了得到这个廉价,我付出了比它贵重多的时间。当然,我不知道是不是现实世界本来就是这样一个运行方式——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我倒要心灰意冷了。
时间成本高的一个原因,就是许多事情需要重复做好几遍。比如要确认一件事,要发一封邮件,然后再打一个电话。邮件是为了让自己和人家有个留底,而电话才是真正让人家知道这个事情。既然电话这么有用,那就直接公布电话好咯?可是很多网上的供应商却偏偏不留电话,仅仅留一个qq号码,仿佛电话号码就像他们的性别一样,不便于在网上公布。唯一能做的,就是先加他们的qq,等上一段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头的时间,待他们通过了我的好友申请,马上发信息联系要电话号码;他们很多并不擅长打电话,因此我问他们电话号码的时候,他们就像刚见到一个陌生的男孩子的小姑娘,仿佛问他们电话是一件多么不礼貌的事情。他们总会慢吞吞的在qq上面打出一串类似于:“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像我这种急性子,每每遇到这样的供货商,总会在qq上面一下子把我想问的四五个问题一起打出来:“您好,看到你们的供应商信息,想问一下能否定做?有什么材料的?大概报价多少?运费要多少?谢谢。”但是得到的回答往往让我想砸电脑。你明显感觉到那边对着这四个问题反应了一段时间,然后跳出来两个字:“可以。”接着就是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难道一个“可以”就算回答了我的所有问题么?很多情况就像这样,电话能搞定的事情,一定要慢吞吞的聊qq;一句话能搞定的事情,一定要分几句话才能解释清楚。这对我的耐心是个很大的挑战。
当然,这种挑战在询价的阶段还只是刚刚开了个头而已。只要确定了这种供应商,那么就意味着你的漫漫人生路就基本要在拉大锯扯大锯中被燃烧殆尽了。最近公司为了广交会,想为一款新产品做一个架子。这个架子在我来之前就已经进行到了某个阶段,我从中间接手,认识了这个架子的供货商,位于宁波的W老板。W老板做的第一批样品有一点设计缺陷——一个链接处做细了。我于是发了一封邮件,把改进意见提给了W老板,告诉他这个东西很好,“唯一”的问题就是那个小小的链接处,之后又电话他,告诉他留意自己的邮箱。我把需要的直径告诉他,让他仅仅把这个链接处改好,再做个样品寄过来。这个本来只需要不到一个礼拜的样品W老板整整忙了两个礼拜。C先生不放心,让我和W讲,在发货之前,先把东西的照片发过来。W老板“不负众望”,两个星期做好之后,先发了照片过来。我只特意留心观察了之前的那处设计缺陷,这次做的非常完美,因此同意发货。W说OK,今天下午就给你发货!
第二天C老板听完我汇报,问,单号呢?我说什么单号?“他说他发货了,快递单号呢?”我从来没想还要单号,难道还会去追单不成?“不要单号怎么行?他‘说’他寄了,和他到底寄没寄根本没有丝毫关系。只有单号拿到手,才说明他真的寄了!”我还不太服气,太小瞧人了吧,我就不信W老板说话这么不算数?心里这么想,但还是要按照C先生的要求去追单号,结果一问,W老板一嘴委屈地说,哎呀,昨天收快递的没来啊,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没来,所以就没寄。
他还真没寄!?
“没关系没关系,”他反倒安慰我起来,“我今天下午就寄!”“那您寄了之后要给我单号啊!”“好的好的没问题,你就放心吧!”
结果一天结束,仍然没有任何单号。转天再打电话。
“哎呀实在是不好意思,昨天我们这边下大雨,下的好大哦,快递员都没来!今天,今天一定寄!”一天结束了,还是没有单号。那天是周六。这边的民企,周六加班很正常,但是周日大家都是不工作的,我也就没有再打电话催促。不过为了这个事情,我周日却一直在提心吊胆:如果周六还没寄出,看样子周一是收不到了。因为周一C先生要这个东西,如果还没收到,是要拿我是问的。
周一一上班,收发室的大叔告诉我有我的快递。拿过来一看,正是我想要的那个重新做的支架——直到最后一刻W老板寄出来,也都没有给我附上快递单号。拿到东西之后,我迫不及待的想和产品结合上试一下。结果一试我傻眼了:虽然之前需要改进的地方改好了,但是这个倒霉W老板把整个支架的尺寸给我变小了,我的产品根本放不上去!换句话说,也就是原来没毛病的地方被他这次又改出毛病来了。我气呼呼的打电话过去质问,W老板一拍脑门,哎呀,我做的时候应该看之前的图纸的。
什么?!
W老板解释道:“我做的时候,按照记忆做的,结果记忆错了。哎,实在是不好意思,我再给你重新做一下吧。哎对了,你们的尺寸是什么来着?上次给了我不知道让我放到哪里了,再给我发一份吧!”
我十分心虚的把情况汇报给了C先生。他说,寄件之前,他不是给你发了照片么?我说是。他问,你有没有认真看?我说有。他说你说谎。我只好深深的叹了口气——尺寸的大小在图上确实看不出来,但是谁能想到那个天杀的小老板会把尺寸改掉?!我真的没想到他会出这一手啊!
C先生说,如果是他,这样的供应商就不要再合作了,换一家吧。
那就意味着,从一开始到现在的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全部白费了,还要推翻一切从头来。这就是交流的成本——无论中间经过多少挫折,一个月下来,就从结果来看,我什么都没有做。
这,只是故事发展到现在我所经历的许多高成本低效率交流的一个例子而已。类似的故事太多太多。我到现在仍然不喜欢听C先生说中国人不可信赖,但却感到无力辩解。当然,我只能证明这样的供应商存在,却不能说我所接触的下游供应商可以代表全部,事实上我也见到一些行业标杆式的企业。我这里想说的,也许只是对日常工作的一个抱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