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在百年前初定国本时。太祖太宗皇帝未雨绸缪。凭借手下兵将因从龙之功而产生的激昂斗志。
直接把这个边境线定在自己谋划的位置。如此天下兵事地利,大明独占十之八九。如此一个超级王朝的
雏形便出现了。然后王朝鼎盛便指日可待。只是大明北疆的情况,却让那位雄才伟略的开国皇帝感觉有
些无计可施。
北地苦寒,能占却不能守。一为地势,二为气候。迁民填镇却也不适合。
因为中原,巴蜀之地久经战乱早已破家无数,人口骤减。虽然不至于十室九空,但也强不了多少。
所以收拢的流民必然需要留在富庶之地休养生息。
但是,北地游牧部落民风彪悍,而且由于部落势力驳杂,部落之间的征伐尤其惨烈。为了争取生存和繁衍
的权利,所有控弦之士皆悍勇,贪婪。纵骑南下劫掠中原。这事更是家常便饭。所以北境边防的重要性,
不让社稷。
太祖太宗皇帝也想一战而进全功,但是游牧民族的机动性太过灵活迅捷,而且往北之境太过纵深。广袤的
牧马之地让游牧民族进退自如。即使不惜国本****远征灭其一族,但只要再过一个二十载的轮回。便再度
死灰复燃。
最后,太祖皇帝下面的小弟,一位黄姓战功彪炳的军帅上折进谏了一个中庸之策。虽称中庸,却也是时下最
合适的选择。太祖皇帝欣慰纳之。为示嘉奖,生其一阶爵位,擢升二等侯。称号。宣武侯。
那位黄姓新晋二等侯给的拒北之策很简单务实。如下:
北疆边境可趁之地甚广,妄图天堑以拒北,实不可得,且北寒之地不产谷粟,遂绝聚民经营缓图之策。
一不能拓疆土,二不敢南退据险,不若,只择关键之处立四五前哨兵站,方圆坚壁清野。广挖陷马坑。
此城关做大型哨站之用,当中将士无需死守,事不可为之时再轻装出城,又可侦查,骚扰,拖延,疲兵。
以图后谋。
于此,北疆拒北策暂定。
如今,距当初实行拒北策已是百年时光过去。
期间北疆虽无千人以上规模的战事。但对于一直生存在国门之外的斥候军来说,却也没有一个安逸的时候,
如此,让斥候军的血性战力得以传承延续,
而且另人意想不到的是,因为一些跨境商户的聚拢和发展。给造成不毛之地的最前线带来了勃勃生机,更把
国门平阳关往北五百里之遥的一个兵站,逐渐发展成了一个有数千人口的军镇,并且还按县城的规模筑造了
城墙。
城墙合围之时,朝廷下旨赐名拒北城,并诏曰,城自治,不赋。
朝廷最后还派遣两千甲士帮助守卫该城。经过王朝之民的百年经营。
如今的拒北城已经是拥有上万人口的高墙坚城。
牢牢地扼住了狄胡南下的咽喉。
先生潤墨勾风月,武夫沙场说风流。
美人江山皆色秀,岂能秀色与胡仇。
汉民不谈风与骨,文武事国“将无同”。
胞泽众众轻阎罗,先饮酒来再饮红!
天圣末年,大雪初融。狄胡集全族之力,合兵十万众,以雷霆之势寇边。
临拒北城,阖城军民一心抗贼。甲士先亡民亦不惜身。刀斧加之体肤不让方寸。
袍泽一万二千三百七十八人。无有怯贼,慷慨赴国难。
月余之时,城破。胡寇大怒,以万余头颅驻京观。游骑主将郑军之头颅置于京观之顶。
全国大哗,克贼之情汹涌。
京城,宣武候府。小侯爷黄峰站在香案前,一只手端着一只酒杯,酒杯中盛满了灼烈的水酒,这种略带浑浊的烈酒却不是
什么琼浆玉液,反倒是街坊邻里人人皆能饮用的廉价酒水,士大夫之流却是万万不会品尝分毫的。之所以此刻出现在小侯爷杯中。
却是因为这中名为“江湖醉”的浊酒,是小侯爷与郑军郑将军初识之时把酒定北疆的怡情之物。
一寻常酒家,一壶“江湖醉”。一碟用来佐酒炒花生。两位忘年之交。豪情壮志地为祖国策定北疆。
酒空人散,便是十年生死两茫茫。
小侯爷慢慢把杯中酒倒在香案前,目中含泪,面朝北方缓缓下拜:
”郑兄,不想当日一别却无再见之时。为何不听小弟之劝。暂离危地。
我等早有预测,胡寇遭此天灾。至此生死存亡之计,必将摒除内嫌,聚合成匪,料若胡寇之势必不同以往。何苦要以螳臂当车。“
说到此时,小侯爷亦是泪流满面。继续哽咽道:
”小弟知你所思所想,胡寇出奇不意,妄图趁王师不备之时,以雷霆之势劫掠京州之地。你们是用血肉之躯为王师争取调度之机啊!
“
小侯爷忽然仰天长笑,笑中却带着无尽的悲伤。:
”哈哈哈,可笑朝中众位宰辅之臣,国之肱骨。却无一警觉,反而以瑞兆示上。延误军机。才招此大祸,郑兄!你死的冤啊!“
笑毕。状若疯癫的小侯爷忽然整肃衣襟,一字一顿地对着北方立誓:
”我大明开国宣武候第4世孙黄峰在此立誓,此仇不报,绝无罢休。天地共鉴!“
天圣末年秋,胡寇之势已成。北地坚壁清野民不聊生。胡以骑兵呼啸京州之地。
京州府衙千里告急,催兵来援,帝召军机各将,无有敢为帅者。
翌日,开国宣武候四世孙黄峰直上金銮,请将出征。殿中推演慑服全场。
于此,黄峰以不满双十之身立二十万王师之帅帐。
天圣末年冬,王师北上寇胡。
同年,仁宗驾崩,黄帅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未还京以尽臣孝。
新帝莅位,号嘉庆。帝迁怒于黄帅至京中叵测之局未能勤王保驾。发诏召回。帅未允。
朝中宰辅为帅陈情,奏曰北疆之凶险,帝方不愠。
嘉庆元年,黄帅使策诱敌深入,大败胡寇于京州与河南府边界。斩首三万余。
嘉庆二年,黄帅假意暗通胡寇一部,于拒北城墟再斩首屋万余,并以寇首驻京观以敬英灵。
至此,胡寇已无再战之力。
嘉庆三年,黄帅兵分三路直捣黄龙,沿途胡族之男子逾轮皆斩。于此北境百年再无胡寇之虞。
嘉庆四年,王师还京,帝亲迎出城。王师上下除黄帅皆有厚赐。黄帅上缴持节军令。青衫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