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52500000036

第36章 认识自我(10)

宋哲宗赵煦即位时,年龄还小,由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的叔叔高遵裕在带兵西征时违犯了军法,被罢官。宰相蔡确为了献媚讨好,请求太后恢复高遵裕的官职。高太后说:“高遵裕在灵武打仗时,违背法令,使上百万官兵死在疆场,神宗皇帝因此一病不起。他的罪过太大了,不杀头已是侥幸了。我哪里还能照顾私情,违背天下人的意愿呢?”高太后如此圣明,即使出现一百个薄昭、田鼢之类的外戚,也是没有用的。

宋神宗赵顼在位时,支持王安石变法。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天气出现了多年以来没有的干旱,危害了农业生产。赵顼十分很着急,他认为是变法惹恼了上天,便想把一些变法法令废除了。王安石的性格是很固执的,他很生气,与神宗进行争论。宋神宗说:“最近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担心国家是否稳定,害怕继续推行新法将更加丧失人心,以至于向我哭诉,我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

王安石说:“我知道,两宫所说的话都是外戚向经、曹修说给她们的,外戚的话是不能听的。”这时,王安石极力推行新法,给人民带来了危害,向经和曹修能够向母后进献忠言,可以称得上是贤明的外戚,但他们的主意被王安石否定了。假如王安石遇上汉代的薄昭、田鼢那样的外戚,又会怎么样呢?

外戚干政,在中国历史上本来就是最自然最普遍不过的事情。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中国的政治是“人情政治”,而外戚又正是因人情而连接起来的,所以,外戚干政是特别符合中国的历史国情的。至于人们认为外戚不得干政,道理也是再浅显不过的,那就是因为天下是男人的天下,外戚,总是通过女人联系起来的!

一言决定生死

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人看来,具有截然不同的含义,在人际关系和政治问题上尤其如此。智者与愚者,表面上无法分辨。一般情况下也无法分辨,只有到了关键时刻,才会显现出来。

宋朝的时候,大强盗张海,势力十分强大,他将从高邮城经过,高邮城的知军晁仲约再三考虑,觉得自己无法抵御这些强盗。于是,就采取了一个十分精明的措施,晓谕郡中富裕百姓,让其拿出布帛、牛羊好酒,迎接、犒劳张海。事情传出去,朝廷里文武百官都非常生气,皇帝也十分震怒。富弼提议诛杀晁仲约。范仲淹说:“按郡县的兵力和武器,足以战胜这帮强盗,守住城池。晁仲约遇到了强盗。按理说应当抵御。反而贿赂他,依法当诛。可是现在高邮既没有士兵、又没有武器。况且老百姓都觉得宁愿大家凑集些财物,免于被烧杀抢劫。他们对晁仲约的决定肯定是很喜欢的。杀了晁仲约,不符合制定法律的本意。”宋仁宗听后,就放过了晁仲约。富弼十分气愤,他对范仲淹说:“我一要依法行事,你就多方阻挠,今后要我还用什么来整治众人?”范仲淹私下里对他说:“自从本朝开国以来。还未曾轻易诛杀下臣,这是积盛德的事情,你为何要轻易破坏了这一德行?如果以后皇帝杀人杀顺了手,恐怕我们这些人也性命难保了。”富弼觉得他是在胡说,不以为然。

等到二人出巡视边防,富弼从河北返回京都,到了京城大门。却不准他进去。他无法猜测朝廷的意思,整夜忧虑不安,在床边踱来踱去,不由得感叹道:“范仲淹是个圣人啊!”

狄青是宋代名将,他任枢密使的时候,自恃有功,十分骄横。但他有一个好处,就是非常爱惜士兵,士兵们每次得到军衣、军粮,都说:“这是狄爷爷赏赐给我们的。”朝廷觉得他危害了皇帝威信,对此极为不满。当时,文彦博(封潞国公)执掌国事,他建议派狄青作两镇节度使,让他离开京城。狄青在皇帝面前陈述自己的意见说:“我没有功劳,怎么能接受节度使这一职权呢?我没有犯错误,为什么要把我调到远离京城的地方去呢?”仁宗皇帝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就向文潞公转述了狄青的话,并说狄青是个忠臣。

文潞公说:“太祖(赵匡胤)难道不是周世宗的忠臣吗?但他得了军心,所以才发生了陈桥之变。”仁宗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已经同意了他的意见。狄青一点也不知道这些事,又到中书省去为自己辩解。文彦博直视着他回答说:“没有别的原因,只是朝廷怀疑你罢了。”狄青听了此话,吓得倒退了好几步。

狄青离京作了节度使,朝廷每月两次派遣使者去慰问。狄青一听到宫廷的使者来,就整日惊惧不安,疑心重重。不到半年,他就发病身亡了。这一切是文潞公的计谋啊。

富弼也算是个不凡之辈了,但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与范仲淹相比,实在是不能相互比较了。这倒不是说范仲淹善于自保,关键是范仲淹能够从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法律的精神办事,符合真正的理想意义上的“法理”,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至于保全自我,其实只是这样处理问题的必然结果。

文彦博也是宋代的著名宰相,但他的作为不仅不能望范仲淹的项背,就是与富弼也无法相比。一言之间,就可决人生死,为大臣者,岂可不慎乎。

文化巨人的政治思想

苏轼是诗、词、文、赋、书、画的全能文化巨人,在中国文化史上,几乎无人能与他比肩;而在为人方面,他的正直、善良、坚韧,尤其是屡遭贬谪,亦为千古罕见。

苏轼果真是一肚皮的“不合时宜”,新党当权他反对新党,旧党当权他反对旧党;新党上台贬他,旧党上台也贬他。他的一生命运多舛,并非由于他命运不济或是不通世务,其根本原因在于他正而且直。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屠夫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伟人苏轼对他的弟弟苏辙说过的一句话。用这句话来描述苏轼的一生,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在中国历史上,的确充满了阴谋和鲜血。但历史毕竟还是公正的,如果历史全让那些搞阴谋诡计的无耻之徒占去了,中国的历史就不会如此延续下来。

在“山不高而秀,水不深而清”的四川眉州,公元1036年(宋仁宗景佑二年),城内苏家诞生了一个婴儿,其父苏洵抱过婴儿,忽见婴儿背上赫然生着一颗黑痣,惊喜地对夫人说:“夫人,你看孩子背上的这颗黑痣,生在正中,犹如太空中的星斗,兆应才华横溢,如江水浩荡,不纳浊流,日后必可成材,充当国家的栋梁。”待苏洵仔细观察孩子的面部,又不禁心头一沉,但见天庭饱满,鼻如悬胆,尤其是一双眼睛,犹如两泓山泉一般。神采飞扬而又清澈见底。苏洵好久才对夫人说:“这孩子性格豪放,锋芒毕露,不通机变,日久必定遭人口舌之诬,一生恐怕多有磨难了。”

这也许是后人附会吧,但无论如何,苏洵的话准确地预见了这孩子的一生。这个孩子,就是北宋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苏轼。

苏轼自幼极其聪敏,不仅博学多才,对于人情世故,也能触类旁通。十一岁时,他应父命作了一篇《黠鼠赋》,极富说明力,兹摘录如下:

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囊中空,声在囊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死耶?向何为声,岂为鬼耶?”复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轼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囊中,囊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求形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拢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如处女,恶其为智也。”

坐而假寐,私念其敌,若有告余者,曰:“汝唯多学而识之,望道而未见也。不一于汝,而二余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壁,而不能无失色于破釜;能缚猛虎,而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而出于汝而忘之耶!”

予俯而笑,仰而觉。父翌日使作其文,故记之。

从这篇幼年的文章里可以看出,苏轼绝非一个死板迂腐的学究,对于世态人情,乃至于从世态人情上引申出深刻的哲理,苏轼是深有心得的。因此,当苏轼踏上官场以后,他不是不懂“为官之道”,而是把官场看得太透,把那些争名逐利之辈看得太透,他们的一举一动乃至微妙心态苏轼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但只有一点,就是苏轼决不同他们同流合污,只是为国为民着想,为正义着想,而不去屈就阿附。

在全国选拔进士的会考中,苏轼以《刑赏忠厚之至》论的论文获得了欧阳修等主考官的高度赞赏。在这篇文章里,他充分表达了自己的爱国爱民之心,并言辞铿锵,文气充沛,尤其是能不拘古法,活用典故,更使审卷官们惊喜不已。欧阳修见卷子独占鳌头,便想评为第一,但又怕这卷子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为,评为第一会被人猜说,就判为第二,等开了封卷,才知是苏轼的试卷。在礼部进行的口试复试中,苏轼以《春秋对义》获第一名。

后来,欧阳修在读苏轼的感谢信时,十分感慨地说:“捧读苏轼的信,我全身喜极汗流,快活呀快活!此人是当今奇才,我应当回避。放他出人头地。请大家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没有人会再谈起我!”当时,欧阳修文名满天下,天下士子的进退之权也全操于欧阳修一人之手,欧阳修这么一句话,苏轼之名顷刻间传遍全国。“出人头地”这一成语。也就是从这里来的。

在历任了凤翔签判等几任地方官以后,苏轼在公元1069年(熙宁二年)又回到了开封,仍入“直史馆”供职。在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准备实施新法,这样,在朝廷之上,就形成了新党和旧党两个派别。

旧党是反对变法的,其代表人物是司马光,司马光不仅是一位声望很重的元老名臣,还是一位大学者,重要的史学著作《资治通鉴》就是在他的主持下编写的。新党是坚决主张变法的,其首领是宰相王安石,王安石也是一位学者、诗人。由于当时王安石急需选拔支持新法的人,一些见风使舵的势利之徒趁机而上,骗取了王安石的信任,如谢景温、吕惠卿、舒亶、曾布、章惇等人都被提拔上来。王安石的这种急不择人的做法,不仅使苏轼遭受了残酷的迫害,对他自己来说,既种下了导致变法失败的祸根,又使他个人遭受这帮小人的谄害。

对于这“两党”,苏轼在个人感情上并无偏爱。他同司马光的交往很深,关系很好;对王安石,他与之同出于欧阳修之门,也能推心置腹;无话不谈,因此,在这两派势力之间,苏轼决不会因为感情去偏向任何一方。既使苏轼对一方有着感情,他也不会因为私人感情而去掩盖自己的真实观点,说出违心之论。

在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率领新进之人,气势很盛,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要一改旧制,推行新法。但苏轼觉得王安石不论在具体的改革措施还是在荐举人才方面,都有许多不妥之处,不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朝廷的团结,所以,他对王安石持激烈反对的态度。对于王安石废科举,兴学校的改革措施,尤为不满,他上书神宗说:“选拔人才的方法,在于了解人才;而了解人才的方法,在于能考察人才的实际情况,看其言辞与行为是否统一。……希望陛下能够考虑长远的事情,大的事情,不要贪图改变旧法,标新立异,乱加歌颂而不顾实际情况。”神宗听了苏轼的话,觉很有一定的道理,便又召苏轼询问说:“今天的政令得失在什么地方呢?即便是我的过失,也请你指出来。”苏轼说:“陛下是个天生的明白人,可以说是天纵文武,不怕遇事不理解,不怕不勤恳,不怕做事没有决断,怕的是想急于把国家治理好,办事太急,太容易听别人的话,提拔官员太快。希望陛下能采取安静沉稳的态度,等待人、事之来,然后再慎重处理。”

司马光像

神宗听了,觉得苏轼对当时情况的看法很有道理,就接受了他的建议,没有批准王安石废科举、设学馆等新法。

司马光知道了苏轼的态度以后,非常高兴,以为苏轼是他的一党,对苏轼大加称赞。当不久王安石大张旗鼓地推行经济方面的新法时,司马光着急了,他紧急搜罗帮手,想阻止王安石的新法。

一天,司马光找到苏轼,未经试探,开门见山地对苏轼说:“王安石敢自行其事,冒天下之大不韪,实在是胆大妄为,我们要联合起来,一起讨伐他!”苏轼笑笑说:“我知道应该怎么做?”司马光以为苏轼要坚决反对王安石,十分高兴,紧接着追问说:“那么,您打算怎么办呢?”苏轼十分严肃地对司马光说:“王安石改革时弊,欲行新法,也是为国为民着想,是为公不为私,从大局来看,有值得称道之处。但其新法,确有祸国殃民之害,我才加以反对。至于你那‘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信条,比起王安石的新法,更是误国害民之根!”

司马光听了,勃然大怒,高声骂道:“好个介甫(王安石之字)之党!”拂袖而去。从此,司马光也恨上了苏轼。

苏轼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抱着一颗为国为民也对皇帝负责的赤子之心,在两月之内,写了《上神宗皇帝书》、《再上皇帝书》,对王安石的新法进行了全面的批评,引起了朝野的震动。苏轼把这种改革,比作皇帝在黑夜中骑着快马驰走,群臣不是去为君主探明道路,而是在背后猛劲地打马,危险之至,并要求神宗解鞍下马,喂马蓄锐,天明再行。王安石的新党知道了这些,可谓恨得咬牙切齿。王安石还算是个君子,但他手下的那帮党徒,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整治苏轼。

王安石像

一天,王安石派谢景温把苏轼请来,要与他面对面地做一次“深谈”。王安石怒责苏轼说:“你站在司马光一边,指斥新法,是何居心?”苏轼一听,火往上冒,反问道:“你这话从何说起?”王安石说:“仁宗在时,你主张改革时弊,反对因循守旧,是何等坚决,现在我行新法,你为什么要伙同司马光来反对我?”苏轼怒道:“你口口声声说我同司马光站在一起,可知我也反对司马光的泥古不化?你不审时度势,反倒急功好利,冒然推行新法,必遭天下人之拒。”就这样,两人的谈话破裂了。

不久,王安石新党中的重要成员谢景温上书诬告苏轼,说他扶丧返川时,利用官船贩运私盐。后虽经查无此事,但苏轼已厌恶了朝廷的党争。想到外地去任地方官。这时,新党正想排斥异己,就把他贬到了杭州,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徐州辗转数年,兴水利,救水灾,为民做了许多好事。公元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又从徐州迁至湖州。这时,朝廷里的斗争也很激烈。王安石提拔起来的一伙人,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熙宁八年二月,王安石被神宗复用,任他为宰相,吕惠卿多年的蓄谋化为泡影,为了当宰相,吕惠卿竞把他和王安石的私人信件交给了神宗。吕惠卿本是靠阿附王安石才当上副宰相的,因而,两人的来往信件很多,在王安石写给吕惠卿的信件中,有的用了“无使上知”的字样,神宗一见,觉得王安石在搞阴谋诡计,十分恼怒,就罢了他的宰相职务,命其永远不得返朝。这样一来,过去曾经支持过王安石变法的“新进勇锐”之人吕惠卿、李定、舒亶等人就独霸了朝权。

同类推荐
  • 如何让我在学校人气最旺

    如何让我在学校人气最旺

    《如何让我在学校人气最旺》借着生动有趣的解说,加上众多的名人故事或者是生活中学生身边的例子以及名言警句等,向您揭示受朋友欢迎的秘诀和不受朋友欢迎的原因,让您逐渐融入到学生的状态中,有效地去指导学生去明白受朋友欢迎的秘诀。
  • 向哲人学为人处世

    向哲人学为人处世

    本书从历史哲人为人处世的种种故事出发,总结了为人处世三大重要方面的经验。内容包括:培养强者心态、培养助人成功的品德和修身养性享受生活。
  • 柏拉图对话录

    柏拉图对话录

    本书分为人与人生、婚姻与家庭、爱与爱情、情感与心灵、知识与真理、道德与修养、政治与经济、法律与正义以及柏拉图年谱等内容。
  • 生存的探索

    生存的探索

    马斯洛人格动机的理论大多以笔记、谈话、试验、演讲的方式阐述的,整个思想显得比较分散,时间跨度较大,缺少集中归纳总结,而且引用了很多比较晦涩的人物和内容,致使我们一般读者难以全面掌握马斯洛的深刻思想,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斯洛的人格动机理论,本书在马斯洛著作《动机与人格》和《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基础上,根据一般阅读习惯,结合现代成功励志思想,进行条分缕析和归纳总结,采取通俗表达的方式,既突出了马斯洛的人格动机理论的思想,又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掌握和运用。
  • 跟清华名家学做事

    跟清华名家学做事

    本书为你讲述了众多清华名家的故事,我们在读这些名人故事的同时,能感受他们的精神,学习他们做事的方法和优秀品质!
热门推荐
  • 带着天灾打江山

    带着天灾打江山

    (玩家肝帝)曹操:我随机人物是曹操哈哈哈。(玩家肝王)张让:挖槽杂家跑哪去了。(玩家丑女无敌)蔡招姬:噢我的傲然身材;。这是一个穿越者带着一群玩家天灾纵横三国脚踢四姨称霸全球的故事
  • 桀骜之剑I刺客

    桀骜之剑I刺客

    我是个没有感情的刺客大师,带着一群不正经的小姑娘混迹于这个不正经的世界。日更4k,关注收藏不迷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将军帝后

    将军帝后

    庆正帝三十五年皇帝崩逝朝堂一时风起云涌病弱多年且偏于权利中心的六皇子意外登基更令世人瞠目结舌的是小皇帝所娶正妻竟是他的淑嫂那位战功赫赫七朝为将的傅家女儿
  • 极品女官

    极品女官

    一切为了守卫小王爷和小德子的坚贞爱情!夏钱接过即将破产的安王府,开客栈、种果树、买茶点。商路遍及大江南北。选择伴读、拉拢大臣、踢走舅父,夏钱要为小王爷在前朝争一席之地。终于小王爷变成了陛下。可他却说,“夏钱,嫁给朕好吗?”“陛下,你说这话对得起小德子吗?”小德子一愣,“关我什么事?”____________这是一篇,女主护着小王爷取得皇位的宫斗文。【女主不花痴、不小白、只是偶尔有些腐】
  • 我在人间凑数这些年

    我在人间凑数这些年

    成年人的世界,谁不是哭着重逢,笑着别离?谁又说得清,前一刻还笑着再见的某个人,会不会一别便是终生。看着通讯录里的好友和群聊,从活跃,到冷清,再到一片灰色,再翻开竟已不知姓名。有时候想找个人,告诉她活着挺难,翻遍了好友却发现不知找谁。曾与我同道一程的你们,如今都过得如何?我这不怎么精彩的半生,又该说于谁听?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像个老兵,看惯了生离死别,感叹着人生本该如此,却已忘记了自己也不过二十出头。有时候真想告诉你:你不曾见过的那些时光,我过得并不怎样。开口却被冷冽寒风隔断了虚妄,只道是:秋晚天凉
  • EXO之你是我们的爱

    EXO之你是我们的爱

    关于十二个的爱情故事。。。玛丽苏文噢!喜欢的就进来,不喜欢的就绕道走,有什么建议可以告诉我噢!
  • 暖冬之时有你在

    暖冬之时有你在

    L市的冬天永远那么冷,叶暖冬每次想冲出去玩儿雪都被华丽丽地拉回来裹得严严实实的,根本玩儿不起劲儿。来到A市的第一个冬天,根本就没下雪——网上谁说A市年年都有雪的?!没有瑞雪吉兆,叶暖冬似乎似乎霉运连连,早有感应:图书馆与校草大人误传绯闻;被校花误当情敌。。人家爱慕者那么多,默默说一句这样错误狗血的剧情能再逼真一点吗?以后的日子能安生嘛!?一年后,当她被某人执手于掌心,共度暖冬时,她才真正明白自己当时内心的想法:若开始的相遇就是个错,那就不要去纠正它了吧——这样错下去,好像也不错!愿,以后每一个暖冬,都有你在我身旁,伴我同行,让时光静好。
  • 无极画圣

    无极画圣

    二仙下棋,十子争锋!三百六十一域界,妖魔四伏,乱世将临!画月是天元域界中的一名立志成为画圣的少年画师,天元黑子意外落于其身,究竟是福是祸?画师之道,共有具象、幻境、夺形、夺神、迷神、降灵、彻地、通天等强大能力十道对阵,拜圣共尊作为画师,优秀?杰出?这只是一般般!——要画,就要画个超乎常理,超乎想象。画到跳出这个世界的樊笼禁锢!等级体系:学徒-者-师-灵-能-妙-神-逸-尊-圣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