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写小说?”
两人已经有了默契,吴玉娇上校车以后就会把身边的空位占下来。
“你也看了?”
“我姐推荐给我们的,听说你的小说在大学校园里很受欢迎呢。”
“无聊乱写的,难登大雅之堂!”池翰林谦虚道。
“切,瞧你那一脸得意样,心口不一。”
“那是,谁不想出名,我也想啊!话说,天韵奖什么时候举办?有海选吗?”池翰林转移话题。
“1月份,海选肯定有的,而且听说挺难的。”
“一个校园歌词比赛有多难?”
“报名人数很多的,但最终只有30人可以参加公开比赛,决出天韵奖得主。”
“你决定用那首歌参赛了吗?《天仙子》还是《见与不见》?”
“《见与不见》吧,《天仙子》太短了。”
“是吗?其实我更喜欢《天仙子》。”
“那你自己唱吧?”
“饶了我吧,我的歌声连我自己都怕。”
“你以后如果有机会签唱片公司,一定要推荐我给你写歌啊!”
“当然,我不会忘记你的。”
——
并不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才能独立签署合同,《合同法》里规定,年满10周岁就可以独立签订与智力相符合的合同,不需要法定代理人出面,年满16周岁就可以签订劳动合同。
之所以很多同学初中毕业就可以外出打工,因为16岁已经不属于童工。
星期六,池翰林前往红色出版社,地点在比较偏僻的街道上。
站在商业大楼下面,往上看去,红色出版社的牌子竖立在五楼。
房子是两栋合式,中间通过电梯层隔离开。
从电梯出来,正好是走廊,推开玻璃门进去,客厅里满是办公桌,人员不多,六七个,桌子上杂乱无章地堆着一叠叠书籍、文件、海报。
“靓仔,你找谁?”一个女人看到他进来,站起来问道。
“我找吴海琴编辑,我是《第一次亲密接触》的作者。”
“哦,是你啊,吴编辑在最里面,右手房间——总编辑室。”
“谢谢。”
走到最里面有两间独立的房间,另一间是文员室。
池翰林敲门。
“请进!”
“哦,你来了!”吴海琴从桌子旁边拿起一本书,迎上来,指着沙发,“坐!这是书的样本,你看看?”
“这么快?”入眼是封面,插画、书名、作者名、宣传语,一应俱全。
宣传语是这样写的:“爆红大学校园的第一本网路青春小说”。
“你是我们接下来重点培养的作家,所有的业务都会为这本书的出版让道。”
书不厚,字体合适,纸张质量也不错。
“我刚刚进来,还以为是一家印刷公司,现在看了样本,总算把提起的心放下了,很好!”池翰林笑道。
“呵呵,是乱了点,因为人员不够,忙不过来,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对了,我们讨论了销售计划,打算主攻大学生,这本书在台.北各大高校已经很有名,所以我们想把它推广到全台湾的大学。”
“大学生的购买力很强,如果能够形成风暴,一定会蔓延到整个社会。”
“可以,我同意!”和池翰林想的基本一致,每本书都有它的受众,《第一次》的受众就是大学生。
“如果没有异义,我找法务给你讲解合同?”
“好!”
法务是个年轻的姑娘,也只有这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才会选择在这么邋遢的公司任职吧,说不定明年小姑娘就会跳槽不干了。
因为书已经完本了,合同就变得很简单,只是出版权,其他的,比如影视改编权,都在池翰林手里。
另外,池翰林需要承担相应的宣传任务,比如签售会、演讲会什么的。
图书定价150新台币。
相当于一张电影票钱。
版税很低——6%。
据他所知,不能比这更低了,不过是浮动递增版税:
5000本以下——6%;
5000~1万——7%;
1万以上——8%。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池翰林看了一眼吴海琴,这位阿姨口口声声说他是重点培养对象,但拿给他的依然是一份普普通通的新人合约。
果然,好话不能当真!
而且最骚的是,出版社最高销量估计从来没有过3万,不然怎么会没有下文呢?
如果过了,肯定会有作者大闹,争取更多的利益。
首印1000册。
也就是说,池翰林可以得到9000新台币的预付版税。当然,这么点钱,连稿税都不用交,他在医院躺一天,一天就是3000新台币。
首印相当于保底,就算这1000册卖不完,钱也要支付给他,概不退还。
合同期限10年。
“阿姨,如果销量超过3万,甚至是10万,版税是不是也要相应增加?”
“10万,你还真敢想?”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常规来说,版税最高10%。
但如果成了畅销作家,各家出版社为了争抢,往往会打破常规,开出天价版税,15%、20%都不是梦。
“那就加上3万——9%,10万——10%。”
“如果过30万呢?”
“10%已经到顶了!”
“规则是人订的,明显还可以加高。”
“要是过30万,我给你20%,如何?”
“这可是您说的,不要反悔哦!”池翰林眼前一亮,喜上眉梢。
“总编,真要把这条加上去?”法务小姑娘也大吃一惊。
“呃,这个……”吴海琴意识到,她说错话了,但很快又笑着摇摇头,怎么可能过30万。
“写上吧,没事!”
“还有,你们不要在销量上造假哦,不然我会诅咒您的。”
“感觉你对出版很在行啊?”吴海琴诧异道。
“临时抱佛脚而已,来之前,我特地找专家咨询过的。”
“那你不如直接请专家来跟我们谈得了,你这是不相信阿姨啊?”吴海琴打起了人情牌。
“没有的事,我只是想到什么说什么,我可能有点爱唠叨,您别见怪!”
“毕竟是人生第一次出版啊,太激动了!”池翰林人精一样,为自己辩护。
接下来,池翰林依然我行我素,对合同各种质疑、挑刺,比如图书上市期限、租赁权、版费支付期限、海外版权等等。
池翰林并不是看重钱,只是想培养谈判的能力。毕竟,他是有梦想的,绝对不会安于当一个网络写手,他想走的更远,爬的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