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照听见这个陌生的将军一进来说的话,也是惊讶了一下,不过他脸上却是没有丝毫的表情。长期的神棍生涯已经让他懂得了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即使是在自己熟悉的人面前,他也很少真正的露出自己的本性。
普照赶紧退后一步,行了一个佛礼才问道:“将军为何如此这般,贫僧好像不曾经见过将军?”
“大师有所不知,本将军听闻大师以大法力驱除瘟疫,更是降服妖魔,所以早就想一见大师真容。”这个将军脸上带着真诚的表情,上前扶住普照的手说道,“这次小女说青州少林寺方丈到此,料想就是大师本人,不想小女听错老夫的话,致使大师受此牢狱,真是愧对大师!”
将军说着脸上尽是惭愧和不安,普照注意观察对方脸上的神情,更是注意着这人的精神波动,心中得到了答案。这人说的话的确是发自内心,普照原来还纳闷,那个女将军貌似认识自己,可为什么又要扣留自己,没想到是误会了她父亲的意思。
想通了这些事情,普照连忙说道:“施主多礼了,贫僧命中有此一劫,却是不能够怪那位女施主!”
“哈哈,老夫就知道大师大人大量,怎么会责怪小女呢?”这个将军说着哈哈大笑,右手摸着自己的胡子道,“来人,叫小姐进来!”
“遵命,将军!”门外两个汉子齐声答道。
这时候死囚犯们早就已经惊呆了,原来这个小子居然是一个大师,还可以得到兖庆郡守备的道歉。那位被冤枉的老者却是神情激动,一下就蹦跶了上来,趴在牢门是上,神情热切的看着这边。
刚才和普照争辩的那位也是惊住了,不过他想了一想就知道了是怎么回事。按照那个老者的说法,这个小子的确是有着一些本事,现今兖雍交战需要人才,最重要的是听闻雍州那边有着一些大神通的奇人异士,自己这边自然是大量的网罗喽。
这时候外面传来了脚步声,接着看见了那天的女将军走了进来。
女将军身穿黄铜甲,腰佩长剑,身披蓝色战袍,头上的头盔是一个鸟类的造型,看起来英姿束爽,大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美丽的女将军进来,在周围犯人的关注下直接走到了普照的牢门前,单膝跪了下去,道:“郭芙蓉得罪大师,还请大师见谅!”
“施主请起,贫僧已经说过,此乃贫僧命中之劫,无需挂怀!”普照知道这个女将军可能心中不忿,不过他也没有怪罪别人,就如同佛家所言,烦恼是自己追求错误所造成的,不能怪别人。
得到了普照正式的原谅,女将军脸上也稍微好看了一些,站起身来,向着自己的父亲行了一礼,就退回去站到了外边。
将军上前说道:“老夫乃是兖庆郡守备郭啸天,刚才就是小女郭芙蓉,得罪大师老夫再次道歉,此番大师来到我兖庆郡还没有设宴款待,真是老夫之罪。”郭啸天说着转过身来,吩咐道,“来人,叫府中备好酒席,本将军要和大师絮叨一番!”
“遵命,将军!”
“是,将军!”郭芙蓉也是乘此机会告退,溜之大吉。
普照心中却是有着自己的想法,于是赶紧婉拒道:“施主好意,贫僧心领了。不过此番贫僧在此狱中还有着事情要办,施主等贫僧办完事后,再说不迟!”
“大师在狱中有何事?”郭啸天满脸的疑惑,不由出声问道。
普照脸上带着一种慈悲为怀,救世坚决的表情说道:“此牢狱之中尽皆死囚。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然些微之人心中不忿,有着诸多怨念,贫僧的责任就是让诸位施主放下心中执着,好轮回投胎做人。”
“哦?”郭啸天恍然大悟的应了一声,不过马上又不懂了,想起这人是神仙之人,行事做事那里是自己可以猜测出来,于是问道,“那大师有何要求,尽管吩咐便是,啸天一定照办!”
“如此,有劳施主了!”普照也不客气,这件事情还是要郭啸天的支持,办起来更加的顺利。
于是普照想了想说道:“贫僧想给死囚说法,传播佛家经义,消除心中怨念,施主可否准备一块场地供贫僧讲法?”
“哈哈,小事!大师慈悲之心如此,啸天如果不答应就妄为世人了!”郭啸天大笑一声,接着转过神来,神情严肃道,“来人,准备场地,设法坛。大师给死囚传播佛法,安全工作一定做好了!”
“遵命,将军!”那些手下的军士互相看看,才齐齐跪下答道。
周围听到这些对话的死囚,有些神情激动,认为这是一个伸冤的好机会;有些脸上疑惑,搞不懂传播佛法到底是什么东西;更有些还想着怎样在法坛暴起发难,逃之夭夭。
普照听到郭啸天干脆的下达了命令,心中好感更增,于是说道:“贫僧代替众位施主谢过施主了!”
“大师不必多礼,这是啸天的荣幸,啸天也是要在旁边瞻仰大师的风采,倾听大师的佛法,还请大师允许!”郭啸天说着和普照一起出了牢房,向着外面走去。
普照说道:“教化众人齐心向善,本来就是我佛宗旨,施主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听贫僧唠叨,贫僧那能够不许?”
“哈哈哈……”郭啸天豪迈的笑了起来,下巴上面浓郁的斑白胡子抖动,脸上皱成一团。
几句话的功夫,刚才郭啸天安排的事情就已经搞定,两个士兵跑了进来。单膝跪地,道:“将军,场地已经准备完好!”
“好!”郭啸天赞许一声,转过头来脸上有些得意的说道,“大师请!”
“施主请!”普照回应一声,两人一同向着外面走去。
身后的众多死囚犯却是在吵闹中被那些军士手上脚上带着铁链,一队队的拉扯向外面准备好的法坛。
……
在牢房中耽搁一晚,黎明到来。
清晨,在一个宽广的场地上面,坐着一排排整齐的死囚犯。他们身穿囚服,手上脚上都戴着铁链,神情不一的坐在地上,听着前面台上的大师讲解佛法,传播教义。
“如是大士成就无量不可思议殊胜功德…………………………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深呵厌自恶业过,咸善护持十善业道生天要路。
“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具足慈悲声定,由此定力,令彼国土一切有情,皆悉发起慈心、悲心、无怨害心、普平等心、更相利益安乐之心。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引集诸福德定,由此定力,令彼国土一切有情,离诸斗诤、疾疫、饥馑、非时风雨,苦涩辛酸、诸恶色触,悉皆销灭。”【摘自《楞严经》】
楞严经字字透人心魂,令人深思,更了悟修行之法,顿觉世间万般玄奇。修行即修心,修心必先修身,身似船,心似船中之人,以求超脱彼岸,则先固其船,方可渡过无边苦海,到达彼岸。
所以普照虽然在上面尽数修心秘诀,却是不讲修身要旨,让众人听了一番急躁。
普照也是知道,所谓佛法即使让人在心灵上信仰,从心底里膜拜。这番为了死囚讲解经义,普照就是想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到大家都信服为止,也是一种考校自己佛法经义理解成果的手段。
只看见普照在上面如数家珍,一样样的佛教经义好像倒豆子一般的出来,而其中更是包含众多修心秘诀。《楞严经》本来就是一本佛家修行大全,此番被普照照搬讲出,虽然让人听了心生向往,但也没有从对方的心里面打动。
想到这里,普照当即经义一转,开始了用自己理解的人生道理来说服众人,更是注意他们的精神波动,好从根本解决他们的心中怨念。
“造化世人,劝诫世人,教化世人,皆是功德。然佛说经义,当先以自身悟之,不则何以教化世人……心中多善恶,知善恶乃行善事;旁及凡天道,明天道乃能悟佛法……众人常责备他人,以恶行恶己,未知己先恶于人……思量恶己之人,皆求应天道以大因果报之,未想己恶他人,天道是否报之,善哉,此人之本性罪也……为人皆行三事:自欺、欺人、人欺之……常闻众人皆曰:他欺我,不肯为之实!是则,欺我者,己心最甚。佛曰:他心欺我,暂时能之;己心欺我,甚重,不可自觉,毁己一生……”【自己理解的一些佛教经义,如有错误,请多包含】
普照在上面说着这些平常的道理,下面的死囚都似乎有所感悟,更是有人脸上神情大变,似触及心灵深处。
忽一人打断普照经义,起身道:“大师,吾乃兖庆郡兖庆县桃仁镇人士,自幼体弱,样貌丑陋,为他人耻。吾常倍觉人之生于世间,受此苦痛不如弃之亲故,死之,可为?不然,何以立身?”这人好像被普照影响,说话竟然也文嗖嗖的。
普照和众人都被打断了思维,等到普照看过去。见一个年纪大约三十多岁的男子,身高不过一米六,样貌丑陋,脸上浓疮几个,煞是吓人。
这时候普照却是突然从佛教经义里面脱身而出,一个想法是: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出来吓人就是你的错了!然而,这个想法刚刚冒出,普照的心中顿觉一惊,回想自己刚才所讲经义,心中好似长出一柄慧剑,以大智慧斩断心中恶念,暗道罪过。
斩断心中恶念,普照再看前面站起身来质问自己的男子,却是怎么看都不觉得对方长的丑时一种罪过。放下心来,普照才回到经义当中,道:“他人笑我,何以理会。佛曰:烦恼在乎己心,关他人何为?”
“人生于世间,为之受苦受难,所以孩童初生之时,大啼,此之然也!”
“身体发肤虽受之父母,然则今生事务,皆是前生所致。所以今生做事,当以善事为先,来生必得好报……”
“荒谬!”一声大吼突如其来,打断了普照的话语,更好比一声狮子吼一般,让场下死囚褪去心魔,惊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