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啊,延河!
当我抹着朦胧的眼睛,
用农夫去早耕那么鲜健的心情,
跑到你身边的时候,
你也早醒过来,
在揭开轻纱般的雾幔了;
一股清新的气息,
从河面扑来,
欢迎着,并且拥抱着我。
雾慢慢散去,
各处显现出来闪动的人影,
我才知道,在这儿
我并不是起来得最早的一个。
河埠头,
毛驴竖着长耳朵,
驮去了满桶清水;
靠河水的照映,
女孩子们早擦净了脸,
梳顺了乌亮的头发,
蹲在光滑的石头上,
在搓洗成堆的衣衫了。
一群群青年,
好比早晨的雀鸟,
跳跃着,歌唱着,
那么愉快又活泼,
他们挟着那些光辉的书籍,
和爬满整齐的小字的笔记本,
在匆匆地赶向礼堂去听报告。
山沟里,
牧童赶着牛犊,
——那像土地一样赭黄,
和土地亲切合作的牛犊,
去到茂盛的草地;
在坡上,
牧羊人吹起嘹亮的口哨,
羊群就昂着头,鸣叫着随声拥去。
那灰白的大路上,
响过来一串铃铛,
大队的骡子,
抖动着和新嫁娘一样
装饰得非常漂亮的缨络,
宽阔的背上,
驮运来远近四方的产物。
尘头起处,
将军疾驰而过,
他的菊花青,
四蹄腾空地奔跑,
它跑过田野,跑过沙滩,跑过湍急的河流,
背后卷起一阵尘土,
向望不到边的远方消逝。
早啊!
你活泼的女孩子们,
你毛驴、牛犊和羊群,
你充满生命力的青年,
你牧人和村童,
你朴实而英勇的将军……
你们都好啊!
你们这样辛苦和忙碌,
你们的精神就像早晨一样蓬勃!
那边——
在接连的山岗后面,
光芒万丈的太阳起来了;
太阳照亮天空,
太阳照亮田野,
太阳照亮亲爱的延河,
在太阳的照耀里,
大地像含露的春花一样新鲜而美丽!
让我们歌唱吧!
有了这些太阳的儿女们的
艰苦的创造和开拓,
在这河边,
将展开来
一幅无比辉煌的新世纪的图景……
一九四一年
(选自《中国新诗选1919-1949》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第1版)
除了《早晨》外,严辰还有《塔》、《路》两首收录于《中国新诗选》(1919-1949)。在《中国四十年代诗选》中,诗人的《马会》、《阿拉川》、《没法为你们立一支墓碑》也恭列其间。细细品味诗人的呕心之作,常有甜甜的味觉在萦绕,那些色彩明丽的画面、那些绽放笑脸的意象、那些镌刻忠诚的战士,在诗人笔下鲜活地奔跑着,从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一直绵绵不断到今天,还将通向未来。
1914年12月,严辰生于江苏武进。1927年秋,入吴江乡村师范。1935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上世纪30年代在《现代》、《文学》上发表诗作,创办《当代诗刊》。
抗战初期,诗人流亡于武汉、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1941年到延安在“文协”写下第一支对革命圣地的颂歌《延河恋歌》和其他一些诗作。1942年后深入农村和部队体验生活。抗敌胜利后,在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任教。
描写边区的风景,歌颂心中的圣地,每一个延安诗人都会唱出不同的歌。严辰“并不是起来得最早的一个”,却多了一份清新和欢乐。《早晨》从“揭开轻纱般的雾幔”开始,描写了五幅精致的图画,第一幅:河边梳妆的女孩,以及驮水的毛驴;第二幅:去听报告的青年;第三幅:“吹起嘹亮的口哨”的牧羊人;第四幅:“运来远近四方的产物”的骡队。第五幅:“疾驰而过”的将军。分开来看是一幅幅寻常的生活场景,合在一起,就是根据地壮美的图画,那么井然有序,那么生机勃勃,那么健康明朗。在政治抒情诗创作队伍中,严辰以自然的状态,亲切地、轻轻地合着时代的节拍,坚定地走在队伍中。他习惯于把情感的抒发蕴藏在简单的叙述之中,引领读者拾阶而上步入佳境。
诗的后半幅,“光芒万丈的太阳起来了”,不仅提亮了整个诗的意境,而且强化了诗歌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对革命领袖无限的热爱,展现了“太阳的儿女们”光辉的未来。在诗人的另一首《我来了》中,我们依然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诗人一直向上的真诚:“我来了,/带着默默的骄傲,/和发自心底的/不可遏止的欢笑……”
建国后,严辰先后任《人民文学》编辑部主任、《新观察》主编、《诗刊》副主编等职。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1957年到黑龙江,任黑龙江省文联副主任、作协黑龙江分会副主席、《北方文学》主编。1977年回北京,任《诗刊》社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