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908800000041

第41章 结语(1)

“迷宫”出路的历史性回答

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的历史命运坎坷多舛,它自一诞生开始就没有得到人们的完整理解,没有为社会和哲学家所真正接受,更没有得到发扬光大,相反遭到不少人的歪曲、批判和攻击。正统派认为它不合时宜,激进派认为它粉饰现实;神学家认为它是无信仰的,无神论者认为它为上帝存在辩护。这种遭遇在西方哲学史上也许是不多见的。在本书的最后,笔者打算简要地考察一下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的历史命运及遭此恶运的原因,并力图在此基础上阐明它的现代意义,弄清它是否给我们留下什么值得重视的思想遗产和理论启示。

一、悲剧性的遭遇

按拉塔的说法,“莱布尼茨的哲学在他的直接门徒手中令人悲伤地受到损害”。他这里所说的莱布尼茨的直接门徒主要是指克利斯蒂安.沃尔夫(Christian Wolf,1679-1754)。通常认为,沃尔夫是莱布尼茨哲学的系统化者,经他系统化后的莱布尼茨哲学被称为“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或“莱布尼茨—沃尔夫理性主义形而上学体系”。我们知道,莱布尼茨生前除了在各种杂志上发表了一些哲学论文外,唯一出版的哲学著作只有《神正论》,他的大量重要哲学论文、通信以及《人类理智新论》这部重要著作都没有发表。他没有把自己的哲学体系作为一部连贯的著作写出来,因而“他的哲学像一条充满光辉灿烂的思想的银河,而不是太阳系或星系”。沃尔夫通过自己的哲学活动第一次使莱布尼茨的哲学系统化为一个由本体论、灵魂学、宇宙论和自然神论构成的完整形而上学体系,而且他不像莱布尼茨那样主要用拉丁文和法文写作哲学著作,而是用自己祖国的语言德语著述。沃尔夫的工作对于莱布尼茨哲学的普遍传播特别是在德国传播起了巨大作用。但是,他在使莱布尼茨哲学系统化过程中所依据的主要是《神正论》和《单子论》,他甚至没有见过《人类理智新论》,这部著作在他逝世后11年才出版,而且他的全部学说是以严格的几何学形式如公理、定理、附理、绎理等等陈述出来的。这种材料依据的重大局限以及论述的过分死板和学究气,严重妨碍了他对莱布尼茨形而上学思想的把握和叙述。就哲学的内容而言,他的哲学“有一部分是从莱布尼茨那里来的,也有以经验的方式从我们的感觉和心理倾向中采取来的;笛卡尔等人对普遍概念所作出的那些规定,他都完全采纳了,他给他们为这些规定所下的定义、所提出的命题作了证明”。就是说,他的哲学体系的内容并非完全是莱布尼茨的,甚至主要不是莱布尼茨的。事实上,沃尔夫在使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系统化的同时,修正了它的内容,因而他的哲学体系不是莱布尼茨的哲学体系,充其量只能说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体系。

沃尔夫对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的修正是全面的。首先,从体系结构看,沃尔夫把莱布尼茨那看起来十分零散的形而上学观点整理成一个由本体论、理性心理学、理性宇宙论、理性神学构成的体系。本书的阐述已经表明,莱布尼茨虽然没有一部著作系统阐述他的形而上学体系,但他的形而上学思想是成体系的,而且这种体系只要深入研究是不难发现的。简单地说,他的形而上学是一种以单子为核心概念,以个体实体包含对它所发生的一切为基本命题,以个体独立自主和宇宙普遍和谐为最高原理,以矛盾原则和充足理由原则为逻辑基础,以上帝为终极根据的单子论形而上学体系。然而,这个体系经过沃尔夫整理后却成了由以灵魂为研究对象、以证明灵魂不死为目的的“理性心理学”,以宇宙或世界为研究对象、以获得关于绝对完整体的宇宙或世界的绝对知识的“理性宇宙论”,以上帝为研究对象、以证明上帝存在为目的的“理性神学”等所构成的形而上学体系。这种修正,不只是体系结构形式的改变,而且是思想内容的重大修正。这种修正集中体现在把莱布尼茨形而上学体系的两大原理即个体独立自主、宇宙普遍和谐变成了改造后的形而上学体系的三大原理,即灵魂不死、意志自由、上帝存在。这三条原理无疑也是莱布尼茨形而上学中的原理,但并不是其中的最高原理,而是次要的、从属的原理,它们是为两条最高原理服务的。不难看出,沃尔夫的修正使莱布尼茨经过巨大努力改造笛卡尔形而上学所建立起来的形而上学又回到了笛卡尔那里。这样一来,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与笛卡尔的形而上学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沃尔夫的这种改造和修正,从根本上、总体上歪曲了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的形象,莱布尼茨对以前形而上学的批判改造消失了,他的形而上学与以前形而上学的区别消失了,相反它成了所有旧形而上学的典型或集中体现。正是这种改造和修正后的形而上学构成了康德批判哲学批判的主要对象。

其次,从具体内容上看,根据拉塔的看法,沃尔夫对莱布尼茨的四个重要思想进行了修正。其一,他把莱布尼茨体系中两大并列的逻辑原则改造成为充足理由原则从属于矛盾原则,使矛盾原则成为最高思维原则,充足理由原则不过是矛盾原则的一个推演。他认为,形式逻辑的矛盾原则是现实世界和思想的最高法则,主张运用这条原则从少数几条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就可以获得确实可靠的知识,不但可以达到对数学和逻辑学对象的认识,而且可以达到对所谓形而上学范围的对象即上帝、世界和灵魂的认识。由于抽掉了充足理由原则,单子就只有一种抽象的自身同一性,莱布尼茨所确立的形而上学原理也因而具有了独断论的特性。其二,沃尔夫在抽掉了充足理由原则的基础上使莱布尼茨在本质或可能性与存在或现实性之间作出的区别又重新统一起来。他首先使“某物”与“虚无”的区别绝对化,认为“某物”是有某种概念的东西,而“虚无”则是没有任何概念的东西,否认某物与虚无之间有任何中项,因而否认了“变易”的概念。进而他又认为只有不可能的东西是虚无,而可能的东西总是某物。显然由此可以推出,每一可能的东西都会是现实的,本质和存在没有区别。其三,他把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改造成单子论和原子论的某种结合。在他看来,只有精神性的单子才配得上称为单子,其他的单子只是“事物的要素”或“自然原子(atomi naturae)”。这些物理的或无知觉的单子不再被看作是知觉或表象整个宇宙的“活的镜子”,它们虽然还是自动机,但不再是灵魂了,除了统一性、简单性和能动性外,再没有什么别的与精神单子相同的特性。这样,沃尔夫就抛弃了莱布尼茨的连续性原则而返回到了笛卡尔的两种实体(心灵和物体)的立场。

莱布尼茨所设想的前定和谐系统也不存在了。虽然他还保留了“前定和谐”的名称,但他不是把这种和谐看作是解释每一独立的特殊实体与其他每一独立实体的关系的假设,而只是把它看作是灵魂与形体或精神单子与形体原子之间联系的解释。按照莱布尼茨的看法,单子之间没有实在的相互作用,而沃尔夫的“自然原子”纯粹是物理的,彼此之间发生着实在的影响。他认为,前定和谐之所以比偶因论优越,只是因为它主张一个大的、包罗一切的原初奇迹,而否认了上帝奇迹干预的无穷系列。其四,他把莱布尼茨的单子内在实现原则改造成外在的目的论。他认为,自然的、物理的世界完全从属于机械法则,事物的目的是完全外在于事物本身的,在事物之外有一个最终目的领域。物理实在的最后目的不是像莱布尼茨所说的那样,要到实体的本性中或在它的自我实现的倾向中去寻找,而要到影响它的外在法则中去寻找。他认为,整个宇宙之所以显得和谐而有秩序,是由于上帝在创造每一事物的时候都是为着一定的目的。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而整个自然界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这种目的论是沃尔夫体系中最本质的东西,因为在他看来,尽管自然最终可以用纯粹的机械法则来解释,但我们实际上不能把它归结到它的终极元素,因而要像物理现象呈现给我们的那样解释它们,我们必须连续不断地求助于目的因。这样,沃尔夫虽然采用了莱布尼茨所谓的上帝自由地选择了“所有可能世界中最好的世界”的说法,但他不是把“最好的”看作是意指“整体上最好”,而是“对人类最好”。

所有这一切表明,与其说沃尔夫使莱布尼茨形而上学系统化,不如说他用传统形而上学特别是笛卡尔形而上学的立场和框架改造和修正了莱布尼茨的形而上学。沃尔夫并不是一位真正的莱布尼茨主义者,相反倒更像一位笛卡尔主义者。他的哲学没有使莱布尼茨形而上学得到继承和阐发,相反阉割了其中许多有价值的重要内容,抹掉了其中富有创造性的、革命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哲学才能成为当时德国占统治地位的影响很大的哲学。关于沃尔夫的这种哲学,黑格尔评价说:“它虽然是以莱布尼茨哲学为基础的,思辨的东西却在其中完全消失了。”诗人海涅在《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中所作的评价更生动、更深刻,也许更全面、更正确。他说:“德语被成功地使用于哲学是从克利斯提安.沃尔夫开始的。他较小的功绩是把莱布尼茨的思想加以系统化和通俗化。这两项工作甚而受到极大的责难,因此我们必须顺便附带地提及它们。他的系统化工作只是一种空虚的假象,莱布尼茨哲学最重要的部分,例如单子论中最好的部分,竟被这种假象牺牲掉了。莱布尼茨当然没有留下什么体系构造,他只留下了构成体系所必需的思想。一个巨人从地下深处掘起了大理石层并且把它们凿成了巨大的方块和圆柱,但要把它们结合起来就需要另一个巨人。这样才能构成一座华丽的神殿。然而沃尔夫只是一个矮子,只能掌握思想建筑的一部分材料,把这部分材料筑成了一座自然神论的矮小的临时礼拜堂。与其说沃尔夫有体系的头脑,不如说他有百科全书的头脑;他只有在完整性的形式下理解这个学说的统一性。他满足于某种分类的工作,在这种工作中抽屉要安排得整齐、充实,上面贴有鲜明的标签。所以他给了我们一部《哲学百科全书》。

沃尔夫在哲学史上算是笛卡尔的徒孙,不言而喻,他继承了祖师的数学证明形式。……这种形式通过沃尔夫造成了巨大的恶果。这个形式在他学生手里退化为最无法忍受的图式主义和企图用数学方法来证明一切的可笑的癖好。于是产生了所谓沃尔夫式的独断主义。”沃尔夫修正改造莱布尼茨形而上学所形成的所谓“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成为了康德批判哲学的直接批判对象。在康德之前,这种哲学就已经遭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唯物主义者的批判,休谟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事实上也包括了对这种哲学的批判,但对它的毁灭性批判是康德完成的。康德早年也是“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的信奉者,但随着自然科学研究的深入,他逐渐感到以牛顿为代表的自然科学观与这种哲学之间有深刻的矛盾。作为一位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他坚信自然科学的实在性和正确性,于是旧形而上学的信念在他的世界观中发生了动摇。在这种情况下,休谟的经验主义怀疑论起了触媒作用,使他从旧形而上学的独断论迷梦中惊醒,他对旧形而上学的信念就被彻底推翻了。同时他发现在处理自然问题的科学迅速前进的情况下,处理宇宙和人的根本问题的形而上学却一筹莫展,而牛顿力学和英国经验主义也不能解决形而上学问题,特别是道德信念问题,因为把经验主义贯彻到底,必定会否定形而上学,甚至会否定科学的基础,休谟的怀疑论就是明证。旧形而上学的老路走不通,而牛顿力学、经验主义又必然导致否定形而上学,那么形而上学究竟是否有存在的根据,道德现象的存在如何解释?正是在这个时候,卢梭给了康德以重大启发。

卢梭使康德坚信,哲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本质或本性问题,而人的本质就在于自由以及以自由为基础的道德。然而,卢梭虽然使康德坚信自由的存在,坚信自由问题及道德问题是哲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但卢梭并没有从理论上论证自由的可能性,没有说明作为人的本性的自由与自然必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这样,康德对自然必然和自由的确信,使他陷入了深刻的矛盾。因为,作为一位自然科学家,他坚信科学和科学所证实的自然因果必然的实在性、普遍性,但一旦确立因果必然的普遍性,自由就没有存在的余地。另一方面,要是确信自由的存在势必会影响自然因果必然的普遍性。正是这种困惑和苦恼,促使他从事理性批判,以便消除“理性与自身矛盾这种怪事”。就是在对理性进行批判的过程中,康德批判了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建立起了他自己的哲学。

同类推荐
  • 与哲学大师对话

    与哲学大师对话

    人人都期望迎面走来一个不断完善的自我。一条什么样的途径,可以追寻完整的生命?在意大利,有个耐读的故事。刚成年的子爵梅达尔多,满怀激情参加保卫国土的战争。参战前夜,单纯幼稚、热爱生活的子爵仰望波希米亚夜空的繁星,想到次日的伟大战斗,想到遥远的故乡和亲人,心中没有忧伤和恐惧,只有对胜利的渴望。第二天战斗打响,子爵冲锋在前。不料敌方的一枚炮弹将他炸飞,幸运的是他只被炸成两个半边人。一半炸得去向不明,另一半医治成活被送回家乡。
  • 幸福的哲学

    幸福的哲学

    "这本书是周国平1996-2012年,数十载间,慢慢沉淀下来,对世界的智慧思考。一本全新的力作,哲学入门的桥梁书。本书中,作者思考的中心是价值观问题,对何为幸福的人生进行了诠释:人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而是心灵,而若能享受本真的生命,拥有丰富的心灵,便是幸福。一本让你从平时过的具体日子和做的具体事情里面跳出来。放下社会的身份,回到人这个原点,去思考作为一个人所面对的问题。对生命和灵魂的本真进行了思考,倡导人们珍惜平凡生活,注重内在生活,这对疲于生活的现代人是很好的心灵抚慰和人生指向。"
  • 简单逻辑学

    简单逻辑学

    通俗易懂的逻辑学入门读本。轻松搞定逻辑学中的概念、思维定式和规则。容易操作掌握的逻辑使用法则,不论演讲、谈判、说话、办事,都能让你做到条理、清 楚、不让人误会和不解!这是一本涵盖正式及非正式逻辑谬误的难得好书,快速提升你的推理能力,学会用清醒的头脑辨别真假,让思考变得简单,让行动变得快捷。
  •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老夫子品评鬼谷子

    鬼谷子(约前390年~前320年),姓王名诩,又名王蝉,春秋时期卫国朝歌人。世人皆认为他常进入云梦山(今河南淇县境内)采药修道,又隐居于清溪之鬼谷所以自称鬼谷先生。有《集解》徐广曰:“颖川阳城有鬼谷,盖是其人所居,因为号。”鬼谷子是先秦诸子之一,他精通数门学问,创立了纵横一派学说,并由弟子发扬光大,与当时文化衍生的道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阴阳家,农家,杂家等合起来称为九流十家。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曾隐居云蒙水帘洞箸《鬼俗子》书三卷,流传于世。
  • 最爱读国学系列:老子·庄子

    最爱读国学系列:老子·庄子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老子·庄子》是由《老子》与《庄子》这两本书组成。《老子》与《庄子》同为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了解道家学派哲学思想的必读之书。《老子》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道”及其运动规律的理论,提出了以“自然无为”为核心的天道观、社会学说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主张,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也饱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和对现实社会的愤激批判。《庄子》主要阐述了庄子的自然之“道”及其由此而生的顺应自然的无为理论、齐—万物的相对主义思想,以及对“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境界的热烈追求和对黑暗现实、虚伪世俗的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
热门推荐
  • 宠妻如令之全能女帝

    宠妻如令之全能女帝

    木景初,28世纪的一个有感情却无心的机器人。他,陌尘,高高在上的摄政王,却也是被深海宫控制的可怜人。一朝她穿越而来,当她遇见他!只因想留下她,他将她捧上女王的高位,不畏祸福。摄政王,治国,爱民,关天下,终究抵不过一个她!女(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补偿坊

    补偿坊

    人生是可以有补偿的,补偿坊可以补偿你人生的不完美,只要你肯换,愿意付出代价。
  • 面具背后的指使人

    面具背后的指使人

    哈喽哈~~~~新人一枚~多多指教~~~~
  • 龙潜九州

    龙潜九州

    百日夭折?不!秘密成长?或许!看禁地少年,如何热血江湖!
  • 妖凤逆天

    妖凤逆天

    一人、三宠、九鼎,这是一个美男醋意横飞,萌宠摇身变神棍,是扑还是不扑不断纠结重口味之极的传奇世界!她,凌氏一族天之骄女,腹黑果断,敢爱敢恨。她,血发邪瞳一族最不被认可的存在,只要需要随时可以被当做祭品献祭的人,唯唯诺诺,胆小怕事,被人乱棍打死弃尸荒野!当有一天,两人的生命发生交集,再度睁眸,她会如何反击?嚣张如她,岂能任人凌辱?妖孽如她,岂能任天摆布?邪魅如她,岂能顺了这天遵了这命,甘愿当个废物?
  • 圣杀者

    圣杀者

    张峰,一个魔鬼般的天才。在奇境中巧遇一代刀圣,得知联合国的秘密,尽得刀圣真传。
  • 遇见就是一生男

    遇见就是一生男

    这是讲我的我姐妹认识到现在发生的事情,其实两个沙雕遇到一块也特别有意思的
  • 心所属你:公主你的王子

    心所属你:公主你的王子

    一个经过家庭阴影背后的女孩,一个从小含着金钥匙出生的男孩。会有怎样的结局........
  • 神秘的红衬衫

    神秘的红衬衫

    《神秘的红衬衫》这本集子,共收录了100多篇小小说,这是从作者(沈岳明)近20年创作的数干篇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可谓篇篇精品,可读性极强。这些小小说,有的幽默搞笑,但笑后又总能让人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有的曲折离奇,能将人带入一个奇妙的故事世界;有的辛辣讽刺,入木三分;有的感人至深……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容量很大;既拥有瞬间的冲击力,又拥有长久的回味力。目前,市面上的小小说集不少,但这本小小说集与其他小小说集,又有明显的不同。因为作者在创作上,一直是以哲理散文见长的,所以在写小小说的时候,也不知不觉地将许多的人生哲理,糅入其中。
  • 离年之笙

    离年之笙

    那年的他们,满脸纯真的站在雪地上,迎着雪花,笑着打闹。可终究抵不过时间的流逝,从他把她独自留在雪地里承受着那冰冷的温度时,那颗爱楚司年心早已随着雪花飘走。再次见面,她对他如同陌生人,伤害折磨着对方,乔笙离依旧记得楚司年沙哑着嗓子问我“我们..真的回不去了吗?”她哽咽着,不想楚司年再看到这样脆弱的她,她听见自己冷冽的回答“始于雪,终于雪,乔笙离不再喜欢雪了,正如我不再喜欢你了”他们的纠缠开始了,结局是喜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