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遂人愿,人耐天何?不要说重点,更不要提名牌,分数刚刚过了市里的普本分数线,这让康少枫始料未及。虽然家里给联系了纽约的一所高校,但是这一去就要8年。复读还是出国,还是读普本?他放不下老家的爷爷奶奶,担心因忙碌而身体有恙的爸爸,也许更重要的是,他对未知的环境和独立的生活存有畏惧????娇生惯养的在夸奖中长大,让他畏惧挫折和困难。换句话说,不经历自卑的自信是伪自信。他只是一个看起来自信满满的人,最起码现在是。他害怕,他担心自己应付不了陌生的环境。然而,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能考上本科在他们那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村子里已然不错。村子里,要三四年才能考出一个本科生。对于从小就在村里长大的康少枫来说。普本也有些许的虚荣心的满足吧。
曾经那个踌躇满志的少年不再那么狂傲。不仅仅是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有一个严苛的父亲。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个体态微胖的男人——康震东。他是国家政策红利的享受者。可以说是时势造英雄,也可以说是,康总的勤奋、睿智、严要求刚巧碰到了机遇,成就了他的一段辉煌。他的发迹史是后话,以后慢慢叙说。康总为人虽然谦和大气,但是对于农民出身的他,并不懂教育,更不会和略显幼稚的儿子进行所谓的有效沟通,只有命令和打击。指望自己的命令能让少枫少犯错误,快成长,学会他的做事方式、方法和思维逻辑,能更快速的超越自己。为了让康少枫尽快成熟,不再幼稚,能早一天成为真正的男人,顶起一片蓝天,康震东总是以一个成年、成功人士的要求和眼光看待少康的所做所思。批评、鄙视与讽刺一直伴随着康少枫,这让一个原本应该意气风发的少年变得稍显木讷、谨言慎行。慢慢的康少枫就变得稍显内向了。这不是康震东想要的,更不是少枫想的。他在内心里面是渴望交流的,希望自己有很多很多朋友。
少枫决定了,他就到本市的一所普本院校读书,学习法学,为的是弥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更为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他暗自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不是先赚一个亿,而是要在大学一年级结束的时候拿到一笔奖学金,追到一个女孩子,或者从众多追求者中选出一个女朋友。奖学金是作为第一桶金,女朋友是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谁知道他为什么这种思维逻辑,或许家庭因素吧。一个单纯的男生慢慢的变得“所谓成熟”。父亲的世俗影响着少枫,年轻幼稚的想法让他在走向成熟的路上磕磕碰碰。在情感的道路上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