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教先生姓孙,名阳平,字正青,是杭州府钱塘县南阳镇人士,家中排行老二,下有一个妹妹。宝元【注1】年间在乡里还算是上户【注2】,家中有多余钱财供他的书。可孙阳平生在这钟灵毓秀的杭州府,在浙东路都能独领风骚,自古人才辈出,才学之士有如过江之卿,要在这里通过了解试,拿到礼部省试【注3】的直通车门票,比西北边陲各路难了不是一星半点。读书是一件烧钱的事情,长年以往,家中钱产日薄,可孙阳平发挥一如既往的稳定,每届解试成绩稳若泰山,总能把上榜机会留给别人。父母健在时还好,等父母一走,眼看着日子一天天日薄西山,终于矛盾激化,大哥嫂嫂和自己分了家。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着实有几分道理。除了继续读书,孙阳平也没什么手艺活能养家糊口,于是就卖了分家得的三亩薄田四间瓦屋,带着妻儿定居在杭州府城,继续着科举大业。
有道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几年后孙阳平就花完了分家钱,才知道原来吃喝拉撒都是要花钱的,这才开始正视起自己眼前的窘迫的处境,意识到钱的重要性。于是乎也就有了这家正青舍馆,开馆讲学。
往往舍馆都要靠有才学名气的老师才能招来好的生源,这也是孙秀才这个穷措大所缺的。幸好开了窍的孙秀才肥瘦不挑,只要学生家长敢给束脩,他便也敢歪瓜裂枣照单全收。于是乎有钱人家把家中别的书院不收或辞退的小子往正青舍馆送。孙秀才图钱,大户人家图孩子有个读书人的好名声,大家各取所需,一拍即合。如此这般,几年下来孙秀才也赚了几个钱,日子开始有所转变。便有了方旭,邵烨,展才俊之流,也就有了刚才气的孙秀才怒不可遏的一幕。
“放肆,真是放肆,无法无天!”书教孙秀才阴沉的脸上就像能滴出水来:“圣人之地,岂容尔等撒野!”
倚着自己的教案台,孙阳平抓起戒尺想往上拍。虽没当上七品县令,可孙秀才潜意识中始终没能忘了这茬,这会儿也想借着这档子事由耍耍开堂拍醒木【注4】的威风。可没等戒尺落下,孙秀才的手硬生生的停在了离教案台三寸之上。
看着漆面斑驳,摇摇欲坠的教案台,孙阳平最终还是放了桌子一码,只是黑着脸“哼”了一声,拧着眉道:“平日里我是如何教导你们,不指望你们能温文尔雅,落落大方,但也不能如此山野村夫一般,白白丢了教养,毫无读书人的举止修养,叫人笑话我正青舍馆无人,真是粗鄙之极!”
展才俊几人忙低头作揖,连声道“师父教训的是,下次不敢再犯”,刚刚嚣张劲全无。没办法,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展胖子装起了孙子,看来他也不全是白痴。
不管哪个老师,这会儿不立规矩,估计以后就没法约束学生,舍馆也该关门了。孙阳平万万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自己还靠着束脩收入养妻儿,供儿子考科举呢。
“刚才何人在孔圣人像前撒泼失言,自己上来领了这顿戒尺。”孙秀才冷若冰霜的指了指墙上挂的孔夫子画像,右手戒尺轻轻击打着自己左手手心道。
展才俊三人脸色比哭还难看。听着孙秀才手中戒尺怕怕声,知道这顿“点心”是逃不掉了。于是戚戚然出列走上前去。
“还有谁!”孙秀才的声音是仿佛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渗人的很。
得,看来还是没能逃过一劫,刚才一番举动应该是被师父收入了眼中。方旭心中“哎”的叹了声,拉了拉一旁的邵烨,站起身来。
正巧了,方旭拉邵烨起身的同时,展才俊那二货正开口向师父告密,只是他“师父”的“父”字还没叫出口,方旭却主动起身了。眼睁睁错过了一个检举揭发,给自己减刑的机会,展胖子看向方旭的眼中尽是怨恨。
方旭无视了展胖子幽怨的眼神,和邵烨一起向孙秀才低头作揖,道了声“适才学生孟浪了”,走向了教案台。
刚才还拳脚相加,斗狠耍滑的五人,现在像五只待在的羔羊,老实的不要不要的。
“展才俊。”孙秀才幽幽的道。
“学生在。”展胖子比哭还难看的答应着。
“恩?”孙秀才从鼻孔中挤出一个字来。
“是。。。”展胖子虽是极不情愿,但也不得不伸出左手给孙秀才。
啪!!!一戒尺打在了展才俊的掌心,却仿佛也打在了另外四个少年的掌心,四人不约而同的颤栗了一下。
“一打尔目无圣人,出言狂悖!”孙秀才严肃道。
“嘶。。。打的好!”展胖子忍着痛回话。不是展胖子有受虐倾向,而是这个时代书院舍馆规矩便是如此,为加深印象,学生在挨戒尺时都要喊“打得好”来回复师父,以示自己知错了,就像后世挂电话前一句“再见”一样,纯属礼貌用语。
啪!!!
“二打尔目无馆规,扰乱秩序!”
“嘶。。。打的好!”展胖子声音中已经带有哭腔。
啪!!!
“三打尔。。。。。。”
方旭默默的数着,整整挨了十下,而且每条挨打的理由都不带重复,这得有多难,心中不由的佩服起孙秀才。他自认为是找不出这么多借口,可见自己这伙人平日里有多讨师父烦,这会儿被逮到了机会,不好好修理一番才怪。
一顿“点心”吃完,展才俊左手掌被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偷朝阳光下一照,通亮,好像满快结茧成熟的蚕身一样,可见孙秀才心中的怨气是有多重。展胖子已经低声啜泣,带着哭腔躬身向孙阳平行礼道:“谢师父责罚,学生一定改正。”
“尔等也要以此事为戒,切勿这般胡闹,有辱斯文,更坠了我正青舍馆名声。”孙阳平罚完展才俊,对着堂中在座的二十几个少年现场说教。
“是,尔等受师父教。”整齐划一!方旭大感震撼。
其实是大家见得多了,慢慢就摸索出了一套回答之法,这还得感谢前面站着的五个哥们,是你们的现场版教学,才让我们有了今日的口径一致。
注1:宝元,是宋仁宗赵祯年号,西历1038年--1040年。
注2:上户,宋时按财产多少划分的等级,为富裕之家。
注3:宋代的科举仅有两级考试,一级是各州举行的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
注4:醒木,惊堂木的又一种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