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5100000031

第31章 中国式家庭(5)

渴望实现童年一直没实现的愿望,就是“愚孝”的核心原因。于是,我们会看到大量的这种例子:那些最被父母忽视的人成家后,常常严重牺牲配偶和自己孩子的利益,对父母百依百顺,而父母却总是把他们奉献出来的钱财再转送给他们一直溺爱的其他孩子。这时,作为奉献者的这些人,会对父母有很多不满,但当父母继续向他们索取时,他们却发现,好像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仍然是一边抱怨一边继续做出无益的奉献,而他们最常抱怨的是:“我比他们更能干、更孝顺,为什么父母就不能在乎我更多一点?”

也就是说,“愚孝”者们还在寻求这样一个结果:父母终于发现他更值得爱,于是改变态度,爱他胜过其他孩子。

这种奇迹有时候会发生。一些垂垂老矣的父母终于对他们一直溺爱的孩子失去了信心和耐心,而将希望转移到了那个一直被他们忽视的孩子身上。

但更多时候,一个家庭系统的行为模式永远都没发生改变,愚孝者不管怎么奉献,也仍然得不到爱,而被溺爱者仍然是继续被溺爱。所以,明智的愚孝者,应当放下改变父母的渴望,接受无论如何父母都不会更爱他的事实,一旦接受了这个痛苦的事实,愚孝行为就可以终止了。

奉献的结局是被忽略

相对于改变而言,更常见的事情是,愚孝者把他们的迎合游戏带到人生的每一个角落,一旦他们喜欢上一个人,他们就会祭出他们的法宝——奉献。

由此,会引出一些奇特的事情。

茜茜对我回忆说,她谈过几次恋爱,而且令她不解的是,这几次恋爱都是一个模式:男人对她一见钟情,但开始她总是不在乎他们,而他们很热情,但一旦她喜欢上一个男人,决定和他好好谈恋爱,她就会对他“百分百的好”,可是过不了多久,这个男人就会提出分手。一开始,她说,这些男人真贱,得不到的就是好的,而一旦能得到了,他们就反而不珍惜她了。

后来,她明白,不是这么一回事。事实是,她的关系模式有问题。男人一开始追求她时,她会对他们毫不客气,而一旦她接受一个男人后,就变得过于容忍,不管那个男人多么过分,她都会视而不见。可以说,她的关系模式是“‘内在的父母’严重忽视‘内在的小孩’”,当男人追求她时,她以“内在的父母”自居,而将“内在的小孩”投射到对方身上,于是对他很不客气,但一旦她决定接受一个男人了,关系就会反过来,她开始以“内在的小孩”自居,而将“内在的父母”投射给对方。既然她童年时与父母的关系是极力讨好父母,那么她现在谈恋爱时也一样是极力讨好男友。

但问题是,因为父母不在乎她,所以她的奉献行为引不起父母的歉疚,但男友在乎她,所以她的奉献行为会给男友产生很大的歉疚感。于是,她的男友会对她产生莫名其妙的愤怒并不由地会疏远她,一如海瑞因塔的儿子们对妈妈的态度。

对这一点,我也小有体会。每次见她时,我都感觉好像掉进了一个温柔的陷阱,这个陷阱里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她设定好的。她很 善解人意,会做出很多对我有利的小事情,而同时又表示,我不必 在乎,因为这实在没什么,她不会给我带来任何麻烦……

总之,好像不管走向任何一个方向,都是她安排好的,而尽管她说她什么都不在乎,但好像我还是说一点感谢的话为好,可好像她也表达了,我不必表示感谢……

那么,我该怎么办?很自然的,我的方法是忽略她。尽管第一面我对她印象很好,很想和她做好朋友,而她也很渴望和我做朋友,但我却很自然地找到了很多理由,迟迟没有再见她。

例如,一天晚上 12 点时她忽然有了一个重要领悟,然后发了一条长长的短信和我分享她的感受,但过了没一会儿,她又发来一个 短信说,她的这个领悟不重要,她为打搅我有点惶恐,我不用回她 的短信……

作为迎合者,她为我考虑了所有可能性,而既然我怎么做都是她的意志,那我只好表达我自己的意志——什么都不做。

中国家庭中的轮回链条

【一】

结婚时,选择的标准,不是情欲与激情,更非爱与恋,而常常是安全感,不仅长辈为儿女选择时如此,年轻人自己选择时也常是如此。结果是,婚姻相对稳定,但缺乏情感。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而这一个基石,普遍没打好。

【二】

婚后,因没有感情的滋养,也因为女性更缺乏安全感,导致妻子一方感觉到孤独,于是去抓丈夫,去控制丈夫,而丈夫则觉得,本来就缺感情基础,更不愿被妻子紧紧抓住,那会让他重温幼时被妈妈吞没的噩梦,所以丈夫要选择逃走,逃走的方式可以是工作、爱好或者其他女人。

【三】

妻子感觉到更加孤独无助,但她越抓,男人跑得越远。等有了孩子后,妻子终于发现,孩子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弥补她内心的空洞,于是,她开始抓孩子。并且,最好是个儿子,那么,儿子不仅弥补了情感空洞,还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情欲的空洞。结果,她把儿子抓得更紧。

儿子被妈妈 抓得很紧,那女儿呢?若 妈妈内心比较健康,则 可能给予同样待遇,也会被妈妈抓住,但若是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则女儿容易成为妈妈的“被讨厌的内在小女孩”的投射对象,被妈妈厌恶乃至虐待,于是,造就了一个同样没有安全感甚至内心空洞 更大的女性。

丈夫逃离妻子时,会愧疚与不安,也担心后院起火,当发现儿女可以填补妻子内心的空洞时,他也会将儿女推向妻子身边。所谓的恋母情结,在中国出现了变型,爸爸甚至不与儿子竞争,而是迫不及待地将儿子推给妻子,这样他就自由了。于是,他也参与造就了另一个自己。

过去主要因重男轻女,现在则主要因男人想逃离妈妈的潜意识的动力,导致做父亲的男人不仅逃离妻子,也逃离女儿,与女儿的关系也很疏远。这导致女儿即便在母爱一环上有所改善,但在父爱一环上仍相当欠缺,于是女性对得到异性的爱要更为绝望一些。

总结一下,即男孩得到母爱表面过多但质量堪忧,普遍存在着严重的被吞没创伤,这导致男孩不能表达情欲,并且会比较被动;女孩则得到母爱和父爱都比较少,容易有严重的被抛弃创伤,而她们虽也有被吞没创伤,但比较少,所以相对男孩要主动很多。

【四】

这样的男孩女孩长大了,男孩抗拒表达情欲,抗拒亲密,同时被动;女孩则不知情欲是何滋味,并因被抛弃的创伤,而对亲密有强烈渴求,但又觉得得不到,所以会找容易掌控的男人,也即被动的男人。于是,又重复了轮回的第一个链条——夫妻之间缺乏情爱。

【五】

妻子想抓丈夫,丈夫想逃,这还不够,更要命的是,婆婆也想抓儿子,而对于妈妈,儿子意识上还不能逃离。于是导致一个独特中国现象:儿子必须和妈妈黏得紧一些,不能逃离;儿子和妻子疏远,却成了可以接受的现象,唯独妻子不能接受,但只能独自品味。

【六】

结果,婆媳关系就成了中国家庭的主要战争,目的是争夺被动的儿子,至于公公,已成了这个家庭中可有可无的一个注脚,没有人争夺他。除非他生命宽广而精彩,否则他在家庭中就是一个零。

【七】

婆媳关系中,谁都赢不了,妈妈毕竟不能得到儿子的情欲,妻子也得不到,但男人的情欲总要去找一个地方安放,于是,妓女或小三,就成了一个平衡物而广泛存在于重男轻女最严重的地区,而做小三的女子,也常是在自己原生家庭中得到爱最少的女子。这也是中国的一个独特现象。

更神奇的是,我听到一些故事,故事中的小三,甚至是妈妈为自己儿子找的。

【八】

若公公和岳父,在大家庭中还发挥着巨大作用,甚至成为家庭 问题的直接制造者(有外遇不算,必须是主动冲突),这是因为,他们执着于权力感,不容别人挑战他们的权力,但他们不会制造特 别复杂的情感关系,而只是一味要求别人服从他,这形成不了特别 复杂的轮回。

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对听到的数千个人的故事的一种经验总结,不代表真理,也不会自以为是非常全面的说法。欢迎其他朋友提供你们的想法。

虽然在专业上有自己的梦想,但我自己并不太想发明什么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疗法,我只想弄明白,中国特色的家庭和中国特色的爱情是怎么回事。

看到一个网友说,莫言只是写了中国的一些真实故事,竟然被认为是魔幻现实主义,其实没有魔幻,只是纯粹的现实。我写的也只是纯粹的现实,尽管有时被认为是魔鬼般的现实。

轮回中最遗憾的是,没有爱情。和一个朋友深聊,她明白,已 三十六七岁的她都没品尝过什么叫情欲,遑论爱情。我则常想,若人生重来多好,要求不高,就从大学开始吧,18 岁的年龄,但有 38 岁的智慧,一定会有绽放的青春。

大学时一友人爱用花园的意象来看人,对我的看法是,花园里到处是花,但还没开放就已枯萎了。说的真准确!

写这番话时刹那间明白(也许是投射),中国富豪们征婚时为什么总想找没有恋爱经验的处女,除了以往说的占有欲,还有幻想人生重来的念头吧。

爱情象征着美好,情欲点燃的是生命活力。哪怕爱情中不断受挫,但生命会是丰盛而绽放的。没有体验过爱情,貌似像是外部世界缺了一块,其实是内心的火焰从未被点燃过的遗憾。所以,在爱中的,大胆地去爱吧,哪怕被玫瑰刺得鲜血淋漓。

活出你的爱,活出你的生命。

有关爱的六个谎言

谎言(一):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这是天下无数谎言中的 No.1。

这个谎言如此绝对,以至于很容易被驳倒。实际上,我们只需要找出一个例外就可以驳倒这个断言,而这样的“例外”又实在是太多太可怕了。譬如:

广州花都区的女孩阿俊,被母亲割掉双耳;

复旦大学研究生 ZLL,因虐杀几十只猫而轰动一时,但他虐猫的另一面却是爱猫,而这种“我爱你,所以虐待你”的变态心理却源自父亲对他的苛刻和虐待,譬如多次因小事暴打他,还常将其关在家门外过夜。

…………

尽管发生这么多父母虐待孩子的案件,仍有许多人认为,“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成立的。他们不讲逻辑漏洞,而强调说那些案件是特例。一个朋友对我说:“父母不爱孩子的,我估计是千分之一。”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可以上百度的“爸爸吧”“妈妈吧”“父亲吧”和“母亲吧”去看一看(方法很简单,打开 www.baidu.com 后,点击“贴吧”,然后单独输入爸爸、妈妈、父亲或母亲就可以进入相关贴吧),你会发现,以爱的名义虐待孩子的父母,或者不屑于借用爱的名义而直接虐待孩子的父母,实在太多太多,而对父母仿佛有刻骨仇恨的孩子,也一样太多太多。

我自己收到的信件中,至少有 20%的信件谈到了父母对自己的身体虐待或精神虐待,也有部分信件是做父母的意识到了自己对孩子的虐待,但他们控制不住自己,于是写信向我求助。

这是一个必须直面的事实。

现代的临床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一个成年人的关系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假若一个人没有什么理由地残忍虐待甚至杀害其他人,那么可以基本推断,这个人曾被残忍虐待过,譬如虐待小保姆蔡敏敏的珠海女雇主魏娟。从这个角度上看,最终展现在一个成年人身上冷酷的恶毒,可以回溯到他的童年关系,而且多数可以回溯到他与父母的关系。复旦硕士 ZLL 在虐猫的时候,不过是把父亲对待他的方式转移到了猫身上而已。

并且,直面这个事实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或者冷酷地对待自己的配偶和儿女,或者残忍地对待社会上的其他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无法直面自己有一个“坏父亲”或“坏母亲”的事实。我们的社会特别讲孝道,即便父母虐待了自己,我们也要认为父母是对的。但是,这种理性上的接受不能遏制住他情感上的仇恨,而父母是不能恨的,所以他们把这仇恨转嫁到配偶、儿女或其他人身上了。

这种转嫁机制,是很多恶行的基础。经常有人给我写信说,他想杀人,他想伤害别人。假若你和这样的人对话,他们一开始会对你说,那些人如何如何对不起他,但随着聊天的深入,他最终会承认,最对不起他的不是那些人,而是他的父母或其他“至亲至爱”的人。

在我们这样一个特别讲孝道的社会,“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魔咒,让我们宽恕那些虐待甚至杀死孩子的父母,也让我们看不到恶最初是如何滋生的,从而让我们整个社会都不能直面相反的事实。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向欧美国家学习,他们有一个较成熟的社会体系来监控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以及剥夺严重不合格的父母的抚养权。

切记: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这是整个人类不断繁衍并传递爱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渠道。但是,这远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

真爱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并不断检讨和反省自己对待孩子的具体方式。“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懒惰的逻辑,是父母们为自己开脱的最佳借口,假若你特别迷信这句话,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就一定需要检讨。

谎言(二):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

这是我们社会最典型的一个爱的谎言,父母们用这个谎言控制孩子,老师们用这个谎言控制学生,男人用这个谎言控制女人,女人也用这个谎言控制男人。

这个谎言是我们的一个集体无意识,它源自我们共同的一个经历:

当 1~3 岁的孩子蹒跚学步并开始探索世界时,大人们忍不住要替孩子们完成任务。譬如,孩子跌跌撞撞地拿玩具时,大人们递给他;孩子四处爬来爬去时,大人们因担心而制止他;孩子快乐地玩耍并大喊大叫时,大人们警告他们小声一点……

总之,大人们为了安全,为了“爱”孩子,严重妨碍了孩子探索世界的努力。

并且,等孩子长大后,我们变本加厉地这样做。譬如,帮孩子解决一切难题,替孩子作所有的决定,当孩子拒绝接受时,就以“爱”的名义强迫孩子接受。家长们在这样做,老师们也在这样做。这样做,是在扼杀孩子的生命。

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当一个人不断为自己的人生作选择时,那么不管这些选择是对是错,他的生命都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丰富多彩,而他的心理能量都会不断增加。只有作过选择,一个人才算活过。假若这个人的一生中都是别人在替他作选择,那么他的生命就没有意义,不管别人给了他多少东西,不管那些选择从理性上看多么“正确”,他都会因此而虚弱无力。

以爱的名义替孩子作选择,这会有极大的迷惑性。父母觉得自己做得对,孩子也不知道该怎么反抗。但是,父母和孩子都会因此而苦恼,父母发现,他们必须一直为孩子操心,而孩子则会经常感到“闷”“烦”,甚至还会有窒息感,就仿佛有人在掐着自己的脖子一样。

这种窒息感不难理解,因为父母替孩子作所有的决定,就是在从精神上掐死孩子的生命。

同类推荐
  • 天才是鼓励出来的

    天才是鼓励出来的

    本书针对孩子成长阶段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了50种鼓励孩子的方法,渗透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学业、责任、求知欲、创新等。探讨了如何让孩子更加自由地成长为一个睿智、善良、负责、独立思考、积极进取、为社会所需的人才。
  • 蒙台梭利育儿丛书:快乐的胎教

    蒙台梭利育儿丛书:快乐的胎教

    每个家庭、每对夫妻,都希望下一代健康、聪明、美丽。那么,就应当了解一些优生方面的知识。优生学是对于提高民族素质的研究,也就是用现代科学的办法来研究如何提高新生儿质量的问题,这对提高民族素质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父母课: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经典译注大全

    父母课: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经典译注大全

    现在的孩子们似乎越来越难管教了。只要他们不那么叛逆,不那么难管,甚至不挑食、能按时完成作业,家长们就感觉心满意足了。培养一个行为合乎社会伦理,心理健康,有自我控制的精神和能力,为了确定的目标努力前行的孩子,似乎已经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更不要说给孩子讲些自己都觉得太老的“老道理”。这些道理在哈佛、耶鲁还是一片荒地的时候已经教育着中国人,这些道理不是让人如何成功,而是教育下一代如何在社会中长久地生活下去,对准的是经常出现在孩子身上的缺陷、毛病、弱点。在他们人生起航的时候,给他们讲讲老辈传下来的话,是一份最好的礼物。
  • 让孩子成为“富一代”的教子圣经

    让孩子成为“富一代”的教子圣经

    要想让孩子成为富有的人,并不需要给他留下一大笔财产,而是应把他培养成一个可以创造财富的人!本书汇聚了多位成功父母的经验,讲述了如何让孩子拥有比金钱更重要的学习能力,如何与命运抗争。用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世界,以诚实的态度与人交往,如何对孩子的财商进行开发。有了这些,让孩子成为“富一代”将不再是梦想!
  • 夜间扫街的孩子(李心田儿童小说选)

    夜间扫街的孩子(李心田儿童小说选)

    沙,沙,沙!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在扫街。夜色还未褪尽,路灯发射着寂寞的、带着些凉意的光,马路上投着那孩子的移动着的影子。那孩子光着头,蓬乱的头发因纠结而竖立着,脸是瘦削的,浓眉下有两只微陷的却是很有神的眼睛。虽然他已经十四岁了,但个子不高。他的两臂很有力,扫起地来也非常认真,一片落叶,一块碎纸,他都不遗漏。他的扫帚从马路上掠过之后,那街道便显得特别光洁。当黎明到来,第一辆汽车驶过街道时,当那些上早班的工人,骑着自行车奔向工厂时,除掉感到早晨的空气新鲜之外,这光洁的马路也会使他们有清新之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惊世杀神

    惊世杀神

    像我这么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的帅哥为什么要当杀手?我完全可以靠脸吃饭!当然了,挽救世界这么大的事情我倒是可以勉强承担一下,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没挽救成可不能怪我,毕竟我尽力了!
  • 宠臣为上

    宠臣为上

    帝王喜欢一个人,那个人是个男人,而且还是从小教导他的太傅。太傅知道帝王喜欢他,却百般的无视。终于帝王忍不住了,软言相劝不成功,那就来硬的!帝王命人将太傅掳进宫内,对其霸王硬上弓!咳咳,后续详情见正文~
  • 生命密度

    生命密度

    他,漠视生命,却传承神医衣钵,救死扶伤;他,珍惜生命,却手擎刀剑于阵,枭首无数。……天痕大陆万物有灵,万物皆可吸收天地灵子,汇灵成丝,缠绕自身,成就创世灵神。灵师职业等级设定:灵使、灵司、灵督、灵监、不朽灵王、永恒灵帝、创世灵神!路,只在眼前。
  • 一代宗师之从零开始

    一代宗师之从零开始

    一个电竞大神隐姓埋名从零开始向电竞爱好者吹响集结的号角
  • 快穿之男神怎么又对我一见钟情了

    快穿之男神怎么又对我一见钟情了

    某天,某个无良主神,实在无聊,便随手抓了一个系统溜到三千世界完成任务去了。面对各个位面的男女主:呵,鱼唇的人类,辣鸡!然鹅……看着每个位面对她死缠烂打的某人,好像……也不是不可以。于是……时空管理高层便出现了一个野男人,天天抱着他们尊贵的主神秀恩爱.。纷纷表示狗粮太多,拒绝狗粮,保护单身狗为由,集体请假……
  • 古玩大亨

    古玩大亨

    大兴典当行学徒薛晨,阴差阳错得到一枚神秘的黑色古玉,具备了鉴定古玩的能力。从此,小学徒开始了扮猪吃虎的旅程,一路碾压各种大师,终成一代传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男人需要懂得,女人需要疼爱

    男人需要懂得,女人需要疼爱

    21世纪女性,应该“你太好”还是“不够好”?多少恨嫁的、逼婚的女人,为配一株狗尾巴草,衣带渐宽……男人如果不想娶,怎样让他们心甘情愿被擒,两性关系学导师艾小羊,用理性的思维剥开爱情的面纱,教你在不可改变的男权世界中,做回真正的女王。
  • 反犬

    反犬

    时间追溯到2008年的夜晚,以那起沼魔事件为起点,记忆出现缺口的诸葛思谦回到了里世界的中央追寻千面的余香。那个时候,自顾不暇的四大家族还无法意识到这个男人未来会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冲击。那个时候,世界各地尚还处于懵懂期的各位主角未曾觉察到这个未来异常避难所的主人正在逐步崛起。那个时候,里世界各个位置的住民仍未得知那天国的十三阶梯已然在此开始了初步的构架。这是里世界并非原初的一段物语,这是属于向着盒子外侧掀起反旗的第三反犬的故事,这是名为诸葛思谦的男人的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