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4100000039

第39章 中国文化学术界的灾难(二)

“曹操墓”发掘并公诸于世引发各方质疑,考古队长潘伟斌通过媒体驳斥质疑者,声称质疑者皆是外行,不懂考古。我不知道所有质疑者是否全都外行,但作为质疑者之一,我首先承认自己不懂考古,除了在电视或书本上偶尔能看到考古发掘的情景外,对于别的,我一概不知。但是,考古发掘无非就是发掘,说白了就是比较科学地挖掘文物,能让文物更好的保持出土时的原样。如果让外行人去挖,一铲子下去,本来是文物的东西也许瞬瞚间就成了废物,而内行人则不同,即便是挖一颗死人的牙齿,其“常所用”的工具比我们吃西餐所用的工具还要多,什么铲子钩子杆子耙子刷子全用上了,也许这就是外行人与内行人的最大区别。

除了和盗墓贼使用同样的工具之外,考古学家和我们外行人一样,都得借助书本知识,文明发掘。外行人也许只能从书本里发现,而不能挖掘,而考古学家从书本里发现了,然后去挖掘。戏言至此,言归正传。我非内行,更非享有话语独霸权的考古学家,作为外行,虽然没有发言的权利,但是有质疑的权利。直到最新的关于“曹操墓”的新闻发布后,我依然保持怀疑的态度,因为权威考古学家至今还有很多重要的证据目前只停留在纸上,并未见到令人信服的、足以证明墓穴躺着的人就是曹操的文物出土。首先,潘队一直强调,曹操墓的“位置和文献记载完全吻合”,但是吻合就能证明那就是曹操墓吗?文献记载本身就有它的缺陷。首先,对于文献,谁也不能够完全肯定所载都是真实的,我怀疑的是,如果要以文献记载为依据,或者说将文献记载作为考古的权威依据,那么依据文献所记载的曹操,他不可能把他的葬身之所通过所谓“遗令”公布于众,即便他有公开说过,说个大致也足以见其“慷慨”,但绝不至于将墓址都说的那么清晰。故,文献所记载“曹操墓”位置的数据,详细得令人生疑。潘队关于墓址的另一个依据也很外行,那就是鲁潜墓志中所记载的数据,墓志上说鲁潜墓距离曹操墓东南西北多少步,这更令人生疑,鲁潜墓志上话曹操,这到底是何用意?不过,那也仅仅是发掘出的一块墓志,而这块墓志的真假更有问题,是古人的赝品也未可知,因为“鲁潜墓”至今还下落不明。

对于“曹操高陵”为何会选址于此,潘伟斌依据曹丕的《为武帝哀策》中的记载:“卜葬既从,大隧既通”,也就是说,曹操在葬之前曾对墓址进行过占卜。如此说来,曹操非常重视占卜,故而也非常重视墓地之风水。既然重视占卜和风水学,殷谦认为,他的墓里就应该有鼎,而至今为止没有出现过一个鼎。汉代王侯的随葬品,鼎是镇扼风水的必须用品。三国时期,鼎在王侯心目中更是权威和神器的象征。《鼎录》中就有记载蜀相诸葛亮铸鼎的事迹:“龙见武阳之水九日,因铸一鼎,像龙形,沈水中。章武三年,又作二鼎,一与鲁王,文曰:‘富贵昌,宜候王。’一与梁王,文曰:‘大吉祥,宜公王。’并古隶书,高三尺,皆武侯迹。”如果说曹操为墓址占卜过,那就是因为风水,如果因为风水,鼎是必不可少的“镇冢”之宝。那么鼎哪去了?希望潘队们不要说,此墓被盗掘过数次,鼎早被盗贼窃走矣。

也许被“盗”的东西还有很多,《三国志》记载:“三月,天子使魏公位在诸侯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给曹操的金玺、赤绂、远游冠等东西去哪里了?这些也是名副其实的“常所用”物品,为何没有发掘出来?按照潘队的解释,这些金银之类的东西是不能随葬的,因为有它就违背了曹操的薄葬思想。我想,再提倡薄葬,也不至于苛刻到连自己的官服和官帽都拒之墓外吧?《三国志》记载曹操:“被服轻绡,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官服、官帽、小鞶囊等物品应该都是曹操的“常所用”之物了,如何不见?既然不能随葬金玉珍宝,那么除此而外的东西呢?《三国志》记载曹操:“自作兵书十万馀言……御军三十馀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安阳“曹操墓”未见一书片纸。记载曹操“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操的诗天下闻名,可是此次发掘也未发现有他诗作的一片牋,曹操喜欢音乐歌舞,可是也未出土一件乐器。书、牋、令、记,这些皆为那个时期最“常所用”的东西了,竟然毫无踪迹。考古队唯一的“铁证”就是那些刻有“魏武王常所用”的碑,但是缺少一件至关重要的碑,那就是墓志铭。三国时期,人们对“铭”这个东西是非常重视的,就连蜀军烧饭的大锅底都有“诸葛行军”此类铭文。尤其是铭志,在三国时期已达到鼎盛,宅铭、碑铭、墓志铭等,几乎处处皆有“铭”,但凡有点身份的人都有墓志铭。要说曹操为了不让别人发现他的墓不立墓碑可以理解,但是不可能墓里没有墓志铭,这实在说不过去,也难以置信。

潘伟斌说,不存在“七十二疑冢”,曹操的葬礼是公开的。这一点太武断,所谓“七十二疑冢”在文献中也有记载,既然考古也要依据文献,那么为何关于“七十二疑冢”之说的文献就不能成为依据?是真是假暂且不论,就文献记载的曹操生性多疑来说,他不可能没有疑冢,而此次安阳“曹操墓”,很可能就是疑冢。曹操之多疑,《三国志》志中多有记载:“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被杀的这个人,好像还是曹操的亲友。据《三国志》记载,曹操连自己身边亲近的人也不放心:“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告之曰:‘须臾觉我。’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及自觉,棒杀之。”除此之外,对于曹操的酷虐变诈,文献也有记载,因军中廪谷不足,曹操私下里问主者怎么办,主者说:“可以小斛以足之。”曹操就答应了,没想到军中生变,都言曹操欺众,曹操就对主者曰:“特当借君死以厌众,不然事不解。”于是就把主者牵出斩之,并“取首题徇曰:‘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曹操更容不下比自己聪明能干的人,据《三国志》记载:“诸将有计画胜出己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馀。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如此一个奸诈、虚伪、多疑之人,临死前会突然变得磊落光明、明公正道?诸葛亮在其《后出师表》中如此说:“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如此聪明绝顶的一个人,一个盗墓大王,岂能不考虑和不防自己的墓被人盗掘?

说曹操的葬礼是公开的也有可能,那就要看对哪些人公开了,而且知道他葬身之所的人,是不是跟着陪葬了也有待考证。潘队说,曹操身边有两个女人,一个是女侍卫,一个侍女。到底是不是当然只是他的推测,想不明白的是,既然葬礼是公开的,而且都告诉世人自己的所葬位置,那么为什么还要一个女侍卫陪葬?他在担心和害怕什么吗?如果不是女侍卫,那么,这两个女人既不是皇后也不是王妃,那么曹操身边的这两个女人是谁?《三国志》记载:“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乐人和歌伎)在侧,常以日达夕。”莫非这两个女人正是好音乐歌舞的倡优?曹操没这么低级吧?真令人怀疑此人就是曹操。

薄葬之说,我到现在还是认为那是曹操和曹丕的“一叶障目、隐介藏形”之计。一边通过《遗令》、《为武帝哀策》、《诔文》等大声说要薄葬,不放金银珠宝,说的人人都知道,一边又偷偷地设疑冢,然后厚葬。诸葛亮在其《为后帝伐魏书》中说曹操:“残剥海内,怀无君之心”,心中没有君主,无非自己想当君主,实际上曹操本身就是名副其实的君主。如此残剥他人之人,能不厚葬自己?即便他想薄葬自己,那么“敢寻乱阶,盗据神器,更姓改物,世济其凶”的曹丕会薄葬他的父王吗?《三国志》说:“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丧乱以来,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岂不重痛哉!祸由乎厚葬封树。”这句话足以说明,他们很清楚盗墓者的猖獗,故而对外宣传薄葬思想,以绝盗墓者盗掘之念。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曹操每攻城拔邑,少不了掠夺“美丽之物”,这样一个贪婪之人,怎么会如此寒酸的将自己埋葬?至于说他将所得之物都奖给了有功之臣,或与群下共享之,那只是后人对他的誉美之辞罢了。

考古是一门学术,学术应当严谨,如此捷急、草率地下此结论,无论是考古方面追“发现之最”也好,河南方面夺旅游名胜也好,都是一种不负责的态度。但愿考古队不是因为骑“虎”难下而打算就这样将错就错下去。

同类推荐
  • 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研究资料

    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研究资料

    《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研究资料》是大型学术工具书“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丛书”的一种。本书以主选文章与资料索引结合为编排体例。选取有关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研究的代表性论文,反映九十年代长篇小说的发展概况,展现该领域研究的最高水平;索引部分搜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学术专著等,为一般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丰富的资料。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萧红作品集(2)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萧红作品集(2)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

    《冬天的故事》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1623年首次发行于《第一对开本》。尽管它首次发行时被列为喜剧类型,一些现代的编辑则将其列入“传奇剧”。因为其前三幕充满了紧张的心理描写,而后两幕为喜剧并且有一个欢喜的结局,因此一些评论家,其中包括W·W·劳伦斯,认为它是莎士比亚“问题剧”之一。尽管如此,这部作品时常非常受欢迎,并且在莎士比亚剧作表演历史中经常被一些先锋戏剧实验者改编为不同的形式和版本。
  • 根治黄河:治理黄河与水利工程胜利竣工

    根治黄河:治理黄河与水利工程胜利竣工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3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缤纷百年:北京大学举行建校百年庆典

    缤纷百年:北京大学举行建校百年庆典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
热门推荐
  • 妃常骄傲:嚣张公主不好惹

    妃常骄傲:嚣张公主不好惹

    云瑾薇,大夏王朝的小公主,从一出生就被捧在手心中。传言中,她欺女霸男,不学无术,长相也是其丑无比,体格重如千斤,因着这个传言,京中所有人都对她避如蛇蝎,王侯贵族即便是选择死,也要选择抗旨不遵,目的便是为了不将这既丑陋又刁蛮的女人娶回家。可是,大越国的三皇子却是不远千里的来到大夏,其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求娶云瑾薇。“病秧子,就你这幅弱不禁风的样子,还想求娶本公主,简直是痴心妄想。”痴心妄想吗?那可不一定,男人不怀好意的笑笑,“我弱不弱,薇薇试一下不就知道了。”于是,一场你逃我追的游戏开始了。且看病弱皇子如何抱得“丑女”入怀?
  • 云山燕居申禅师语录

    云山燕居申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宋先生的宠妻日常

    宋先生的宠妻日常

    宋先生大型作死现场……记者问:宋先生对于唐小姐说你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你有什么看法?宋辞冷笑:没看法,这缘分给你要不要?宋辞:像你这种为了钱不择一切手段的女人,我就是打光棍也不会娶你。某女靠墙一脸不屑,“姐很高贵,男人不配,你更不配。”唐施:“宋先生,你配吗?”宋辞贱贱一笑:“我太配了。”唐施:“……这么和预料中的不一样,说好的打光棍也不会娶呢……唔,混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有一家冒险者公会

    我有一家冒险者公会

    一脚踏空,一只叫苏阳的联盟狗刀塔er穿越了。用整整两秒钟接受穿越的现实,立即开始着手原人格父亲留下的这家濒临破产的冒险者公会。没有冒险者前来?紫色品质随从上线就送!货架空空如也?史诗装备爆率10倍up!公会试炼秘境单一?耗资10年青春年华亲历打造,带你体验来自异界超凡宏伟的暴雪宇宙!连古添落渣渣辉都联名推荐的冒险者公会,你,还有什么理由不来砍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微雨时光

    微雨时光

    时光微雨,我还爱你。多少时光,多少阳光。你好阳光,你好女孩。
  • 诸天归来之剑起葵花

    诸天归来之剑起葵花

    黑术涯上,与东门求败争雄,紫金之巅,与西方细雪剑分神魔。英雄楼中,与一代神话论道风云,浩渺烟都,与大宗师一试天剑谁高。……当心向光明,无奈身藏恶魔的现代青年,重生为林家少年,既为击溃如影随形而至的心魔,也为应对即来的觊觎,他毅然翻开了那件袈裟,挥剑而起……破碎虚妄的传说,光耀大千的神话,就从挥剑那一刻启航。
  • 半生浮动

    半生浮动

    每个人都不同,即使在异界,也是如此。上帝为你关上一批门,也会帮你打开一扇窗。就算明着我没有常人的天赋,但我有你们没看过的我。今日忍得了你们的欺侮,来日必当加奉还
  • 错过你是最久的遗憾

    错过你是最久的遗憾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夏心悠,背负着太多的梦想和野心,与江纯一爱得炙热仍选择分开,以为会让对方走得更高、飞得更远;二十五岁的夏心悠,学成从法国回来,她以为她会和方弈晗踏实而平淡地生活下去,却在现实下折翼;二十六岁的夏心悠,选择依附程远,却因为倔强和自我,选择独自奋斗。最终她在自我奋斗中肯定了自我,可是有些人,却到底是错过了。我们这一生会遇到很多人,爱过很多人,而在一开始他们根本不知道我们遇到的,可能就是这一生的最爱。我们会为了太多的理由放弃这些爱,事业、舞台、未知的未来,我们越走越远,却没有看到在我们身后那扇门已经渐渐阖上。
  • 高难度游戏

    高难度游戏

    来感受一下超高难度的奇幻游戏吧!人心叵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没有智商下线的配角反派,只有拼尽全力的收获和成长!这是一个小人物,在游戏中成长,最终解密整个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