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从屋里迎出来,一把抓住******的手,热情地问:“你什么时候从延安回来的?”
参谋长李达跟在刘伯承身后,也迎出屋来。
******说:“我是前天回到辽县的。一看你们都到冀南来了,我没敢停,就直接赶过来了。”
刘伯承说:“是啊。冀南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国民党疯狂挑衅,日冠大兵压境。所以,我们就把师部机关迁到了这里。”
******问:“部队也都来了吗?”
李达说:“跟我们一块来的,除了直属部队外,还有三八六旅补充团,先遣支队第三大队等部。另外,陈赓率领一一五师的六八八团和我们师的新一团等部,也越过平汉铁路来到冀南。目前,在邱县一带活动。”
******说:“我们都聚集到了冀南。应付这里的复杂局面,应该不成问题。再说,我这一路上,看到冀南的群众挖道沟、修战壕,干得热火朝天。群众的参与和支持,就是我们战胜敌人的有力保证。”
刘伯承说:“这都是徐副师长和陈再道他们抓得好啊!”
……
“两位首长,别在院里站着啦。到屋里再说吧。”参谋长李达说。
“好。”刘伯承和******都点点头。
进屋坐下之后,******才问:“怎么样?在这里的工作有进展吗?”
刘伯承的脸色阴沉下来,说:“我们主要是想和鹿钟麟缓和一下紧张关系。最近,鹿钟麟经常向我们挑衅,两党关系的弦绷得太紧了。一旦日寇发起扫荡,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一到这里,就两次找鹿钟麟会谈。”
******问:“有效果吗?”
刘伯承:“收效甚微。鹿钟麟现在的派头很大,态度也冷若冰霜,与半年前我在山西拜访他时判若两人。”
李达说:“那时候是他感到路上有风险,想让我们派人护送他们,才对我们恭敬有加。现在他自以为在冀南站稳了脚跟,于是就原形毕露了。”
刘伯承提议说:“现在小平来了,我们干脆就开个会,研究一下当前的形势吧。”
“好。”李达马上向通讯员吩咐:“快去把徐副师长叫来。”
通讯员立刻向外跑去。
不大功夫,徐向前便走了进来。
刘伯承说:“在开始研究之前,先请小平传达一下党的‘六中全会’精神。”
******点点头,然后掏出他的工作日记看了看,便开始介绍:“全会于九月二十九日正式开幕,首先由******主席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抗战十五个月以来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抗战的发展趋势,确定了我党在抗战新阶段的战略任务。全会批判了王明的****机会主义错误,肯定了以******为代表的正确路线。中央认为,经过十五个月的抗战,中国已有很大进步,但尚未达到反攻胜利的程度。日军虽遇挫折,但仍有余力。国际上虽已予中国道义物资援助,但国际形势未到最有利之时,故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力量对比,并无根本性变化,战争将具有长期性、残酷性。然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战争潜力雄厚。日本正相反。国际形势发展亦对中国有利。故日本的优势只具暂时性,中国的优势则带根本性。且日本不但被拖在中国,还须北防苏联,东对美国,南对英法,可用于中国的兵力所剩无几,再无能力进攻。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只要中国坚持持久抗战,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传达完后,大家都说:中央对当前形势的评价一语中的,说到了点子上;并表示拥护中央做出的各项决议。
随后,刘伯承向大家说:“下面开始讨论当前的形势。请大家畅所欲言。”
李达首先发言:“现在冀南的形势十分严重。一方面是日军对我们形成包围,准备进行大扫荡;一方面是鹿钟麟疯狂向我们挑衅,恨不能置我们于死地。”
刘志坚说:“是啊。鹿钟麟已经成了反共顽固派,再无争取的可能。我们决不能再退让。”
李达说:“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在和鹿钟麟分裂,高兴的只有日本鬼子。”
刘伯承说:“通过两次会谈,我完全见识了鹿钟麟的反共面目。但是,在这种时刻,我们还是应该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
徐向前说:“据我观察,鹿钟麟已经被石友三和朱怀冰架空,成了一个空架子。我们可以在他的两个副手身上做做文章。当然,朱怀冰是******的嫡系,不会有什么效果。重点是做石友三的争取工作。”
刘伯承眼前一亮,高兴地说:“这个提议很好!石友三是有名的‘倒戈将军’,能争取他暂时‘倒’向我们,这对我们反磨擦也是有利的。做石友三的工作,我们有三个有利条件:一是从西安事变之后我党就与石友三有交往,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二是石友三初到冀南立足未稳,不可能立即与我反目。三是他到冀南后曾向我示好,并且派人与我军联系,商谈对日作战的方法。”
……
最后,大家做出三项决定:一、十二月三十日,在威县(老虎)张庄村(即现在所驻村庄),召开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由******向大家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然后和刘伯承共同布置下一步的行动。二、会议结束后,由刘伯承再一次去和鹿钟麟会谈,以维持国共两党的合作局面;由******去和石友三会谈,争取他共同抗日。三、从三九年一月开始,正式成立冀南军区,宋任穷任军区司令员,王宏坤任副司令员,文建武任参谋长,王光华任政治部主任。东进纵队政委由刘志坚接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