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空气很是新鲜,上官柔刚刚洗漱完毕,就见到大伯母身边的一等丫鬟急急忙忙的前来,上官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看到女子脸上并没有愁苦之色,反而是带着一丝的喜悦,上官柔暗中猜测,莫不是封位的诏书下来了?
果然不出上官柔所料,这名丫鬟就是大伯母派来请她到正厅中接旨的,上官柔整理好衣服,带着紫鹃不紧不慢的向正厅走去。
正厅中,大伯父正和一名身穿红衣的太监在寒暄着,上官柔仔细的看了看那名太监,猛地想起来,这命太监不就是最后一次选秀的时候,跟在皇上身边的那命太监吗?
福顺见到上官柔来到正厅,脸上的笑容是越来越大了,满脸的褶子笑成了一朵菊花。皇上对这名秀女的特殊待遇他可是看在心上的,不管以后怎么样,总之现在这个可是皇上放在心上的人,他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众人跪在地上,福顺恭恭敬敬的持着圣旨在大厅当着众人的面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上官氏四女贞静柔和,聪慧伶俐,容貌秀美,深得朕心,今召选入宫侍奉,特为正四品婕妤,封号为明,钦此。”
除了上官柔之外,上官家的其他人都惊讶万分。上官柔早就猜到自己的位分不会太低,就算是为了能够和刚进宫的秀女们抗衡,也不可能太低。上官成等人是没有想到皇上会册封柔娘为正四品的贵人,先不说他们的家世并不算是太显赫,柔娘就是一个庶女,他们本以为能够封为正七品的贵人那就是顶了天了。
上官柔磕头谢恩:“嫔妾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其他人见状也反应过来,连忙磕头谢恩。上官柔的手中捧着圣旨,一直惴惴不安的心也安定下来,她的手紧紧地握着圣旨,既然她得到了一个好位分,那她就不会白白浪费了这等的好意,自然是会好好的把握住。
和上官成寒暄了片刻,福顺被打算要走了,上官成将福顺送到了院子里,暗中将一枚玉佩塞到了福顺的手中。福顺作为紫擎苍的贴身太监,这一生见过的金银无数,自然是不稀罕的,但是这福顺却有一个爱好,尤其喜欢收集玉佩,福顺抚摸着手中的玉佩,玉质细腻,明显是难得一见宝贝。
“不知道上官大人有什么吩咐,若是杂家能办到的,一定会为上官大人办到。”
上官成小心翼翼的在福顺的耳边说道:“不知道福公公接下来还要到哪一家?”
福顺看着上官成眯了眯眼睛,看的上官成的心中七上八下的。“杂家接下来要去的也只有长公主府和林府了,上官大人,您这侄女可是有大造化的,单说这封号,那可就不是内务府取的,上官大人您明白我的意思吧。”福顺说完也就走了,独留上官成一个人在门口。
福公公这意思难道是说,若真的是这样的话,这个侄女也算是有大造化,说不定以后这上官家还要依靠她的提携呢,前朝和后宫那是分不开的,这个侄女若是好了,上官家也差不到哪里去,想到这里,上官成的脸上难得的露出了一丝笑容,连走路的步子也轻快了起来。
内室里,只剩下上官柔和紫鹃两个人,虽然来到尚书府之后,大伯母拨给了她一些人伺候,可是她还是习惯了紫鹃的伺候,再者说,她一直不习惯热闹,更加喜欢安静一些,所以平时这些人也不会打扰她,内室里一向只有她和紫鹃。
紫鹃轻轻的为上官柔梳理头发,脸上,眼中都带着笑意。“恭喜主子了,现在主子可是婕妤了,听说这婕妤的位分可是正四品,更何况还有皇上赐下来的封号‘明’,明婕妤,听起来既好听又威风。小主在新入宫的十二名秀女中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了,以后小主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奴婢想,皇上将‘明’字赐给小主,想必是取了掌上明珠之意吧。”
紫鹃话中轻快的语气并没有感染到上官柔,上官柔可不认为像皇上那样的帝王会为自己取“掌上明珠”之意。在紫元王朝,带有封号的宫妃虽然和不带封号的宫妃是同一个级别,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带有封号的宫妃要比不带封号的宫妃高上半个级别,上官柔想,不知道承平郡主和林子萱会是什么样的位分,她们的位分只会比她高,却不会比她低。
“小主,您怎么不说话,是不是我哪里说错了?”
“没有,我只是在想事情,紫鹃,你觉得皇上为我取的封号是‘明’,那是取掌上明珠之意吗,我可不觉得皇上会有这种儿女情长的心思。‘明’,说是掌上明珠之意,不如说是有自知之明来的更加恰当。”
听到上官柔的话,紫鹃一愣,不明白小姐为什么会这么想。上官柔见到紫鹃呆愣愣的模样,忍不住笑出了声,紫鹃平时多是衣服严肃的模样,能够看到紫鹃呆愣愣的模样,可是很难得呢。上官柔在紫鹃的鼻子上弹了一下,看到紫鹃回过了神,便接过紫鹃手中的梳子,慢慢的梳理着自己的长发。
人啊,还是不要有过多的幻想才好,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活得更长久,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自从她重生以来,对任何事情她早已经学会了淡然处之,也明白了不要对任何人、任何事抱有希望的道理。
一梳梳到头,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堂,四梳梳到银笋尽标齐。上官柔一下又一下的梳着,这一生恐怕她也不能像一个女子出嫁那般了,她只能在自己的心中默默的为自己祝福可是这条路是她选择的,她只能无怨无悔的走下去,她舍弃了一些东西,必然是要得到另一些东西的,总有一天,她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