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020600000007

第7章 因是子静坐法续编(3)

第二节 不净观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忽见男女死尸,膖胀烂坏,脓血流出。又或见身内不净,污秽狼藉,自身白骨,从头至足,节节相拄。其心惊悟,自伤往昔昏迷,厌离贪欲,定心安稳。又或于定中,见自身他身,以及飞禽走兽、衣服饮食、山林树木、国土世界悉皆不净。此观发时,能破一切贪着之心。是为不净观善根发现之相。

第三节 慈悲观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忽发慈悲,念及众生。内心愉悦,不可言喻。或觉我所亲爱之人,皆得安乐。对于疏远之人以及怨憎之人,推至世界一切万物,亦复如是。从定起后,心中常保持一种和乐之象,随所见人颜色柔和。是为慈悲观善根发现之相。

第四节 因缘观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忽然生觉悟之心,推寻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初不见我与人之分别。又觉此心一念起时,亦必仗因托缘,了无确实之自性。即能破除执着之邪见,与正定相应。智慧开发犹如涌泉,身口清净,得未曾有。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现之相。

第五节 念佛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巍巍,不可思议,其身有无量光明,其心有无边智慧,神通变化,无碍说法,普度一切众生。作是念时即生十分敬爱。身心快乐、清净安稳。或于定中,见佛身相,或闻佛说法,如是等妙善境界,种种不一。是为念佛善根发相。

以上五种善根发现,各随其所修止观,发现一种或数种,并非同时俱发。又切不可有意求之,若有意寻求,非徒无益,且恐着魔。又于善根发现时,须知本性空寂,不可执着,以为实有。唯宜仍用止观方法,加功进修,令之增长可已。

第四章 觉知魔事

学静坐之人,若心地不清净,往往发生魔事。须知魔事实由心生,一心不乱,即魔不能扰。魔事甚多,今略举大概,使学者得以觉知,不致惑乱耳。

(1)可怖魔事,如现恶神猛兽之形,令人恐惧,不得安定。

(2)可爱魔事,如现美丽男女之形,令人贪着,顿失定心。

(3)平常魔事,则现不恶不美等平常境界,亦足以动乱人心,令失禅定。

吾人于静坐之中,既觉知有魔,即当设法却之,仍不外止观二法。凡见魔境,当知悉是虚妄,不忧不惧,不取不着,唯安住正念,丝毫不动,魔境即灭,是修止却魔法。若修止却魔而魔仍不去,即当反观吾心,亦是念念虚妄,了无处所,既无能见之心,安有所见之魔,如是观察,自当消灭。若修止修观,而魔终迟迟不去,更有最便之法,即默诵佛号,提起正念,邪不胜正,自然谢灭矣。又须切记魔境不灭时,不必生忧,魔境灭时,亦勿生喜,心不为动,决无害也。

于此更有一言须告读者,即余自十七岁,始学静坐,至今已三十余年,其间未尝一遇魔事。从余学静坐者则间有之。有某君者,习之数年,颇有成效,忽一夕,于静中突见许多裸体女子,围而鼓噪之。某君大惊,急摄其心,不为所动,而魔不退,乃大骇异。遑急之间,默诵“南无阿弥陀佛”,魔境遂立时消灭。某君尚未笃信佛教,临时应用,已有大效,故知此为却魔之妙法也。

第五章 治病

止观方法,以超脱生死为最后目的,其功用原不在治病,治病,乃其余事也。吾人安心修持,病患自然减少,然或因身体本有旧病,偶然重发,或因不能善调身心息三者,致生病患,皆是恒有之事。故宜了知治病方法,方法不出两种。

第一节 察知病源

凡病自肢体发者为外病,自脏腑发者为内病,然无论外病内病,皆由血脉不调而起。治病之法,首在使血脉调和。又吾人之心力,影响于身体极大,故病患虽现于身体,实际皆由心生。故察知病源所在,仍从内心治之,其收效乃较药石为灵。又病之发生,必有潜伏期,常人当自觉有病时,其病之潜伏于体内者,为时已久,苦于不能觉察耳。若能治心者,则察知病源,必较常人为早,故可治病于未发之时。

第二节 对治疾病

静坐中内心治病法亦有多种,然仍不出止观二者。

先言用止治病法。其最普通者,即将心意凝集于脐下小腹,止心于此,牢守勿失,经时既久,百病可治。其理即是心意凝集于此处,血液即随之凝集于此处,凝集之力愈充,则运行之力亦强,运行力强,血液之阻滞可祛,血液无阻滞,则百病之根本拔除矣。其余方法尚多。如察知病在何处,即将心意凝集于病处,止而勿失,默想病患必除,亦能治病。又如常常凝集心意,止于足底,不论行住坐卧,皆作此想,即能治病。此其理由乃系一切病患,皆由气血上逆所致,今止心足底,则气血下降,身心自然调和而病瘳矣。又如了知世间一切皆空,毫无所有,即种种病患,亦是虚诳现象,心不取着,寂然止住,亦能治百病,此为最上乘之用止治病法。《维摩经》云:“何为病?所谓攀缘,云何断攀缘?谓心无所得。”此之谓也。

次言用观治病法。其最普通者,为观想运心,以六种气治病是也。云何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假如肾脏有病,则于静坐开始,观想肾脏,口中微念吹字以治之,每次或七遍,或十遍,或数十遍,均随各人之便。如脾胃有病,则观想脾胃,口中微念呼字以治之。如脏腑有壅滞之病,则观想脏腑,口中微念嘻字以治之。如心脏有病,则观想心脏,口中微念呵字以治之。如肝脏有病,则观想肝脏,口中微念嘘字以治之。如肺脏有病,则观想肺脏,口中微念呬字以治之。此六种气治病,或因病择用其一,或无病者兼用其六,均无不可。余则每于入坐时,每字各念七遍,如念呵字时,确与心脏有感觉,念呼字时,确与脾胃有感觉,余字亦然,学者试行之便知。

又有于呼吸出入时,心中观想,运作十二种息以治众病者,此则纯属心理治病之法。何谓十二息?一上息、二下息、三满息、四焦息、五增长息、六灭坏息、七暖息、八冷息、九冲息、十持息、十一和息、十二补息。此十二息皆从观想心生。如身体患滞重之病,则吸呼时,心想此息,轻而上升,是为上息。如身体患虚弱之病,则呼吸时,心想此息,深而下降,是为下息。如身体患枯瘠之病,则呼吸时心想此息充满全身,是为满息。如身体患臃肿之病,则呼吸时,心想此息,焦灼其体,是为焦息。如身体患羸损者,则呼吸时,心想此息,可以增长气血,是为增长息。如身体患肥满者,则呼吸时,心想此息,可以灭坏机体,是为灭坏息。如身体患冷,则心想此息出入时,身中火炽,是为暖息。如身体患热,则心想此息出入时,身中冰冷,是为冷息。如内脏有壅塞不通时,则心想此息之力,能冲过之,是为冲息。如肢体有战栗不宁时,则心想此息之力,能镇定之,是为持息。如身心不调和时,则心想此息,出入绵绵,可以调和之,是为和息。如气血败衰时,则心想此息,善于摄养,可以滋补之,是为补息。

以上十二息治病,盖利用一种假想观念,以心意之力,渐渐影响于身体,久久行之,自然有效耳。至于最上乘用观治病法,但须反观吾身吾心,本来是虚妄不实。求身求心,既不可得,更何有于病,故疾病为虚诳中之虚诳现象。如此观察,众病自瘳矣。

第六章 证果

修习止观,其最大目的,既为超出生死大海,苟积修习之功,必得所证之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理固然也。然因心量之广狭不同,其证果乃有小乘大乘之别。

第一节 声闻果

如修体真止者,了知我身及一切事物,皆虚假不实,悉归空寂,如是作观,名从假入空观。此观既成,断除烦恼,证得寂灭,超出生死,不再投生,是为声闻果。

第二节 缘觉果

又如修体真止者,了知我身及一切事物,皆是仗因托缘,而有虚妄生灭,实则非生非灭,如是亦作从假入空观。此观既成,深悟世间一切无常变幻,亦者如是,朗然觉悟,证得寂灭,超出生死,不再投生,是为缘觉果。

以上二果,皆属小乘。所以称小乘者,因其只知自度,不能度人,心量较狭也。

第三节 菩萨果

若夫大乘,则知吾人与众生,实为平等,应发大慈悲心,不应不度众生而自取寂灭,于是应修从空入假观。谛观心性虽空,而善恶业报,不失不坏。众生不悟,乃种种颠倒,造作诸业,枉受无量苦恼。我应自度度人,随众生根性之不同,为之说法,是名方便随缘止。住此观中,虽终日度众生,而不见众生可度,平等平等,其心无量,是为菩萨果。

第四节 佛果

然以上所云空假二观,空是一边,假是一边,犹落于二边,菩萨再进一步功夫,则应息此二边,契乎中道。了知心性虽空而有,虽有而空,虽空而有,不是顽空,虽有而空,不是实有,非空非假,二边之见遂息,是为息二边分别止。如是观照,通达中道,名为中道正观。住此观中了见佛性,自然入一切智海,行如来行,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获得六根清净,入佛境界,是为佛果。

方今末世,众生根器浅薄,修小乘得果者亦绝不一见矣,况修大乘者平?故有志修行者,多用禅净双修之法,止观即禅门之一法,此法全凭自力了彻本性,如泅水者逆流而上,直穷生死大海,初非易易,故即身证果者少。净即净土。此法则依仗阿弥陀佛之力,如得渡船横断生死流,自易达于彼岸。然须信愿行三者不可缺一,方得有效。信者,深信净土,毫无疑虑。愿者,发愿我于临命终时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行者,念佛功夫力行不怠,功夫积久,自然于命终之时一心不乱,可以见佛往生。此则余所目见耳闻者事实甚多,绝非虚语,故余主张禅净双修,自他之力兼用也。读者其有意乎?

同类推荐
  • 钟南山健康忠告

    钟南山健康忠告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举国震动!“钟南山”院士再次火爆网络刷屏!从2003年抗击“非典”先进人物到现在,如今84岁高龄依然能做十个引体向上!每天高强度的工作依然坚持身体锻炼,钟院士有什么样的养生秘诀?钟南山书中自曝曾患心肌梗死,后来是怎样获得了康复?请看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的养生之道!《钟南山健康忠告》以“健康”为主题,书中详细的解读了什么是健康、健康的构成、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和居家老年人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每个部分都有钟南山院士的精心讲解,帮助每位读者快乐而健康地生活。
  • 常见疾病概念

    常见疾病概念

    临床上常常见到一些病人得了高血压之后,又陆续发现了血脂异常或糖尿病;也有人得了糖尿病后紧接着又患上了痛风、冠心病。这些现象在上个世纪初就引起了医学界的注意。到了80年代,有人提出了著名的“X综合征”的概念。90年代后,这种现象被正式命名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或“代谢综合征”。
  • 家庭生活宜忌

    家庭生活宜忌

    咱老百姓过日子,讲究的就是平平安安,简单有效。没那么多的精力和财力去做无用功。也不能“跟风”,“跟潮流”地去吃、去喝、去穿、去玩……哪些该做,哪些不宜做的观点在老百姓的心里尤为重要。本书就为您揭示这些道理。
  • 打呼噜与睡眠呼吸障碍(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打呼噜与睡眠呼吸障碍(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一本帮助你了解打呼噜与睡眠呼吸障碍的专业书籍;全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仅对打呼噜者与家属有指导意义,对临床医生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 健康读本

    健康读本

    本书详细地概括了一年四季之中如何正确处理并预防我们身边所发生的各种影响健康的问题,让我们防患于未然,呵护身边人与自己的健康。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万古龙帝

    万古龙帝

    万古龙族之子,转身重生到了一个废物身上,为了踏破那道天穹,寻找灭世的原因,他从此踏上了新的征程。
  • 宝可梦入侵异世界

    宝可梦入侵异世界

    当宝可梦出现在魔幻世界;当火系技能遇上火系魔法;当格斗技能遇上战技;这一切会爆发出怎样的故事
  • 如果如果

    如果如果

    你总是说我就在这里,可我找不到这里是哪里,离我是远还是近,我能不能放心依靠?你的承诺总是在说完的那一刻忽远忽近,我总是不敢用心相信。很多问题,永远没有答案,就像我不知道你现在在做什么,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想念?遗忘,也是很简单是事情,就是不再想起。
  • 一个普通人的自以为的孤独

    一个普通人的自以为的孤独

    你是否有时候会,一个人走在街上,带上耳机,走走停停,听着耳机里的音乐,觉得自己凄凉无比。你是否有时候会,一个人坐公交,带上耳机,看着窗外,听着耳机里的音乐,觉得生活原来是这样的。你是否有时候会,一个人看着电视好,电影,莫名的哭了,觉得自己很犹豫。你是否有时候会,一个人觉得挺好,吃饭,睡觉,看电视。你是否有时候会,认为自己很差劲,明明一样的年纪,为什么别人可以很优秀,自己却一事无成。你是否有时候会……你会怎么样子呢,22岁的我们,这个年纪的我们究竟是年轻,还是“年老”了呢。
  • 今天吃饭了没

    今天吃饭了没

    因为有缘,所以会在下一个转角相遇。那年夏天,她的青柠味男孩对她说:“我要转学了,猪猪。”因为男孩以前说过类似的话,她以为他不会转学,只是跟往常一样说着玩的,可女孩忽略了男孩语气中的认真。这也就只是她以为了。当他转走,她才发现这是真的。没人会问她吃没吃饭,想吃什么了。因为她的世界里没有他了,就像他的世界里也没有她了一样。他什么也没有留下。就如当初她在茫茫人海中第一眼看到那个白白净净,可爱的男生
  • 杀戮频率

    杀戮频率

    为一切拉开序幕的指环,是一切的缘起还是轮回再续?叶云因神奇的指环,死亡重生,成为数据人,是天降大任还是偶然使然?废土与怪物,阴谋与末日,谱写不屈勇气的诗歌与描绘争夺至高权力的画卷。
  • 穿越之洪荒僵尸王

    穿越之洪荒僵尸王

    一代宅男穿成僵尸僵尸之皇纵横洪荒霸占幽冥结盟修罗辅助截教相助巫族使得幽冥三分天下巫族、僵尸、修罗、截教、。。一台好戏书友Q群:424445911
  • 女皇大人驾到

    女皇大人驾到

    一本现代言情小说女主性格多变温柔的,可爱的,清纯的,大气的统统都有,还不来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