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闲聊很简单,只要开口说话就可以了。”
B:“真的。”
A:“我保证。”
(B一溜烟地跑去找人聊天了,一刻钟后,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B:“你怎么了?”
A:“你骗人!我开口和别人聊天,被别人骂。”
B:“你说什么了?”
A:“我就对那边看报纸的美眉说‘阿姨,今天的报纸都说什么了’,然后她就好凶地说‘你才是阿姨,你全家都是阿姨’,呜……”
B:“谁叫你管人家叫阿姨,人家那么年轻!”
A:“你不是说只要开口说话就好?”
B:“……那你也不能乱叫人啊!要有技巧,技巧,知道吗?”
A:“你不早说,害我被美眉骂……”
谁能陪我们练习闲聊
不善于闲聊的人,如果没有正事总是不知道和别人说什么的人,他们腼腆、不习惯和人闲聊,即使知道闲聊的技巧、方法也不能与人轻松而愉快地闲聊。换言之,从不善于闲聊到闲聊高手,需要一个练习的过程。
然而,闲聊总是需要闲聊对象的。谁有时间、有精力、有心情陪我们练习闲聊?我们应该找谁练习闲聊?找朋友吗,会不会在闲聊中一时不慎伤害了彼此的情谊?找亲人吗,亲人好像也不怎么善于闲聊,而且聊得不愉快也伤感情。
其实,陌生人是很好的闲聊对象。一方面,与陌生人聊天可以锻炼我们的勇气,迅速跨越与他人聊天的心理障碍。另一方面,如果能够因为一次闲聊与陌生人相知相熟,并成为朋友固然很好;即使我们表现不佳,也不会给我们的人际交往造成困扰。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好的练习闲聊的对象。一般来说,以抱着婴儿的人、遛狗的人、中老年家庭主妇为练习闲聊的对象,是很不错的选择。
首先,中老年家庭主妇大都是闲聊专家。以她们为练习闲聊的对象,我们会得到很好的引导,在她们的潜移默化中,我们的闲聊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对闲聊,多数中老年家庭主妇都有着不同一般的热情,这种热情会感染我们,让我们融入闲聊之中。并且中老年家庭妇女的身份不会给我们带来困扰。可以想象,如果一位男士找一位完全不认识的年轻女士闲聊,势必容易被怀疑有不良企图。而以中老年家庭妇女为练习闲聊的对象就完全不必担心类似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老年妇女之外,其他日常生活中总会和人闲聊上几句的人也都是很好的练习闲聊的对象,比如,面包店员、社区工作人员、保险推销员等因为工作需要而不得不具备闲聊能力的人。
其次,另一个很不错的练习闲聊的对象是抱着婴儿的母亲。当我们在公交车上遇到抱着婴儿的母亲,一定要和对方聊上几句。我们可以这样给对方让座:“请坐这里吧!”等到对方走进我们身边,向我们道谢后,我们可以对着对方怀里的孩子说:“人很多呢,很不舒服吧?”就这样,我们便开始与对方闲聊。等到下车时,闲聊结束。
抱着婴儿的母亲往往浑身都洋溢着母爱,对外界很友好。我们可以毫无负担地与对方闲聊。并且,下车时闲聊就结束,有助于培养我们利落地结束闲聊的能力。
最后,如果我们在路上遇见遛狗的人,也不要错过,他们也是很合适的练习闲聊的对象。即使我们自己不养狗,也可以与遛狗的人搭讪,可以说:“很可爱呢,多大了?”这样开始练习闲聊丝毫不会因突然和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搭话而显得奇怪。
总的来说,生活中那些拥有友好交际倾向的人(比如抱着婴儿的母亲)、拥有良好闲聊能力的人(比如中老年家庭妇女)、清闲没有什么重要的事要做的陌生人(比如遛狗的人)都可以是我们练习闲聊的对象。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多与他们聊天,我们闲聊的能力就能有效提升。
当有人拉着你聊个不停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愉快而轻松的闲聊是能够干净利落地结束的。不想或者没时间闲聊却被人拉着聊个不停,显然是非常让人郁闷的。
在他人闲聊的兴致非常高的时候突然打断对方,往往会让对方的心里非常不舒服,给彼此的交往带来不利影响。即使我们以最常见的结束闲聊的方式——“不好意思,我还有事,下次再聊”来打断对方,对方也会心生不悦。这时,我们最好能够用一些委婉的方式让对方自己意识到“闲聊应该结束了”,比如我们可以采用暗示的方法让对方意识到自己的失礼,进而主动结束闲聊。
有一回,小敏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坐在客厅里一直聊,很长时间都没有离去的意思。
小敏还有其他事要做,屡次暗示客人,但那客人却“执迷不悟”。无奈之下,小敏心生一计,对他说:“我家的菊花开得正旺,我们到园子里去看看好吗?”
客人欣然而起,同小敏一起到花园里观赏菊花。
看完后,小敏趁机说:“还回去坐坐吗?”
这时,客人看看天色,恍然大悟,连忙说道:“不了,不了,我该回家了,不然会错过末班车的。”
显然,小敏是非常聪慧的。她通过转换话题来减弱对方的兴致,而不是突然打断对方。她有意识地引导对方从事闲聊之外的其他活动——散步、看菊花,从而将对方的注意力从闲聊中拉出来,当对方不再对闲聊全神贯注的时候,便会注意到周围的环境状况,也会意识到应该结束闲聊了。
当然,如果我们在身份上比对方具有优势,我们也可以采用相对直接一些的方式来结束闲聊,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话题的转换来传达自己结束闲聊的要求。
晚饭后,几个青年人去拜访某教授,青年人因教授的渊博学识而越聊越愉快,越聊兴致越高,聊到深夜还没有要走的意思,教授感到累了,便接着其中一个青年人的话题说:“你说的这一点很有意思。你知道××教授吧?他对这也很感兴趣。明天我去上海参加学术会就能见到他。很久不见他,还真想他呢,真期待明天的见面啊!”
听完教授的话,几个青年意识到教授明天要参加学术会,应该休息了,于是立刻起身告辞:“抱歉,不知您明天还得出差,耽误您休息了。”
教授打发人的技巧,就与特定的交际场合、对象、自身的身份相称,实现了和谐沟通,虽然终止了闲聊,却让彼此仍然愉悦。倘若教授直言改日再谈,倒也可以达到辞客的目的,然而这样却会把学生置于尴尬的境地,并且那样也有失教授慈祥和蔼的形象。
其实在愉快的闲聊中忘了时间是常有的事,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样做会影响别人,所以采用直接拒绝的方式并不合适。采用暗示的心理策略让对方意识到自己行为并主动离开是最礼貌的方式,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当然,对于很熟的朋友,就没有必要如此煞费苦心了,我们完全可以直接告诉他,我们还有事要做,不能久陪了,希望他谅解。
称呼对了,闲聊才能愉快
倘若二十几岁的我们正牵着自己的爱犬在公园里悠闲地散步。一位三十几岁的女士走到我们身边,搭讪说:“大姐,你家狗狗真可爱,多大了?”
相信这时我们的好心情会被破坏殆尽,对对方非常反感,甚至会腹诽:“大姐?我有那么老吗?真讨厌!”
与人谈话,称呼必不可少。在闲聊中,称呼恰当与否是个十分敏感的问题。尤其是初次交往,称呼往往会直接影响交际的效果。称呼不当,彼此间会产生沟通上的障碍。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不同,称呼也随之不同,称呼,如太太、小姐、女士、先生等。
很多情况下,称呼别人往往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为了满足对方。面对德高望重的长者,宜称呼“老人家”,表示尊敬;对同龄人,直接称呼名字或者称“老×(对方的姓氏)”,亲切感倍增;对方是医生,称“×医生”;对方是老师,称“×老师”,带有尊重意味。
称呼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和其在他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他人对其的某些看法,适当的称谓能满足对方预期的心理需求,让听的人表现出友好的态度,拉近彼此的距离。
倘若一个人近期刚被提升为主任,我们正好在公园碰到他,就应先跟他打招呼:“×主任,想不到能在这里遇见您。”他要是听到我们跟他如此打招呼,必定会格外高兴,进而同我们一起一边散步一边聊天,彼此的关系会迅速拉近。
称呼别人,要想达到好的效果,就一定要坚持这样一个宗旨:要传达“你很重要”“你很好”“我非常重视你”的意思。
使用称呼时还要特别注意主次关系及年龄特点。如果周围有很多人,应以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疏后亲的顺序为宜。
当然,要表现对对方的尊重也不能言过其实,失真的称呼会让人觉得不够真诚,会加深彼此间的隔阂。
称呼应该根据社会习惯,如称呼一般分为职务称呼、姓名称呼、职业称呼、一般称呼、代词称呼、年龄称呼等。
称呼不是闲聊的主要内容,也不是关键内容,但是它在闲聊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称呼代表对方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代表对方是否受到了重视。因此,要想在闲聊时有出色的表现,就要摸透对方的心思,恰当地称呼对方。
此外,称呼不仅要符合对方的身份,更要视场合而定。
比如,A与B在同一个公司工作,都已经年近不惑,并且B比A的级别更高。私下聊天时A都称呼B“小崔”,但如果办公室里闲聊,有其他同事在场的情况下,A仍然这样称呼,势必会引起B的反感,因为这样的称呼让B有失威信。
总的来说,要想给闲聊一个愉快的开始,一个恰当的称呼是至关重要的。所谓恰当,不仅要符合对方的身份,也要与所处的场合、情景等相符。能够带给对方积极的、愉悦的心理感受的称呼,才能让闲聊愉快地开始,才能让他人对我们友好。
给闲聊加点幽默
如果我们能够在闲聊中表现得十分幽默,就能让他人领略到我们豁达乐观的魅力,让他人知道我们是有聪明才智的人,同时也能带给他人快乐,让他人不仅愿意与我们一起闲聊,愿意与我们继续深入地交往,而且,幽默能够活跃气氛,消除各种不愉快和尴尬,对闲聊本身也非常有好处。
然而真正做到幽默并非易事,它要求人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幽默感不只是与生俱来的,也是通过后天学习培养出来的。
首先,要积累幽默素材。多看一些漫画和笑话,从中体会幽默的感觉,学习欣赏幽默,久而久之,就可以自己制造幽默。
其次,也可体会别人的幽默感。学会听懂笑话,然后进行模仿。把心胸敞开,去接受各种不同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都会在我们的心中留下痕迹,成为我们的幽默储备。
再次,要时刻保持心情愉快。愉快的心情是培养幽默感的“土壤”,倘若我们整日心情沉闷、郁郁寡欢,是不可能制造出属于快乐的幽默感的。
这些都是培养幽默的前提,然而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要想成为一个幽默的人,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幽默的方法有很多,如夸张、讽刺、反语、双关等,都可以达到一定的幽默效果。下面是几种最常用的幽默方法。
(1)自我解嘲法。以健康的心情主动开自己的玩笑,这是公认的最幽默,也是最难做到的,但一旦做到了,效果会极好。有人爱拿别人开玩笑,这跟自我解嘲所产生的效果大相径庭。拿别人开玩笑只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会被旁观者看轻。而自我解嘲则不同,它会让周围所有的人认为我们和蔼可亲,幽默又有风度,从而拉近我们和他人之间的距离。懂得自嘲技巧的人,不留痕迹地表达了他的谦虚,让他人不由自主地卸去了身上的武装,于是,我们就很容易和他人打成一片。所以,宁可将众人的快乐建筑在自己的痛苦上,也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
比如,当大家以身高为话题闲聊时,如果自己个子矮小,可以说:“呵呵,浓缩的可都是精华。”
(2)夸大不实法。例如,孩子:“妈妈,我刚刚在路上看到好几百只狗!”妈妈不耐烦:“瞎说,跟你讲过几千遍了,说话别那么夸张!”
“烦死了”“忙死了”“笑死了”“气死了”,有人每天都会“死”上好几遍。它所代表的不是真实的现象,但是却能表现出情绪的“力道”。所谓夸大,就是让人痛快,惹人发笑。
夸大不实的幽默方式会让人变得豁达,不再斤斤计较,可以有效地训练自己细微的观察力,找到生活中值得发现和凸显的问题。
(3)戏言回避法。在沟通遇到障碍时,用“戏言”这种表达方法可以扰乱对方的思维逻辑,让别人因为这种突兀的表达而糊涂或判断错误,这时我们就可以借机从容脱身或是转移话题,从而化解尴尬和压力。
比如,当大家在聊如果自己晚归,妻子会如何处理时,A说道:“总不至于跪搓衣板吧?”接着B指着C说:“他可能有过这种经验,他老婆那叫一个厉害。”这时,因被人说怕老婆而既没面子又尴尬的C就可以对B说:“你完了,我老婆那么漂亮温柔的人被你这样揭老底,不跟你急才怪!”
想修炼成为幽默达人,就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幽默细胞吧。需要注意的是,闲聊中开玩笑有助于活跃气氛、拉近距离,但应善意逗乐,促进彼此的感情交流,而不是恶意取笑,占对方的便宜。开玩笑必须分清善恶,把握尺度。幽默原则不能马虎,不同问题要不同对待,在处理问题时要极具灵活性,做到幽默而不落俗套。
幽默的谈吐代表着开朗乐观的个性,是一个人聪明才智的标志,它要求人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仅仅懂得了幽默方法还不足以表明富于幽默,就像有了毛笔却不一定能成为书法家一样,关键在于运用。
有人把事业成功比成高山的峰顶,而在征途中,幽默的谈吐可以使他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