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充满了魅力,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当我们面对他人的咒骂、指责、攻击时,斗气、生气都不是明智的选择,大气、争气才是智者的选择。内心温和友善,与人讨论而不争论,心中的结才能开解。有时可能会受点委屈,受点他人的讥讽,不要在意,因为那不仅是你人生的考验,更是你成熟的标志。
温和友善永远胜过激烈强硬
你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但可以用引导的方式,温和而友善地让别人对你的意见表示认同。在思想上,友善永远比强硬更有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有不少人信服暴力,但也有人主张宽容。暴力与宽容,究竟谁更有力量呢?我们可以在下面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一个人穿着棉衣,在一个极其寒冷的冬天里赶路。太阳和狂风看着这个人决定打个赌,看谁能把这个人身上的棉衣先脱下来。两方纷纷使出看家的本领,为了把他的棉衣脱下来,风狂暴地刮起来,那个人却把棉衣裹得更紧了;太阳出来了,它用温暖的阳光照在那个人的身上,那人感觉有点热便自动脱下了棉衣。
这则寓言故事教给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我们为人处世,如果用****、强暴的手段,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往往适得其反。唯有采用正确的方法,用宽容、温和的心来对待一切,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温和待人、和颜悦色在处理任何人际关系中都适用。温和与友善不仅可以拉近两颗敌视的心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感染周围所有人,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温和是一种力量,能引起人们精神的共鸣,使心灵得到沟通,情操得以相互感染。温和还会驱散人们心中的迷雾,带人走出沉重的阴影,帮人拂去心底的怨恨。所以说,温和友善永远胜过激烈狂暴。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会比惩罚的作用更加强烈。”松下幸之助温和对待下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日本著名跨国企业松下电器的总裁松下幸之助的下属犯了一个错误。当时,松下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不过事后,松下又温和地去鼓励他,告诫下属要从中吸取教训,期望他下次能做得更好,还亲自给属下的妻子打电话,让她做些好菜慰劳一下她的丈夫。
这名下属接受了教训,此后就再也没有犯过此类错误。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即使要批评人,也是讲究艺术的。虽然他对手下要求严格,但更能赢得他们的尊重,这才是一个出色的领导。
据说,林肯的办公室里挂有一幅字是:宽容比批评更能改变人。这就是说,在指出别人不足的同时,也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别人的不足。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会有暴风雨,但更需要风和日丽。
安妮·斯韦钦说:“心灵总是具有宽容的力量。”宽容是一剂良药,在真正的宽容之下,人们不会留下怨恨,只会将伤口愈合。宽容可以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让人们在融洽的关系中共同进步。斯宾诺沙说:“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的,而是靠爱、宽容与大度来征服。”
在现实生活中,温和友善也显示出了极大的力量。批评会让人不服,谩骂会让人厌恶,羞辱会让人恼火,威胁会让人愤怒,只有面对友善与温和时,人们无法躲避,无法退却,无法阻挡,无法反抗。
日本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家有一个大臣叫中村,他生性温和,心思缜密,很会收买人心。当时,德川秀息将军手握兵权,这个人非常讨厌别人吸烟。于是,他在军中下了一道命令:凡士兵有抽烟的,一律处斩。
一个晚上,几名负责守卫城门的士兵在站岗的时候,感觉天气寒冷,又是半夜三更的,肯定没人前来巡查,于是躲在阴暗处每人点了一根烟。不料,中村正好闲来无事,出来巡视。士兵们发现中村的时候,再想掐灭烟头已经晚了。士兵们心想:这可完了,人赃俱获,命肯定保不住了。几个人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中村若无其事地走过去,先询问了一下守卫的情况,接着又说:“你们刚才抽的烟让我也抽一口吧!”士兵们大吃一惊,疑惑不解地看着中村,不过还是乖乖地拿出香烟交给中村。中村抽了几口,又还给他们。
“没想到烟这么可口,谢谢!”说完转身走了。走了几步他又转身对士兵们说:“今天的事,我也有份,但是以后这样的事情不能再有了。要知道,你们的将军可是最讨厌抽烟的。”
据说,自那儿以后,士兵们抽烟的风气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要想让一个人听从自己,靠着财色诱惑和武力征服是靠不住的,以高尚的品德来收服人心才是最好的选择。以德服人才是上策。中村就是靠着温和友善的态度,不仅使得守卫们戒掉了吸烟的毛病,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士兵的敬重。
泰戈尔曾有这样的名言:“不是槌的打击,乃是水的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美。”包容他人看似软弱,但其中蕴含的却是无坚不摧的力量,可以收到以柔克刚的效果。
宽以待人并不意味着因此而失去尊严,实际上它体现着一个人妥善处理一些不愉快事情的能力。我们这里说的宽和不是无原则地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而是一种为人处世技巧。真正的宽和是没有矫情的,不存虚伪的,只有真诚的谅解和祝福。
【包容术】
有句格言说得好:一滴蜜汁比一加仑毒药能捕到更多的苍蝇。如果你想让一个人接受你和你的意见,首先你要给他留下友善的印象,让他感觉你是站在他的角度为他着想。你不能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可以用引导的方式,温和而友善地让他接受你的意见。因此说,在思想上,温和友善永远比激烈强硬更具有力量。
包容者不会有解不开的心结
在多数情况下,矛盾与纠葛斗争的结果不是前嫌尽释,便是恩怨结打得越来越大,双方的怨恨越积越深。包容犹如一双灵巧的手,可以将这个死结轻松地解开,从而避免两败俱伤。
三国时期的周瑜聪明睿智,少年得志,但因自己做不到包容而与诸葛亮针锋相对,导致英年早逝,空留遗憾,给后人留下了“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典故。
要想活得快乐,心底就得宽厚。一个大度宽容的人,他的内心永远天朗气清,永远不会昏暗混沌。而心胸狭隘的人,心中总会有解不开的死结,一辈子走不出人为的小圈子,无法享受豁达带来的愉快生活。
我们在懂得“宽恕”的重要性之后,便要去身体力行。我们可以对一个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说:“我决定宽恕你,尽管你过去曾经伤害过我,但我决心不再记恨,过去的一切都让他过去吧。”这就是“解怨解结”。这句话的分量是可想而知的,你不单解放了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减轻了负担,从此不再会被怨恨所困。
法国大文豪卢梭在11岁的时候,深深地爱上了刚好比他大11岁的德·菲尔松小姐,他被她那种成熟女孩特有的清纯和靓丽所吸引,而德·菲尔松好像对卢梭也有好感。于是,两人轰轰烈烈地开始了恋情。
不过没多久,卢梭就发现德·菲尔松小姐对他的好只是为了让一个她偷偷爱着的男友吃醋,他内心便被一种无法形容的气愤与怨恨煎熬着。于是,他发誓永不再见这个负心的女孩。
20年以后,名声显赫的卢梭回到故里看望父亲,与昔日的德·菲尔松小姐在波光潋滟的公园湖水边偶遇。她在远处一条船上,衣着简朴,面容憔悴,完全没有了往日的风采。倘若卢梭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必定会上前去和她重提旧事,深深地打击她,让她后悔和无地自容。只要是过去打个招呼,对于把面子看得极为重要的德·菲尔松也是一种很好的示威。
不过卢梭还是悄悄地把船划开了。之后,他是这样描写这件事的:“虽然这是一个相当好的复仇机会,但我还是觉得不该和一个40多岁的女人算20年前的旧账。”
“你对菲尔松小姐真的没有一点的怨恨了吗?当初,她可是让你颜面无存。”朋友不解地问他。
“怨恨,即使存在过,那也是20年前的旧事了,想想要是我到现在还在怨恨,那么我自己岂不是在怨恨中生活了20年,这样把怨恨牢牢记在心中,对我又有什么用呢?这好比我提着一袋死老鼠去找你,而那臭味熏到的首先是我,一路上闻着臭味我又何必呢?怨恨就是一袋死老鼠,倒不如将它丢得远远的吧。”
说着,卢梭从口袋里取出一些钱递给了朋友说,“这些钱给她,希望能对她的生活有所帮助。”
卢梭对一个曾经给自己带来奇耻大辱的人没有怨恨,反而选择了包容,从而获得了快乐。包容这双灵巧的手,帮他解开了伤害的死结。他因为包容而轻松,因为轻松而快乐。
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感到非常痛苦,不过痛苦毕竟是短暂的。如果因这些矛盾而结怨记仇,在心里结了疙瘩,时间久了便成了一块“心病”,我们生活中的快乐就会因此而大打折扣。
若家庭中成员间不和睦,单位里同事间不融洽,是多么让人痛苦和难过的事情。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僵化,别别扭扭,不仅影响我们的心情,还会影响到工作,实在是得不偿失。
因此,如果彼此已经结下仇怨,不如在冷静下来之后,多去想想这样僵持下去的危害和痛苦。“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多一个仇人多一堵墙”。权衡一下利弊得失,多想想别人的好处与长处,再想一想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以及因此带来的快乐。这样,那些让我们彼此不快的矛盾就会显得不重要了,慢慢心里也会萌生和解的意愿和动机,主动伸出手来,以示友好,握手言和。
在别人批评你的时候,多想想自己的过失;在同事误解你的时候,多想想别人也有自己的难处;在朋友出卖了你的时候,多想想别人是不是不得已而为之。天下没有什么矛盾是解决不了的,没有比脚更高的山,也没有过不去的河。人生短短几十秋,有什么事值得让我们放弃快乐与幸福而耿耿于怀的呢?我们应时刻提醒自己:开开心心地生活,高高兴兴地工作,比什么都重要。
【包容术】
一颗包容的心,是我们快乐与幸福的源泉。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与人和睦相处的喜悦。心结让你愁肠百转,心结让你与人变得隔膜,心结让你孤僻冷漠,心结更让你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心怀包容之心,解开自己的心结,迎来的便是一番新境界。
用包容为抱怨画上休止符
在生活中,当我们遭遇到各种各样不如意事情的时候,一味地抱怨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火上浇油,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所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不如意事情都不要抱怨,而是要多动脑子想一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改变现实,从而让我们获得幸福。
在职场中,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抱怨,“真不幸,老板怎么用那种眼光看我”、“今天上班迟到又被罚款了,真倒霉!”、“唉,他怎么不理我了”……当一个人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的时候,出现抱怨的情绪是难免的,这是表达不满的一种方式。
通常,偶尔的抱怨可以帮你缓解压力,不过,经常抱怨并把周围所有人作为你发泄的对象时,就应该自我反思一下了,因为问题往往就出在你身上。
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所抱怨的事都是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对于这样的小事,聪明人一笑了之,根本不会放在心上,因为有些事情是无法避免和预料的。如果能够避免和预料,就要尽力去挽回,否则就坦然去面对。
我们可以把所有的麻烦都看成上帝的恩赐,那是对我们人生的考验与磨砺。或许我们成不了伟人,但我们可以让自己成为内心强大的人。内心的强大,就能够淡化一切痛苦和哀愁。
在印度,曾经有师徒两个人一起在寺庙里修行。徒弟总是不断地抱怨这抱怨那,师傅因此感到非常厌烦。
有一天早上,师傅派徒弟去取一些盐回来。
当徒弟很不情愿地取盐回来之后,师傅让他把盐倒进水杯里喝掉,问他是什么味道。徒弟一下子吐了出来,说道:“很苦。”
师傅一边笑着,带着徒弟拿着一些盐去了湖边。路上,他们一句话都没说。
来到湖边后,师傅命令徒弟把盐撒到湖水里,然后让他喝点湖水。
徒弟照做了。师傅问:“有什么味道?”
徒弟回答:“很清凉。”
师傅接着问:“尝到咸味了吗?”徒弟说:“没有。”
然后,师傅二人坐下来开始谈话,师傅握着徒弟的手说:“人生的苦痛如同这些盐,它们的数量是一定的,不多也不少。而我们承受痛苦的容积就像水,容积越大则痛苦越少,容积越小则痛苦越大。当你感到痛苦的时候,不妨把自己承受的容积放大些,不要做一杯水,而是做一个湖。”
包容实际上就是一杯水或者一个湖,人们忍受痛苦的大小取决于承受容积的大小。容积大的人承受的痛苦肯定就少,自然也就没多少抱怨可发了。
生活中,各种各样不如意的事情是无法避免的,如果想成功,就不要总是怨天尤人,抱怨运气不佳,要更多的反省自己,再接再厉。如果总是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会成为你抱怨的对象。面对不如意,一味地抱怨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使事情变得更遭。
真正的成功者绝不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抱怨上,而是把常人用来抱怨与诅咒的时间用在想办法摆脱困境上。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人,他们都是在改造自己中寻找成功的方法。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努力,从没有放松、放任、放纵过自己,更不会让自己有过多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