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行讲一句不客气的话,但也是一句很真实的话,如果你们说万行对,万行就对,你们说万行错,万行就错,那万行就完蛋了!如果你们说万行修行高,万行就高,你们说万行修行低,万行就低,那万行更完蛋了!
万行不会因为你们对他评价高或低,就高或低。因为你们都是凡夫,无法给万行下定论。为什么我从不评价他人?因为我是一个凡夫,不敢评价他人。别人也不可能因为我的评价,就成就了或者没有成就。在过去,只有究竟的明师才能评论他人,给他人印证。就像我们完成了一件作品,要拿出来让人评价、鉴定一样。让谁来评定呢?让行家来评定,让专家来评定!既然我不是专家,也不是行家,我就没有资格评定。
如果因为你们评价万行对或错,万行就跟着对或错,那万行还有什么出息呢?如果万行用你们的标准来衡量自己,那他就更没有出息了!因为你们是凡夫。如果万行要依靠你们来印证,被你们转,万行就白修了,白出家十几年了!
我说的这句话,可以用在你们每一个人身上。将来你们都会出去云游四海,担任一方的师父,同样会遇到很多人评价你们。如果评价你的人说你修行好,你就高兴,说你修行不好,你就烦恼,你跟他一般见识,还有什么出息呢?你不是跟他们一样?
东西,不要怕人评论。东西就是东西,摆在那里随便让人评论。不要怕人看,也不要怕被人拿起来翻来覆去地挑剔、批判。当年释迦牟尼佛曾被多少人批判?即使现在我们认为释迦牟尼佛是圣人,释迦牟尼佛最伟大,那也只是我们的认识。因为我们是佛教徒。而当今世界上天主教徒、基督教徒的数量远远超过佛教徒的数量。甚至有些不信佛教、信其他宗教的人,还说释迦牟尼佛是歪门邪道!
许多学佛的人瞧不起不学佛的人,说佛是真理的代表,为什么你们不学佛呢?他觉得自己学佛了,层次就高了!这就叫邪知邪见!人各有志,不一定要走学佛这条路才能伟大。任何一条路只要你敢走到底,你就伟大!别人都走的路,你不走,你走自己的路,而且走到底,你也伟大!
前天晚上我问何为见地,你们好多人都答不出来。今天有人问我,叫我讲讲何为见地。一个学佛的人如果不了解何为“见地”,我真的不敢相信他会用功!
你们说何为见地?你们怎么不回答呢?女众呢?你们答不出来,我觉得很丢人!尤其是出家人答不出来,我觉得更丢人!学佛的第一步就是学见地,明确见地。你连何为见地都答不出来,都不明白,怎么出去参学呢?(众答:……)
所以你们用功就很困难,没有办法用功。你们每个人的回答都对啊!没有不对的。你的回答就是你目前的层次。罗汉有罗汉的见地,菩萨有菩萨的见地,佛有佛的见地,凡夫有凡夫的见地。不要说别人的不对,都对!
我个人的理解,见地就是方向,就是修行的次第,用功的步骤。如果你连求道的方向都不知道,用功的步骤都搞不清楚,你怎么用功呢?也就是说你对佛法、对修道、对用功的次第都认识了,了解了,才能迈步。
就像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头脑里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方案: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怎么进去,怎么出来;出现情况,怎么应对。又如同高人比武,还未出手,已知结果。
我们对佛学的见地和这个道理一模一样。在开始修道之前,对修道的整个过程、整个修学理念已经通达。只要一迈步,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一环扣一环,丝毫不差地走进去,再走出来。这就叫见地。见地明了了,可以说就是知己知彼,还没有迈步,就可以肯定会成功。因为你已经获得了70%的功夫,只剩下30%需要去核实,反复打捞和印证。
现在学佛的人都把“信仰”摆在第一位。刚才我讲到,没有见地,你所谓的“信仰”都是迷信,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听说净土好,就去学净土。碰到一个伶牙俐齿的人说禅宗好,把你净土宗的理论驳倒了,你又马上去学禅宗。再碰到一个更善讲的,说禅宗不好,密宗好,又把你禅宗的思想理论驳倒了,你又去学密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你没有见地,仅仅只有信仰。所以宗下根本不谈信仰,一上来就直接讲见地。只有真正具备了见地,才谈得上具有真正的信仰。真正的信仰就是见地,真正的见地就是信仰。你没有见地,全都是邪信,都是邪知邪见。
实际上宗下和教下是一体的,只不过为了让大家容易理解,容易上手,才把宗和教分开来讲。对于一个真正入了道的人,就没有宗和教之分。真正通教的人也通宗,也有宗里的功夫。真正通宗的人讲出来的体验就是教。
我想在座的很多人都会做饭,当我们进厨房准备做饭的时候,还没有动手,做饭的程序、步骤已经在脑子里形成了。并不是进了厨房,先搬个凳子坐在那里苦思冥想:第一步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第三步又该干什么!还没有进厨房,就已经知道进厨房后首先要干什么,其次要干什么,这就叫做见地。还没有迈步,整个过程、每个环节在头脑里已经清清楚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和理念。只有具备了这种通透的见地以后,才谈得上修证。也可以说有了见地,才具备修与证的资格!没有见地,所谓的修行都是自欺欺人。
接下来第三步是行愿。为什么第三步才是行愿呢?过去丛林里的住持、方丈,都是由开悟的圣人来担任,只有这样,才不会把寺庙这辆大车开错方向。寺庙这辆车由谁来把握方向呢?方丈和尚。谁来开车呢?当家(监院)和知客师。他们两个不必知道方向,只要方丈和尚掌握方向就行了。
按过去丛林的规矩,一个丛林里至少要有“一个半和尚”,也就是说至少要有一个半开悟的圣人。方丈一定是一个开悟的人。第二个就是首座和尚,他也必须是入了道的人。也就是只有明心见性的人,才能当首座和尚。因为寺庙的一切都是来自十方,做得对与错,完全取决于方丈和尚。
不具备见地,你所谓的行愿都是在做错事。既然做错了事,你就造下了业障。我可以真实地告诉大家,不具备见地,第一你不能修行,第二你不能行愿。所谓“行愿”,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做好事,为人民服务,普度众生,行菩萨道,做自利利他的工作。可是你的慧眼未开,怎么行愿呢?
儒家有句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过,有过不罚。抱着强烈的念头做事,是我执在做,与道相悖。无意识做事则超越了六根。一个人真正做好事时,是没有认识到,也没有认为自己在做好事,没有想到自己要做好事,一加分别,就与道相悖了,就有因果。
如果你很幸运,身边有一位明眼人,你听他的指点去行愿,按照他的行愿去做,你所做的一切就不会背因果,不会造下新业障。如果你运气不好,身边的道友、领导慧眼都未开,你们都出去行愿。你们认为是在行愿,在行菩萨道,做自利利他的工作,实际上是在害人!
说一千道一万,见地是最重要的。没有见地,你既不能修证,也不能行愿。佛经上讲得非常清楚,你没有开悟,没有究竟圆满,出去弘法度众生,只能说你是发心菩萨。实际上你仅仅是“发心”,哪里称得上是“菩萨”?
释迦牟尼佛智慧高,讲得很微妙,给我们套了一顶高帽子,你一发心,他就说你是菩萨。等到你修行究竟圆满了,出来度众生,才叫“如来应世”,才是真正的佛菩萨度众生!你没有证得圆满就去度众生,充其量只是“发心”而已。可是你不知道你的发心是对还是错。比如本来人家往北走是正确的,你却指引人家往南走,你以为是在帮助人家做好事,实际上是在帮人家造业,同时你自己也背了业障!
见地是修行的第一步。就像北方人要到南方,要来东华寺,不是到了车站,买了车票,再去了解南方在哪个方向,广东在哪里,东华寺在哪里。而是当你决定到南方时,在还没有上路之前,你已经搞清楚了南方在哪个方向,广东在哪里,翁源县在哪里。
你搞清楚之后,才能迈步。一迈步,肯定是对的,一环扣一环,想错都错不了!这就叫修行的见地。你具备了这种境界和层次,才谈得上修证,接着才是行愿。
我们现在恰恰相反,脑袋里一本糊涂账,什么都不懂就出去参学,就开始闭关,就开始进山洞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