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者”拼命地奔跑是因为他是别人追赶的目标。
每个人生于大千世界之中,都愿意有一番惊天动地的作为,使自己显身扬名。但显身扬名也是要讲究策略的,切不可为扬名而处处争先。
有个记者采访一位企业家,提到他的企业与另一家孰大孰小的问题。企业家说他不想去跟那一家比,也不必去跟他比,他强调他采取的是“慎为天下先”的策略。他说,当“老大”不容易,因为不论研发、行销、人员、设备都要比别人强,为了怕被别的公司赶过去,便不断的扩充、投资。换句话说,要花很多力气来维持“天下先”的地位!这样太辛苦了,而且作为业界的“领头羊”,也必为众多人士所瞩目,极易患得患失,处处如履薄冰,不敢有一些马虎。稍有差池,不但“老大”当不成,甚至连“老二”都不可得。
《道德经》中这样一句话:“不敢为天下先。”说的正是这个意思。而且,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也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许多因为有特殊才能或特别贡献而“为天下先”的人,往往容易成为受打击的对象。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要是谁在哪一方面出人头地,便往往会受到人们的攻击、嘲讽、指责。更有甚者,由于嫉妒心重还可能给你使绊子,让你生活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之下,时时处处都有障碍,让你人做不好,事干不成。
而且,为“天下先”者,为了维护“天下先”这个名,不得不比别人付出更多。这种疲于奔命的滋味可是不好受的。所以,老子在《道德经》中告诫我们:“人们都争先,惟独我取后。”取后,并非自甘堕落,而取的是“先”之后。长跑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就是“跟跑”。所谓的“跟跑”就是紧随在“领跑者”的身后,这样做的好处是利用“领跑者”所产生的空气涡流真空,以减少空气阻力,待冲刺时有更充分的体力去赢得最终的胜利。
这就是说,“不敢为天下先”并不是教你永远别当老大,而是要做一个好的“跟跑者”,想想竞赛场上,有多少起跑时的领先者最后因体力不支而连第二、第三都没有拿到。
当然,如果你有绝对的实力和本事,也有“领跑”的兴趣和机会,那么就去“领”吧!但如果你自认能力有限,个性懒散,那么就算有机会,也不要去“领跑”,因为“跑”得好则好,“跑”不好一下子变成老三老四,不但对自己是个打击,在现实的社会里,更会造成这样的批评:“某某人不行”、“某某人下台了,听说很惨”……这些批评对你都是不利的。
中国人一向扶旺不扶衰,你一从“领跑”者的位子上摔下来,落井下石的有,打落水狗的有,这时候,连争取第三第四都有问题了。经营企业也是如此,“龙头老大”的位子一旦不保,就会给人“某某公司倒了”的印象,于是兵败如山倒。力挽狂澜?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有志取得最后的胜利,先当“跟跑”者是上上之策,因为你可以以旁观者的姿态看“领跑者”如何构筑、巩固、维持他的地位。他的成功与失败,这些都可作为你的经验和指标,是你“跟跑”借光的“空气涡流”。你可趁此机会培养自己的实力,以迎接最后“冲刺”的机会。因为不急于做“领跑”,所以就不会太紧迫,造成得失心太重,不会勉强自己去做力不从心的事情,反而能保全自己,也会降低失败的机率。
因此,做事或经营企业,不怕跑在第二、第三,就是先不要当“领跑者”!那样的话,麻烦真的很多。如能好好地当“跟跑者”,当主客观形势形成,到了“冲刺”的时候才能见到真正的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