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担当者,从来都敢于承担起最重大、最艰巨的任务。这是优秀者和坚强者的品质,“扛重担,挑大梁,打硬仗”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勇于担当者,最伟大。
事有轻重缓急,能够努力完成重大任务的职员,“扛重担,挑大梁,打硬仗”才是勇于担当的表现。
担当,需要信念,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在前行的路上,勇于担当,便会收获阳光。为自己的目标而担当,是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的行动;为国家的担当,是使一国免于侵扰,使苍生免于战火,推动国家不断前进的英雄行为。
师昌绪先生是我国金属学及材料科学专家,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明令禁止回到“红色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师昌绪就急切准备回国参加建设。然而,美国政府下令,所有来自“红色中国”的理工科留学生一律不准回国,还没收了他们的护照。师昌绪回忆,当时他到处收集关于新中国的消息,并找同学商量回国的事。波士顿玛布瑞街457号——师昌绪的住处成为中国留学生联络的“聚点”。他还把大家写的信印出来到处散发,“一封写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一封写给联合国,控诉美国无理禁止我们回国的行为。”五十多年后,师昌绪谈起那段斗争仍然十分感慨:“当时争取回国就犹如一场战争。”
刚刚回到国内的时候,师昌绪原本可以去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可他却勇挑重担,选择了沈阳——中科院金属所所在地。“一五”计划期间,师昌绪被指定为鞍钢工作组的负责人,原本主攻物理冶金学的他毫无怨言地转向炼钢、轧钢工艺的开发。两年后,他又服从国家需要,转任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带领一支队伍开始研制高温合金,取得了成功,为国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年困难时期,为了高温合金的推广与生产,不论条件多艰苦,师昌绪总是身先士卒,亲赴一线解决各类专业技术难题。他几乎走遍全国的特殊钢厂和航空发动机厂,帮助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材料医生”。
60年代,为提高国产战机的性能,师昌绪又挑起了一个沉重的担子——试制空心涡轮叶片。四年的心血,终于取得了成功。
“文革”时期,遭到冤屈的师老先生被打得皮开肉绽,甚至曾一度想过轻生。但事后,他仍然笔耕不辍,为国家默默奉献。
70年代,生产空心涡轮叶片的任务安排到了贵州一七〇厂。师昌绪亲自前往,从原料的准备到验收标准的制订,都亲力亲为。
改革开放后,师昌绪调往北京开始科研管理工作,“退休后按时上班三十年”,老人家四处奔波,筹备成立中国工程院,提议设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回忆起这些往事,已过耄耋之年的师昌绪指着自己谢了顶的头,笑着说:“我这些头发啊,一半是在筹建腐蚀所时掉的,另一半是来北京以后掉的。”
闭上眼睛,师老这些话总让我联想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说的那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老人家是用自己一生的岁月去担当,他担当的是国家的关键技术,他的担当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社稷的存亡,关系到亿万黎民的安危。壮哉!
何不在人生路上选择担当?担当的行动必将使我们迎接绚丽的曙光。
不仅大人物和知名科学家可以“扛重担”、“挑大梁”、“打硬仗”,平凡的我们也可以,只要你勇于担当。
我在一次企业家论坛上听到一个老板讲述他曾经的经历。
几年前,冯亮和史超在大学毕业后一起到这个老板所开的软件公司应聘,结果被同时录用了,负责电脑软件的设计开发工作。
上了不到两个月的班,冯亮就辞职了。原因是他嫌这家公司规模太小,连老板在内仅有六个人。实力太弱,注册资金只有10万元。市场前景也不看好,研发能力不强,很难与那些实力雄厚的公司竞争。而且,办公条件也太简陋,一间面积不大的办公室,连台空调也没有。他们上班的时候,正是最热的八月天,只有两台吊扇不停地送出热风。冯亮劝史超别干了:有的是好单位,干嘛在一棵树上吊死,趁现在年轻,得赶紧找个好“庙”,要不然连女朋友也找不到。
史超也有些动摇,但是一看到老板每天早出晚归的辛苦样,又不忍开口了。老板比他们大不了几岁,也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创业难啊,史超想反正自己还年轻,权当帮帮领导。即使以后公司垮了,也算积累点人生经验。
冯亮骂他傻,摇摇头自奔前程去了。史超的决定是老板没有想到的,从那以后他把史超看成了风雨知己。
一年以后,公司的经营已面临绝境,工资已有三个月没有发了,另外几个人也走了,只剩下他和老板两个人了。老板对史超说:“委屈你了,哥们儿。”史超摆摆手:“什么也不用说了,只要你一天把公司开下去,我就一天不离开这里。”几年来,任何困难都没被压垮的老板却被史超的这句话弄得红了眼圈。
半年后,公司的局面开始峰回路转,由于他们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位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肯出资让他们开发新款游戏软件。新品巨大的市场前景让他们充满信心,这是决定公司未来命运的好机遇,为此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软件的研制中去,结果产品推出后大获全胜。除了巨额利润,他们的知名度也在业内迅速打响。公司开始招兵买马,发展壮大,短短的几年工夫,就成为知名的软件公司。史超也被提拔为这家公司的设计总监。
任何企业的老板或领导对于那些面对困难毫不气馁、坚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职员,都是从内心里欣赏的。因为企业的环境总是处于竞争中的,锲而不舍的职员是企业进步的支柱。
当领导意识到你是真正同他同舟共济时,自然就会重用你。这样做,比频频跳槽要实惠和有效得多,如果企业有大发展了,你的好运也就随着来了。如果你认为领导的命运比你好,你不妨豁出去,跟他同坐一条船,这样一来,你不是也登上了“诺亚方舟”吗?
也许史超的成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然而,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人,这里面又有着必然因素。如果你具有“扛重担”、“挑大梁”、“打硬仗”的勇气,成功不降临到你头上,又会到哪儿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