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席讲话的开头非常重要,能否抓住听众,是整个即席讲话成败的关键。开场白要抓住听众感兴趣或者最关心的问题,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或截然不同的观点,把与会者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从而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三)生动活泼,吸引听众
在发表即席讲话时,力求生动活泼,以增强临场的气氛。校长可用听众比较熟悉的特定地点、特定节目,或有某种象征意义、纪念意义的实物等来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生动形象,增强讲话的通俗性和说服力,使人听起来亲切动情。在讲到某个比较严肃问题的时候,可以用轻松的语气进行调侃,在讲的过程中,还可以征求听众的意见,以取得他们的理解。
(四)立场鲜明,以理服人
讲话人要尊重听众,这样才能得到听众的尊重和信任。讲话立场鲜明,襟怀坦白,把诚挚的情感融入到自己要表达的观点之中,使每一句话都是感情的凝聚,心声的流露,使讲话动之以情,寓情于理。
(五)要具有感染性
即席讲话要求讲话人精力旺盛,声音洪亮,感情丰富,对听众产生强烈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而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六)时间不宜过长
即席讲话的时间过长,容易引起听众的厌烦心理。时间越短,听众的情绪越好,精力越集中,效果也就越好。所以,即席讲话要长话短讲,杜绝废话,可讲可不讲的就不要讲。
(七)结尾利落,令人回味
即席讲话不能虎头蛇尾,有好的开头,有好的内容,还要有好的结尾。结尾要有力度,在言犹未尽或达到高潮时戛然而止,给听众以深刻的印象,留下回味的余地。比如可以用充满激情的话或者总结性的话语结尾。
掌握了以上要领,您的即席讲话就会更加精彩、动人、掷地有声,听众也更乐于接受。
二、如何提高校长即席讲话的能力
即席讲话是校长发送信息,听话者接收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校长将自己的内部语言迅速转换为外部语言,也就是说,要把自己的想法通过选择恰当的词语,依据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成准确的语句,并迅速用语音表达出来。因此要想提高即席讲话的表达水平,取得理想的讲话效果,就必须充分重视词语的迅速选择、组合,修辞的生动。不难看出,语音、词汇、语法、修辞是即席讲话的基本表达手段,是即席讲话水平的直接体现。俗话说“茶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实际上就是反映了内部语言转换为外部语言过程中的阻隔,这除了涉及讲话中内容的提炼、取舍、组合的问题之外,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讲话时语言手段运用上的不够熟练。所以,校长要想提高即席讲话的水平,首先必须要努力提高语言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素养水平,使即席讲话不但内容精彩、组织得体,而且用词贴切、语句顺畅、修辞生动,发音清朗。这样才能富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一)发音清楚、语调自然校长语音表达能力的提高即席讲话中信息的传递方式主要是凭借语音。语音是语言表达的第一要素。因此,要提高即席讲话水平就必须注意提高语音的表达水平。校长如果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并善于运用各种语调、语速、语量的变化表情达意,那么说出话来就悦耳动听,使人愿意听、注意听,从而增强讲话效果。假如说出话来发音含混,语声微弱,语调平淡,语速过快或过慢,那么就会使人闻而生厌,理解吃力,甚至产生反感,从而影响讲话的效果。因此,为了提高讲话表达水平,就必须过好语音关,要力争做到发音准确、吐字清晰、力度恰当、语调自然得体。
除此之外还应指出,作为一个校长,应该注意带头学习使用普通话。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五十多个民族。现代汉语中存在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等七大方言。各方言之间在语音上有突出的差异。因此各民族之间,各方言区之间,大家都使用普通话才能够顺利地交流。
(1)发音准确,吐字清晰
即席讲话以语音为基本手段。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音节。音节就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的语音自然单位。一般说来,每个汉字在读音上就是一个音节。我们平时说话,并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节,而是发出一连串的音节,形成语流。
(2)语调自然得体
说话时每句话都有一定的停顿,声音轻重快慢和高低升降的变化,形成一种抑扬顿挫的调子,叫做语调。语调是讲话特有的一种表达手段。说话时,仅仅把字念得准确清楚还不够,还必须运用恰当得体的语调,语调和字音配合起来才能正确地表情达意。即席讲话中语调的变化与思想感情的表达直接有关。平时我们形容一个人讲话平板乏味,就说像“老和尚念经”一样,这是因为和尚念经缺乏丰富的语调变化。人们常有这样的体验,有的校长即席讲话能力强,说话时注意使句子的语调具有恰当的抑扬顿挫的变化,哪怕是讲解比较枯燥的内容,也能吸引听众;有的校长则总是用呆板平淡的语调讲话,即使是介绍生动有趣的内容,也会使听众昏昏欲睡。这说明能否恰当地选择和运用语调直接关系到即席讲话的表达效果。
(3)音量适合要求
在即席讲话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具体条件确定音量的大小。这里所说的音量大小是指整个说话过程中的音量,而不是指上文谈到的由于某些表达需要而在一些语句上所作的重音变化。一般说来,确定音量的大小要考虑到说话的场地、听众的人数和说话的内容。在空间范围大的场合讲话,面对听众的人数多,说话的音量就要适当加大。说话的内容如果是鼓动性的或是抨击性的,一般也应适当增大音量,以加强说话的气势和力量。如果是属于说服劝告或安慰开导的内容,音量就应当减小,使讲话显得亲切缓和,容易被人接受。总之,音量的掌握要根据条件、内容的需要来确定。
(二)遣词造句平易生动,校长句法能力的提高语音是表达语义的,语义是通过词和句子体现出来的。在校长的即席讲话中,为了更好地传递信息、表情达意,除了要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自然之外,还必须充分注意迅速而又恰当地遣词造句,使清晰的声音和准确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的讲话目的。遣词造句首先要合乎语音规范,做到用词正确,语句通顺。这是对即席讲话最基本的要求。从即席讲话的实际需要看,遣词造句除了必须做到合乎语言规范之外,还应当力求做到准确、精练、平易、生动。
(1)准确明白
讲话是为了沟通思想,传递信息,把自己心里想的意思告诉对方。要使听者能够真正懂得自己的意思,在表达过程中就必须尽量减少信息失真的现象。这就需要在遣词造句时,注意语义的准确明白,使词句如实地反映想要表达的内容。
其次,要注意避免歧义。即席讲话是通过声音进行的,无法像书面语表达中借助字形区分一些词语的确切含义。因此,在说话时要有意识地避免使用一些容易造成歧义、误解的词语。像“这个学期我们不再进行期zhōng考试”,说出来就会有歧义,因为“期终”和“期中”是一组同音词。同音词是声音相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一组词。这种同音词在即席讲话中有时可能造成意义的混淆,妨碍人们顺利地进行交际。例如:食油石油,骄气娇气,财物财务,漫画漫话,抱负报复,旷工矿工,水利水力,会话绘画,等。在讲话中需要使用这些词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加以变换调整,如把“期终”改说“期末”,把“食油”改说“食用油”,把“骄气”改说“傲气”,把“漫画”读成“漫画儿”等等。如果确实不好变换说法,就要对这种同音词另外略加解释,以避免产生歧义。
第三,讲话要注意有分寸感。恰当地掌握分寸才能使人觉得你的话是真实可信的,缺乏分寸感,喜欢使用一些绝对化的、表示极量的词语,会失去听众的信任。
(2)平易通俗
即席讲话凭借声音,而声音过耳即逝,不可能留给听众反复思考的时间,因此讲话需要做到平易通俗,避免晦涩艰深。为此就要求校长的语言大众化。
为了把话说得通俗易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多使用生活里常用的通俗易懂的词
校长在即席讲话中,总是自然而然地使用大量通俗易懂的口语词,即使是学问渊博的知识分子,在平时谈话时也是如此。这对于使话语亲切平易、入耳入脑,提高表达效果是很必要的。
2.不能生造词语,尽量少用新出现的词语
一个人随心所欲造出来的词语,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这就是生造词语。生造词语是信息传递中的障碍。因为那些生造的词语“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
3.恰当地运用适合即席讲话的句式
吕叔湘先生指出,说话时一般“句子比较短,结构比较简单甚至不完整”。从说话者的角度来看,随想随说,缺乏从容琢磨的时间,组合长的句子比较困难,弄不好就容易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毛病;另外,句子比较短也容易上口,不绕嘴。从听话人的角度来看,句子短小易听易记,容易理解;句子太长,前后呼应困难,影响交际效果。因此,在口语表达中应注意多用简短明快的短句。
(3)生动感人
即席讲话首先要求准确,同时还要求生动。因为生动的语言富于吸引力、感染力,使听众能够更充分地理解话语的内容。语言大师老舍说得好:“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怎样好呢?”在即席讲话中为使语言生动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语句的音韵性
汉语是富于音乐性的语言。在即席讲话中,语句的音韵性主要表现在音节匀称、声调和谐方面。
2.注意语句的形象性
形象化的语言能够把抽象化为具体,把深奥讲得浅显,把枯燥变成有趣。
3.力戒冗言赘语
我们在即席讲话中,除了需要注意遣词造句平易生动之外,还应该注意语言的简洁。简洁的问题在讲话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一些,因为讲话不可能像书面语那样有比较从容的时间反复推敲斟酌,讲话是现想现说,来不及组织得很严密,出现一些重复甚至啰嗦也是不足为怪的。但是这种重复不能频频出现,以致到了累赘的地步。尤其需要注意避免的是,有些人讲话时不自觉地反复夹用一些口头语。像“啊”、“嗯”、“这个”、“对不对”、“是不是”、“是吧”等。这些口头语在表意上毫无作用,夹在句中影响了表情达意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嗯嗯啊啊”,装腔作势,令人十分厌烦。“这个这个”,语无伦次,令人昏昏欲睡。
(第五节 )如何掌握报告讲话的艺术
报告,作为学校校长实施领导活动的一种工具,其目的是为了宣传真理、说明事实、传播知识。为要达到这些目的,就必须使报告所运用的语言达到艺术性与原则性的统一。
一、报告讲话的结构分析
一场完整的报告讲话按结构可以划分为开场白、主体内容和结尾三部分。
(一)丰富多彩的开场白
开场白也叫“开头语”,是报告的开头部分,开场白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有时甚至超过讲话的主体部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讲话中有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是获得成功的第一步。如果开始就平庸冗长,啰啰嗦嗦,空话连篇,听众就会觉得乏味,进而影响情绪,不能集中精力往下听。因此,校长作报告必须重视开头,精心构思和组织好开头语,力争先声夺人,一开始就把听众吸引住。
(二)准确把握报告主体内容
主体即整个报告的主要部分,这一部分是否成功直接决定着报告的成败。看一个报告有没有水平,是不是有分量,有没有特点,主要是看这一部分,所以校长必须下工夫讲好。
报告主体部分具体包括讲什么,怎么讲以及讲到什么程度等。这些都要根据会议的性质和任务来确定,应当紧扣开头语提出的论题或主旨,展开具体的阐述、分析、论证。既要有深刻的理论分析,又要有典型具体的事例,从多方面、多角度,透辟地阐明报告的主旨。应该像元代乔梦符所说,一篇文章应像“凤头、猪肚、豹尾”那样。主题部分就是“猪肚”了,应该饱满充实。
(三)简洁有力的结束语
结束语是指讲话的结尾部分,同开头一样,好的结束语能给人余音绕梁,回味无穷的感觉,也可发人深思,催人奋进。结束语一般是综合归纳主体的内容大意,提出希望、要求,鼓舞号召听众行动起来,按照报告中阐述的道理和主张去做。好的结束语一般要精悍有力,调子高昂,充满热情,这样才能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发挥巨大的鼓动力量。
从内容上说结束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综合归纳全篇讲话的内容,做出肯定性结论,使听众对讲话全文有一个概括、完整、深刻的印象;二是要有鼓动性和号召力,给听众前进的信心和奋发的力量。二、校长做报告的讲话技巧如何提高报告讲话的艺术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准备讲稿,熟悉讲稿
报告一般在正式的会议上进行,不能像一般的口语表达那样现想现说,一定要事先写好讲稿。有时,讲稿要反复修改几次,必要时还要找一定的对象征求意见,然后再修改。尽管讲稿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存在,但它应当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在语言的运用上,应具有鲜明的口语化特点,要做到准确、通俗、生动。在篇章结构上,要根据报告的目的、内容、对象来确定中心,推敲观点,核实材料,安排层次,使讲稿本身既符合思维逻辑,又流畅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