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开学那天的无奈后,孟凡再也没拿课外书到学校去,倒不是害怕老师发现,而是害怕看到那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
上学的时间对孟凡来说简直是煎熬,一个20啷当岁的人学小学课程,再不拿双百简直对不起自己,就在这样的煎熬中,孟凡又度过了一年,当他拿出双百的卷子时,家里人高兴地做了一顿大餐表扬了他。孟筠还特地带他买了两件新衣服,孟凡享受着家人高兴地心情。他也发现,原来家人要的真的如此简单。
2002年的暑假,那个要转让门面房的亲戚又来了,他找到姥爷,想让姥爷接下那间门面,因为急着去南方,他也没有狮子大开口,仅仅要了两万的转让费,包括房产证,还有其他的相关的材料一应俱全,姥爷也没难为他,第二天便去银行转了账,那位大叔也心满意足的坐上了南方的飞机。
“这个门面用来干什么呢?”送走了亲戚之后,姥爷便开始苦恼怎么经营门面了,孟凡的姥爷就是个老师,经营这方面他还真不懂,没办法,只能来一次家庭会议了。
第二天下午,一家人聚餐之后,姥爷便开始说起这事,“你们看三娃子转给我们家的门面怎么办呢?”
“爸,照我说,要不租出去收租金算了,咱又不操心”大姨说道。
其实这个办法也不错,毕竟按当时来说,谁也想不到以后这个地方那么值钱。姥姥显得很意动,“这个办法好,不操心,还有租子。”
“要不咱家用这间大门面做点生意吧,书店大姐和孟筠留一个就够了”舅舅看姥姥提出了想法,他便说道。
“做啥生意,现在生意挺难做的,那地方只有个大学,学生能有啥钱,开了准赔”姥姥当时就说道。
“做生意也不是不行,老大和老幺不能被那书店绑一辈子吧,”老爷想了想,“就是做什么生意呢?这个还是挺难选的。”
“姥爷,我知道有个生意肯定能赚,”孟凡看着时机差不多了,于是就向姥爷说道。
“小孩子家家懂个啥,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孟筠看到孟凡插嘴,便训斥道。
“妈,你听我说完么。”孟凡听到妈妈的话,无奈的翻了一下白眼,“我有个同学,他家亲戚就是在学校旁边开了一家网吧,去年赚了不少钱呢,我那同学说他家亲戚去年买了辆小轿车呢”
“网吧不就是游戏厅么,不行不行,这不是祸害人家孩子么,不行不行”姥姥一听,直接拒绝。
“妈,网吧和游戏厅还是有区别的,游戏厅里是游戏机,网吧里面是电脑,再说那门面是在大学旁边,大学生上个网吧正常的很,我看凡凡这个建议可以。”舅舅连忙出来圆场。
家里一下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在想着这个问题的可行性,“只要不祸害人家孩子那就好说,关键是这个要花多少钱?”姥爷看做这个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于是就答应了下来。“那弄这个什么网吧要多少钱啊?”姥姥紧接着问道。
“现在一台二手电脑,便宜点6000多吧,弄网吧的话得要20台,其他杂七杂八的加起来得要15万吧”舅舅小心的说道,毕竟数目有点大,他也没什么把握。
孟凡听到这心里叹了口气,毕竟家底不厚实,这些钱应该就差不多了,不过不能一次开到他希望的样子,不过好在在他的引导下,大家基本接受了这个概念。
“15万啊,我们家单独一家拿不出这么多钱啊,这样吧你们三家都出一些,剩下的我们老俩口补上”姥爷最终拍板道。
说到这,孟凡的大姨,舅舅还有妈妈走到一旁商量起来,由于孟凡的舅舅今年要结婚,今年没有太多的闲钱,最后出了2万,而孟凡的大姨和妈妈因为把服装店盘了出去,家里还有些钱,思考了半天,最后决定一家拿出7万,三家凑在一起一共16万,比预计的15万多出了1万,三家商量后,决定拿出12万配置电脑,交给舅舅去联系,拿出3万用来装修还有水电,最后一万块交给大姨,打点上上下下的关系。分配好了工作,三家又开始讨论起来最后的纯利益分配,俗话说的好,亲兄弟明算账,何况几家都有投钱,肯定需要算清楚了,经过讨论之后,他们决定将纯利润分成10份,孟凡的舅舅拿其中1份,孟凡的大姨和妈妈一共拿7份,剩下用姥姥姥爷的名义存起当做应急资金,同时也算是给这个大家庭准备的福利。
商量完毕后,各家都开始了准备,最后听从姥爷的建议,将网吧装修的精致一些,这样一来,通过孟凡的引导,这家网吧在未来的十几年内将会变成一大家子人的摇钱树。他们家的日子将会越来越好,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还有原本书店的收入,孟凡知道,未来他们一大家子人会过得越来越好。
在姥爷的要求下,网吧盈利之后请人来管理,自己家里的人尽量多忙一忙书店的事,众人苦笑,老爷子到底还是有书香门第的顾忌,毕竟现在游戏厅的名声不怎么好,包括网吧也不是什么好的名词,在老爷子的再三要求下,众人同意了老爷子的要求。
接下来的两个月,众人忙碌了起来,除了孟凡的姥姥姥爷,其他人都投入到了网吧的装修和建设中,大姨忙前忙后,终于在8月前将营业执照什么的都办了下来,而网吧的装修也在孟凡妈妈的监督中稳定的推进着,毕竟是卖衣服的,哪怕没有接触过装修,孟筠的眼光也是相当的好,在不同的区域和阶段中间用钢化玻璃和磨砂玻璃进行了分隔,而在电脑桌的选择上也大胆的用了玻璃材质,由于选的是非常坚硬的材质,最后超出了预算5000元,不过好在还负担的起,孟凡的妈妈也就没有和其他人说,“就当是自己做的贡献吧。”孟凡的妈妈这么想着。
终于,在各家的通力合作下新世纪网吧正式开张了(这名字是孟凡的姥爷起的,门牌也是用老爷子的毛笔字做的),看着比别的地方高出不止一筹的装修和设计,孟凡满意的点点头,凭着这装修和环境,他们家已经抢占了这里最好的市场。
网吧正式营业之后的情况也和孟凡的猜测一致,他家的网吧几乎天天爆满,一台电脑后还有几个学生焦急的等待着别人下机,晚上的夜场也是天天爆满,几乎没有空下得位置,这种情况在周末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他们家的网吧定价是每小时2元,毕竟这个装修和环境都没得说。
一共20台机子,每天24小时,每天就能带来960元的收入,再加上其他的零星的收入,每天就有将近1100元的收入,就算减去每天300元的成本,纯利润也有800元,一个月下来就有24000元,分到孟凡妈妈手里的就有8400元,这对于家里人来说是个很大的好消息。当然,任何事物都不能一直这么红火下去,几个月后,营业额终于稳定了下来,虽然有所减少,但孟凡的妈妈每个月还是可以分到5000元。
在这样的暴利之下,在2003年,趁着“非典”的风波,几家人商量将网吧扩建,扩大成50台机子的大网吧,彻底抢占大学门口的高端市场。而在重新开业之后,孟凡的大姨和妈妈也没有再坚守在网吧了,取而代之的是3个专业的网管,虽然请人会损失一些收入,但在网吧强大的盈利能力面前,请人的损失只是占很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