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建文帝排除万难,接连废除了五位藩王,颇有些帝王雷厉风行的气魄。但是,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最终迫使那些手中握有实权的藩王出手了。藩王中最强大的是燕王。可是在一年的时间里,朝廷不但没有对燕王采取任何有效的控制措施,反而通过削藩,一再提醒燕王起兵造反的紧迫性。在他花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付几个无关紧要的藩王的时候,燕王正在北平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起兵的各项事宜。建文帝错过了时机,也错失了本应属于他的江山。
单从亲情这个角度来说,朱允炆是非常重情的。他是一个好哥哥;在父亲朱标去世之后,把几个幼弟接来与自己同住,以抚慰他们的丧父之痛。他是一个好孙儿;在祖父朱元璋生命垂危之际,侍奉床前,尽了为人子孙的孝道。他是一个好学生,对待自己的师长,始终是彬彬有礼,心存感激。
可惜,在念了一堆“好”字之后,他是不是一个好皇帝,却让人犯难。建文帝对待臣民宽爱仁厚,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他至少不是一个守得住江山的好皇帝。他有无数的文臣为他在政治、经济上出谋划策,但惟独没有找寻一个军事专家为他在征战上出谋划策。
§§§第三节 早期朱棣已有野心
明成祖
元至正二十年(1360)四月,陈友谅率重兵逼近应天府(今南京),还未站稳脚跟的朱元璋政权危在旦夕。就在战事最为紧急的四月十七日,一位身份并不高贵的妃子,为朱元璋生下了第四个儿子。按照《明实录》描绘当时的情形:这个婴儿一出生,五颜六色的瑞气就充满了整个房间,而且环绕着整个宫殿几日不散。似乎从出生就注定日后贵为天子的命运了。而历史的真实却并非如此。此时朱元璋已有3个儿子,而且大敌当前,朱元璋只是匆匆地看了一眼新生子,随口扔下一个“武圣童”的小名,就重新投入到战斗中去了。
在朱元璋日复一日的征战中,“武圣童”一天天长大。忙于征战的父亲,并没有给他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机会。由于朱元璋子嗣众多,他没有精力去关照所有的儿子,而且长子朱标一直颇得朱元璋的欢心,早已认定只有他才能在自己百年之后继承衣钵,其他的儿子只要尽心尽力地辅佐好太子就可以了。所以,他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太子身上,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不允许他去战场上冒险。在溺爱中长大的太子朱标,不但身体素质极差,而且根本没有经历过战争,真正变成了温室中的花朵。
而武圣童就不同了,虽然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启蒙教育,不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但是他从小就和父亲一起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当别的孩子还在父母的怀中撒娇时,他已经整日和明晃晃的刀剑以及厚重的铠甲为伍了;当他的哥哥在接受儒家正统思想的教育时,他的脑中则充斥着“今天砍了几个脑袋,明天要抢多少东西”。与他的哥哥不同,在成长的岁月里,他经常和武将以及士兵混在一起。似乎只有谈论战场上的事情,才能引起他的兴趣。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底,正在准备登基大典的朱元璋,才发现了一件被他遗忘了许久的大事:他的七个儿子至今还没有名字。十二月二十四日,朱元璋到太庙祭祀,感谢祖上积的阴德,同时按年龄大小依次给儿子们命名为: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朱桢、朱榑。这时朱棣已经7岁了,才和兄弟们一起有了名字。朱元璋不只为现有的儿子取了名字,而且还制定了家谱。他将他的每一个儿子都作为一支,每一支拟定了20个字。例如朱棣位下的二十字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静、迪、先、尤。当然,名字中的另一个字也不能随便取,必须是符合“五行相转”的原则。朱棣这个辈分的都属木德,他的儿子朱高炽,属火德;孙子朱瞻基,属土德;曾孙朱祁镇,属金德;玄孙朱见深,属水德。以后则周而复始地循环,意在传之长久,江山永固。可惜朱元璋为子孙们拟定的20个字只用了一半,大明王朝就灭亡了。
洪武三年(1370),11岁的朱棣被封为燕王。在就藩燕京之前,朱元璋还为他操办了婚事,妻子就是中山王徐达的长女。朱元璋听说徐达的女儿喜欢读书,性情文静,是典型的大家闺秀,而且足智多谋,素有“女诸葛”之称,便把徐达找来说:“你我是布衣之交。古代君臣相契的,常常结为儿女亲家。你的女儿就嫁给我家老四吧。”徐达喜出望外,立即叩头谢恩。徐氏于洪武九年被册封为燕王妃,第二年就与朱棣成了亲。这时朱棣十八岁,徐氏十六岁。就是这位看起来贤惠文静的燕王妃,后来成了帮助朱棣夺取天下、治理天下的贤内助,从此开始了她尊贵而不平凡的一生。从朱元璋为他的各个儿子选的王妃来看,燕王妃是明王朝第一功臣徐达的长女,而这种婚姻实质上是一种政治行为。从这一点上来说,朱元璋对于朱棣还是青睐有加的。朱元璋有意让徐达做朱棣的坚强后盾,这对朱棣以后的发展是有着重要的帮助的。
洪武十二年(1380),21岁的朱棣带着金册金宝就藩北平。此时的北平并不安宁,当时元朝的势力虽然已经被赶回到了蒙古大草原,但还具有相当强的军事实力,不断地骚扰明朝的北部边境。作为前哨站,北平是作为一个军事重镇而存在的。朱元璋将朱棣分封在这里,就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代替功臣宿将掌握兵权,从而使明朝的政权更加稳固。从这一年到建文元年起兵“靖难”,整整19年的时间。作为独当一面的藩王,朱棣从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逐渐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统帅。在这段时期,他积蓄力量,积累经验,耐心地等待着时机的到来。
朱棣就藩北平的头几年,北边的军务一直是由徐达主持的,徐达是大明王朝首屈一指的开国功臣,德高望重。同时,他又是朱棣的岳父,两人的合作非常融洽。在这一过程中,朱棣所闻所学是他一生都享用不完的。洪武十八年(1385),徐达病死。从此以后,北边的军务之事都要由朱棣一人承担了。
多年的随军生涯,使他积累了一定的军事知识和对敌作战经验,但是却始终没有机会独当一面。洪武二十三年(1390),机遇终于降临了。元旦刚过,朱元璋接到了密报,北元丞相咬住和平章乃儿不花,打算率领部众南下劫掠。朱元璋当即决定主动出击,派燕王朱棣和晋王朱棡兵分两路,合击北元于国土之外。接到征讨北元的命令,朱棣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自己刚过而立之年,正是奋发图强的时候。虽然自己已经当了多年的燕王,但是还没有与大股的敌人交过手,如果这一仗打得好,自然可以给父皇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日立功受赏,风光无限。紧张的是,战事无常,一旦失利,很可能对自己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自己在父王心目中的地位也会一落千丈。因此,这一仗,必须竭尽全力,不但要赢,还要赢得漂亮。朱元璋也考虑到了儿子的心情,除了谆谆教诲儿子要小心谨慎之外,更是派出了手下几员得力的干将随同出征。大将傅有德,一个久经沙场、智勇双全的老将;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等,俱是能征惯战之辈。看到父王将几员大将都归自己节制,燕王必胜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经过紧张的部署和精心的准备之后,洪武二十三年三月初二,燕王率领诸将出兵古北口,浩浩荡荡向北挺进。三月的南方春暖花开,而寒冷的北方冰雪尚未完全消融,加之凛冽的北风不时吹来,艰苦的自然条件的确给朱棣的行军带来不便。大军走出古北口以后,朱棣与将领们商议后认为,北方土地辽阔,人烟稀少,加之我们深入敌后,不了解当地的情况,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千里行军,很容易扑空。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必须有哨兵准确地提供敌情。于是,他派出数股哨兵,到队伍的前方进行侦察。很快,哨兵就传回消息:乃儿不花正驻军在迤都(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以北)。在作好保密工作之后,朱棣带领部队悄悄地出发了。由于朱棣的这次军事行动极其隐秘,乃儿不花竟然毫不知情,明军按照朱棣的计划准备向北元发动攻击了。然而就在军队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天公不作美,竟纷纷扬扬下起漫天大雪来,使北国的荒原很快变成了一个雪的世界,气温也陡然下降。很多将士想停下来避避风雪。但朱棣却认为,风雪之夜,行军虽然辛苦,但敌人也必然失去警惕,因为他们也认为这样的天气不适合行军。于是燕王率领大军,冒着大雪继续前进。当部队赶到乃儿不花的营地时,这位北元的将领和他的士兵还在睡梦之中。
此时此刻,朱棣完全可以发动突然袭击,全歼乃儿不花所部。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他不但要赢,还要赢得漂亮。这时,他想到了一个人,随军指挥使观童。此人本是北元的国公,在上一次冯胜北征的时候投降了明朝,他与乃儿不花本是旧交,何不派此人前去招降?于是,第二天观童就出现在了乃儿不花的面前,陈说利害,并且保证一旦投降,燕王绝不会加以为难。眼见大势已去,乃儿不花便决定投降。燕王随后设酒宴款待,慰劳备至。乃儿不花大受感动,自告奋勇,表示愿劝丞相咬住一起归降。几天之后,他偕同咬住共同来到燕王帐下请降。燕王大喜,第一次出征,竟兵不血刃而大获全胜,实在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此役,朱棣俘获乃儿不花及其手下男女数万人、羊马无数,骆驼数千头。燕王朱棣不费一兵一卒歼灭了北元军的主力,完成了既定的战略目的。就连投降的乃儿不花都十分敬佩他,认为他是一个很宽宏大量的人。
似乎是上天特意要突出朱棣的英雄形象,与他同时出征的晋王是个胆小鬼,惧怕寒冷的他没有率军进入蒙古腹地,甚至都没有看到敌人的踪影。三十岁的朱棣在这次战役中不但辉煌亮相,而且得到了真正的军事锻炼。对于儿子智勇双全的表现,朱元璋非常满意,颇有“此儿像我”之感。此后朱棣越发受到重视,也进一步奠定了燕王朱棣在众多兄弟中群龙之首的地位。
洪武二十九年(1396),朱元璋决定对北元发动第二次远征。鉴于燕王朱棣在上次战役中的英勇表现,他毫不犹豫地任命朱棣为行军统帅。三月,朱棣带着他的铁骑再次出发。此次他的战略和上次大致相同。在军队抵达大宁后,他先派出骑兵去侦察元军的方位,之后翻山越岭,在彻彻儿山抓住了元军主力;于是连杀带赶,把北元军赶到了数百里之外,并活捉了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等人。朱棣并未就此罢手,乘胜追击。他一口气追出几百里,一直追到兀良哈突城,打败了北元大将哈剌兀,这才高唱着凯歌,胜利还朝。
和文弱的建文帝朱允炆比起来,朱棣其实更像朱元璋。他雄才大略一如父亲,文治武功更出于其上。年幼时已经历经了战火的洗礼,成长的过程中又总是和武将打交道。他见识过惨烈的战场和血腥的杀戮,年轻时所经历的这一切,必将深深地影响他的一生,更注定了他将在战火和血腥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年轻时的他,对未来充满了期望。但是,这种期望应该不包括造反和自己做皇帝,也许仅仅是做一个宽仁的藩王,努力治理好自己的属地,也许仅仅是做一个合格的将领,为自己的父亲和大明守好北部的边疆。但是,人是在不断地改变的,也许是主动的,也许是被动的。懿文太子朱标的去世,打破了这样一种平衡,也激起了朱棣心中的希望——也许自己有机会成为这个强大的王朝的统治者。后来的结果出乎他的意料,文弱的侄子被推上了那个宝座。
§§§第四节 叔侄间的“靖难之役”
明成祖
在中国历史上,皇族中骨肉相残的例子举不胜举,明成祖朱棣却是最后一个造反成功的王爷。建文元年(1399)七月五日,燕王朱棣毅然起兵,率领“靖难”之军,历时四年,历经大小百余战,最终兵临南京,夺得大明江山。
建文帝是在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即位的,面对众多拥兵自重的叔叔们,他陆续剥夺了五位藩王的名号。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朱棣就正式起兵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建文帝加强了对这个心腹大患的监管力度,不但多次派人暗中侦察,而且有计划地逐步剥夺燕王的军事统治权,制定了一套自以为万无一失的应急预案。但是,燕王也非庸才,决不会坐以待毙。他也采取了各种手段来迷惑朝廷,背地里却加紧进行着起事的各种准备。尽管战争还没有正式开始,双方已经展开了智谋与耐力的较量。
较量一:韬光养晦。从周王被废黜开始,朱棣就敏感地意识到,自己早晚有一天会走上同一条路。既然不愿意落到被废削的下场,那就必须进行反抗。他亲自挑选了一些身手不凡的壮士,作为自己的贴身护卫,来弥补亲军卫队人数的不足。同时,以勾捕逃军为名,在全国各地招揽了一些奇人异士,为自己将来的造反积蓄力量。为了操练士兵,赶造兵器,同时又不被建文帝的耳目发觉,燕王朱棣可谓煞费苦心。在燕王府广大、深邃的院落下,修建了一个巨大的地下室;上面再造上房屋,周围建造了又高又厚的围墙,墙根下再埋上大大小小的瓮或缸,以起到隔音的效果。为了尽可能的保险,他还在后苑养了大群的鹅和鸭,利用它们的叫声,来掩盖士兵操练和制造兵器的声音。单从思虑周全这个角度来说,这一回合的较量,朱棣胜。
较量二:互派间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战开始之前,了解敌情和收集情报是很重要的工作。建文帝和燕王不约而同地想到了这一点。建文帝手下的间谍主要有以下两种:一是将燕王苦心训练的间谍争取过来,收为己用,使之成为双面间谍。长史葛诚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他本是燕王派去麻痹朝廷和搜集情报的,但是经过建文帝的亲自招降和循循善诱,倒戈相向,不但将自己所知道燕王的情况全部说出,而且自愿回到燕王身边作朝廷的内线。可惜的是他演戏的本领不到位,很快被燕王发觉,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建文帝的第二种间谍,多是身居高位的官员,他们借着到北平公干和视察的机会,摸清燕王的底细,直接向建文帝汇报。而且这些人颇有风骨,绝无叛变的可能。都御史暴昭和刘基之子刘璟,都曾以采访使的身份来到北平,回去以后就向建文帝报告了燕王府的一些密事,建议建文帝早作准备,以防不测。第二类间谍的佼佼者,当属朱棣的大舅子,即徐达之子徐辉祖。他不止一次地利用姻亲关系了解朱棣的虚实,将大量的绝密情报源源不断地传给建文帝。